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
3.
云南省江城县桥头河一级电站厂址布置于桥头河右岸,施工中主、副厂房后边坡大面积坍塌及牵引性开裂,厂址移至左岸下游约70 m处,压力钢管的加长使调节保证满足不了要求,故调速器采用分段关闭及选择了合格的供应商,顺利解决了问题。表1个。 相似文献
4.
水轮机调速器通常采用机械可调式节流阀作为分段关闭装置,并使用行程换向阀驱动实现导叶关闭速度的分段控制,以满足水轮机调保计算的要求。但该装置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安装、维护、检修以及调整不便、功能稳定性差以及智能化低、不能自我学习自动修正等问题和不足。为此,研究了一种全新的基于比例节流阀的导叶分段关闭自适应控制装置及方法,按照人工设定的导叶开度和导叶分段关闭速度,根据实时自适应的导叶关闭速度与比例节流阀模拟量驱动信号协联曲线,分段控制导叶关闭速度。该控制装置可根据历史经验数据自学习自适应,采用智能优化算法找到最合适的导叶分段关闭拐点所对应的导叶开度和导叶分段关闭速度,实现导叶关闭速度既快且引水管道水锤效应影响又小的目标,有效解决了传统导叶分段关闭装置存在的问题。研究成果可为类似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5.
6.
水轮机导水叶采有两段关闭,较之常的直线关闭更容易对压力升高ζ和速率上升β值进行相对调整(或削减),以满足规范要求。文章应用了两段关闭时,每段关闭所削减的质量推导出的计算公式,浅显明了,避免了其它两段关闭计算机公式的冗长烦琐,因而用于工程计算更加简便适用。 相似文献
7.
水力机组调保计算导叶折线关闭方式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调节保证计算是水电站设计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工程中有不少改善调节保证参数的措施,其中采用导叶折线关闭方式的措施最经济,而且技术上容易实现,已在水电站中广泛采用。如何使导叶折线关闭方式中拐点的位置和导叶的关闭时间最优,是确定导叶折线关闭方式的关键。为此,采用最优化技术中的单纯形加速法对水轮机导叶折线关闭方式进行了优化计算,从而确定出折线关闭方式中拐点的位置和导叶的关闭时间,使得在此关闭方式下的压力上升值和转速上升值最小。 相似文献
8.
鉴于目前在有些水电站采用的两段或三段导叶关闭方式,虽然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较好的控制过渡过程中的压力上升和转速上升,但随着机组容量和水轮机水头范围的增大,这些关闭方式有时不能有效地控制机组在过渡过程中的稳定性。为此提出了根据水轮机工作参数的变化来探讨实时改变导叶关闭的方式。 相似文献
9.
唐红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07,43(2):128-129
以实例阐述了引水式水电站调保计算中两段关闭计算方法和技巧,最终得到水电站调保计算所需参数:第一段导叶关闭时间Tag、第二段导叶关闭时间Ta2、蜗壳未端最大压力值H’max、机组最大速率上升百分比βmax及关闭拐点位置。为将来机组安全运行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10.
用实例说明导叶分段关闭规律在电站调节保证计算中的应用,并讨论了引水系统非恒定流计算中的几个问题,供设计计算时参考。 相似文献
11.
12.
结合弹簧安全连杆的工作原理、设计方法和结构特点,介绍株溪口电站导水机构弹簧安全连杆的设计过程,各参数根据电站实际情况确定,设计合理。图2幅。 相似文献
13.
双河口水电站调保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概述
双河口水电站位于贵州省罗甸县边阳镇,地处蒙江干流河段上格凸河与涟江交汇口下游4km处,是蒙江干流规划开发的第七级水电站.电站建成后向贵州电网供电,在系统中主要担任调峰、调频.电站装有3台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20MW,单机容量40MW.电站的引水系统采用1管3机、梳齿式岔管的布置方式. 相似文献
14.
15.
水电站过渡过程中,不同导叶关闭规律对流道压力值及分布特性有较大影响,特别对引水道短、断面尺寸大的坝后式水电站,可能造成同一断面的压力不均问题,危及水电站的安全。为探求不同导叶关闭规律对坝后式水电站流道压力空间分布特性的影响,以典型坝后式水电站三峡右岸水电站为研究对象,通过水电站过渡过程全流道压力特性三维数值模拟及自定义的压力特性差异分析法,对比不同导叶关闭规律下的水电站流道典型断面压力空间分布差异。结果表明:采用三段导叶关闭规律更能限制转轮最大转速,而采用两段导叶关闭规律使得流道同一断面的压力分布更为均匀,从而对流道有利,能保证水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6.
17.
水电站引水系统在惯性时间常数大于4 s而又要求孤立运行情况下,需要设置调压井。结合具体电站实例介绍从提高大波动中允许转速上升入手,增大机组飞轮惯量,调速器采用导叶三段关闭,满足了调节保证计算要求。图5幅,表3个。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比较公式法和特性线法的各自特点,给出了在小型水电站前期工作阶段用公式法进行调节保证计算的优点。以某电站为例,详细介绍了用Excel编制公式法算稿进行调节保证计算的步骤,计算结果表明在前期工作阶段公式法能够满足设计精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