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刘庭风 《园林》2000,(12):10-11
我们首先肯定日本皇家园林是中国山水园的一个分支。然而,日本的皇家却因权杖尽失帝位受窘,于是,在园林的表现技法上出现了与中国皇家园林不同的内容。这些技法实现的结果是:对尘世喧嚣的厌倦和逃避,对大将军的跋扈的愤恨和无奈,对皇权旁落的失望和企盼。爱恨交加,得失难计,成败难料,在  相似文献   

2.
徐锋  刘庭风 《园林》2004,(4):4-5
颐和园原名清漪园,位于北京西北郊,是清代盛期乾隆皇帝亲自指导设计的园林,可以说是乾隆造园艺术的巨大成功。在选址上,利用原有的湖泊,一为兴修水利,二为孝敬母亲,从1750年始建,历11年,在1761年建成。1860年英法联军入京,该园受重创,幸得慈禧偏爱,于1885年动用海军军费3600余万两,直至1893年修复完工。无奈7年后八国联军再度洗劫园林,慈禧再度巧立名目修园,不过,在园中住不到五年就命归黄泉了。该园解放后得到修缮,1992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3.
中日皇家园林的比较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貌似相同的中国皇家园林与日本皇家园林,在整体规模、建筑体量、建筑色彩、细部装饰和空间处理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透过这些差异可以看到中日两国不同的审美观和造园方法。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研究并运用这些方法,可以创造出更加和谐而丰富的建筑空间。  相似文献   

4.
中西方园林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历史发展、设计思想、园林形式等方面比较了中西方之园林,对现阶段景观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解决的良策。  相似文献   

5.
中国皇家园林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园林的含义及帝王皇家园林的特点,详细介绍了中国皇家园林的演变,最后强调了明清园林的独到之处,以提高人们对不同时期中国皇家园林的认识,从而促进我国园林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历代皇家园林的内容、规模及地位是有差别的,因之管理机构的设置也各有不同。反之,从管理机构的组织,又可以探索当时皇家园林的地位、内容和作用。  相似文献   

7.
风水思想对中国传统园林设计理论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中国古代皇家园林颐和园为例,从园林的选址和巧妙布局方面浅析风水思想在中国传统园林中的应用和对园林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姚雪艳 《园林》2001,(10):12-14
欧洲传统园林的特点多体现于其规则式布局、轴线对称及整体造园风格的人工化,其园址占地面积颇大,而园内陈设极其豪华,特别是一些皇室贵族,他们的园林极尽人工造园手法之能事,力图将所有的造园表现手法都见诸园内,从而不借一切代价铺陈豪奢.从规模和形式上讲,法国凡尔赛宫廷花园都堪称这种欧洲规则式皇家园林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神话中把西王母居住的瑶池和黄帝所居的悬圃都描绘成景色优美的皇家园林。青山碧水,这正是人们梦寐以求的生活环境。而埃德瑞皇家园林酒店就为你营造了如梦一般的入住环境。  相似文献   

10.
徐锋  刘庭风 《园林》2004,(7):4-5
在故宫内,有三个园林:御花园、慈宁宫花园、宁寿宫花园,原来还有一座内苑,名建福宫花园,惜毁于1922年的火灾。三个皇家园林地处皇城内部,面积较小,建筑较多,轴线明显,对称显著,松柏为主,寓意深刻。御花园位于紫禁城的北端,是明代永乐年间与紫禁城同时建成的花园,面积1.2公顷,全园以建筑为  相似文献   

11.
朱雷 《新建筑》2007,(1):7-100
从点、线、面的几何分析出发,比较凡尔赛花园与拉·维莱特公园两种不同的空间构成方式。进而联系“园”与“城”的对应关系,进一步探讨由此折射出的巴黎城市脉络中的两个不同层面。以此提出一种双重性的视角,理解和探讨城市建筑中层叠和交织的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12.
中国园林在18世纪欧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8世纪下半叶,在欧洲掀起了一场模仿中国园林的造园热潮,它对欧洲人造同观念的转变及后世西方园林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分析中国热的产生、发展的历史背景,阐述欧洲人对中国造园要素和手法的模仿以及在造园思想上的异同,着重论述欧洲园林在园林建筑、理水、掇山叠石、植物配置等方面向中国园林的借鉴、学习之处,并从自然观的角...  相似文献   

13.
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过程复杂,绿植材料具生命特征,产品艺术性强,而造价和施工管理难以控制。专业化监理的发展要求从业人员掌握全面的专业理论知识,能熟练运用工程监理的法律法规和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专业化监理的重点环节包括协助业主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把好原材料质量关、工序质量控制等。园林绿化工程专业化监理还存在定位不清晰和专业化复合型人才匮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公共思想的兴起,经营性私园逐渐成为一种国际流行的景观现象。旨在从世界景观发展历史出发,借由历史比较的视角,探讨这一景观形式的国际共同性与差异性,推进全球景观史和经营性私园研究。通过比较伦敦和上海的经营性私园,指出该类园林普遍具有混杂性的景观特征、创新性的运营模式和推动技术传播的社会功能。但是,公共思想的不同来源却为其带来差异:由于伦敦的公共思想主要源于社会内部,其经营性私园因之成为既有文化传统的附庸;而上海的公共思想则主要来自被动引入,这也促使其经营性私园不断地与中国传统社会文化发生碰撞,并在园主社会地位、妇女入园和运营时间等方面产生冲突。  相似文献   

15.
陈进勇 《中国园林》2010,26(1):21-26
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经过250年的建设,形成了合理的规划布局,门区设置方便游人,3条透景线和4条景观路构成了游览的骨架系统。通过地形改造,形成疏林草地与湖、池、山、谷相结合的景观效果。各专类园布置合理,设计精巧,富有特色,自北向南由规则式花园向自然式种植的树木区和自然保护区过渡。40座国家级保护建筑经过保护与恢复,风采犹存,并于200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文化遗产称号。同时,餐饮、游览、解说等设施分布均匀、服务周到。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园林”的概念出发,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做了初步的探讨。指出在继承中国古典园林优秀成果的同时,更应该结合当前实际,努力使中国当代园林在新的环境中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西蜀园林以历史名人纪念园林为代表,呈现出浓郁的纪念性特征.竹子作为西蜀地域的特色植物,与该类园林结下了不解之缘,是园林造景中不可或缺的植物.通过探寻竹文化产生发展的物质环境与人文环境,分析了历史名人与竹之缘,梳理出在竹文化关照之下竹景造园的创作手法,不仅从形式美上发现植物的美学价值,更重在通过植物合理配置营造出的诗情画意和良好的人文精神氛围,从中揭示出竹在纪念性景观营造中的重要价值与意义,试图为今后的地区园林创作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8.
两宋园林中方池现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沁星 《中国园林》2012,28(4):73-76
通过考察遗存的宋代文献典籍和宋代绘画,指出方池和直线形的池岸是两宋皇家园林理水的常见形式.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理水手法受到宋代流行的风水理论和阴阳五行学说的影响,并和曲水流觞一样具有悠久的传统 值得注意的是,方池理水在两宋私家造园活动中也非常流行,反映宋人的理学思考背景,形成了独特的方池欣赏文化.两宋园林中方池的欣赏趣味向外传播,影响了朝鲜半岛的造园艺术.  相似文献   

19.
王文姬 《中国园林》2012,28(4):88-91
无锡是民族工商业的发源地,20世纪初,出现了众多的民族工商业家,他们致富后,纷纷在惠山、太湖边建造私家别墅,作为会客、度假之用,时间集中于20世纪初至30年代,数量多达10多个.近代无锡经济的崛起,带动了园林建设的兴盛,由乡绅集资建造的公花园及政府建设的惠山公园也在这个时期出现,开中国“公园”建设之先河.共调查了近代私家园林12个,公共园林2个,并进行历史沿革和造园特色的分析,最后总结出无锡近代园林的特有价值和魅力.  相似文献   

20.
贾捃 《华中建筑》2008,26(4):186-191
历代北京私家园林是重要的生活场所,其主人和其他游客在此举行的游观、宴乐、赋诗以及日常居住等各种活动体现了园林的复杂功能,并对园林景观本身产生一定的影响。该文通过大量的文献考证,对历史上北京私家园林中的人的活动形态进行研究,分析园居生活与景观之间的互动关系,并对其地域特点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