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太阳能集热系统是连续变量动态系统和离散事件动态系统相互作用的混杂系统。基于层次型结构模型框架下,分析了太阳能集热控制系统的混杂特性。在传统的混合Petri网基础上,建立了推广混合Petri网的太阳能集热仿真模型。并利用Matlab中的Simulink和Stateflow对太阳能集热系统推广混合Petri网模型进行仿真分析,为进一步优化混合控制器性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根据太阳能热水器对控制器的要求和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AVR单片机的太阳能热水器智能控制器的实现方法,给出了系统硬件设计及软件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3.
将菲涅尔式太阳能集热系统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相结合,构建成了首个太阳能-燃气联合循环发电系统,并成功投入运行。菲涅尔式太阳能集热系统占地10 000m2,设计热功率为1.5MW,系统可产生3.5MPa、400℃的过热蒸汽。太阳能集热系统年贡献发电量超过100万kW·h,节省标煤450t,减排CO2总量达900t。  相似文献   

4.
针对断路器的工作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双CPU的智能控制器设计策略,介绍智能控制器系统的组成和CAN现场总线的接口原理,详细阐述了系统的设计方法,重点给出了智能控制器的通信程序.设计出的智能控制器具有结构灵活、可靠性高、通信能力强、智能化程度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建设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是构建"互联网+"智慧能源系统的重要任务之一,有利于提高能源供需协调能力,推动能源清洁生产和就近消纳,是提高能源系统综合效率的重要抓手。通过模拟太阳能集热系统置于高压加热器后的太阳能与生物质能发电系统联合形式,获得了在保证12 MW的输出功率前提下,太阳能与生物质能的互补规律,同时获得不同资源变化时太阳能集热系统的贡献率,太阳能集热系统负荷为6 MW时贡献率达到13%,而太阳能集热系统负荷为1.25 MW时贡献率只有1.9%。  相似文献   

6.
以建筑太阳能集热智能控制系统的开发研究为背景,系统地论述了太阳能纂热智能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和上位机监控平台技术。  相似文献   

7.
以槽式太阳能集热场和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所组成的太阳能燃气联合循环(ISCC)为研究对象,结合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对太阳能集热场及ISCC系统整体在4个典型日的热力学逐时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太阳能辐射强度的增加,太阳能侧发电量也随之增加,而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CCPP)系统发电量逐渐减小,形成互补趋势;随着太阳能辐射强度的增加,太阳能集热场的工质流量、集热场效率和光电转换率随之增加,ISCC系统的燃料基热效率和?效率也随之增加,而?损率逐渐减小,表明太阳能集热场的启 用可以提升ISCC系统性能;对系统主要评价指标进行分析,得出系统年太阳能侧发电量 为27.25 MW·h,年燃料节约率为3 664.6 t,年CO2减排量为10 077.66 t,年节省燃料费用为1 210.64 万元。该研究可为ISCC系统的设计及改造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纯燃煤发电系统和光煤互补发电系统的物理模型,从系统的能量平衡和平衡方程出发,推导了光煤互补发电系统太阳能净发电效率的解析式,并对该系统的热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了集热温度、聚光比、太阳辐照强度对互补系统太阳能净发电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太阳能聚光集热替代的抽汽级越高,互补发电系统的太阳能净发电效率越高;当太阳能聚光集热替代同一级抽汽时,集热温度越高,互补系统的太阳能净发电效率越低;对于给定的聚光集热温度和太阳辐照强度,互补系统的太阳能净发电效率随着聚光比的增大而升高;对于给定的集热温度和聚光比,互补系统的太阳能净发电效率随着太阳辐照强度的增加而升高。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光煤互补发电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控制和减缓化石能源燃烧所排放的 CO2对于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具有重要意义。以某超超临界1000 MW火力发电机组为例,建立了钙基吸收剂循环煅烧/碳酸化法捕集CO2的系统流程,基于Aspen Plus软件得到了系统的热力性能,分析了太阳能集热和煤富氧燃烧驱动 CaCO3煅烧反应对系统热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煤富氧燃烧方案相比,太阳能集热方案增加了发电功率,发电标准煤耗率降低1/3,但其发电热效率降低3.8个百分点;太阳能集热方案的等效太阳能热发电效率为28.36%,高于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的峰值效率;提升太阳能集热方案性能的关键是提高集热器场的能量利用效率ηsol-avi,当ηsol-avi高于75%时,太阳能集热方案比煤富氧燃烧方案发电热效率高。所得结论为低能耗减排CO2、高效利用太阳能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建筑太阳能集热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绿色能源太阳能,对当今人类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以建筑太阳能集热智能控制系统的开发研究为背景,系统地论述了太阳能集热智能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和上位机监控平台技术。系统设计从可靠性、抗干扰性和成本等方面出发,将整个控制系统硬件分为电源电路、主控制电路和输出控制电路三个部分。控制系统软件采用结构化设计方法,实现各功能模块的控制和管理。远程监控系统实现各控制系统的状态监控、控制参数修改和文档管理。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基于PLC和HMI的太阳能热水工程控制方案,能有效利用太阳能集热阵列吸收的热量,选用Delta DVP-32ES为核心控制器,以DOP-07S415触摸屏作为人机界面设计了硬件电路和软件系统。工程应用表明,方案运行稳定、节能效果显著、智能化程度高,在太阳能热水工程的控制应用中具体很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徐蕙  李鑫  徐二树 《中国电力》2020,53(2):83-91
为了将槽式太阳能集热回路的导热工质出口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需要研究调节迅速、控制效果良好的集热场出口温度控制系统。以1 MW槽式太阳能热发电实验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槽式集热回路动态数学模型,并基于模型开发了集热场导热工质出口温度内模控制器,并基于Simulink仿真平台搭建了集热回路工质出口温度PID控制系统和内模控制系统,对比分析了多扰动情况下2种系统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在太阳辐照、导热工质入口温度和环境温度的共同作用下,相较于PID控制系统,内模控制系统调节时间更短,超调量更小,控制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酒店客房控制和管理系统的结构和组成。阐述了基于ARM9的客房控制器的结构、功能和特点,并详细介绍了客房控制器的硬件系统设计和软件设计基本思想。指出酒店客房控制器采用嵌入式系统可以克服以往采用单片机控制器作为客房主控制器的某些缺陷,是新一代客房控制器设计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4.
鉴于目前对太阳能新型能源的研究及相关技术的发展,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太阳能LED照明系统。该系统以ATMEGA16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实现对蓄电池能量的智能管理和系统工作状态的准确控制。蓄电池和市电自动切换提供照明系统的电源。蓄电池充电状态的准确性由电压电流检测双环及核心控制器保证,并将最大功率跟踪算法运用其中,以实现精确的控制。LED亮度根据实际太阳光强度由控制器及TPS61042准确控制。多次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控制准确,转换效率较高,工作稳定。  相似文献   

15.
综合智能型电力系统稳定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提出了一种综合智能化的控制系统设计思想,并将其应用在发电机的励磁控制上,所设计的综合智能型电力系统器兼顾对发电机端电压动态调节特性和功角稳定的要求,具有良好的顺采用模糊神经元网络的结构形式,而遗传算法和再励学习与设计过程的有机结合使控制器具有更高的智能化水平,较好的控制效果和简便合理的设计过程,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具有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6.
赵荣康 《低压电器》2013,(10):23-26
介绍了基于KT系列智能控制器的手持编程器的设计方案。阐述了系统具体实现方法给出了系统主要硬件结构和软件流程。系统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结合Modbus-RTU通信协议,实现对KT系列智能控制器的各种整定编程操作,为基于智能控制器的手持编程器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分界开关控制器智能化程度不高、数据采集精度不足的情况,设计一种智能控制器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以ARM微处理器为核心,对配电线路电压、电流及开关状态信息进行检测,检测数据通过无线模块上传给监控中心,实时监测配电线路运行状态和开关状态。分别对电流和电压信号进行测试,测量值和计算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0.996 1 和 0.996 8,均满足控制器精度设计要求误差在±0.5%额定值,为电力系统配电线路分界开关智能控制器的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application of a robust adaptive control scheme to a distributed collector field of a solar power plant. The major characteristic of a solar power plant is that the primary energy source, solar radiation, cannot be manipulated. Solar radiation varies throughout the day, causing changes in plant dynamics and strong disturbances in the process. The controller uses a robust identification mechanism combined with a finite horizon receding controller to cope with the process dynamics having bounded uncertainties. The controller has been tested using a proven non-linear computer model of the field. Results obtained in the real plant are also shown. © 1997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9.
太阳能照明系统实质上是一个小的独立光伏系统,太阳能路灯控制器是整个系统中的核心部件。提出一种基于STC5404AD的太阳能路灯控制器设计,阐述其硬件电路及软件系统设计及实现,最后进行实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控制器能够保证太阳能路灯系统可靠、安全、稳定运行,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