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系统阐述人工湿地在污水净化中的作用和机理,人工湿地作为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技术,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它具有廉价、高效、环保、节能等特点。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湿地净化污水作用及其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湿地能改善水质,为多种水污染提供了一个有效、廉价的治理场所。人工湿地作为近20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传统的污水处理技术已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系统的阐述了湿地土壤、植物、微生物在污水净化中的作用及机理,并展望了湿地未来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人工湿地处理污水机理及效率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国内外人工湿地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及人工湿地对有机物、氮、磷等的去除机理及效率,分析了人工湿地处理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作为一种高效、节能、低投资、运行费用低、操作简单的污水处理技术在我国尤其是中小城镇及广大农村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在对北方某人工湿地长期观测取得的大量详尽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人工湿地系统总体净化能力和潜流人工湿地水质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该人工湿地示范工程对水质净化效果较为明显,对各类污染物的去除率平均可达40%;潜流人工湿地可对污水进行深度处理,对BOD5、NH4-N的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为80%~90%,对NO3-N、TN的去除效果较好,去除率为65%~75%,对CODMn和SS的去除效果一般,去除率为40%~60%,对TP的去除效果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减弱,碎石吸附对TP去除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人工湿地的去污机理以及工艺流程,并采用湿地技术结合现有渠道进行污水灌溉工程的规划设计,使污水净化后达到灌溉用水标准,解决东北屯的水浇地问题.提出了人工湿地系统是一种正在不断得到研究、应用和发展的污水处理实用新技术,由于其处理效果好、操作管理简单及维护和运行费用低等特点,在我国尤其是中小城镇及广大农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万珊  张永丽  王君勤 《四川水利》2011,(2):29-30,35
介绍人工湿地的特点和处理污水的机理,包括人工湿地的类型、净化机理等。通过试验证明,人工湿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效果较好,具有较高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不同基质和植物人工湿地净化效果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以高炉渣、瓜子片、碎石为基质,美人蕉、黑三棱草、野茭白为植被构建人工湿地模拟系统,对其净化效果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种植植物的湿地系统比未种植植物的湿地系统净化效果好,不同植物同种基质湿地系统对不同指标的净化效果各不相同,如不同植物对NH3-N和TN的净化效果从高到低顺序为:黑三棱草,美人蕉,野茭白;同种植物不同基质湿地系统对不同指标的净化效果也不同,不同基质对NH3-N和TN的净化效果从高到低顺序为:碎石,高炉渣,瓜子片。对NH3-N和TN浓度较高的污染环境,采用碎石为基质、黑三棱草为植被的人工湿地系统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工湿地是应用天然湿地净化污水的原理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生态工程,它以独特的生态循环系统在国内外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文中系统地介绍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的特质,综合分析了各种不同类型人工湿地的优缺点以及净化水质过程中的主要净水机理及其功能效应,对目前各种类型的人工湿地的技术应用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就影响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进一步发展的有关问题提出建议与展望。  相似文献   

9.
文章叙述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定义、形式、组成、原理。人工湿地作为一个特殊的湿地系统,是正在不断得到研究应用和发展的污水处理实用新技术,具有投资低、出水水质好、抗冲击力强、增加绿地面、改善和美化生态环境、操作简单、维护和运行费用低廉等优点。这项技术适合我国国情,尤其适合广大农村、中小城市的污水处理,具有极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李强  詹鹏  胡卓 《陕西水利》2011,(6):124-125
结合笔者的工程研究经验,叙述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定义、形式、组成、原理。人工湿地作为一个特殊的湿地系统,是正在不断得到研究应用和发展的污水处理实用新技术,具有投资低,出水水质好,抗冲击力强,增加绿地面积,改善和美化生态环境,操作简单,维护和运行费用低廉等优点。这项技术适合我国国情,尤其适合广大农村、中小城市的污水处理,具有极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因其具有去污效果好、投资低、运行简单等特点而受到关注并不断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广.该文主要阐述了人工湿地的净化机理以及其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并通过对比人工湿地和自然冷冻污水处理技术的优缺点,提出将这两种污水处理技术相结合,形成一个可行的综合污水处理系统,并对该综合系统运用于中国北方滨海盐碱地区提出设想.  相似文献   

12.
人工湿地填料结构对水质净化效果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时页岩、粗砾石、铁矿石、麦饭石及页岩与麦饭石组合、页岩与粗砾石组合、粗砾石与铁矿石组合、粗砾石与麦饭石组合8种湿地填料的水质净化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进水水质和水力负荷条件下,页岩填料对COD、TN、TP去除效果最好,其次为页岩与粗砾石组合填料,麦饭石去除效果较差.从材料成本及来源比较,粗砾石材料分布较广、成本较低,页岩次之.因此.从去污效果和建设成本综合考虑,页岩与粗砾石组合是人工湿地较为理想的填料.  相似文献   

13.
不同植物配置人工湿地冬季生活污水净化效果比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以某三级串联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为实验基地,研究了5种华南地区常见湿地植物的选择和配置对净化冬季生活污水的影响,为华南地区人工湿地合理优化配置植物提供一定的依据。结果表明:人工湿地系统在冬季对COD、BOD5、TP和大肠菌群仍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对TN的去除效果较差。在实验条件下,COD和BOD5的降解主要发生在第一级湿地单元,TP和TN的降解主要发生在第三级湿地单元。三级串联湿地系统净化效果较佳的植物搭配是:第一级栽种水生美人蕉,第二级栽种再力花,第三级栽种菖蒲。  相似文献   

14.
秦明 《人民黄河》2012,34(7):82-84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是由相互关联的基质、植物和微生物通过物理、化学、生物过程的协同作用完成的,它只需要投入极少的人力和能源,就可以去除有机污染物、营养物质、固体悬浮物、重金属物质,实现对生活污水、面源污染径流、农田废水、二级污水处理厂出水、河道末端水进行长期稳定的净化处理。目前,该工艺在郑州和成都得到了应用,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然而人工湿地在城市水污染治理中还存在有机质积累、占地面积大、受季节影响等问题。人工湿地是耐用而高效的系统,不断完善人工湿地的设计、性能、操作及维护,将能够更有效地改善水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国内人工湿地处理电镀废水的进展,认为采用人工湿地处理电镀废水具有投资与运行费用低、维护管理简便、耐冲击负荷能力强等优点。对其在电镀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指出了利用人工湿地处理电镀废水的发展趋势及技术应用中的一些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16.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Simple criteria, guidelines and models are established for free water surface (FWS) constructed wetland selection and preliminary sizing. The analysis employs models for FWS constructed wetland design, considering simultaneously the removal requirements and the hydraulics of the system. On the basis of these models, a step-by-step methodology is developed outlining the design procedure for new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for existing FWS constructed wetland systems. This methodology is combined with simple equations predicting the maximum wetland capacity in summer, so as to assist designers in sizing installations in tourist areas with increased summer populations. Furthermore, this methodology is further simplified, based on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the unit area requirements for wastewaters of various strengths, and various design conditions and performance criteria. In addition, comparison of the unit area requirements of FWS constructed wetland systems, subsurface flow (SF) constructed wetland systems and stabilization pond systems for wastewaters of various strengths and design conditions, provides designers with general guidelines concerning the preliminary selection between alternative natural treatment systems in areas where the use of natural systems is favored because of their low-cost, simple operation and high removal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17.
人工湿地中水生植物的作用和选择   总被引:64,自引:2,他引:64  
综述国内外有关人工湿地水生植物在污水净化过程中的作用及其选择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人工湿地系统水生植物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人工湿地水生植物的主要作用为:吸收利用和吸附富集污染物质、传输氧到湿地系统、为微生物提供栖息地、维持系统的稳定、积累有机物质。人工湿地系统要选择栽种耐污能力强、去污效果好、适合当地环境、根系发达、有一定经济价值的水生植物。  相似文献   

18.
人工湿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研究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董贝  刘杨  杨平 《水资源保护》2011,27(2):80-86
结合农村生活污水特点,分析人工湿地的去污机理以及存在问题,并对其进行技术经济分析,介绍人工湿地在国内外农村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技术上,人工湿地对有机物去除率较高,可达60%~99%,采用系统完善、组合湿地、联合其他工艺等改进方法后,人工湿地对氮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经济上,人工湿地投资运行费用远远低于传统工艺,经济可行性好。指出虽然人工湿地存在气温影响、系统堵塞、植物选择等问题,但作为一种在国外农村地区广泛成功应用的处理工艺,在我国农村具有很强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