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保障11505运输顺槽围岩的稳定,根据巷道赋存特征,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进行锚杆支护合理参数的模拟分析,确定顶帮锚杆长度分别为2 600 mm和2 400 mm,顶角锚杆与帮角锚杆的安设角度分别为75°和25°,基于锚杆支护参数的模拟结果进行巷道锚网索支护方案的具体设计,并在巷道掘进期间和工作面回采期间进行围岩变形量的监测分析。结果表明:11505回风顺槽在该种支护方案下,巷道掘进期间及工作面回采期间围岩变形量均较小,满足回采巷道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2.
针对高应力孤岛工作面围岩破碎巷道支护难的问题,以同忻矿8102孤岛工作面回风顺槽为研究对象,结合采矿地质条件,运用FLAC3D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支护方案的锚杆支护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从6种支护方案中确定出2种备选支护方案,对不同支护方案在回采过程中回风顺槽围岩的塑性破坏状况及变形量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相关结论.结果表明:采用方案二对8102孤岛工作面回风顺槽进行支护时,在本工作面及相邻工作面的采动影响下,顺槽围岩塑性区破坏范围小,顶底板及两帮移近量得到较好的控制,可以满足8102孤岛工作面安全回采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针对余吾煤业高应力高瓦斯矿井下的回采巷道,提出在煤帮侧采用高强玻璃钢锚杆支护系统.介绍玻璃钢锚杆的结构及优点,设计支护方案;并在N2202回风顺槽进行工业性试验.试验表明:采用玻璃钢锚杆支护,有效地控制了巷道围岩变形,实现围岩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为保障22117回风顺槽围岩的稳定,采用理论分析的方式进行围岩变形破坏机理的分析,基于分析结果得出,顶底板及两帮拉裂和剪切破坏形态,影响顶板岩层稳定的主要因素为水平地应力和巷道围岩压力;结合巷道地质条件,确定巷道采用锚网索支护方案,结合围岩变形机理记性支护参数的具体设计,采用数值模拟进行支护可行性分析,并在工作面回采期间进行围岩变形量监测分析。结果表明:回风顺槽在现有支护方案下,顶板下沉量及两帮移近量的最大值分别为180 mm和142 mm,支护方案控制了围岩的变形,满足回采巷道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5.
针对1105回风顺槽围岩节理裂隙发育,采用常规锚杆锚索支护后,巷道围岩变形严重问题,通过对围岩破坏特征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软岩巷道耦合支护技术。通过现场工业性试验,有效控制了巷道围岩变形,支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李成章 《煤炭与化工》2022,(5):40-42+45
针对盛鑫矿浅埋薄基岩回采巷道围岩变形破坏以及巷道支护问题,以该矿51204回风顺槽为工程背景,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建立顺槽开挖模型,研究巷道开挖后的塑性区、位移及应力分布情况,阐述了巷道围岩控制对策与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在51204回风顺槽采用“螺纹钢锚杆+钢筋梯子梁+锚索+高强混凝土铺底”的联合支护技术,并对巷道表面位移进行监测。现场应用结果显示,采用该联合支护技术后,围岩收敛量经28 d趋于稳定,巷道顶板、底板、左帮及右帮围岩最大变形量分别为38、27、18、21 mm,变形量处于可控范围内,实现了对51204回风顺槽围岩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7.
针对中煤塔山煤矿30503工作面回风顺槽200~890 m段破坏严重,通过顶板钻孔窥视、深基点监测等现场观测手段分析围岩破裂和变形规律,并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30503回风顺槽在掘进期间的巷道围岩应力分布规律及围岩破坏特征。据此优化煤柱尺寸,提出针对性的加强支护方案,优化现有巷道支护参数,有效控制巷道围岩变形,提高作业安全,节约支护成本,提高掘进效率。  相似文献   

8.
《煤炭技术》2021,40(7):40-44
针对山煤集团凌志达矿15208回风顺槽受构造应力和采动应力双重作用而出现严重变形的问题,从生产条件及地质力学角度分析了引起变形的主要原因,分析了在断层和采动双重影响下回风顺槽变形破坏机理。基于破碎围岩的锚固稳定原理,提出了15208回风顺槽断层段补强支护技术方案,在顶板灰岩段和架棚段分别采用锚杆主动强化支护和锚索补强支护。工业性试验表明:采用补强支护方案后,顶板、煤柱帮和底板的最大移近量可以控制在50 mm以内,巷道变形被有效控制,15208回风顺槽顶板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9.
耿永飞 《山东煤炭科技》2021,39(6):24-26,30
为解决81215回风顺槽在原有支护方案下围岩变形量大的问题,通过FLAC3D数值模拟软件进行锚杆(索)合理支护参数的分析,基于数值模拟结果确定锚杆长度为2.4 m,间排距为0.8 m×0.8 m,锚索间排距为1.6m×1.6m,优化后支护方案在巷帮补设锚索,在支护优化后进行围岩变形分析.结果表明:巷道顶底板和两帮最大移...  相似文献   

10.
为保障新元矿9105工作面进风顺槽大断面松软煤层巷道围岩的稳定,基于巷道围岩变形机理及松软煤层大断面巷道支护原则,进行顶底板及两帮锚杆索各项支护参数设计,并在支护方案实施后进行围岩变形监测.结果表明:支护方案实施后,巷道掘进及工作面回采期间,围岩变形量均较小,保障了巷道围岩稳定,满足回采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1.
以游仙山煤矿15212工作面回风顺槽松软破碎围岩加固方案为工程背景,采用数值模拟和工程实践的方法对回风顺槽注浆加固及巷道支护方式进行研究,确定注浆压力为4~6 MPa时浆液扩散半径达到工程应用的程度,且注浆液扩散半径对注浆压力的变化并不明显,并设计了锚杆锚索及W形钢带进行联合支护。巷道变形量监测结果表明,在工作面及超前压力影响范围内巷道变形量最大,两帮最大变形量为246 mm,顶底板最大变形量为700 mm,顺槽累计变形量较小,达到加固巷道、减小变形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山西乡宁焦煤集团台头矿为保障3204工作面回风顺槽围岩的稳定,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进行锚固长度和预紧力对锚杆锚固效果的模拟分析,确定锚杆锚固长度为1.7 m,锚杆预紧力为80 kN。基于全长锚固支护的模拟结果,结合回风顺槽的特征,进行锚网索支护设计,确定锚杆锚固时先放置快速锚固剂,后放置慢速锚固剂,在慢速锚固剂凝固前施工锚杆预紧力;在工作面回采期间进行围岩变形情况的监测分析。结果表明:回风顺槽在现有支护方案下,顶底板及两帮变形量均较小,围岩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掘进巷道受断层和采掘的叠加影响围岩破碎而难以支护的问题,通过对比单一层次注浆和分层次注浆加固的机理,根据大西煤矿3018回风顺槽地质条件,设计了巷道围岩分层次注浆加固方案和锚杆索支护方案。根据巷道变形速率观测结果可知,巷道注浆加固后,两帮变形速率减小为原来变形速率的11.2%,表明巷道围岩得到有效控制,分层次注浆加固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针对山西三元煤业4326回风顺槽过DF26断层破碎带巷道围岩难以控制的实际情况,通过方案设计与现场实测的方法,对4326回风顺槽过断层破碎带的支护方案进行优化。补打加强锚索、增加锚杆数量、减小锚索排距,实现了顺槽掘进期间安全过破碎带。现场实测4326回风顺槽顶板移近量与两帮移近量最终维持在120 mm和150 mm,断层破碎带内4326回风顺槽支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5#煤层工作面回采巷道变形破坏的主要表现及引起巷道变形破坏的主要原因,提出了采用高预应力分段锚网索的支护方案,对地质构造等特殊地带进行特殊补强支护,并在15207工作面回风顺槽进行了实践。结果表明:采用新的支护方案后,巷道两帮变形量累计75mm,顶板下沉量累计25mm,工作面回风顺槽离层总量约12mm。实践证明,该支护方式在控制15207工作面回风顺槽顶板离层和巷道围岩变形破坏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提高了巷道稳定性,也为类似条件下的巷道支护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6.
针对凌志达煤业15205综采工作面回风顺槽大跨度坚硬顶板支护特征,通过对该矿已掘巷道围岩破坏影响因素分析,提出了"高预应力锚杆(索)+塑料网+钢筋托梁"的联合支护方案,并确定了合理的支护参数.现场实测结果表明:采用该联合支护方案后,15205回风顺槽顶底板和两帮移近量最大值分别为142.87 mm和112.03 mm,...  相似文献   

17.
闫东 《山东煤炭科技》2021,(4):17-19,25
为控制巷道围岩变形,结合11401工作面进风顺槽井下巷道围岩性质等实际条件,提出采用锚杆+锚索+钢筋焊结网的支护方案。实践表明:采用该支护方式在掘进施工完成后20 d内巷道两帮移近量在40 mm左右、顶底板移近量在80 mm左右,20 d以后巷道围岩基本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8.
《煤炭技术》2021,40(9):47-50
针对大佛寺矿41211回风顺槽变形显著、维护困难的问题,采用现场实测、室内实验、理论分析等方法对其变形特征和破坏原因进行了分析,发现高应力、围岩软弱、内部节理裂隙发育、采动影响、支护参数不合理是41211工作面回风顺槽围岩变形破坏的原因。基于巷道破坏的原因,提出高预应力强力锚杆支护、锚杆-锚索协调支护和强帮支护的控制技术,对原支护方案进行优化。经过现场实测,新的支护方案实施后,41211回顺顶板变形量逐渐稳定在151.1 mm,较原支护减小62.6%,煤柱、煤壁侧变形量分别为156.5、111.4 mm,较原支护分别减小67.7%和70.6%,支护效果显著,满足大佛寺矿安全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19.
长治三元中能煤业有限公司2305工作面回风顺槽采用8 m煤柱护巷,依据现场条件并结合工程类比法确定锚网索支护方案,提出通过切顶卸压方式降低回风顺槽应力集中程度,对围岩支护方案以及切顶卸压技术方案进行设计。结果表明,采用的围岩支护及卸压方案可实现2305工作面回风顺槽围岩有效控制,顶底板、巷帮最大位移量分别为350 mm、290 mm。  相似文献   

20.
针对紫金煤业6103迎采对掘工作面回风顺槽出现的顶板下沉、底板鼓起的问题,对6103工作面回风顺槽所处的不利条件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在此基础上提出此类巷道的围岩稳定控制对策。现场矿压监测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支护方案有效控制了巷道围岩变形,支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