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我国已将物联网列入战略新兴产业,最近的一次部委改革中也出现了工业和信息化部这一部门,温家宝总理更是在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加快对物联网的研发应用,可见我国对物联网的发展十分重视的,本文就物联网和两化融合进行了简要介绍,同时分析和指出了物联网对我国的两化融合重要的推动作用并结合现状提出物联网在两化融合方面的推动的一些可行性建设。  相似文献   

2.
张慧敏 《计算机时代》2012,(6):67-69,72
为落实国家"两化融合"战略,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步伐,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建成了以ERP为核心的经营管理层、以MES(生产执行系统)为核心的生产执行层两大平台。探讨了"两化融合"的基础、实施步骤和深化应用。  相似文献   

3.
《测控技术》2023,42(4):108-108
第三届两化融合暨数字化转型大会在苏州召开3月28日,第三届两化融合暨数字化转型大会在江苏苏州召开,大会以“融合新征程数智新未来”为主题,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江平出席大会并致辞。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近年来,在各方的积极推动下,两化融合走深向实,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截至2022年底,全国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和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58.6%、77.0%。  相似文献   

4.
"两化融合"是企业应对现实挑战、实现转型升级并且提高管理效能的重要战略选择,但制造企业的"两化融合"道路大都并不平坦.许多制造企业投资信息技术(IT)花费巨大,但企业综合能力的提升一直并不显著,加强 IT 治理成为企业的现实选择和迫切需求.如何识别企业发展的可持续竞争优势,以及如何通过 IT 治理机制来培育和提升新型能力已经成为企业"两化融合"过程中必须优先考虑的重大问题,同时,这也是企业 IT 治理实践亟待解决的重要理论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5.
两化融合在我国长期以来得到了很好地发展应用,而随着现代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也逐渐融入云计算中,使烟草行业得到了更迅速稳定的发展,同时促进了信息技术的应用。基于此,笔者探讨了如今局势下行业发展与两化融合之间的关系,对云计算在两化融合方面的优势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6.
伴随物联网和信息技术的不断推广和发展,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方案在越来越多的工业领域得到应用,对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企业在节能减排、安全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该文创新性地提出了将服务与管理、研发、制造相结合,推进两化融合向纵深发展的全新理念,并结合北京石油机械厂顶部驱动钻井装置的成功案例,阐明了基于这一理念的信息化技术在大型复杂装备全生命周期的实现方法以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伴随物联网和信息技术的不断推广和发展,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方案在越来越多的工业领域得到应用,对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企业在节能减排、安全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该文创新性地提出了将服务与管理、研发、制造相结合,推进两化融合向纵深发展的全新理念,并结合北京石油机械厂顶部驱动钻井装置的成功案例,阐明了基于这一理念的信息化技术在大型复杂装备全生命周期的实现方法以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针对煤矿自动化系统彼此独立,接口、规约多样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煤炭企业两化融合系统设计方案。该系统通过ARIOC控制器及其功能模块ARI201采集煤矿工业现场数据,并通过实时监控平台ARIDT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整合,实现了煤矿生产过程自动化和管理过程信息化的两化融合。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适应性和稳定性强,施工简便,维护简单。  相似文献   

9.
要解决企业同质化问题,企业长期竞争优势建立问题,如果仅仅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角度去想解决方案,就只能进入“红海竞争”的泥潭。企业家必须拥存卓越的胆识和胆略,为企业制定清晰、明确、可行的战略规划。从无战略向有战略转变,重塑自己的商业模式,从商业模式的角度重构企业的战略和竞争优势,实现由“硬”剖“软”的大转型。  相似文献   

10.
工业互联网工信部:到2025年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普及率达45%据悉,《“十四五”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规划》中提出,到2025年全国两化融合发展指数将提高至105。在具体指标方面,企业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达到80%,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85%,关键工序数控化普及率达到68%,工业互联网平台普及率达到45%。  相似文献   

11.
工控网络即工业控制网络,广泛应用于石化、电力、冶金、航天等诸多现代工业。随着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智慧工厂"建设的大力推进,工控系统的受到的关注越来越高,工控网络安全问题更加突显。本文浅析了目前工控网络在"两化融合"背景下的安全现状和面临的安全风险,并分析了一些安全防护方法。  相似文献   

12.
冯晴 《软件工程师》2004,(10):52-53
竞争情报系统又名CIS,是Compet-itiveIntelligenceSystem的缩写,是企业竞争战略管理实践中新出现的概念。美国竞争情报从业者协会(SocietyofCompetitiveIntelligenceProfessionals,简称SCIP)前主席、匹兹堡大学商学院约翰E·普赖斯科特教授指出:“企业竞争情报系统是一个持续演化中的正规化和非正规化操作流程相结合的企业管理子系统。它的主要功能是为组织成员评估行业关键发展趋势,把握行业结构的进化,跟踪正在出现的连续性与非连续性变化,以及分析现有和潜在竞争对手的能力和方向,从而协助企业保持和发展可持续性的竞争优势。”竞…  相似文献   

13.
<正> 尊敬的 竞争情报工作是战略管理工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竞争情报与战略管理相互促进,相互融合,是构建国家和企业竞争优势之必然需求。为此,中国科技情报学会竞争情报分会(SCIC)定于2003年11月12—15日在珠海举办中国科技情报学会竞争情报分会第九届年会暨博览会,主题为“构建竞争优势:战略管理与竞争情报”,会议期间,将同时召开第二届理事会第二次理事会议。  相似文献   

14.
很多企业已经建立了如ERP、CRM、OA等以业务为核心的系统,但随着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在信息化建设上又有了很多新的需求,例如如何通过知识管理系统的建立形成知识型企业?通过建立竞争情报管理系统更好地进行企业战略规划、危机预警甚至是竞争分析?如何对客户的反馈和管理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制定营销战略?这些管理上的需求反映在IT上,就是内容管理系统。内容管理有哪些新的发展趋势呢?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大”以来国家进一步提出“两化”融合的战略,即“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那么,对于企业来讲,如何面对后危机时代企业发展转型的挑战,实现“两化”融合,提升企业竞争力,这是企业CIO要探索的一个话题。笔者认为,企业实现“两化”融合要有一个信息化建设的方法路线,这就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四部曲:信息化的规划、信息化管控体系建设、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以及关键信息化项目的实施。  相似文献   

16.
要提制造业的信息化,就不得不提“两化融合”。两化融合,具体而言就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但是,什么是融合?如何融合?国家相关部委尚未出台具体细则,很多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对“两化融合”也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相似文献   

17.
业界信息     
《工业控制计算机》2014,(4):164-164
正国家两化融合创新推进联盟成立国家两化融合创新推进联盟日前正式挂牌成立。该联盟为我国各类企事业单位、研究机构和知名高校等自愿组建的面向两化融合创新推进的开放式组织,依托单位为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联盟理事长杨海成表示,联盟将建立两化融合创新推进的公共服务平台;为提升两化深度融合及创新推进能力提供良好服务;为我国建立起良好的、规范的、创新的两化深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战略部署和“两化深度融合”的大趋势下,发展智能制造产业已是必然的趋势。但智能制造系统在开发设计、部署实施及运行维护阶段,对安全尤其是信息安全考虑甚少。将态势感知技术与智能制造系统相结合,可有效解决智能制造企业所面临的窘境。首先,介绍了智能制造的发展情况,以及态势感知技术和企业级态势感知平台;接着,阐述了项目实施背景和存在的不足;最后,根据项目的基本要求,给出了建设企业级智能制造安全态势感知平台的解决方案。态势感知平台的建立解决了企业典型网络安全设备的安全日志等信息的实时集中汇集、综合分析、态势感知、实时异常报警、人员安全培训等问题,可有效提升智能制造行业网络安全监测和态势感知能力,切实提升智能制造企业网络安全的应急指挥和处置能力。  相似文献   

19.
战略管理是企业寻求竞争优势,谋求创新发展的一种自主行为。企业战略可分为三层,其中业务层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和基础。本文旨入价值链模型,说明国际企业如何战略信息系统,以及该系统如何在业务层帮助国际企业成功的实施战略,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我国企业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制造业的全球化竞争和产业链范围扩大,漱备制造业的发展越来越需要将“两化”进行融合。同时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开始重视系统综合集成能力和现代制造服务能力,如何整合资源、提高服务质量;如何使用ERP、SRM、CRM和BI等信息化手段实现企业管理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