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我国正经历前百年未有的年大变局,各种新能源、新技术的创新使得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需求变得愈演愈烈。我国正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设计系统逐渐标准化,企业品牌设计应运而生。企业文化、管理架构、愿景等核心理念通过Ⅵ视觉设计展现,Ⅵ视觉设计重点发挥的效应一分为二来说,也就是整个企业的形象设计以及企业主打品牌的形象设计,除此之外,一个企业的整体品牌推广也会因此受到影响,它在整体品牌的推广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起到一定的导向性作用。我们可以这样说,通过Ⅵ视觉化设计系统可以快速了解、分析一个企业。企业非物质文化精神可以通过Ⅵ视觉设计进行可视化传播,从而更积极、有效地传达品牌精神、理念、架构、服务等。了解分析Ⅵ视觉设计对企业品牌的影响、研究Ⅵ视觉设计在市场中的应用,取精用宏,辩证对待,让品牌能够更好地传播,唤醒整个企业的灵魂。  相似文献   

2.
以主流陶瓷品牌为研究对象,从包装设计的结构特征与视觉传达特征2个方面进行研究。通过探讨主流陶瓷品牌的包装设计结构特征与视觉传达的特征,更好地解决目前在陶瓷品牌包装设计中存在的诸多不足,比如包装内容粗糙、结构传统、形态单一和便携性不足等问题,同时促进产品安全性、产品附加值与品牌影响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王思雅  张翼 《食品与机械》2023,39(7):119-124
文章探讨了数字化语境下,动态图形设计在快消食品包装与品牌视觉识别系统中的应用策略及发展趋势。通过对全球性与区域性快消食品品牌营销的经典案例进行剖析,探讨数字化语境下动态图形设计在快消食品包装与品牌识别系统中的应用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动态图形设计以其艺术表现力、多技术与风格的包容性、高效精准的信息传达效率与灵活制作模式,可以增强快消食品包装设计的识别性与延展性,也是保持快消食品品牌旺盛竞争力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4.
视觉品牌基因是品牌印象与品牌性格的视觉表征形式,其塑造研究旨在为提升品牌形象、建立品牌差异和增强用户黏性提供决策思路和设计策略。文章针对信息产品品牌"同质化"问题,以视觉信息传达的基本原理和品牌视觉开发的基本方法为基础,提出"品牌元素提取方法"和"品牌印象转化方法",并从设计层面利用系统思维整合品牌认知框架,构建信息产品品牌基因塑造系统模型。它是知识经济时代服务设计驱动下的设计系统创新。  相似文献   

5.
正一、品牌视觉表现品牌视觉表现是指基于正确品牌定义下的符号沟通,它包括品牌解读及定义、品牌符号化、品牌符号的导入和品牌符号沟通系统的管理及适应调整四个过程,它的任务就是通过美的符号沟通帮助受众储存和提取品牌印记。品牌视觉表现的原则是根据消费者的感觉以及企业自身的审美和追求而进行的。消费者购买商品的心理活动,一般总是从商品的认识过程开始的,而激烈竞争的市场上,品牌成为人们选择商品的重要依据,品牌也  相似文献   

6.
产品包装作为消费者接收的第一视觉信息是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重要桥梁,承载着传达企业文化与精神内涵的作用。当下的包装设计已经从单纯的审美需求上升到品牌营销的阶段。本文针对当前老字号包装设计风格守旧、内涵空洞以及雷同化等痛点,研究品牌活化理论在老字号包装设计上的创新应用,重点探讨品牌意识与品牌形象在老字号包装设计的探索与应用,为老字号的复苏振兴提供一条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珠宝首饰展示中视觉传达重要性的研究,提出珠宝首饰的品牌差异,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品牌定位、内部空间形象、橱窗、商品包装、店员服饰等.通过研究这些差异,尝试解决差异的方法.如何让珠宝首饰品牌展示的视觉传达效果"形散神聚",须在展示视觉传达现场抓住神韵.视觉传达的"神韵"即是品牌的定位,也是整个视觉传达的主旋律,除了"...  相似文献   

8.
后配额时代毛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长美 《毛纺科技》2005,(12):29-31
文章通过分析中国毛纺企业国内外的贸易环境,指出了对毛纺企业发展有利和有弊的环境,建议中国毛纺企业在后配额时代应从加强品牌价值链建设、开发羊毛产品新的性能和市场,树立环保营销、社会责任观念等方面来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品牌视觉形象设计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它指某个品牌基于长期的品牌实践在公众心中留下的相对稳定的个性特征,是公众对企业整体印象的表现。我国的茶饮品牌应当充分利用品牌视觉形象的优势,提供自身形象,发扬企业文化,打造良好的品牌文化。  相似文献   

10.
服饰品牌标志设计是将文字、图案等通过变形、美化,使其表达本企业的文化、理念;以一种简单、明了的方式向消费者传达其品牌文化、品牌标识,从而给消费者心理产生一定的认知度和影响力。好的标志,不但在视觉上要求其美观、简洁、容易记忆和辨识,而且在内涵上还要求其含义准确,更具有独特性。  相似文献   

11.
服饰品牌标志设计是将文字、图案等通过变形、美化,使其表达本企业的文化、理念;以一种简单、明了的方式向消费者传达其品牌文化、品牌标识,从而给消费者心理产生一定的认知度和影响力。好的标志,不但在视觉上要求其美观、简洁、容易记忆和辨识,而且在内涵上还要求其含义准确,更具有独特性。  相似文献   

12.
曾燕玲 《丝网印刷》2023,(19):103-105
深入分析了品牌形象设计对受众消费意愿的影响机制,优秀的品牌形象设计可以显著提高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和好感度,从而增强其购买意愿。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色彩、图形、文字等因素也对购买意愿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李文靖 《食品工业》2021,(1):I0072-I0072
视觉元素包含许多内容,如纹理、色彩、形状等,是视觉传达的基本构件。将其应用到食品工业设计中,有助于对食品包装画面视觉进行构思与表现,赋予食品品牌生动的形象。图1为基于视觉元素的果品包装。对于食品工业平面而言,视觉元素是其重要的构成内容,有利于提升食品品牌的辨识度,增强食品品牌的视觉美感。  相似文献   

14.
品牌,理论界的定义是指组织及其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有形和无形的综合表现。在当今日益动荡多变的市场条件下,品牌已经成为企业赢得顾客忠诚、求得长期生存与成长的关键。国内著名的品牌大师李光斗研究认为:“品牌竞争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最持久的外在表现”。2007年,浙盐集团注册“雪涛”商标为自己的食用盐品牌名称,取代原用的“赞成”商标,迈出了品睥建设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5.
<正>视觉传达主要依赖品牌、色彩、字体、图案等视觉符号进行信息传递,并对消费者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视觉传达介质多种多样,包括电影、雕塑、建筑物、服饰等。视觉传达在服装品牌定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塑造独特的品牌形象,向消费者传递服装品牌的价值观念和经营理念,加强消费者对服装品牌的认同感,强化服装品牌的市场竞争力。由刘丽娴、季晓芬、罗戎蕾、许鸣迪著,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服装流行与品牌视觉》一书,系统讲解了流行趋势、流行演变规律和发展历程,研究了流行趋势预测方法,提出服装企业要掌握流行演变过程,从中汲取流行元素,然后根据品牌内涵、经营理念、消费者需求进行服装设计。  相似文献   

16.
陆奕兆 《中国皮革》2022,(12):132-135
为了探索现代皮革产品设计制作中的创新路径,进一步增强我国皮革品牌在国内、国际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本文以图案创意为切入点,研究其与皮革产品设计深入融合的应用方案。主要采用文献调查法、现状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对本文研究主题展开讨论,讨论了传统元素图案和现代流行图案在视觉传达中的创新价值,分析了将其与皮革产品的设计与制作相结合的应用实例。挖掘不同视觉图案在皮革设计作品中的审美价值和经济价值,分析了两大类皮革产品图案的表现工艺的优劣,丰富了皮革产品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对于我国皮革企业在图案元素设计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徐铭 《西部皮革》2020,(3):65-65,67
新时代面临多元化的挑战和革新,在视觉传达设计的各种方面显示的是被多元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带来的更新变化越来越明显。基于品牌视觉形象的建构,达到营销构建元素的设入,本文从当前多元环境下的的品牌视觉形象语境,讨论设计领域尤其是标志设计面对的困惑、革新和影响,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产生做到让标志设计与新兴文化产业相互融合,产教融合等相互作用以使其共同蓬勃发展的意识觉醒。  相似文献   

18.
产品的竞争力,企业的竞争力,最终体现在品牌的竞争力上。品牌竞争力已经成为企业参与全球竞争力的武器。特别是对于服装企业来讲,面对阿玛尼(Armani)、古奇(Gucci)、范思哲(Versace)等众多国外品的入侵、要取得竞争的胜利,必须提升国内服装企业的品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企业形象的塑造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形象设计则是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企业形象设计需要将自身的文化、特点从视觉方面向外传达,而标准字的设计应用能够帮助企业完成该传达需求,使得企业的形象得到良好的塑造。企业名称的标准字设计需要融合企业名称、品牌名称等多种元素,使用与普通字体差别较大的独特设计,去凸显企业的风格以及独树一帜的个性,在创新的基础上去表达企业与商品的特性,因此标准字设计与企业形象塑造实现统一,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品牌建设是多数企业快速成长的重要保障,无品牌不强、无品牌不大早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共识;品牌建设是一个持续、长期的过程,需要企业洞察自身发展基因,明晰自身的品牌特质,亮化品牌传播,同时将品牌内部化、强化品牌内部认知,推动品牌的快速扩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