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光分组交换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光传送网的基本概念,优点和组成结构,讨论了多协议波长交换技术(MPλS),光帧技术,光突发技术以及光码分多址(OCDMA)等几种光分组交换技术,给出了光码分多址分组交换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2.
应力-光定律是光弹性实验应力分析的基本理论,从正交异性光弹性的物理机制出发,运用矩阵理论,建立了正交异性光弹性应力-光定律,讨论了正交异性光弹性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3.
光孤子的产生是实现光孤子通信的首要问题.介绍了光孤子的研究历史,通过分析光纤色散和非线性效应的相互作用,得出光纤中产生时间光孤子的条件、物理机理及特性,给出了描述时间光孤子的非线性薛定谔方程.最后,探讨了光孤子间相互作用对光孤子通信的影响,展望了光孤子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自动交换光网络是光传输技术的下一个发展方向,通过引入智能化的控制平面,使光传送网能提供连接的动态建立和拆除。多粒度光交叉连接设备是自动交换光网络中传送平面的关键设备,直接为自动交换光网络提供光通道连接功能。该文介绍了多粒度光交叉连接设备的两种结构方案,并对两种方案进行比较。分析了多粒度光交叉连接设备相对常规光交叉连接设备的优点,以及对自动交换光网络中控制平面的功能支持。最后介绍了多粒度光交叉连接设备网络的波长绑定和路由算法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基于SOA-MZI结构的光功率均衡器,利用SOA的相移随输入光功率变化的特性,改变 MZI两臂的相位差,实现了在一段输入光功率范围内达到钳制输出光功率的目的.仿真分析表明该光功率均衡器能够减小光功率波动,提高接收灵敏度:光脉冲经过SOA导致的脉冲畸变是限制该光功率均衡器性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引入WDM光网络中关于光开关大小的阻塞概率模型,定性分析了光开关大小(即节点度)对波长连续光网络和波长可转换光网络中阻塞概率及波长转换器增益的影响。给出一种光开关参数的优化设计方法,即在保持低阻塞概率的情况下,用小的光开关替代大容量的光开关来实现大容量的输入/输出,降低了网络的花费,且便于网络扩容。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端面抽运光离轴抽运时,抽运光离轴量对激光器基模输出性能的影响,讨论了端面抽运的基本理论,数值计算了离轴抽运光与振荡光的交叠积分,得到了抽运光离轴量与激光器基模输出性能的关系曲线.表明在抽运光离轴量小于0.1 mm时,抽运光离轴量对激光器基模输出性能的影响较小;当抽运光离轴量大于0.1 mm时,激光器输出功率、斜效率随抽运光离轴量的增大而快速减小.  相似文献   

8.
采用聚焦激光束拖曳扩散悬浮在液体中透明的电介质小球,对3种半径范围从0.5μm到22.0μm的微粒进行了最大横向光阱力的测量,得到了PN量级的光阱力。对于其中尺寸较大的聚甲基丙烯酸甲脂(PM-MA)小球,测量了不同拖曳速度下球心偏离光阱中心的位移Δx,计算了该条件下的光阱刚度。对光阱外缘区也进行了光阱力测量,并得出光阱力随Δx的变化关系以及光阱力的作用范围。对同一实验条件下不同半径酵母菌的最大光阱力及光阱刚度的比较测量发现,随着酵母菌半径变大,在液体中匀速运动的临界速度变小,受到的最大光阱力变大,但光阱刚度降低。  相似文献   

9.
ATM光交换实验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ATM光交换系统的结构与原理进行了研究与分析,介绍了在国内首次研制成功的2.5 Gbits ATM光交换实验系统,讨论了若干关键技术的具体实现,包括光信元流的产生、控制和检测,高速信元分析与处理,光交换矩阵,光信元缓存等,给出了实验结果,建立了试验测试床.  相似文献   

10.
文章阐述了光孤子的成形机制、光孤子传输系统构成、关键技术以及光孤子通信技术的特点和传输原理.提出了光孤子通信的色散补偿方案,探讨了超长距离传输技术实现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