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针对现有静电感应式煤尘测量装置在低浓度、粒子运动速度较低情况下测量不精确且功能单一的问题,依据卡门涡街的原理,提出在测量管道中安装带狭缝圆柱发生体,从而提高煤尘粒子的运动速度,增大静电传感器的感应电荷量,提高煤尘浓度测量精度;同时,对测量管道内由于颗粒速度的周期性变化所感应出的静电信号周期性变化,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F...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瓦斯煤尘爆炸参量前置放大器的工作原理、设计特点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瓦斯煤尘爆炸参量前置放大器的工作原理、设计特点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静电感应式粉尘浓度传感器在低浓度时测量不精确的问题,利用卡门涡街与文丘里效应相结合的方法改进传感器的测量管道,提出在文丘里管道的喉道段加入一个三角柱,在两种流体力学效应的相互作用下,增加粉尘颗粒运动速度和改变运动轨迹,进而提高感应电荷量。利用CFD软件,在Gambit 2.4中建立改进的试验模型,Fluent 6.3中设置气固两相流的试验参数进行仿真试验,得到粉尘颗粒的速度分布云图和运动轨迹图,利用环形静电传感器的感应电荷计算式,在MATLAB中计算不同粒径下的感应电荷量。结果表明:对比项目组研究的文丘里管道,改进的管道结构使感应电荷量整体提高约20%,粒径10μm以下提高约30%,从而提高了低浓度条件下粉尘浓度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6.
崔宗超  苑成友 《煤矿机械》2013,34(8):227-229
为了能够直观、高效地测量煤矿井下浮游煤尘的浓度,准确及时地反映接尘人员吸入的呼吸性煤尘质量和采掘作业场所中煤尘的污染状况,设计一种基于红外光吸收法的煤尘测量装置,采用本安电路和恒流量控制的采样泵,对煤矿井下及其他含有爆炸危险性气体的作业场所可吸入性粉尘颗粒进行高效测量。该装置能快速直观地显示测量结果,并且具有串口通信、数据存储、打印接口等功能。将煤尘检测获得的数据结果用于煤矿井下的防尘治理,及时采取相应的防尘措施,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尹茂 《煤炭工程》2014,46(7):61-63
介绍了新庄选煤厂在煤炭洗选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煤尘产生源,分析了煤炭产品在生产、运输、储装、发运环节中产生煤尘的原因,并针对目前生产系统的实际情况,通过布置除尘器、封闭物料溜槽和运输胶带、在煤尘点和储煤场洒水、降低设备出料口风压、加装排风装置、增加在转载点和入料口物料防破碎装置等有效措施来降低煤尘浓度,结果表明,通过治理和改造,各环节煤尘浓度控制在10mg/m3以下,同时每年可为厂增加经济效益约106万元。  相似文献   

8.
在不同煤尘含水率条件下,对β射线法与摩擦电法测尘仪测量煤尘浓度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给定煤尘浓度的增大,β射线法与摩擦电法测尘仪测量结果的绝对误差都逐渐增大;在煤尘浓度一定的条件下,随着煤尘含水率的增加,两种测尘仪器的煤尘浓度测量值越偏离给定煤尘浓度值,且煤尘含水率对摩擦电法测尘仪的测量结果影响更大;当煤尘含水率低于3.5%时,摩擦电法测尘仪测量结果偏离给定煤尘浓度值较小,而当煤尘含水率高于3.5%时,β射线法测尘仪测量结果偏离给定煤尘浓度值较小。  相似文献   

9.
空气压力及温度增加之后,可燃性粉尘及气体的点燃特性几乎是未知的,随着德国西部煤矿开采进入较深水平以及空气温度、压力相应地增加,有必要弄清楚煤尘、甲烷以及煤尘/空气混合物的点燃特性是如何变化的。 由于使用了采掘机械,也就存在着在开采过程中因切割刀具发热或切痕处过热所导致的甲烷点燃的可能性。同样,有必要揭示空气温度增加、压力增大,是否会增大甲烷点燃的可能性,或者能否直接点燃煤尘。联邦德国煤层愈采愈深,这就涉及到在更深的巷道中空气温度和压力肯定要升高的问题。随着压力的增高,空气组分的分压力也随之增大。本研究的目的是要确定:在考虑到高温的情况下,空气中的氧气分压增大是否会相应地增大煤尘、甲烷以及煤尘/空气混合物点燃的可能性,这可以通过确定最低点燃能来实现。最低点燃能可以看作是燃料/空气混合物的燃烧值。  相似文献   

10.
《煤矿安全》2016,(5):30-33
为了实现矿井煤尘爆炸的预报和预警,以光电二极管为光源,采用窄光束透射技术设计了一基于消光统计法煤尘粒度和浓度的实时在线检测系统。建立了消光统计法的煤尘测试模型,推导了消光统计法的测试方程,并设计了测试系统的实验装置和信号采集电路。最后分别采用0.05、0.24、0.72、1 mm 4种直径厚度光束分别进行了煤尘测量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选择240μm厚度光束测量粒径的标准差为7.6%,可以满足对煤尘颗粒浓度和粒度的实时在线检测,验证了该系统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煤矿安全》2017,(5):33-36
采用CFD离散相物理模型对采煤工作面不同割煤方式煤尘扩散进行模拟,对模型中5条代表性直线进行煤尘浓度检测,得出具有普遍试用的一般性煤尘扩散规律。发现顺风割煤时煤尘水平方向扩散速度快,但局限于采煤工作面底部范围,中心线浓度在煤机后10~15 m达到峰值;逆风割煤时煤尘垂直方向扩散速度快,中心线浓度在煤机后5~10 m达到峰值,并且煤尘浓度峰值高于顺风割煤煤尘浓度峰值。2种割煤方式煤尘浓度在煤机后40~50 m处在水平方向达到基本稳定,垂直方向煤尘底板浓度高于顶板浓度。  相似文献   

12.
煤尘对低浓度瓦斯爆炸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实验室试验研究揭示了瓦斯煤尘爆炸下限浓度的相互影响关系。实验表明,瓦斯参与情况下煤尘的爆炸下限浓度明显降低,同样煤尘参与情况下甚至1%的瓦斯也会发生爆炸。  相似文献   

13.
采用20 L钢制近球形爆炸特性测试系统,对低浓度瓦斯参与条件下、3种不同煤尘的爆炸下限变化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发现:在本试验条件下,煤尘的爆炸下限浓度随瓦斯浓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当瓦斯浓度在0~1.0%范围内,煤质组成成分对爆炸下限影响较大,相应的瓦斯和煤尘共存的爆炸复合体系表现为"强煤尘"性;当瓦斯浓度大于1%时,煤尘爆炸下限浓度的数值差异不大,煤质成分对煤尘爆炸下限的影响不再明显,相应的瓦斯煤尘共存的复合爆炸体系表现为"强瓦斯"性。  相似文献   

14.
采用20 L钢制近球形爆炸特性测试系统,对低浓度瓦斯参与条件下、3种不同煤尘的爆炸下限变化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发现:在本试验条件下,煤尘的爆炸下限浓度随瓦斯浓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当瓦斯浓度在0~1.0%范围内,煤质组成成分对爆炸下限影响较大,相应的瓦斯和煤尘共存的爆炸复合体系表现为"强煤尘"性;当瓦斯浓度大于1%时,煤尘爆炸下限浓度的数值差异不大,煤质成分对煤尘爆炸下限的影响不再明显,相应的瓦斯煤尘共存的复合爆炸体系表现为"强瓦斯"性。  相似文献   

15.
井下煤尘浓度分析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东锋  王超 《煤炭技术》2013,32(4):73-75
煤矿业是确保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深入分析和探索维持煤矿安全生产是一个永恒的课题。煤尘是导致煤矿爆炸的一大因素,是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的重要指标。文章分别从软件及硬件两个角度,对煤矿井下煤尘浓度分析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6.
《煤矿安全》2015,(8):174-177
瓦斯爆炸是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重大灾害之一,煤尘的存在会影响瓦斯的爆炸极限。运用20 L爆炸特性测试系统研究了高挥发分煤尘对瓦斯爆炸极限的影响,并对实验煤样在40~260℃进行了析出气体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有煤尘参与的条件下,瓦斯爆炸上限变得更低,当加入100 g/m3煤尘后,瓦斯爆炸上限下降到了12.8%。在爆炸下限附近,煤尘对瓦斯爆炸有促进作用,煤尘的存在使得瓦斯爆炸下限会变得更低,加入100 g/m3煤尘后,瓦斯爆炸的下限下降到了3.1%。  相似文献   

17.
通过测定不同粒径范围下煤尘层和煤尘云的最低着火温度,得到如下结果:煤尘层和煤尘云的最低着火温度随着煤尘粒径的减小而降低;煤尘层的最低着火温度随煤尘层厚度的增大而降低;同一粒径范围内,煤尘层的最低着火温度低于煤尘云的最低着火温度。分析了煤尘层着火温度与煤尘云最低着火温度概念上的区别,对煤矿防尘工作提出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18.
张茂增  马尚权  王德明 《煤》2009,18(8):5-7
对所采集煤尘样品进行实验分析,测定了不同粒径范围下煤尘层和煤尘云的最低着火温度。结果表明,煤尘层和煤尘云的最低着火温度随着煤尘粒径的减小而降低;煤尘层的最低着火温度随煤尘层厚度的增大而降低;同一粒径范围内,煤尘层的最低着火温度低于煤尘云的最低着火温度。分析了煤尘层最低着火温度与煤尘云最低着火温度概念上的区别,并对煤矿防尘工作提出了可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沉积煤尘是产生煤尘爆炸的隐患,因此研究沉积煤尘的分布规律,对科学管理沉积煤尘,预防粉尘爆炸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阳煤集团新景煤矿7206综采工作面回风巷沉积煤尘历时1月的测定,分析了煤尘沉积的特点和粒度分布规律,得出煤尘主要沉积在从工作面上风口到100 m处,沉积煤尘的粒径范围在1~100μm,中位径为20~30μm等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20.
该文通过对炮采工作面尘源及各工序生产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了针对性的防尘、降尘措施,从而极大限度地降低了炮采工作面的粉尘浓度,改善了工作面的作业循环,实现了炮采工作面的安全及职工职业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