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引信安全系统的设计中所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出发,讨论了一些由于对《引信安全性设计准则》中的概念的不同理解而引起的问题,提出了作者对《引信安全佐设计准则》中一些概念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文章阐述了某型炮兵子母弹子弹引信作用原理及安全性设计准则。进而依据GJB 373A—1997《引信安全性设计准则》对该型炮兵子母弹子弹引信进行安全性分析,认为子弹引信的安全性设计满足《引信安全性设计准则》的相关要求,特别具有延期解除保险、非正常时序故障保险、子弹成串防错装和瞎火状态识别等安全特性。  相似文献   

3.
“现代引信”1994年第1期刊登了MIL-STD-1316D《引信安全性设计准则》的译文,译者两年多来征得了有关专家的意见,经考虑须对以下几点进行修改,才更符合原意。可能还有其他地方须修改,欢迎提出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4.
中美子弹引信设计思想分析与对比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通过剖析中美炮用子母弹子弹引信,提炼总结出了中美子弹引信的设计思想,并进行了分析与对比,中美炮用子弹引信总体技术水平相当,美军子弹引信的设计思想是:设计必须简单,保证基本的安全特性,低成本,适合批量生产,不强求符合《引信安全性设计准则》和对软目标的作用可靠性。美军空-地子弹引信的设计思想是:高安全性,高作用可靠性,中国子弹引信的设计思想是:追求高安全性,高作用可靠性,对目标作用的高效能和“三化”,必须符合《引信安全性设计准则》,通过设置自毁机构提高对目标作用的可靠性、减少瞎火子弹。  相似文献   

5.
我所可为各种微旋转弹、非旋转弹设计符合美军标《引信安全设计准则》(1316B)的引信双环境力保险机构。该保险机构含有远  相似文献   

6.
为了全面深入地理解与贯彻《引信安全性设计准则》,提高引信的安全性设计水平,在广泛招集关于故障保险论述和故障保险设计实例的基础上,详细分析和讨论了引信故障保险性能及其设计问题。随着引信技术的飞跃发展,引信故障保险设计内涵也发生了深废变化。改称引信故障保险为引信失效安全更能反映其内涵,现代引信失效安全应包含在下述三种情况下引信均不引起弹药的意外作用或爆炸;引信解除保险环境异常;引信所有保险装置失效、错  相似文献   

7.
论引信技术创新马宝华 ( 1 )……………………………………………………………………………………………………一种新概念的毫米波辐射计可以成为新的电子对抗装备王学田 ( 5 )………………………………………………………美军标《引信安全性设计准则》的发展情况及我国引信安全设计准则的发展方向卢建雁 郭占海 ( 1 1 )…………………基于电涡流效应的一种地振动传感器的设计叶 燕 邢国鹏 ( 1 5 )…………………………………………………………EDA设计在引信安全系统控制器设计中的应用李 蓉 康兴国 ( 1 9)…………………………………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美国军用标准MIL-STD-1316D《引信设计的安全性准则》的修订内容,与前几个版本作了对比,分析MIL-STD-1316D作为设计要求提出的各项准则,结合国情进行了讨论,建议立即着手修订GJB373-87《引信安全性设计准则》,并加强实施管理和宣贳工作。  相似文献   

9.
对美国军标《引信安全性设计准则》(MIL-STD-1316)的发展做了介绍与分析,通过对国军标《引信安全性设计准则》(GJB373A-97)与MIL-STD-1316E的比较,提出对GJB373A-97发展方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全面深入地理解与贯彻《引信安全性设计准则》,提高引信的安全性设计水平,在广泛搜集关于故障保险(fail-safe)论述和故障保险设计实例的基础上,详细分析和讨论了引信故障保险性能及其设计问题。随着引信技术的飞跃发展,引信故障保险设计的内涵也已发生了深刻变化。改称引信故障保险为引信失效安全更能反映其内涵。现代引信失效安全应包含在下述三种情况下引信均不应引起弹药的意外作用或爆炸:引信解除保险环境异常;引信所有保险装置(保险件)失效、错装、漏装或误装了不合格品;弹药配装引信、引信装定和手工解除保险等人工操作失误。引信失效安全性能是仅次于隔爆和冗余保险而比延期解除保险更为重要的安全性能。引信膛炸、早炸等恶性事故也与这些产品不具备失效安全性能有关。  相似文献   

11.
为了全面深入地理解与贯彻《引信安全性设计准则》,提高引信的安全性设计水平,在广泛搜集关于故障保险(fail-safe)论述和故障保险设计实例的基础上,详细分析和讨论了引信故障保险性能及其设计问题。随着引信技术的飞跃发展,引信故障保险设计的内涵也已发生了深刻变化。改称引信故障保险为引信失效安全更能反映其内涵。现代引信失效安全应包含在下述三种情况下引信均不应引起弹药的意外作用或爆炸:引信解除保险环境异常;引信所有保险装置(保险件)失效、错装、漏装或误装了不合格品;弹药配装引信、引信装定和手工解除保险等人工操作失误。引信失效安全性能是仅次于隔爆和冗余保险而比延期解除保险更为重要的安全性能。引信膛炸、早炸等恶性事故也与这些产品不具备失效安全性能有关。  相似文献   

12.
发射周期前引信解除保险故障树建模与定量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GJB373A-97《引信安全性设计准则》的要求,结合引信安全系统中延期解除保险机构所处的位置,分别建立了发射周期前引信解除保险故障树的三种基本结构。以某引信发射周期前解除保险故障为例,并结合该引信的结构、设计和工艺等因素,对其故障树底事件概率的确定方法进行了研究。发射周期前引信解除保险故障树建模与定量计算对引信的安全性分析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为全面深入地理解与贯彻《引信安全性设计准则》,提高引信的安全性设计水平,在广泛招集关于故障保险论述和故障保障设计实例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和讨论了引信故障保险性能及其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本文是对弹药引信安全性标准的研究和应用。是根据引信安全设计准则要求,对我国引信安全系统的安全性程度进行分析举例。一、判断弹药引信安全性程度的准则  相似文献   

15.
GJB373-1987《引信安全性设计准则》颁布以来,摈弃了单环境激励保险模式,使我国引信安全性得到了显著提高。随着对安全性认识的不断深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GJB373-1987已不适应引信安全性设计的要求。而GJB373A-1997“引信安全性设计准则》语言精练,信息量大,较全面地涵盖了各种引信对安全性的要求,有较好的操作性,使我国引信安全性设计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由于该准则是翻译稿,语言艰涩,理解时需要仔细推敲,加上引信设计人员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势,以至对准则的理解有所偏差。笔者希望通过讨论,达到正确理解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炮弹引信炮口保险性能指标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炮弹引信炮口保险性能是一项重要的安全性能 ,因而其设计指标也一直是广泛关注的焦点。本文根据《引信安全性设计准则》关于延期解除保险的要求 ,运用弹丸弹道学、爆炸力学和威力设计理论 ,分别从爆炸冲击波和破片杀伤两个方面分析了弹丸安全距离的大小 ,并依此讨论了炮弹引信的炮口保险性能指标。炮弹引信炮口保险距离设计指标不但与弹丸威力有关 ,还涉及弹丸初速。而影响炮弹引信炮口保险性能指标的弹丸特性主要是破片杀伤作用。对于中大口径火炮榴弹和小口径舰炮、高炮榴弹 ,引信炮口保险指标一般可按弹径的4 0 0倍确定。对于初速较低且炸药装填量又较大的某些航炮榴弹 ,引信炮口保险指标从战术需求角度来看则应远一些 ,应达 1 5m甚至 50 m。弹头引信炮口保险距离指标应比弹底引信长 ,预制破片弹引信炮口保险距离指标应比普通榴弹引信的长  相似文献   

17.
美国军用标准MIL──STD──1316D引信安全性设计准则1适用范围1.1目的本标准规定了引信以及作为引信子系统的安全和解除保险装置的安全性设计准则。1.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引信及安全和解除保险装置的设计。1.3不适用的弹药本标准不适用于下列弹药...  相似文献   

18.
王雨时  王尔林 《现代引信》1993,(4):52-58,24
冗余保险要求是《引信安全性设计准则》对现代引信提出了一项重要要求。但国内在正确理解和贯乇上仍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本文分析讨论了这些问题并介绍了国外小口径炮弹引信中的实现冗余保险要求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9.
本标准的目的是建立一个引信专用的安全设计准则,主要适用于弹药引信所完成的保险和解除保险作用。本标准中规定的保险和解除保险的要求和目标是引信设计、试制、生产和采购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引信应当在装配、装卸、贮存、运输、使用准备和使用中始终保持安全。  相似文献   

20.
对于弹药引信,历史上一直使用敏感的炸药元件,在解除保险之前,它的输出被机械地隔断,在这些引信中解除保险过程的控制是用机械方法完成的。近年来,随着炸药爆炸元件的发展,特别是安全钝感的爆炸箔起爆技术的发展,使引信爆炸序列的机械隔断不再是必需的;固态电子器件的出现和迅速发展,使引信安全设计发生了变化,直列式爆炸序列电子安全与备作技术成为新型武器安全引爆系统设计和研究的焦《之一。在技术发展需求的牵引下,美国海军武器系统炸药安全审查局于1990年9月制订了2万余字(译文字数)的“非隔断式爆炸序列电子安全与备炸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