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玮 《工业建筑》2011,41(5):47-49
从空间新旧整合的角度出发对湖南大学校园公共环境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高校校园公共空间新旧整合的基本框架和具体内容,为实现高校校园公共空间的新旧整合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校园是兼具使用功能与人文精神的生活场所,随着社会认知的进步及教学模式的现代化,需要大量建筑师参与到校园建筑更新的实践当中,整体设计观作为建筑设计指导思想,能够在校园更新实践中通过建筑、地景与规划三位一体的综合设计,建立起人与环境、新旧建筑、空间实体与文脉之间的关联性。本文以宁化城东中学规划设计项目为例,探讨整体设计观在校园建筑更新与空间整合中的运用,试图为当下类似的建筑实践提供具有参考意义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3.
在比较复杂和紧张的基地条件下如何解决天津市第四十五中学示范校的使用功能、原有建筑的改造与再利用以及新旧建筑的协调问题,并创造良好的校园空间环境对设计提出了挑战。本将就这个工程的设计进行回顾与探讨。  相似文献   

4.
在比较复杂和紧张的基地条件下如何解决舟山市沈家门小学的使用功能、原有建筑的改造与再利用以及新旧建筑的协调问题,并创造良好的校园空间环境对设计者提出了挑战。本文将就这个工程的设计进行回顾与探讨。  相似文献   

5.
在用地集约化背景下,既有学校的改造设计逐渐成为学校扩容和再利用的主要手段之一。以阳江应用型本科院校改造为例,比较和分析其他校园改造案例,针对既有校园空间存在的空间利用低效、原有功能无法满足现代使用需求、新旧风貌不协调、校园环境特色缺失、互动性差等问题,分别提出空间布局集约化策略,提升校园容量,实现功能复合;智慧化校园建设策略,满足现代教学使用需求;风貌协调,延续校园文化策略,场所营造策略及分步实施策略。这些策略可以为今后既有校园改造提供借鉴与思路。  相似文献   

6.
设计人本化、生态化的现代大学校园是新世纪大学校园设计的发展方向,在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规划设计方案中,面对复杂地形,如何整合新旧校区,如何解决校园交通联系,实现建筑与生态环境结合创造特色校园等方面作了积极的尝试与探索。  相似文献   

7.
中小学校园不仅是培育人才的空间载体,同时也是城市空间环境、城市形象的组成部分。但在城市规模不断扩展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的过程中,原有的中小学校园,在规模和空间布局上不能满足新的教育理念的要求。原有校园的更新、老建筑的改造再利用已成了迫切的现实需求。文章通过分析校园所在地区的地域文化,挖掘地域建筑文化的特性,从规划结构、功能结构、生态交流场所的设计与新旧建筑文脉的延续来构筑有地域特色的校园新风貌。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实施、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高品质教育环境的追求,山地校园改扩建以其普遍性和复杂性,对建筑设计提出更高要求。以闽侯县第三中学新校门建设项目为例,分析校园改造过程中主要面对的矛盾与难点,提出因形就势、保护传统和重构空间的设计原则。从功能布局、交通流线、空间节点、建筑造型等方面,总结设计规律与设计方法,积极开拓校园空间,合理规划交通路线;融合新旧校园景观空间,以现代建筑语言展现地域特色,营造出优美的山地校园环境;传承悠久的校园文化,体现融合与发展的设计理念,在环境与建筑的对话中进行深刻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9.
正红岭中学石厦校区的校园设计是在原有用地范围之内,保留西侧主体教学楼(进行适度的立面改造),对东侧的体育馆和运动场地进行拆除,并在拆除区域建设新的教学与运动空间。新建空间是对现有建筑教学功能的完善和补充,以满足未来共36个全日制班师生的学习和生活要求。设计的初衷旨在探讨一种城市高密度环境下的创新校园空间的可能性。土木石将设计思考聚焦于四个方面:1.如何延续原有校园的空间脉络并最大限度保留原有树木,将新旧建筑作为一个整体考虑?  相似文献   

10.
《新建筑》2020,(3)
针对乐山路小学场地的不利条件,突破常规的行列式校舍布局,提出"基座""小街""广场"、功能立体叠置的校园综合体的设计理念,使建筑与场地相契合,并通过对建筑的公共性、开放性以及形象的丰富性的营造,试图创造不同以往的空间和视觉感受,为师生打造一个独特的学习、工作、娱乐的场所,也为此类场地环境条件不利的学校建筑设计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1.
九年一贯制学制模式是近年来伴随城市扩张而快速发展的一种教育模式。该模式存在受众的年龄跨度大、功能复杂、空间分配不均等问题。为提高九年一贯制校园设计的应用性和适用性、使校园设计更好地融入新旧教育模式转换的大环境和城市更新发展的浪潮。本文结合项目实践,以"融"理念为脉络,以地域文化为内向,以时代需求为外向,思考校园建筑环境在设计理念、建筑要素、空间场所三个层面的优化思路。  相似文献   

12.
研究成都理工大学校园生态系统的现状,从成都理工大学生态系统要素出发,列举自然、人文、区域等不同环境因素,结合校园地理图像分析其贡献与影响。认为新旧校区景观断节,生态系统连贯性缺失,动植物多样性差异较大,需统一规划校园的人工和自然绿地、建筑布局与功能,并对校园现有建设进行调整与整治,形成相融统一的景观格局和生态环境系统。由此为学校将来的规划与发展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该文详细介绍了华南理工大学设计团队对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的改扩建设计方案。设计针对旧图书馆的现状问题,基于校园与师生的共同愿景,通过改扩建工程实现了图书馆与校园的空间融合以及图书馆建筑自身的新旧融合,塑造出具有文化性和时代性的大学校园交往活动场所。设计为在校师生创造舒适宜人的室内外空间的同时,强烈激发出大学校园的内在活力。设计团队通过该次实践,希望能够为我国校园建筑的改扩建设计探索一种参考和借鉴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4.
陈晨 《福建建筑》2014,(7):28-31
本文回顾了旧城区校园改扩建项目工程设计,通过解读设计者在协调应对新旧环境中所采取的具体策略,讨论设计及建造过程中的复杂性和有限性。分析小学校园改扩建项目中可行的设计思路,同时也提出了在安全、防护、材料等方面所采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校园环境和校园流通模式的分析有助于确定此建筑物的设计。为了留下一种新印象而又与81公倾校园其余部分协调,外部预制的吊装浴室使用了混合的砌筑材料。宿舍几个相对着的入口,在其间形成了公共庭院。为了促进新旧流通模式之问迅速互相作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龙岩学院扩建(一期)工程为例,探讨了基于场地所处的环境以及场地自身条件,如何处理新旧校区关系,营造校园内部空间。首先对项目进行充分调研,提出"聚合空间"的设计概念,进一步对总平面布置、功能分区、交通组织、竖向设计、平面布局、造型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该项目通过先进理念和现代设计手法塑造出龙岩学院扩建校区建筑独具一格的特色。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论述了当今教育建筑的功能与作用,并从校园功能空间的角度详细论述了校园建筑规划与设计的注意要点,并结合实际案例阐述了功能分区在教育建筑的规划与设计的重要性,并最终阐明校园建筑规划设计不同于普通建筑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8.
华侨大学厦门校区主校门的创作,在粪设计理论的指导下分析和提取了传统广场空间要素、传统建筑形制要素、传统校园符号要素、场地自然形式要素,用现代建筑的语汇表达了对新校区建筑的“新旧”传承而非“新旧”不同。因此,类设计理论也为大学新校区建筑设计提供了另一种莉思路。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环境设计专业课程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优化整合主线课程群的教学内容,设置包含专业兴趣培养、建筑思维建构、实践创新能力提升等各类教学环节的"一心多面式"专业课程。以"传统建筑改造与更新"课程为例,结合"体验教学"+"理论课"+"设计实践"三个模块教学,建立一个专业课程和实践基础课程的系统化教学模式,加强专业设计及实践环节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乔峰 《华中建筑》2011,29(4):119-121
通过提出规划中功能系统的构建与人文精神的发展两个理论框架,文章借鉴校园规划的可持续设计理论,探求教育理念的转变对校园空间带来的影响,指出校园的规划与设计应从功能分区、交通组织、景观意向等方面,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城市环境与社区生活中,并以此提升校园的气质与文化品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