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庆油田超低渗透油藏常规定向井单井产量低,开发效果不理想。2010年以来在华庆油田超低渗透油藏开展水平井开发试验,平均单井产量在6t/d以上,是常规定向井的3-5倍,开发试验效果较好。2011-2013年在华庆油田超低渗透油藏进行水平井规模开发,目前平均单井产量在4t/d以上,是同类油藏常规定向井的3-5倍,取得较好的开发效果。但是由于对超低渗透油藏水平井递减规律缺乏足够的认识,导致水平井规模开发过程中出现产液量下降快、递减较大等诸多开发矛盾,本文通过对超低渗透油藏水平井递减规律的认识和总结,为今后超低渗透油藏水平井长期稳定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大庆外围东部葡萄花油层目前已探明地质储量2.1亿吨,未动用储量有近1亿吨。2002年以来特低丰度葡萄花油层水平井开发试验获得了成功。本文以葡萄花特低丰度油层地质模型为基础,考虑单井和油藏的开发效果及其不同油价下的经济效益,经过多级综合筛选,得到了井网形式、井距、排距、水平井段长度的优势组合;提出了葡萄花特低丰度储层水平井开发的合理井网模式及开发调整建议。  相似文献   

3.
水平井开发正在成为转变长庆油田开发方式、提高开发效益的重要途径。绥靖油田杨57区延9低渗透油藏埋藏浅、砂体厚度较大、储量丰富,是近期增储上产的重点区。2011年杨57区开始探索水平井开发,采用了近似交错排状联合井网,现场试验以水力喷砂压裂与小直径封隔器联作工艺为主体方向,结合双封单卡机械封隔分段压裂技术。结果表明水平井投产初产、控制储量上与直井相比显示了一定的优越性,与同区域直井相比平均单井产量提高2至4倍,增产效果显著,对低渗透油藏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牛圈湖油田西山窑低压油藏超前注水矿场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圈湖油田西山窑油藏是低孔特低渗低压油藏,油井自然产能低,通过压裂、水平井技术不能有效提高单井产量,达不到经济开发的要求。随着近几年研究的深入,决定以超前注水为主体思路,对牛圈湖西山窑油藏的开发开展重点评价,通过超前注水,提高地层压力系数,辅助水平井、压裂等增产措施,提高单井产量,单井初期产量从1.8t/d提高到11t/d,产能提高了6.1倍,达到经济界限要求,使难采储量得到经济有效动用,为三塘湖盆地低压油藏储量升级动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兴古潜山油藏2007年正式投入开发,采用直井与水平井组合的方式进行开采,到目前油藏开发已近4年,油藏整体产量稳步上升,但是部分单井出现了产量递减现象。本文采用A rps递减规律对油藏进行分析统计,得出了油藏在投产初期的递减规律,解决了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应用水平井开发薄层稠油油藏,能够有效提高单井控制储量,开发直井难以开发的油藏。但是采用蒸汽吞吐开发方式,如何进一步提高油藏采收率成为该类油藏开发后期部署调整的核心问题。本文对W70块薄层稠油油藏水平井蒸汽吞吐开发效果进行了分析,采用数值模拟落实了剩余油分布,论述了蒸汽驱开发的可行性,开展部署,通过现场试验取得了初步成功。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以来,长庆油田开展了致密油藏水平井开发技术攻关与实验,实现了渗透率0.15~0.30 md致密油藏的有效开发。水平井开发单井产能达到定向井开发的7~10倍,开发效果较好,但是由于水平井单井产能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初期产能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本文结合长庆油田地层特征,研究了油藏地质因素和压裂工程因素对水平井初期产能的影响,为下步水平井提高单井产能,提高最终采收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水力喷射压裂是集射孔、压裂、隔离一体化的新型增产改造技术,适用于低渗透油藏直井、水平井的增产改造,是低渗透油藏压裂增产的一种有效方法。为了提高特低渗储量的动用程度和单井日产水平,七棵树油田进行水平井开发试验,采用水力喷射分段压裂技术,大幅提高了单井产能,取得了良好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9.
水平井是在常规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井,即它的井斜角达到86度以上,并且水平段可在地层中延伸一段距离的井。通过对油层段的水平穿越,增大油层暴露面积,大幅度提高单井产量、提高储量控制程度,对提高大庆油田多层薄油藏开发效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稠油油藏水平井单井控制储量计算精度不高的问题,基于温度场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应用油藏工程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水平井蒸汽吞吐非均质模型,对某油田稠油油藏热采方式下水平井单井控制储量进行研究,分析不同水平段长度不同蒸汽注入强度对应的温度场分布特征,拟合得出稠油油藏水平井单井控制储量相关关系式。通过实例计算,该方法能有效的、方便的计算出稠油油藏水平井单井控制储量,精度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1.
低渗透油藏具有孔隙度、低渗透率、低储量丰度“三低”特征,实施水平井开发自然产能低,需要进行储层压裂改造才能获得较高产能,因此水平井完井方式、井身结构、射孔参数等均需要与分段压裂改造工艺相匹配,才能实现低渗透储量有效动用。本文以J区块为例,对水平井完井方式、油井套管尺寸及类型、射孔方式及参数、水平井压裂改造工艺技术等开展研究,现场应用25口井,平均单井初期日产油20 t,阶段累产油1.2万t,取得较好生产效果,所取得成果和认识可为同类型油藏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2.
2002年以来特低丰度葡萄花油层水平井开发试验获得了成功。针对特殊油藏的性质进行水平井开发井网优化设计研究,已经成为水平井开发油藏工程中的主要技术内容。本文以葡萄花特低丰度油层地质模型为基础,从29类基础井网出发,考虑单井和油藏的开发效果及其不同油价下的经济效益,结合沉积相影响分析和钻井施工特点,经过多级综合筛选,得到了井网形式、井距、排距、水平井段长度的优势组合;提出了葡萄花特低丰度储层水平井开发的合理井网模式及开发调整建议。  相似文献   

13.
针对河口油区底水稠油油藏水平井单井开发效果差异大的问题,以经济极限可采储量法分析各水平井开发效果,从油藏、工艺等方面研究分析影响水平井开发效果主要因素,通过现场实施井例总结归纳、数值模拟优化各要素的水平参数,确定底水稠油油藏水平井开发技术政策界限。  相似文献   

14.
应用水平井开发油藏,可以增加单井控制储量和单井产能,但水平井注水开发仍然不同于常规井网开发,需要合适的注采井网,合理的注采参数以确保取得较好的开发效果~([1])。宁东26井区延安组延5油藏为低压低渗边水油藏,利用水平井通过合理的井网部署,注水后加强精细注采管理,对注水受效特征进行分析,明确主流线方向,以此为依据,理论联系实际,确定合理的注采比,采油速度,生产压差等参数。宁东26井区延5油藏通过水平井开发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预测最终采收率在30%,成为水平井开发取得较好开发效果的典型例子。  相似文献   

15.
分支水平井技术已经日益成熟,它在降低钻井风险和总体投资、开发特殊油藏、提高单井产量等方面比单支井具有较大的技术优势,因此在全世界每年的完钻井中其所占比例呈递增趋势。文中介绍了鱼骨型分支水平井技术应用于超稠油油藏的原理,并通过辽河油田曙一区超稠油油藏进行的鱼骨型分支水平井试验,探讨其在超稠油油藏开发中的应用及前景。  相似文献   

16.
库姆萨依侏罗系油藏为边底水稠油油藏,具有埋藏浅、储层单一厚度大、原油粘度高等特点。针对其油藏特征,研究决定油田主体采用水平井蒸汽吞吐+蒸汽驱热采开发。蒸汽吞吐试验表明,热采单井初期日产油量可达到冷采的6.1倍,同周期内水平井平均日产油量为直井的1.4~1.8倍,水平井热采前三个周期油汽比在1.3~0.97之间,多项开发指标好于直井。水平井蒸汽吞吐热采试验的成功,为库姆萨依边底水稠油油藏的高效开发奠定了技术基础,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7.
外围油田2006年在葡萄花油层开展水平井开发试验,平均单井初期产量是周围直井的3倍以上,相同含水阶段采出程度较直井高5-10个百分点,推动了外围油田薄差油层储量整体动用。近年来,水平井低产低效问题日益突出,普遍存在注采完善程度低、受效不均衡等问题,为改善水平井开发效果,开展了水平井区数值模拟方法研究,量化不同沉积单元、不同类型单砂体剩余油分布,在此基础上,依据剩余油分布特征、位置及成因,从注采系统调整、注水结构调整和措施挖潜三个方面开展了挖潜对策研究,调整后,开发效果得到了极大改善,总结出低产水平井挖潜对策,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水平井精准挖潜技术系列。  相似文献   

18.
新海27块1992年投入开发,1994年2月日产油量最高达到366吨,1996年7月开始原油产量递减逐渐。自2002年开始进入低速低效的开发模式,几乎已经临近废弃状态。2004年,优先部署实施第一口水平井---海平1井,该井水平井段长431.7米,所有发育油层全部钻遇。该井投产初期实现了日产油量17.09吨,是同地域老井产量的10倍。2005年,成功实施了海平3井,水平井段长度达到316.1米,钻遇98%的发育油层。投产初期实现了日产油量40.2吨,是同地域老井的24倍。通过先导性试验水平井的成功实施的经验,2007年水平井的二次开发在新海27块全面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19.
张继成  李科熳 《当代化工》2016,(6):1211-1214
B-Z油田是含有边底水的油田,对于边底水油藏来说利用水平井技术可以延缓边底水突进,同时水平井开发增大泄油面积,减小了生产压差。选用三种方法进行井型适应性的评价以及优选。结果证明:在开发初期,利用产能分析的方法进行井型选择,水平井的单井平均日产能为189.10 m3/d,直井的单井平均日产能为65.6 m3/d。从产能分析的结果认为水平井的单井日产能是直井3倍,因此选择水平井作为主要的井型进行生产可以有效的提高单井的产能。利用开发指标分析方法并不能明确的确定出较为合适的井型。在开发进程中应用驱油效率进行井型优选认为直井注水—水平井采油的模式为最优,此时的驱油效率最高为49.4%。因此以水平井为主,直井为辅进行生产可以大大的提高单井产能以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华庆油田山156区于2012年开始试验水平井开发,主要开采层位为长6,通过水平井采油——直井注水,直井采油——直井注水2种开发方式。本文通过对山156区特地渗透油藏储层特征研究及初期储层改造方式研究结合水平井开发效果,分析出影响特地渗透砂岩油藏水平井开发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