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受全球房地产市场及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的影响,全球范围内对电梯的需求持续扩大。在未来50年内全球对电梯将会有一个爆发式的需求,以中国为例,有关专家估计未来50年中国新增住房面积将达到200亿m^2,由于中国地价上涨,楼宇向高空发展成必然趋势,且中国规定20m以上高楼就应安装电梯,因此未来电梯最大的市场就是住宅市场,此外,还有机场、商场、地铁、办公楼等大型公共设施建设对自动扶梯、观光电梯等电梯的需求量也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2.
任天笑 《中国电梯》2010,(10):15-17
1 2009年电梯市场状况受国际金融风暴和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2009年一季度电梯市场低迷,但随着国家一系列扩大内需政策的出台,房地产市场逐渐火爆,电梯定货应接不暇。在出口减少了23.4%的情况下,国内需求增长了12.9%,根据协会秘书处的统计,全年电梯(含自动扶梯)总产量达26.1万台,比上年增长了6.5%。  相似文献   

3.
《电梯工业》2005,6(3):46-46
由于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电梯生产国和世界最大的新电梯安装市场。2003年全国电梯年安装数量突破8万台,其中房地产项目的电梯安装量占较大比例。在大型建筑项目中,电梯工程是一项比较重要的投资,一般占工程总投资的5%-10%,因此房地产开发商与建筑设计院在选购与配置电梯时十分重视。下面介绍几个应注意要点。  相似文献   

4.
《电梯工业》2006,7(6):45-45
目前我国节能电梯技术在某些方面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但是节能电梯的普及率还很低,可节电30%以上的无齿轮电梯普及率不及10%,可以能源再生的造能电梯普及率不及2%。不过,受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等因素的影响,专家预计节能电梯市场在“十一五”期间将进入快速增长期。  相似文献   

5.
1 电梯行业市场需求 1.1国际电梯市场状况 据相关预测,从2008年起的未来5年内,国际电梯市场将以不低于15%的速度增长。一方面,虽然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电梯保有量已高达每200人拥有1台电梯,并且人口增长缓慢,新装电梯需求已趋于饱和,但老旧电梯的更新改造、新标准法规及技术升级、建筑功能性改变等这几方面的需求,仍使发达国家的电梯市场保持了5%~7%的增长。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6.
林振中 《中国电梯》2010,(16):62-67
电梯产品是根据客户的订单需求进行产品配置和定制化设计和定制化生产。同时,电梯与房地产项目具有强的正相关性,这种正相关性不但表现在房地产的市场状况直接影响电梯市场,也表现在楼房的销售情况、商场的租赁情况直接影响合同的后续执行。尽管交货期变化(延迟半年或甚至1年以上)的情况经常发生,但在目前完全买方市场条件下,为了最大限度满足客户的需求,电梯企业只能根据订单中意向性的交货期进行组织生产,导致电梯生产不断扩大仓库,陷入高库存、高成本、追求规模生产、降价和大量促销的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7.
日前,华升富士达电梯有限公司沈阳区域又传捷报,富士达电梯落户由长春乾源房地产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开发打造的大禹城邦、大禹俊业和阳光康城3大社区,总计订货电梯台数达203台,这是迄今富士达电梯在东北地区最大单笔订单项目。此项目均采用GLVF-Ⅱ小机房电梯,其最大特点为节能、环保,以符合时代需求的绿色产品与业主共建和谐社区。  相似文献   

8.
电梯市场将继续快速增长,但竞争会更加激烈 10几年来,我国每年电梯产量一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可以说,这样的高速度持续的时间越长,人们对电梯市场的后期走向就越敏感,虽然中国的房地产在“国6条”、“国8条”、加息等一系列调控措施中备受争议,但是,相当一部分人仍然坚持认为,中国房地产市场增速距离量价齐跌的拐点已经越来越近了。与之密切关联的电梯市场今后的走向便备受关注。总体看,广东电梯企业界人士对未来市场充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加入WTO进一步开放建筑市场的进程,外资企业开始进入建筑市场,尤其是房地产市场。建筑业规范化、法制化的进程大大加快,工程项目也逐渐按照国际惯例进行管理。电梯安装工程作为建筑安装工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同时受到国际项目管理的影响,在目前国内电梯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的情况下,电梯安装工程的利润约占工程合同额的3%~10%。  相似文献   

10.
任天笑 《中国电梯》2007,18(20):11-13
各位理事: 2006年国家对经济增长速度进行了宏观调控,使房地产市场更加规范,电梯需求量继续增长。中国大陆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电梯市场,同时也形成了最强的电梯生产能力。电梯行业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出口量迅速上升。现在,我把2006年度电梯行业的市场状况和协会的主要工作向全体理事作一汇报,请大家审议。  相似文献   

11.
刘艳青 《中国电梯》2007,18(16):10-11
伴随着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兴旺和中小城市建设的快速增长,中国电梯行业迎来了空前的繁荣。日立电梯在中国市场上取得令人欣喜的成绩。  相似文献   

12.
张光武 《中国电梯》2005,16(4):56-57
进入新世纪是国内电梯需求增长最快的4年,年均增长率都在15%左右,电梯在大中城市更加普及并进入边缘地区,可以说电梯的需求市场还在不断地扩大,电梯是市场需求旺盛的产品,总体上来说市场是“热”的。  相似文献   

13.
《电梯工业》2006,7(4):44-44
经预测,世界电梯市场对电梯、自动扶梯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将每年增长5.6%,到2009年超过500亿美元。经济的不断增长和新的商业模式的形成,使得诸如办公用房及出租房之类的非住宅性建筑物空置率下降,是电梯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就全球而言,这对住宅建筑电梯市场增长的减缓是一个弥补,当然,住宅建筑电梯市场仍然是亚洲和欧洲电梯需求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14.
《中国电梯》2005,16(4):62-64
在大型建筑项目中,电梯工程是一项比较重要的投资,一般占工程总投资的5%~10%。因此,房地产开发商与建筑设计院在选购与配置电梯时十分重视,请大家介绍一些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韩斌  田熙年 《中国电梯》1998,(3):20-24,54
通过大量的数字分析了房地产市场和电梯市场至今无实质性转机,但已显露将缓慢启动的征兆;认为一个政策、一种趋势及一种意向将成为电梯市场的促进剂和催化剂;指出房地产市场结构在地区之间的差异较大;最后总结出有关房地产市场和电梯市场的3个观点。  相似文献   

16.
李志 《中国电梯》2012,(22):56-57
进入2012年房地产观望风不停地刮,直接影响到电梯的销售工作。一季度,央行在全国50个城市进行了2万户问卷调查,有67.7%的居民认为房价过高,出现近13年以来居民购房意愿最低点(见图1)。但是,是否出现了媒体报道的楼市“拐点”或“崩溃”的说法呢?还需要看市场刚性需求的调节与国家经济水平的发展状态,在多方调控与人均居住需求逐年增长的情况下,房地产市场会出现波动也应该是正常的。  相似文献   

17.
任天笑 《中国电梯》2009,20(18):12-15
各位理事:大家好!我向大家报告2008年电梯行业的发展和协会的工作,请理事会审议。12008年电梯市场状况2008年受经济机构调整和国际金融风暴的影响,上半年原材料价格暴涨,4季度到今年年初房地产市场低迷,电梯定单大幅出现下降,但就2008年的统计来看,电梯行业的生产、销售和出口都创造了历史新高。根据协会秘书处的统计,全年共制造电梯(含自动扶梯)24.5万台,比上年增长13.4%.  相似文献   

18.
《中国电梯》2012,(12):32-45
调查目的 2011年中国电梯产销量约45万台,相比2010年增长幅度约23%,电梯保有量已超过200万台,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梯生产国和消费国。但是,中国电梯行业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原材料价格上涨、公众对电梯安全的信任危机、房地产调控带来的房产低迷等等,都给电梯的销售蒙上了一层阴影。尽管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未来的电梯行业发展趋势就如同改革开放30年以来电梯行业所经历的三次发展浪潮一样,基本的行业发展趋势决定了行业发展的光明前景。因此,此次调查意在通过对大量电梯人士的采访,收集大量数据分析电梯行业目前的发展形势,并试图解析电梯行业里存在的一些发展瓶颈的原因。希望能通过此次调查给电梯界的人士提供更多的思考,给电梯行业以启发,促进中国电梯行业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建筑机械》2012,(5):43
依据国务院批准、由中国质量协会与建设部等部门联合在全国推行实施"用户满意工程"的决定,结合《全国建设机械、电梯与配套设备用户满意先进企业表彰管理办法》,为促进企业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满足市场和用户需求,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中国质量协会建设机械行业分会在全国建设机械与电梯行业会员企业中开展了"创2011年用户满意先进企业"活动。  相似文献   

20.
《中国电梯》2006,17(15):7-7
经预测,世界电梯市场对电梯、自动扶梯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将每年增长5.6%.到2009年超过500亿美元。经济的不断增长和新的商业模式的形成,使得诸如办公用房及出租房之类的非住宅性建筑物空置率下降.是电梯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就全球而言.这对住宅建筑电梯市场增长的减缓是一个弥补.当然.住宅建筑电梯市场仍然是亚洲和欧洲电梯需求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