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铜矿石选矿技术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惠昌 《有色矿冶》2011,27(6):26-28
综述了我国近年来铜矿石选矿技术研究的新进展,针对硫化铜矿石浮选的新工艺、氧化铜矿石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以及铜矿浮选新药剂三个方面分别进行详细的介绍。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关于铜矿选矿基础理论研究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2.
锑在现代工业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快速准确测定锑矿中锑含量对锑矿的采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云南某矿山锑矿以萤石为主要伴生矿,现有的盐酸、硝酸、氢氟酸和高氯酸混酸体系无法彻底分解样品,而采用碱熔处理流程长且引入大量基体,均无法满足准确快速测定的要求。选择硫酸-氢氟酸混酸体系分解样品,再用酒石酸-盐酸混合溶液加热浸取,锑完全溶解于溶液中,选择Sb 206.833{463}nm为分析谱线,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锑。结果表明,锑的质量浓度在5.0~80 μg/mL范围内与其发射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校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r=0.999 8;方法的检出限为0.012 μg/mL。按照实验方法对锑矿石成分分析标准物质和锑矿选矿流程样品中锑进行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5)为0.71%~5.7%;标准物质的认定值和测定值相一致;锑矿选矿流程样品中锑的加标回收率为97%~102%,满足国家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 0130—2006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会理锌矿选矿厂清洁高效铅锌硫化矿选矿新工艺的开发、尾矿中氧化锌的回收、选矿废水回收利用、矿石中铜金属的回收等技术手段提高了不可再生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实现了选矿废水的全部回用,消除了选矿废水对环境的影响,实现了选矿厂的清洁生产。  相似文献   

4.
难选氧化铜矿的浮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源  艾光华 《有色矿冶》2004,20(3):23-25
针对某难选氧化铜矿石氧化率和结合率高,原矿品位低,脉石矿以钙镁含量高的碳酸盐碱性为主的特点,考查了不同的捕收剂回收氧化铜的效果,表明采用提高磨矿细度。组合捕收剂,深化活度,强化连生体和细粒铜矿物的有效选别,在保证铜精矿品位波动不大的情况下,提高选矿回收率7.82%,选矿工艺流程简单易行,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Beneficiation of alumina rich iron ore slimes is a major challenge for the Indian iron ore industry. Considering the limits of gravity and magnetic separation processes in the relatively finer size range in terms of achieving adequate separation efficiency, selective flotation (with and without selective flocculation) of iron ore slimes, which is being used commercially in several countries for the beneficiation of iron ores, is worth exploring for the beneficiation of Indian iron ores. Based on the extensive work carried out in our laboratories, we have concluded that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highly selective reagents to achieve satisfactory separation of hematite and goethite from alumina containing minerals (gibbsite or kaolinite) in the ore and ore slimes, is the key to solving the challenging problem of processing alumina rich iron ores. Accordingly our research work has been focused on finding/designing selective reagents for iron oxide–gibbsite–kaolinite separation based on a molecular modeling computational approach developed by us for the design of mineral processing reagents. We present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s of our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computations to evaluate the interaction energies of a wide variety of different reagent functional groups such as carboxylic acid, hydroxamic acid, phosphonic acid, iminobismethyl phosphoric acid, xanthate and starch with hematite, gibbsite and kaolinite surfaces. Among all the reagents investigated so far, starch exhibits the highest selectivity towards the hematite surface with a difference in interaction energy of ~63 kcal/mol between hematite and gibbsite surfaces. Based on our earlier work which indicated polyvinyl pyrrolidone (PVP) to be more selective dispersant for kaolinite compared to conventional sodium silicate and sodium hexametaphosphate, we have investigated selective flocculation–dispersion of natural iron ore slimes (three different samples obtained from three different mines in India) with PVP and starch reagent combination. The results are promising. While the work is still in progress, the implications of our recent results are discussed in the context of the challenging problem of processing of alumina rich iron ore slimes in India.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针对钼矿石进行物相分析时一般主要选择先溶解氧化钼,将留在残渣中的钼相计为硫化钼,但对于复杂钼矿石,这种操作会导致部分难溶的胶态氧化钼被计为硫化钼而使测定结果不准确,误导选矿工艺的制定。准确分离硫化钼和这部分难溶矿物中钼是钼矿石化学物相分析方法和选矿工艺亟待解决的问题。某地钼矿石因含有与金红石嵌连关系十分复杂的胶态氧化钼,无法通过传统化学物相分析方法浸出。实验以该地区的钼矿石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探讨了使用王水作为浸取剂分离硫化钼和这部分难溶矿物中钼的方法,实现了硫化钼的准确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采用45%(V/V)王水,于80℃水浴上反应2.0h的条件浸取硫化钼,能较好地分离出硫化钼。对钼矿各相态结果进行精密度考察,硫化钼相的钼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0.13%,残渣部分难溶矿物中钼的RSD(n=6)为1.8%;相态合量与总钼测定结果一致;且分离测定的硫化钼分布率69.56%与经矿物自动解离分析仪(MLA)鉴定结果70%一致,实验结果能正确指导选矿工艺。  相似文献   

7.
针对含金锑矿回收利用难,提出了一种还原固硫焙烧—选冶联合提取工艺,分别以ZnO和碳粉为固硫剂和还原剂进行硫化锑还原固硫焙烧,直接产出富集了金的金属锑,同时产出硫化锌,再选别分离得到粗锑粉和硫化锌精矿。主要研究了焙烧过程固硫机理,证明整个还原固硫焙烧分2步进行:在800 ℃之前,主要发生Sb2S3与ZnO的交互反应,生成Sb2O3;当温度高于800 ℃时,Sb2O3才会被大量还原成金属锑。固硫反应和还原反应均较为充分,在1 000 ℃条件下固硫率和金属锑生成率分别为98.96%和92.99%,且金属锑和硫化锌颗粒无包裹。金锑矿焙烧后通过重选—浮选获得了90.57%的锑直收率,其中锑品位为92.06%,金含量达134×10-6,金回收率为87.82%,同时硫化锌精矿品位和固硫率分别达79.10%和94.35%,验证了工艺的可行性,新工艺具有低温、低碳及清洁环保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在广泛查阅2014年度国内外矿业科技期刊、文献的基础上,对云南选矿工作者发表的选矿科技论文,云南选矿科技工作研究现状,从碎矿与磨矿、选矿工艺、选矿药剂、选矿设备及自动化、工艺矿物学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9.
湖南某金锑矿浮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威 《湖南有色金属》2010,26(3):17-19,79
文章针对湖南某金锑矿的特点,首先从试样工艺矿物学研究出发,在查明试样多元素分析,目的矿物的成分、结构构造、赋存状态的基础上,接着进行了大量的条件试验,确定了最佳的工艺参数和工艺流程,然后在-0.074m占75%的磨矿细度下采用混合浮选工艺从含锑为0.85%,含金1.80g/t的原矿,经过一粗三精二扫的浮选流程,得到金锑精矿含锑31.61%,回收率85.33%;含金58.81g/t,回收率73.01%的浮选指标,为选矿厂设计提供了详实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文章概叙了控制权私人收益基本内涵,认为将控制权私人收益合法化将破坏公司股权的稳定性,且对其水平度量造成难以克服的困难。在此基础上以2005~2008年沪深两市发生的147起涉及控制权协议转让交易和777起非控制权股权协议转让交易为样本,对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私人收益水平进行了测度。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我国控制权私人收益水平约为上市公司净资产的27%,高于加拿大、美国和西欧国家,低于墨西哥等南美国家,与意大利水平相近。表明我国资本市场监管水平有待提高。据此提出通过加强外部监管和优化公司股权结构可以有效降低控制权私人收益水平。  相似文献   

11.
广西某铋矿石中有用矿物以氧化铋为主,并伴生有褐铁矿。为了给该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对其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针对该矿石泥化严重、铁含量高的性质特征,确定采用单一浮选的工艺流程,获得了含Bi4.31%,回收率为73.13%的铋精矿。该工艺实现了矿石中铋矿物的有效回收,为氧化铋矿选矿提供了技术方向。  相似文献   

12.
在广泛查阅2013年全国矿业科技期刊、文献的基础上,对云南选矿工作者发表的选矿科技论文,云南选矿科技工作研究现状,从碎矿与磨矿、选矿工艺、选矿药剂、选矿设备及自动化、工艺矿物学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13.
我国铜矿资源人均占有率消费较世界人均占有率低,且消费总量已占全世界铜消费总量的40%,结合我国铜矿产资源现状,加强我国难选铜矿资源的开发利用,使之更好的服务于我国的经济建设,是满足我国铜消费加速增长重要战略措施之一。通过分段硫化和确定适宜的工艺流程条件,强化浮选;进行氧化铜矿石浮选回收;可有效的浮选回收氧化铜,并取得较好的选矿经济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14.
萤石提取后可以制备氟元素和各种氟的化合物,是一种战略非金属矿物。作为非金属矿物原材料,萤石工业用途十分广泛。中国萤石资源总体储量丰富,但资源禀赋差、品位低、性质复杂,多以伴生型萤石矿床为主,主要脉石矿物有石英、重晶石、碳酸钙等矿物。由于脉石矿物的物化性质与萤石矿相似,对萤石浮选提纯干扰较大,分离困难。本文总结了近年来伴生型萤石矿浮选分离的基础理论、工艺流程、药剂制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总结了伴生萤石矿选矿研究的工艺、技术、药剂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并对伴生萤石矿选矿发展趋势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5.
化学选矿技术是利用不同矿物质之间化学性质的差异,通过化学反应消融原矿石进而从原矿材料中提取所需元素的采矿手段.相较于传统的物理选矿技术,化学选矿技术在贫矿、细矿以及杂矿等分选难度较大的矿物质分离领域中具有较为显著的高效率优势.为了进一步提高化学选矿技术的应用效果,推动化学选矿技术在我国采矿产业中的应用,介绍了当前阶段化...  相似文献   

16.
戈保梁 《云南冶金》2012,41(2):19-32
根据2011年云南省选矿技术在国内相关期刊上的反映和云南省的研究者在国内期刊上发表的有关选矿技术的研究进展,从选矿设备、选矿药剂、选矿工艺、资源综合利用、选矿自动化、选矿理论等方面对2011年云南省选矿技术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7.
富含镍、钼、钒、钨的镍钼矿属于难处理的多金属复合矿。介绍了镍钼矿的成分组成和矿物特征;总结了镍钼矿在选矿、火法冶炼、全湿法冶炼方面的一些研究现状,分析了其机理和特点;探讨了以选冶结合方式开发利用镍钼矿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董盈 《中国钼业》2013,(5):15-18
对多个钼选矿厂回收率的考察中注意到一个共性的现象:选矿生产中实现的钼回收率远低于之前选矿试验的回收率,排除了浮选药剂等工艺因素,基本上都受制于磨矿粒度—辉钼矿的解离程度,进一步了解发现磨矿细度不足的原因完全在于尾矿处置—尾矿在尾矿库中的沉降和尾矿坝的构筑。本文依据几个钼矿对尾矿综合治理的实践讨论了无尾清洁选矿对提高回收率的作用,说明清洁生产不仅对于环境,而且对于选矿主工艺效益同样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某复杂难选铅锌氧硫混合矿选矿回收率提高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论述了某铅锌选矿厂从入选物料的配矿优化、磨矿分级系统优化、浮选工艺调整等方面进行了选矿系统现场研究,并实施工艺技术改造和管理创新,选矿经济技术指标得到了提升,铅回收率提高1.16%,锌回收率提高1.04%,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重选在黄金选矿生产中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黄金选矿生产中,利用重选预先回收磨矿分级过程中的颗粒金和中矿金,实现早收、快收、多收,进一步降低浮选原矿品位,提高选矿处理能力和金的选矿回收率,达到降低选矿成本和能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