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 毫秒
1.
丁晓鹏 《四川建筑》2004,24(3):17-18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和城市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带来了社会、经济等诸多方面的变化,这些变化也相应的引起了城市的格局、结构形式和空间形态的变化,目前较为关注的是保护和发展的关系,而大多数的地方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和利润最大化,往往忽视了对历史文化风貌区的保护,文章试着对历史文化风貌区的保护方法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工业建筑》2017,(1):62-67
历史文化风貌是城市历史的累积与文化的载体,是城市活的标本与记忆。对历史文化风貌的相近概念与价值构成进行解读,分析了提篮桥的地理环境与历史沿革。认为提篮桥历史文化风貌区独具犹太特色并具有多重价值。提篮桥历史文化风貌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它是上海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存了提篮桥的城市记忆与建筑类型的多样性,体现了人道主义的普世价值,呈现出历史街区的原生形态与人居环境空间的多样性,成为中犹政治文化交流的环境载体与民族友谊沟通的桥梁,在当下具有旅游与经济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海城市规划》2002,(6):35-38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本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促进城市建设与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的确定及其保护管理,适用本条例。优秀历史建筑被依法确定为文物的,其保护管理依照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执行。第三条市规划管理部门负责本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  相似文献   

4.
历史文化风貌区是大连重要的文化载体和城市记忆承载地,保护规划作为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与更新的法定文件目前在大连已启动。文章聚焦国家城市更新背景,从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中遇到的困惑出发,分析传统保护与更新整治规划的不足,进行再思考。结合笔者亲身参与编制的《大连化物所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从关注风貌区总体格局保护、风貌区展示利用两个维度出发,对保护体系的构建、相关内容的补充、与城市更新相关政策的结合、实施机制体制的配套完善等多方面进行探讨,力求探索一个更加优化、完善的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方案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5.
历史文化风貌区是城市特征的体现,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对其保护与复兴是刻不容缓的,福州烟台山历史文化风貌区涵盖着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其场所精神需要保护、延续和复兴。本文将从场所精神理论切入,分析场所精神的概念、内涵和影响因素,从空间形态、人文氛围、人群活动三个方面分析烟台山历史文化风貌区的场所精神,对复兴历史文化风貌区的场所精神提出一些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历史文化风貌区内,新实施项目对风貌的延续和保护有重要影响,需要及时对实施项目进行回顾和评价,达到纠偏导正的目的.文章以奉城老城厢历史文化风貌区为例,通过两个实施项目的实地调研,以批复的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为底线基准,从尺度、形态、色彩等方面进行评述,旨在突出实施项目对区域及周边风貌的影响,并从风貌保护的视角提出改善...  相似文献   

7.
阐述上海市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的发展历史,探讨保护和挖掘其历史文化价值的措施及意义,以延续其城市发展历史文脉,留住城市记忆。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松江府城历史风貌区的个案分析,探讨城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在发展建设进程中相应的规划保护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9.
无论是社会经济层面还是物质空间层面,历史建筑对于历史文化风貌区更新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上海浦东高桥老街历史文化风貌区为例,从规划实践的角度探讨发挥历史建筑在历史风貌区更新中作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色彩的多样性是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建筑的重要特征之一,对于历史建筑特色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对上海市中心城区内12处历史文化风貌区的实地调研,总结建筑色彩与建筑功能、材料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建筑色彩与历史文化风貌区的建筑背景、建筑风格之间的关系,为未来历史风貌区的色彩保护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注重城市文化环境的改善和城市特色的体现是当今城市规划的大趋势。因而.对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在社会转型期的历史大背景下.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的价值准则正趋于多元化,文化意义上、社会意义上.经济意义上的不同价值观相互交织,共同推进着保护的进程。落实到城市规划上.同样应尊重不同城市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环境.从整体角度出发进行总体研究,拓展保护价值观,区别不同保护方法.确定更广泛的实施策略,对其进行多元化保护。  相似文献   

12.
刘彤  陈志宏 《中国园林》2024,40(7):90-96
城市历史文化景观是彰显城市地方特色的重要载 体,其保护传承对保育城市文化具有重要作用。在调查分析澳 门公共空间历史文化景观多元密集、新旧共存等现状特点的基 础上,构建城市公共空间历史文化景观传承框架,探讨高密 度城市新旧城区多元文化景观协同发展方式。结合已建成区 中不同城市片区及填海新区案例探讨“保护”“利用”“适 应”“植入”历史景观等传承手法,总结澳门保护历史景观遗 产、活化利用历史园林、锚固街区纪念要素及植入城市历史文 脉等文化景观传承策略,为当前中国城市历史文化景观建设提 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雄飞 《规划师》2005,21(8):59-62
历史文化名城体系的确立给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式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明确和丰富了以文化内涵为中心的建设概念。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应从研究城市历史文化深层次内涵出发,形成以名城研究为主的学者群,并使之参与决策;建立城市主题文化体系;审慎地研究城市发展的每个步骤,体现规划的预见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现阶段历史城区可持续发展背景下所面临的诸多新问题,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于2011年颁布的《瓦莱塔原则》为历史城区更新这一难题提供了指导。通过对《瓦莱塔原则》的分析研究,在现代因素不可避免地介入历史环境之时,应充分挖掘其核心价值,以“价值延续”的更新思路使之与历史环境相协调,并结合恩宁路中粤博西侧箫笛文化艺术馆的实践案例,为之后在历史城区更新中的建筑实践提供参照。历史城区不仅是历史空间的物质留存,更是人们社会生活的记忆载体。历史城区的更新实践应以更加长远的眼光、更加整体的视角去认知历史文化遗产,将其与更广泛的社会需求相关联,为城市的延续性价值带来生机。  相似文献   

15.
天津泰安道历史文化街区建筑遗产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2010年开始的泰安道历史文化街区局部地区保护更新,明确了对16处文物与历史建筑进行保护修缮,并根据这16处文物与历史建筑功能多样、形式各异、保存状况的不同特点,采用了不同的遗产保护模式,建成后将成为多种建筑遗产保护模式的集中展示区达到历史文化街区的有机更新,成为城市特色发展的资源与引擎.  相似文献   

16.
历史文化名城物种多样性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生态学角度研究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环境。建立了城市文化生态系统的文化基因、文化物种、文化生态学的概念 ,确定了历史文化名城中有价值的文化物种 ,分析了物种在系统中的数量和变化状况。明确了城市保护应该重视城市中的各类文化物种 ,特别是稀有物种和处于衰败期的物种 ,维护城市中文化物种的多样性 ,实现城市文化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繁荣。  相似文献   

17.
历史文化名镇作为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具有一般小城镇的基本属性,又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特色。本文在剖析历史文化名镇及其规划的特点基础上,以河北省蔚县代王城镇为例,探讨了历史文化名镇总体规划和保护规划编制的内容与方法,以期为我国历史文化名镇规划编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风景名胜区在数千年的演进过程中,高度融合了中国大地多样且深厚的传统文化,见证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明进程,是最具中国特色的自然保护地。从省域层面探析风景名胜区的人文景源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对于风景名胜区的整体价值认知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中国自然保护地体系完整性保护。以浙江省57个风景名胜区为研究对象,对其人文景源进行统计分析,并将结果呈现到浙江省域空间,总结出浙江省风景名胜区的人文景源和特、一、二级3级人文景源数量的占比特征,以及不同人文景源占比的风景名胜区在浙江省域空间的分布规律,提出风景名胜区人文景源占比与该区域的地形地貌、平原湖泊、政治文化中心、山水游赏活动、宗教活动、军事要隘等因素存在关联关系。  相似文献   

19.
通过梳理陕西武功人居空间要素的关联性生长,进行历时性与共时性分析,探究人居空间要素在武功山水人文空间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并审视当代城市问题,即传统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是人居物质、文化需求的整体观照;而包括武功县城在内的当代城市人文空间建设,常忽视根源探讨与整体思维,以致历史空间的碎片化消解。基于武功历史人居环境古今演变的认知,思考历史城市空间发展的内在脉络,以指导当代实践。  相似文献   

20.
Khalid S. Al-hagla 《Cities》2010,27(4):234-248
Cultural assets are vital aspects for any urban development process. Their importance increases considerably in historical areas, where the richness of cultural heritage has the ability to motivate cultural tourism. This paper emphasize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urban historical areas based on their potential as cultural tourism sites. It argues that to guarantee the sustainability of any development intervention in these areas, a master planning process must be undertaken to balance all of the aspects of development. It tackles the interconnectedness of these aspects as an approach to their simultaneous development. As a focus of study, this paper raises a question about the ability of a ‘heritage trail’—an area of direct interactions between parties sharing in urban development in historic areas—to achieve the sustainability goals of the involved areas. To answer this question, the paper investigates three nodes of interaction stimulated by the heritage trail: conservation and rehabilitation, interpretation, and micro-economic development. To illustrate the validity of the proposed approach,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heritage trail as an approach used in the Cultural Heritage and Urban Development (CHUD) project in the historical core of Saida (Old Saida), Lebanon as a case stud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