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近年来,公交场站供需矛盾愈发突出,公交场站发展滞后已成为制约公共交通发展的关键问题。2012年深圳市实施公交场站转型发展,实施"配建公交场站和综合车场"的建设模式,但配建公交场站层面缺乏整体规划统筹与用地预控。针对公交场站规模不足、布局不合理和场站发展模式转型要求,在满足法定规划及规范标准的前提下,提出与城市更新相协调的配建公交场站规划策略,并以深圳市宝安区为例进行配建场站规划与用地预控,为用地集约综合利用的城市公交场站转型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该文从综合性公交枢纽用地综合开发的必要性及土地供应方式着手,以重庆大佛寺公交枢纽站场上盖为例,进行了交通影响分析,提出交通配套控制要求。在此基础上,从规划选址、用地性质、开发强度、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交通配套等方面总结出具有普适性的规划控制导则,希望能够对这类用地的规划控制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广州海珠生态城低碳交通规划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资源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建设低碳交通是实现我国城市转型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结合国内外生态城交通规划案例分析,提出低碳交通规划的体系框架以及各子系统规划的关键性策略,并以广州海珠生态城交通规划为例,探讨低碳交通规划实践的具体路径和措施,包括以TOD模式引导城市交通和用地规划整合、构建"公交+慢行"优先的路网系统、构建以轨道交通为核心的绿色公交系统、建设高品质慢行系统等。  相似文献   

4.
基于对长沙市公交场站现状分析和规划评估,通过对问题及症结的分析,从公交场站用地规划和实施建设两个方面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以期为长沙未来的公交场站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毛荣昌  杨尔怡  肖飞  张政 《规划师》2012,28(11):54-58
发展慢行交通可为城市提供低碳环保的通勤方式,对打造环境优美的绿色交通网络有重要作用。无锡新区商贸区慢行交通规划在研究其慢行交通现状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经验,提出了具体的规划导向,以及"分区引导、用地衔接、方式协同、品质提升、路径优化、指标控制"六个方面的慢行规划指引,对促进无锡新区商贸区的慢行交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慢行交通是上海2040城市总体规划绿色发展、公平包容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上海2040城市总体规划以绿色交通支撑城市空间优化、组织城市高效运行,制定相应的综合交通体系发展的策略、目标,作为资源环境约束下睿智发展的支撑。重点介绍上海2040城市总体规划慢行交通专项规划成果,设定"四个一流"规划目标,根据上海市慢行交通现状问题以及功能定位、发展目标,区分市域5类地区,提出空间差别、品质提升、协同推进、安全保障4项策略。基于慢行优先理念,提出针对慢行优先区、慢行重点区、步行街区和慢行休闲区4类慢行单元的慢行设施改善和品质提升措施。构建和谐友好的步行与自行车交通系统,不仅使慢行交通成为上海宜居城市、健康城市的具体体现,也将成为上海建设全球城市的独特标志。  相似文献   

7.
基于南京六合生活片区慢行交通系统规划,分析生活片区慢行交通现状问题,提出系统规划的技术路线;确定城市内部慢行出行的主要脉络,进行慢行系统结构性布局;遵循城市功能、慢行出行特征差异,进行慢行分区划分与慢行交通设施分类分级;结合城市公共交通设施合理配置慢行交通设施。最后强调在"公交优先、慢行友好"理念下,完善慢行交通系统,引导居民公交+慢行方式出行,将成为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慢行交通系统规划探讨——以上海市为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慢行交通(Non-motorized Traffic)指的是步行或自行车等以人力为空间移动动力的交通,慢行交通系统在完善与提升城市空间功能,提高居民生活品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论文简要介绍了上海市中心城区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的四部分核心内容;在此基础上,总结分析了城市慢行交通的特点与定位,提出了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的技术路线与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从产城一体单元用地结构特征入手,提出相应用地条件下的三类交通需求,分别介绍了规划策略以及具体的规划措施,并从绿色交通对城市用地需求角度出发,提出了常规公交、慢行系统以及两者的基础道路网三个方面的规划指标的建议值,为实现产城一体单元的绿色交通规划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0.
基于生态宜居导向,以无锡新区商贸区为例,在慢行交通现状调查基础上,借鉴哥本哈根、香港等国内外先进城市慢行交通发展经验,突破传统交通规划局限,综合城市规划、城市设计、景观设计等多个角度,在“分区引导、用地衔接、方式协同、品质提升、路径优化、指标控制”六个方面提出慢行规划指引.  相似文献   

11.
居住区活动的主体是人,居住区的道路系统规划应体现对人的心理及其行为的关爱。在私家车进入居民家庭的时代,步行交通仍然应该是居住区交通系统的主体。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有关居住区步行道路安全及其与公共绿地结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人车共存的居住区道路系统规划设计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私人汽车普及的背景下,针对居住区普遍存在的行人空间被挤占、邻里关系冷漠、人车矛盾日益尖锐的现象,我国的居住区道路交通规划应基于人车共存的理念,从行车速度控制、交通流量控制和路边停车控制三个目标出发,合理配置居住区居民交通和交往空间,保障行人的交通安全,创造人车和谐的居住区环境。  相似文献   

13.
许建  张新兰 《规划师》2012,28(4):65-68
步行网络作为步行方式的载体,其规划建设的合理与否对步行方式的复兴和持续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因此如何定义步行网络并采用何类指标评价步行网络十分重要。研究分析了步行网络的定义及构成,在对步行交通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将可达性作为步行网络的评价指标,并选择累积机会模型作为指标的计算方法。以济南市二环内区域为例,计算并比较过街设施规划前后步行网络对各类公共设施用地的可达性,评价过街设施规划在提升步行网络质量上的作用,验证可达性作为指标的实用性。研究结果可为城市道路网的改造提升、步行环境的改善优化、步行友好社区的创建等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4.
卞瑞莲  刘福智  魏东波 《山西建筑》2010,36(26):338-339
以城市规划标准规范的要求为依据,结合步行街中人流量、人的行为模式等相关数据及活动特点,以青岛市台东三路步行街为例对商业步行街绿地率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尝试性的探讨,以期指导商业步行街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15.
陈颢 《山西建筑》2008,34(5):67-68
对南昌市胜利路步行街进行了系统调研,分析了胜利路步行街具备的资源优势及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现存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为未来步行街规划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我国大城市中心区步行街区建设情况及其引发的交通矛盾,在分析步行街区交通特征的基础上,提出解决步行街区交通组织基本策略,从内部交通网络、内部与周围道路交通衔接、静态交通等方面提出了步行街区的交通组织对策,并从步行街区的布局、道路规划、出入口规划设计等方面探讨了步行街区的交通规划与设计,最后结合福州市三坊七巷步行街区交通组织进行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7.
城市中心区的地下空间通过彼此建立联系以提高使用效率,从而达到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中心区地下步行系统规划中,不但需要顶层设计考虑系统的完整性,还要因掣肘于某一段连通工程实际施工难度,去更多地考虑协调产权、突破工程技术、消减施工社会影响等因素。因此,本文引入城市道路交通评价中的“连通度”指标。它既反映了整个地下步行系统的网络化程度,也能反映某一段连通工程在整个系统连通中的价值,去支撑高成本高难度的地下空间发展决策。探索地下步行系统中的连通度计算方法。文章通过收集北京、深圳、南京、杭州的中心区地下步行系统规划方案作为算例研究,希望能为其他城市地下步行系统规划提供思路和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城市道路设计目前多以满足机动车行驶需求为核心,致使人行设施服务较差。行人是交通弱者。人行过街设施更需要合理的规划,以及适宜的规划方法。以西宁34处人行过街流量及其影响要素的调查数据为例,采用多元回归得到人行过街流量的影响因素与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19.
熊向宁  张翼峰  徐剑 《规划师》2007,23(7):49-53
武汉东西湖金山大道沿线概念规划方案征集的四套方案在丰富规划理念、活跃规划思想、创新表现手法等方面都带来了启示:城市道路交通空间应具有和谐性,沿线建筑应体现美学性,道路景观设计应具有系统性,沿线社会文化应具有延续性,并应体现步行系统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