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和平县金山堂萤石矿位于湘东—赣南—粤东萤石矿矿集区的中部,通过对矿区开展地质勘查工作,在深部控制了萤石矿体的规模、产状、形态和空间位置.萤石矿体呈脉状产于F1断裂构造破碎带中,矿体形态、产状受断裂构造所控制,产状与其基本一致.矿脉为复脉型,局部有分支复合现象.矿石类型主要为石英—萤石型、萤石型、萤石—石英型,多呈致密块状构造、角砾状、网脉状构造及少量梳状构造.根据矿体产出特点,结合区域类似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认为矿床成因类型为热液充填型脉状萤石矿床.  相似文献   

2.
河南信阳平桥萤石矿床位于秦岭造山带北部,紧邻栾川—维摩寺—明港断裂带。矿体呈脉状赋存于断裂构造破碎带内,形态、产状严格受北北西向断裂构造控制。笔者研究了矿石的矿物共生组合特征、矿石结构、构造,蚀变类型等,确定区内萤石矿石类型为石英—萤石型;指示了矿石在成矿期和成矿后均受到热液作用;同位素年龄值表明成矿时代属于早白垩世。综合分析认为,研究区内的萤石矿床类型属于热液充填型脉状萤石矿床。  相似文献   

3.
峡口萤石矿位于北秦岭蟒岭岩体西缘,紧邻西沟小岩体产出,矿体主要受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呈脉状、网脉状、角砾状产出于构造裂隙内,矿石自然类型为石英—萤石型。氢氧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δD介于-105.6‰~-109.5‰,δ18O介于8.5‰~9.4‰,成矿流体与岩浆水关系密切。综合认为,峡口萤石矿的成矿类型为热液充填型。此次研究提高了本地区萤石矿床研究程度,为总结蟒岭地区萤石矿成矿规律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矿区的地质背景、矿床特征、围岩及夹石特征、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进行探讨。矿区构造上位于闽西北隆起带东南缘,清流—明溪—将乐—顺昌北东向断裂带北部,为中低温热液充填型萤石矿床,矿石主要由石英、萤石等组成,其地质特征在萤石矿丰富的闽西北地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5.
徽县焦园子萤石矿床地处秦岭褶皱带。矿体主要产于三叠纪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总体北倾,倾角85°,长约394.10m,厚度2.89~3.14m,平均品位72.28%~90.20%;矿石主要为中粗粒花岗结构和碎裂结构,块状、角砾状和脉状构造;矿石类型主要为石英—萤石型,次为萤石—石英型。萤石矿形成可划分3个阶段:早期萤石—石英阶段、中期石英—萤石阶段和晚期碳酸盐化阶段,该矿床成因属热液充填型萤石矿床。三叠纪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断裂构造以及蚀变是主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嵩县木植街萤石矿区位于马超营深大断裂东部,横亘区域的马超营深大断裂构成了矿区最醒目的 NE向构造格局。根据野外地质调查及矿区已有的地质资料,以NE向构造为例,分析了萤石矿控矿构造活动特性及强度、矿物组合、矿石结构构造、围岩蚀变特征,建立了该地区萤石矿的空间形态模型,并综合分析了该区萤石矿体的空间演化规律。分析结果对于进一步深入研究该区萤石矿矿体的空间形态,指导区内萤石矿找矿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贵州务川地区重晶石—萤石矿床地质特征,该区重晶石—萤石矿床赋存于奥陶系下统红花园组生物碎屑灰岩中,一般呈脉状或透镜状产出于北北西向张性裂隙或断层中,矿石矿物重晶石、萤石多为共生关系,其含量互为消长关系,通过研究其控矿因素和探讨矿床成因,提出了地层标志、构造标志、地表露头和围岩蚀变特征4个找矿方向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招携—大沽断裂带是一低温热液成因的萤石成矿带,已发现永丰县南坑大型萤石矿、中富中型萤石矿及乐安、兴国等地的小型萤石矿以及与萤石成矿密切相关的萤石矿化硅化带等。本文论述了中富萤石矿的矿体形态、产状及规模、矿石的矿物组成、结构构造、矿石自然类型、矿石质量等特征,并分析了矿床成因与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9.
水尾山萤石矿赋存于印支期复式花岗岩体的断裂带中,是赣南地区的一个大型萤石矿床。萤石矿石和围岩的稀土元素分析表明,围岩花岗岩的稀土总量、轻稀土和重稀土含量远高于矿石,萤石矿石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主要为轻稀土富集型,围岩花岗岩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为轻稀土富集型,萤石矿石的Ce无异常,Eu呈弱负异常。围岩花岗岩的F、Ca含量较高,分析认为萤石中的F、Ca主要来自于围岩花岗岩。综合分析萤石矿床的地质特征和萤石矿石与围岩的稀土元素土地球化学特征,认为该萤石矿床为低温热液成因。  相似文献   

10.
水尾山萤石矿赋存于印支期复式花岗岩体的断裂带中,是赣南地区的一个大型萤石矿床。萤石矿石和围岩的稀土元素分析表明,围岩花岗岩的稀土总量、轻稀土和重稀土含量远高于矿石,萤石矿石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主要为轻稀土富集型,围岩花岗岩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为轻稀土富集型,萤石矿石的Ce无异常,Eu呈弱负异常。围岩花岗岩的F、Ca含量较高,分析认为萤石中的F、Ca主要来自于围岩花岗岩。综合分析萤石矿床的地质特征和萤石矿石与围岩的稀土元素土地球化学特征,认为该萤石矿床为低温热液成因。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查干德勒萤石矿位于二连—贺根山缝合带与温都尔庙—西拉木伦河断裂夹持的锡林浩特微地块内,结合区内地质勘探成果,对矿区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对矿区找矿前景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矿区范围内已发现的27条萤石矿体呈NE、NNE、NNW向展布,与区域断裂构造方向一致;2矿体赋存于温都尓庙群片岩、二叠系哲斯组砾岩、板岩和华力西晚期黑云母奥长花岗岩的构造裂隙中,呈脉状、网脉状产出,形态复杂,在走向和倾向上均具有分支复合现象,向深部矿体有变厚变富的趋势;3矿石组构简单,有害组分含量低,属早期强烈海底中—酸性火山喷溢—沉积成矿作用和晚期含矿花岗岩成矿作用叠加的产物,矿体定位于断裂带中的超大型热液充填型脉状萤石矿床;4矿床剥蚀浅,矿体埋藏深、厚度大、品位高,深部及矿区内萤石和与其共生的多金属矿床找矿潜力巨大。上述分析对于区内进一步开展萤石矿找矿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正蓝旗民乐北山地区位于内蒙古中部地槽褶皱系(Ⅱ)温都尔庙—翁牛特旗加里东地槽褶皱带(Ⅱ1)与华北地台(Ⅰ)内蒙台隆(Ⅰ2)接触带南侧内蒙台隆(Ⅰ2)地块上,处于区域铜铅锌多金属矿、萤石矿等热液矿床成矿有利地带。为扩大控制的萤石资源储量规模,提高矿床资源储量级别,延长矿山开采服务年限,从民乐北山萤石矿成矿地质特征入手,结合国内已有萤石矿资料,分析内蒙古正蓝旗民乐北山地区萤石成矿地质条件及矿床成因,指出矿区内近南北向的断裂构造带是民乐北山萤石成矿的控矿构造和容矿空间,深部富含CaF2的热液沿断裂破碎带上移,并最终富集成矿,该矿床属于中—低温热液充填型萤石矿床。同时也指出在矿区断裂构造带南北两侧外围是寻找萤石矿的有利地带。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甘肃北山地区前红泉萤石矿的地质特征、矿床成因、找矿标志等。前红泉萤石矿赋存于三叠纪花岗闪长岩体中,严格受北西向断裂控制,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分布,长120~800m,厚度1.03~7.59m,平均品位26.49%~46.88%,矿石工业类型以萤石—石英型为主。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围岩蚀变特征等研究,认为前红泉萤石矿属中—低温热液充填型萤石矿床。  相似文献   

14.
荣昌萤石矿位于内蒙古锡林浩特市白音锡勒牧场境内,赋矿地层为二叠系林西组,围岩主要为碳质板岩、灰岩及花岗岩。矿体受北东向构造破碎带控制,萤石脉体明显沿断裂构造破碎带充填,呈现出脉体产状与含矿断裂带产状近乎一致的特点,在平面上呈不规则透镜状或扁豆状产出,在剖面上显示为雁列状或串珠状产出。矿体在垂向上呈现一定的分带性,根据萤石矿脉形态、矿石组构、矿物组合和元素组分特征,荣昌萤石矿自上至下可划分为顶盖、头部、中部和尾部矿体。本文通过对该矿的地质特征及矿体特征的分析研究,认为矿床成因类型为热液充填型,成矿时代为燕山期。区内断裂发育,岩浆活动强烈,地层中有富含钙的灰岩,为萤石成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具备“断裂+侵入岩+灰岩”等大型矿床形成的“三位一体”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15.
柴家坪萤石矿床是近年来在鄂西新发现的萤石矿床,通过对成矿地质特征及背景的分析,认为柴家坪萤石矿受地层、构造控矿明显。矿区有北西向和近东西向两组构造,均为导矿构造,主要赋矿层位为震旦系灯影组白马沱段白云岩。矿石矿物为萤石和方解石,脉石矿物以方解石和白云石为主;矿石结构主要有自形、半自形结构等,矿石构造以团块状、角砾状等为主;蚀变以方解石化为主。旨在讨论成矿特征及成矿规律,为萤石找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冀北围场地区位于华北地台北缘,冀北—辽西萤石矿成矿带,是良好的萤石矿成矿带。通过对研究区内典型萤石矿床进行矿床地质特征、物探高密度电阻率剖面特征、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分析,认为该地区萤石矿是与区域上NE-NNE向断裂构造、火山机构衍生的次级断裂密切相关的热液充填型萤石矿床。在综合研究基础上对区内找矿前景进行了初步评价,该区萤石成矿条件优越,应在燕山期中酸性火山碎屑岩、次火山岩及同期伴生构造位置、火山喷发形成的环形次级断裂构造与区域内主要断裂构造交汇部位、视电阻率测量中低阻梯度带异常位置重点开展勘查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17.
四川是我国第二大稀土资源省[1],具有丰富的稀土资源。为给四川稀土矿物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采用X荧光分析法、化学分析法、物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分析及MLA工艺矿物定量分析系统等手段对矿石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及稀土元素赋存状态进行研究。结果如下:(1)矿石类型为:富含萤石天青石热液矿脉型轻稀土矿石。(2)矿石中主要轻稀土元素为Ce、La,它们主要以独立的碳酸盐矿物—氟碳铈矿存在,微量为氟碳钙铈矿、独居石。(3)氟碳铈矿粒度相对较大,有利于分离、富集,工艺粒度主要分布在0.038~0.5 mm之间,为可选矿石。(4)矿石中氟碳铈矿晶粒及其集合体多呈分散状、团状及放射状,镶嵌于天青石、萤石、方解石脉体中,形成星散~稀疏浸染状构造。  相似文献   

18.
伊犁东光金铜矿,位于西天山伊什基里克石炭—二叠纪裂谷带,矿床产于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中,直接赋矿岩石主要为凝灰岩、角砾凝灰岩和安山岩。矿体多呈脉状产出,走向及倾向变化较大。主要矿石矿物为黄铁矿和黄铜矿,金主要赋存于黄铁矿中。矿石结构以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交代结构、胶状—变胶状结构为主,浸染状和角砾状构造发育。矿化蚀变较为发育,主要为孔雀石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黄铜矿化、磁铁矿化、褐铁矿化和硅化。与阿希金矿在赋矿地层、矿体产状、矿石结构构造以及矿石矿物组合等方面具有较为相似的特征,属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铜矿床。  相似文献   

19.
横路地区是重要的萤石矿分布区,塔塘萤石矿和吴家萤石矿是其中2个重要的萤石矿,二者均受NW向构造控制,皆为岩浆期后热液裂隙充填型萤石矿,从这2个萤石矿的矿床地质特征出发,根据国内外萤石矿成矿资料,分析横路地区的成矿地质条件和矿床成因,总结其成矿规律,提出该区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20.
该萤石矿为车村萤石成矿带的一部分。区内主要岩性为燕山期花岗岩体,构造以断裂构造为主,区内萤石矿均赋存于断裂构造带附近。矿石主要以自形—半自形中细粒结构,致密块状构造为主,脉石矿物主要为萤石,石英等,带内围岩蚀变明显,以硅化、钾长石化、高岭土化为主。花岗岩体和断裂构造为主要的控矿因素,结合该区成矿规律,总结出该区的找矿标志,并圈定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