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4 毫秒
1.
如何兼顾冬夏两季建筑供暖空调负荷和能耗,保证室内热环境质量,确定最适宜的热工特性,是长期困扰中国南方建筑围护结构热工与节能设计的难点。通过对夏热冬冷和夏热冬暖地区建筑在采暖、空调与自然通风条件下动态热过程的分析,研究了这一地区围护结构热特性与能耗的制约关系,以及对室内热环境与建筑热稳定性的作用机理。在兼顾冬季保温与夏季隔热的情况下,将建筑全年能耗作为控制目标,从室内热环境质量、节能效果、围护结构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和实用性等角度评价目前所采用的围护结构节能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适宜南方气候的建筑围护结构热特性指标及构造形式。  相似文献   

2.
<正>《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04/2017南方建筑非透明围护结构热工与节能设计如何兼顾冬夏两季建筑供暖空调负荷和能耗,保证室内热环境质量,确定最适宜的热工特性,是长期困扰中国南方建筑围护结构热工与节能设计的难点。通过对夏热冬冷和夏热冬暖地区建筑在采暖、空调与自然通风条件下动态热过程的分析,研究了这一地区围护结构热特性与能耗的制约关系,以及对室内热环境与建筑热稳定性的作用机理。在兼顾冬季保温与夏季隔热的情况下,将建筑全年能耗作为控制目标,从室内热环境质量、节能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6)
目前我国能源形势紧张,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一半左右,其中采暖空调能耗占建筑能耗的50%以上,采暖空调能耗中建筑围护结构的耗热量又高达30%以上。根据"十三五"规划的要求,降低建筑采暖空调能耗,可以着重从建筑围护结构方面入手,通过对墙体,门窗,屋顶等结构进行合理的设计,改善围护结构的热工特性,最大程度减少冬季采暖和夏季空调的负荷,控制室内的热湿环境,满足人们对室内舒适环境的要求。因此,课题组对国内外现有的改善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几种方法进行总结;基于部分严寒地区的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提出了新型变传热系数墙体,并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对所提出的墙体进行了研究。研究所提出的新型变传热系数墙体为改善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减少建筑能耗提供一条新路径。  相似文献   

4.
外保温墙体保温隔热性能优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筑物围护结构(包括屋顶、外墙、门窗等)的保温和隔热性能,对于冬、夏季室内热环境和采暖空调能耗有着重要影响。围护结构保温和隔热性能优良的建筑物不仅冬暖夏凉、室内热环境好,而且采暖、空调能耗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改善冬、夏季室内热环境和节约采暖和空调能耗问题日益重视.提高围护结构保温和隔热性能问题也日益出。  相似文献   

5.
3.0.3居住建筑通过采用增强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和提高采暖、空调设备能效比的节能措施,在保证相同的室内热环境指标的前提下,与未采取节能措施前相比,采暖、空调能耗应节约50%。4.0.3条式建筑物的体形系数不应超过0.35,点  相似文献   

6.
间歇采暖条件下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筑围护结构和设备的节能设计是实现建筑节能与室内热舒适的两个重要手段,不同的设备运行模式会导致不同的建筑和设备节能设计.但目前的相关标准仍沿用连续采暖(空调)模式进行建筑能耗的模拟计算,未考虑实际的设备运行状况,使预测的节能效果与实际情况出入较大,对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评价出现偏颇.通过对不同墙体在不同采暖运行模式下的建筑能耗和热舒适度的理论和实测研究,分析了在不同模式下不同墙体的热工性能,为正确评价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和建筑节能效果评价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节能是绿色建筑最直接和最集中的体现,而采暖空调能耗是建筑能耗最重要的一项。因此提高围护结构的隔热保温措施,降低采暖空调能耗,是评价和体现绿色建筑的主要指标之一。本文主要探讨围护结构的隔热验算方法,以在建项目回龙观1818-028地块住宅及配套项目为计算物理模型,在实际设计施工条件下,验证其墙体及屋顶等围护结构的隔热效果,为该项目申请绿色建筑二星提供了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8.
前言 小康住宅应有较好的冬夏季室内热环境和较低的采暖、空调等使用能耗。这一点原则上应由建筑和设备共同来实现。我国目前尚未对小康住宅冬夏季室内热环境和能耗水平制订标准,但在非采暖地区,其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至少应符合《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以下简称《热工规范》)的要求;在采暖地区,其围护结构的保温节能至少应符合《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86)(以下简称《节能标准》的要求。我国近年来人均居住面积和装修水平逐年提高,但仍有大量住宅围护结构未能符合这些要求,室内冬冷夏热、能耗过高的情况仍然普遍存在。这种状况亟待改进!  相似文献   

9.
胡煜 《上海建材》2001,(6):26-27
1 建筑节能的含义 建筑节能是指建筑物运行当中的能耗的节约。包括各种设备、设施及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诸方面。如电梯、水泵的运行,建筑内热水的供应,锅炉的有效控制,采暖降温设备如空调的效率及运行,以及为了达到室内热环境指标建筑物的围护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10.
王瑛  纵玉金 《低温建筑技术》2009,31(11):100-102
针对兰州地区气候特点,采用建筑热环境模拟软件DeST—c建模分析了兰州地区某办公建筑在两种围护结构情况下的全年采暖空调运行能耗状况,得出两种情况下采暖空调系统全年负荷分布曲线及具体影响,并指出了冷热源装机容量的选择问题。为该地区建筑能耗指标的验证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选取关中农村地区三类民居——传统、自建、统建民居进行测试,以对比分析这三类民居在夏季的室内热环境与能耗情况。根据测试数据分析及热环境评价指标计算发现,三类民居室内热环境总体上处于夏季较热的现状,同时为改善室内热环境而产生了较高的能耗;其中传统民居在夏季的室内热环境与能耗要优于其余两种类型民居。由此提出采用适宜采暖与围护结构构造的方式优化门窗设计及屋顶形式等措施,改善民居室内热环境并降低能耗,为农村民居生态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节能建筑就是指在保证建筑使用功能和满足室内热环境质量条件下,通过提高建筑围护结构隔热保温性能、自然能源利用等技术措施,使建筑物的采暖与空调能耗降低到规定水平;同时,当不采用采暖与空调措施时,室内热环境达到一定标准的建筑物。本文通过大量的数据对比与应用实例,阐述了如何将节能与环保的设计理念溶入现代建筑设计词典中。  相似文献   

13.
改善建筑室内热环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人们对建筑室内环境的各项要求当中,最基本的是要空气清新,温度适宜。依现代的科学技术,我们已能较好地利用空调、采暖、通风等技术手段来调节和控制室内热环境,但是这些人工的手段也带来很多不良后果,例如噪声、废气以及空气浑浊等等,有害于人的生理、心理健康,同时,能耗巨大。这不仅仅是因为机械设备的运转需要能量,而且由于建筑本身的平面、围护结构设计的欠缺或技术手段的落后,千万大量的能量散失,因而,人工手段的热调节系统得不到充分地发挥。据研究显示,在建筑总能耗中,采暖、空调、照明等能耗约为90%,其中,通过外墙损失能耗约占43%,窗约46%,因此,我们在利用空调技术改善室内热环境的同时,一定要把建筑节能的重点放在改善外墙和窗的保温隔热的性能上。 室内热环境的设计是指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通过对空间组合、造型、围护结构、绿化的合理设计,辅之以必要的采暖、通风、制冷等技术,来改善室内温度、气流、空气质量等  相似文献   

14.
以拉萨老城区典型传统民居为研究对象,对其在电采暖工况下的室内热环境和耗热量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并与参照建筑对比。结果表明,传统建筑的耗热量明显大于参照建筑,同时采暖耗热强度高于拉萨远期采暖热指标;在采暖温度为18℃时,传统建筑室内热环境整体上不能达到相关标准所规定的热舒适要求;室内空气温度与围护结构内表面平均辐射温度的温差较大,可能对室内热舒适产生不利影响。在分析传统建筑围护结构失热分布情况后,提出了适宜于拉萨传统建筑节能改造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兰静  谭洪卫 《建筑节能》2011,39(2):68-73
通过对福建省永定县凤城镇居住建筑围护结构、住宅能耗水平及室内温湿度的实地调研和测试,对比分析了夏热冬暖地区小城镇住宅单位面积能耗与全国非采暖城镇平均能耗的差异;并测评了其居住热舒适环境.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以下3种研究方法探讨该地区小城镇的建筑节能潜力,即①现状建筑条件下未来(空调普及后)的建筑能耗;②仅采...  相似文献   

16.
住宅建筑的采暖空调能耗受室内居住人员行为方式的影响,在调查研究基础上,确定了两种反映室内居住人员行为方式的计算模式。在两种不同计算模式下,利用建筑热环境模拟工具DeST对上海地区同一住宅建筑能耗进行模拟,并将模拟结果与调研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计算模式对上海地区住宅建筑采暖空调能耗大小的影响,从而获得能正确反映上海地区住宅建筑采暖空调能耗大小的模拟计算方法。此方法可用于上海地区住宅建筑采暖空调的能耗分析与评价,并正确指导住宅建筑的节能设计。  相似文献   

17.
因年龄、生活习惯和工作性质等的不同,居住建筑中不同成员的逐时在室可能性存在较大区别,使得不同类型人群对同一建筑具有不同的室内热环境感受,进而导致不同的采暖空调行为及能耗。本文对长沙地区3类不同人群的逐时在室可能性进行了调查分析,引入人员在室可能性系数,对现有的建筑室内长期热环境和能耗指标进行了修正,进而以长沙地区典型住宅为例,对4种典型结构家庭的住宅室内热环境和能耗进行了模拟计算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人群的在室可能性在白天存在较大差异,人员在室可能性越高,室内热环境舒适性的重要程度愈加明显,采暖空调能耗亦越大,针对不同家庭人员结构的住宅,其被动式节能设计策略应有所侧重。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南方节能建筑的隔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引言我国长江流域的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 ,冬季湿冷。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人们迫切要求改善建筑热环境 ,夏季空调制冷、冬季采暖已普遍采用 ,随之带来建筑能耗的迅速增加。因此 ,建筑节能已成为这一地区降低建筑能耗的当务之急。在夏热冬冷地区进行围护结构的热工设计时 ,如何处理好夏季隔热和冬季保温的关系 ,是这一地区改善建筑室内热环境和节能的关键。恰当地选择围护结构构造措施 ,来满足外围护结构节能要求的热工指标和合理、经济的隔热效果 ,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建筑在太阳辐射条件下围护结构外表面…  相似文献   

19.
恒温空间外墙内、外保温技术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技术名词解释节能50%?居住建筑通过采用增强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和提高采暖和空调设备能耗比的节能措施,在保证相同的室内热环境指标下,与为采取节能措施前相比,采暖及空调能耗可节约50%。热桥?a.维护结构中包含:金属、钢筋混凝土、混凝土梁柱等部位。b.在室内外温差作用下形成的热流密集。c.热量从温度高的一侧传向温度低的一侧,这些部位形成传热的桥梁故称为热桥。随着建筑节能和环境保护要求的不断提高,世界各国对建筑节能技术都给予充分的重视,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是建筑节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地位正日益得到加强。而在建筑围护结构的保…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光伏墙体在严寒地区的热效能,在沈阳地区搭建实验平台,通过监测安装铜铟镓硒光伏墙体的光伏建筑与普通建筑的室内温度、围护结构温度和采暖设备耗电量等参数,比较两者室内热环境和采暖能耗。研究表明安装铜铟镓硒光伏墙体的光伏实验建筑室内温度更高,且采用自然循环热利用方式的室内热环境优于密闭空腔热利用方式,光伏实验建筑至少能够节约20%的采暖能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