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奥卡西平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85例患者,所有患者治疗前进行睡眠质量、疼痛、焦虑、抑郁评分,分析影响患者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将8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口服奥卡西平片,对照组给予卡马西平,治疗8周后对两组患者VAS评分、睡眠质量评分、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疼痛部位、疼痛程度、焦虑抑郁状态是影响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存在抑郁情绪和疼痛部位的多少能够预测是否发生睡眠质量较差。治疗2周后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8周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各项睡眠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项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疼痛部位、疼痛程度、焦虑、抑郁状态是影响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奥卡西平对患者镇痛效果与卡马西平相当,但安全性更高,可以考虑作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一线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2.
贺琼 《现代仪器》2016,(4):118-120
目的 :观察特利加压素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2年6月—2015年4月收治的234例肝硬化胃底/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给予上消化道出血常规及对症治疗,对照组静脉推注奥曲肽实施,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特利加压素。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平均止血时间、平均输血量、治疗完成后的平均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及再出血发生率,观察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6.3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79%(P<0.05);研究组止血时间及输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红蛋白水平及血细胞比容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再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给予特利加压素及奥曲肽联合治疗,止血迅速,能降低输血剂量,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显微血管减压术后长期效果,并了解鼠神经生长因子在三叉神经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随访时间大于2年的184例接受显微血管减压术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单纯接受显微血管减压术的109例为NC组,术后辅助鼠神经生长因子肌肉注射的75例患者为m NGF组。记录两组患者术后早期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随访期间复发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满意率,观察术后短期、长期疗效。结果:患者术后三叉神经周围部分脑池容积均较术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m NGF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NC组的84.40%,其术后短期面瘫、面部麻木发生率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 NGF组术后复发率为8.33%,低于NC组的1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 NGF组术后持久并发症发生率为4.00%,低于NC组的7.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m NGF组满意率为90.67%,高于NC组的79.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早期、长期安全性及疗效均值得肯定,术后配合鼠神经生长因子肌肉注射能够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及近远期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NIPPV对急性左心衰竭(ALHF)所致呼吸衰竭患者心脏负荷、呼吸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28例ALHF所致呼吸衰竭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综合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取NIPPV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插管率及死亡率,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脏负荷、血气分析变化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插管率和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Tei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SV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RR明显低于对照组,Pa O2、Sp O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IPPV能够显著改善ALHF所致呼吸衰竭患者的心脏负荷及血气分析指标,降低插管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氨氯地平联合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在我院收治的15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观察组给予氨氯地平联合吲达帕胺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血脂、血压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脂水平和血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氨氯地平联合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病情,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枸橼酸西地那非治疗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1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41例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一般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枸橼酸西地那非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新生儿状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中重度肺动脉压占比由治疗前75%降低为28%,对照组中重度肺动脉高压占比由65%降低为45%,观察组降低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I、II级心功能占比均有提高,观察组提高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低体质量儿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枸橼酸西地那非可以缓解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临床症状,而且可以改善患者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与七叶皂苷钠联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临床效果。方法 :对在2011年9月~2013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110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单用地塞米松对照组,和地塞米松与七叶皂苷钠联合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甲状腺肿消失时间、甲状腺疼痛缓解时间、T3、T4和S-TSH水平以及复发率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5%,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73%,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5.4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6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甲状腺肿消失的时间、甲状腺疼痛缓解时间及开始退热时间上,观察组患者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T3、T4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S-TSH水平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间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于亚急性甲状腺炎,地塞米松联合给予七叶皂苷钠,能够显著缓解临床症状、促进甲状腺肿消失,降低治疗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小剂量化疗联合艾迪注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方法 :选取8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方案化疗,实验组患者采用小剂量化疗(化疗药物为常规的60%)加用艾迪注射治疗。治疗6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及症状的改善情况、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结果 :实验组患者有效率和稳定率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在症状的改善方面,实验组患者乏力症状改善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在毒副反应方面,实验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副反应少(P<0.05)。结论 :小剂量化疗联合艾迪注射液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症状改善效果明显好于单用化疗患者,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化疗药物的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亚低温治疗对于心肺复苏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收治的125例心肺复苏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与对照组(63例),对照组行常规心肺复苏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亚低温治疗。结果 :两组心肺复苏成功即刻,乳酸水平、GCS评分、SOFA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心肺复苏成功后72h,观察组经亚低温治疗后的GC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升高,而乳酸水平、SOFA评分显著降低;观察组的病死率22.5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9.68%(P<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的CPC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心肺复苏患者实施亚低温治疗可促进心肺复苏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有效降低死亡率,改善临床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急诊PCI与择期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探讨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价值及优越性。方法 :对急诊PCI与择期PCI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心脏事件发生率及心肌改善情况。结果 :急诊PCI组的治愈率为63.41%,明显高于择期PCI组的48.15%(P<0.05);急诊PCI组患者住院期间心脏事件总发生率为4.88%,明显低于择期PCI组的22.22%(P<0.05);急诊PCI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择期PCI组(P<0.05);急诊PCI组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择期PCI组(P<0.05);两组患者随访期间心脏事件发生率及死亡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优于择期PCI治疗,患者一旦确诊为心肌梗死,应尽早行PCI治疗,以最大限度地挽救心肌缺血,降低心脏事件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