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DOCS国际纪录片论坛”是一个获得宫方许可的,以传播世界优秀纪录片为核心的国际纪录片交流平台,并得到了代表国际纪录片最高权威的IDFA(荷兰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节)的认可和支瓶2010 iDOCS国际纪录片论坛将于2010年12月12日-16日在北京电影学院举办。本届论坛主题为眼界改变世界。  相似文献   

2.
2014 iDOCS国际纪录片论坛(BeijingInternationaldocumentaryForum2014)将于2014年12月12至17日在北京电影学院举办。本届iDOCS论坛将展映24部国际最新获奖纪录片,本文介绍了其中的20部影片,由威勒·苏霍宁和金姆·萨尔尼罗特共同执导的《森林传说》(TaIeofa Forest)以及由杰森·达西尔瓦执导的影片《当我行走时》(WhenIWalk)分别作为开闭幕影片展映。此次展映的影片超过半数为2013年新作,多部为2012年作品。  相似文献   

3.
2009年12月17日下午,北京电影学院D楼四层中放映厅座无虚席,iDOCS国际纪录片论坛在此播放了闭幕影片《混制宣言》(RIP:A Remix Manifesto)。这是一部关于版权和混制文化的纪录片。其中所公开讨论的话题会让大多数人大吃一惊:共享带来的灵感是犯罪吗?  相似文献   

4.
“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像一个家庭没有相册。”智利纪录片导演顾兹曼的名言深入浅出的表达了纪录片创作的意义所在。但是在中国影视圈里,拍纪录片被认为是“最不赚钱”的活儿,这也是不争的事实。虽然国内院线票房年年飙升,连创佳绩,但是似乎和纪录片没什么关系,纪录片想走院线发行,也几乎是不可能的一件事情。  相似文献   

5.
关于西方创作纪录片预算和经费,我曾经采访过法国FIPA国际电影节的秘书长米歇尔先生,以及美国、英国、德国、瑞士的一些电视节负责人和纪录片制作商,他们给我的数字基本是每部纪录片10-20万欧元。  相似文献   

6.
在国内主流平台上,以真实记录为属性的纪录片通常发挥着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的作用,商业价值不足,受众基础比较薄弱。网络群体的崛起,给纪录片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特别是具有明显社群属性的视频网站,通过创新纪录片内容和形式,实现了对受众的精准传播,进而引发了一系列文化现象,为纪录片的现代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我国的网络群体年龄构成年轻化,信息接收方式呈现碎片化和即时性特点,艺术创作和欣赏习惯倾向娱乐化、去中心化。为此,如何吸引网络观众的注意力,在内容选择和表现形式上进行创新,是新时代纪录片创作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本文以哔哩哔哩自制纪录片为例,从网络群体的心理特点和哔哩哔哩自制纪录片的类型、制作策略出发,总结基于网络群体的纪录片制作策略,为互联网时代的纪录片发展提供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未来是否更美好,这取决于有激情、有见识、有担当的人努力了多少。我觉得郑琼应该属于这批人其中之一。她带领的零频道在中国为推广最优秀的纪录片做了很多努力。  相似文献   

8.
经典纪录片的人文关怀,主要通过纪录片的主题、纪录片中人物的呈现、拍摄者的姿态三个方面来体现。它的落脚点终归在人,在人的共性上。  相似文献   

9.
纪录片是对真实的生活景象进行拍摄,纪录片的材料内容亲切可信。这种拍摄模式可以将被拍摄者的生活情景的文化真实和情景真实感带给观众。热门纪录片中《舌尖上的中国》就是依托美食制作者的生活中的制作流程将食俗的丰富内容展示给观众。《舌尖上的中国》中讲的食俗就是民族历史文化积淀的过程,本文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讲述纪录片中所传达出的民族特色,并对民族特色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经典纪录片的人文关怀,主要通过纪录片的主题、纪录片中人物的呈现、拍摄者的姿态三个方面来体现.它的落脚点终归在人,在人的共性上.  相似文献   

11.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创新了纪录片的形式和内容,增强了纪录片的吸引力,使纪录片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此同时,新媒体环境也给纪录片的创作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如何合理发挥新媒体技术的优势,创作出高质量的纪录片节目,是纪录片创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基于此,本文简要分析了新媒体环境对纪录片创新的积极影响,结合纪录片创作遇到的困境,提出了新媒体环境下纪录片创作的有效策略,以实现纪录片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增强纪录片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我是拍纪录片的,在这个行业做了十多年,常常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纪录片是什么?它与真实到底有着怎样的联系?这是每个初学纪录片的人必须面对的问题。然而,对于纪录片的概念,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已成定论的概念无法完全让人信服。在纪录片的定义中,真实与纪实有时混淆在一起,所以,我想谈谈纪录片以及它与真实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人文精神不仅可以提升纪录片的地位,而且还能够丰富其内容,记录片中的人文精神成分有助于体现现今社会以人为本的理念,这种理念是纪录片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14.
王珏 《电视技术》2023,(7):79-81
以计算机图形学(Computer Graphics,CG)技术在纪录片中的应用为重点,全面介绍CG技术的概念、发展历程、应用范围,重点分析CG技术在各类型纪录片中的应用,包括历史类纪录片、科学类纪录片、自然类纪录片、人物纪录片及美食纪录片等。CG技术的运用,丰富了纪录片的表现手段,提升了观众的体验和理解,同时也对纪录片制作领域的技术进步和艺术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纪录片的片头决定着观众对纪录片的第一印象.本文主要介绍人文纪录片片头的创意设计理念与制作方法,以及主要特效制作方法,旨在使读者了解如何通过片头创意设计与制作传递给观众纪录片的主旨与意境,达到吸引观众关注纪录片内容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大众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随之提高,对纪录片的审美要求也逐步提高。拍摄工作是纪录片制作的重点,对于纪录片质量、播出效果等都有直接影响。人物纪录片需要具有真实性,能够将人物的情感和命运真实地反映出来。但是真实记录具有不可重演性,要想拍摄出动人的纪录片,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增强编辑意识,并将其渗透整个拍摄过程中,将人物面貌特征等要素全面地展示出来,有效增强纪录片人物拍摄效果,为纪录片后期制作提供良好的素材。本文主要阐述在纪录片人物拍摄中编辑意识的重要性,探析纪录片人物拍摄中编辑意识的应用原则,并探索在纪录片人物拍摄中体现编辑意识的策略,以期提高纪录片的审美水平。  相似文献   

17.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中国已经进入了新媒体时代,网络的出现和普及对电视的地位产生极大的冲击,信息传播的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纪录片寻求网络这个媒介,不仅为网站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也增强了纪录片的影响力,充分展现了纪录片的人文精神,有着深刻的意义.笔者主要介绍了中国纪录片的市场的现状,网络媒体的优势,记录片在网络时代的人文精神和网络媒体给纪录片带来的变化等内容,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对外的名片和对内的向心力,在城市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传媒行业已然成为构建城市形象的重要推手,而纪录片以其独特的艺术特性和媒介特征完美适配城市形象的构建。本文以美食类纪录片《寻味东莞》为例,通过剖析当前传统纪录片在城市形象建构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分析纪录片《寻味东莞》对于城市形象建构的创新探索。笔者站在纪录片与城市形象的内部、外部和整体维度提出自己的见解,以期为往后纪录片建构城市形象提供有力的帮助。  相似文献   

19.
纪录片《中国》于2020年在湖南卫视首播,节目一经播出便广受好评。纪录片《中国》的制作方式有别于其他纪录片,该作品基于历史史实,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再现“真实”,从视听元素和人物要素等方面进行虚构,这是纪录片领域的一次全新尝试,同时也帮助纪录片创作者打开了不一样的创作视野,提供了纪录片创作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有人曾对纪录片下过这样的定义:纪录片就是不加主观介入地,用摄像机对人物和现场进行原生态的纪录。于是我们就能在部分电视纪实作品中看到,人物行踪和一些现实事件被原汁原味地复制下来了。这种“原生态”的纪录片模式在日本和韩国较为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