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Nb微合金化钢异型坯铸二冷工艺参数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维  汪开忠 《连铸》2001,(5):4-5,23
研究Nb微合金钢连铸异型坯的高温塑性,根据铸坯的高温塑性,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确定异型坯连铸二次冷却强度,通过生产实践,铸坯质量有较大提高,说明试验方法正确合理。  相似文献   

2.
论述板坯漏钢的危害,分析板坯角裂和边裂漏钢的原因,提出了防止措施和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含铌建筑用钢轧制产生开裂的问题,对多组铸坯低倍样进行检测分析,并结合生产过程数据对化学成分、中间包过热度、拉速及二冷各区比水量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角部裂纹是缺陷根源,含铌钢铸坯的断面收缩率低于75%的温度范围为750~960 ℃。通过降低二冷一区的比水量,适当提高三区、四区的比水量、调整矫直温度使其避开断面收缩率小于75%的温度区间和控制硫、磷、铬含量等一系列优化措施,有效解决铸坯表面的角部裂纹缺陷,保证了含铌建筑用钢的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4.
5.
6.
7.
刘现玲  朱开军  张植伟  王文才 《连铸》2011,(5):19-22,25
论述了邯钢三炼钢板坯边部裂纹产生的主要原因与钢水中气体含量、结晶器振动参数及二冷工艺制度有关;加强钢保护浇注,避免钢水二次氧化,优化工艺参数,保证矫直温度,可改善铸坯的表面质量,使高强船板边裂改判率由4.5%降低到1.8%。  相似文献   

8.
路殿华  王振鹏  张慧 《连铸》2020,39(5):66-69
以邯宝炼钢厂板坯连铸机为依托,以实际生产的典型铌、钒、钛微合金化钢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板坯表面裂纹缺陷形成机理,确定了倒角结晶器窄边铜板的最佳角度和最佳倒角长度;设计并开发了具有组合式冷却水道的倒角结晶器窄面铜板,适用于带倒角连铸坯的新型支撑足辊系统;结晶器窄侧锥度的设计及应用管理,有效支撑了带倒角连铸坯的窄边,解决了角纵裂及角纵裂漏钢的难题,提高了结晶器窄边铜板的使用寿命,同时为连铸的高拉速提供了保证。项目突破了倒角结晶器技术工业化应用的技术瓶颈,从根本上解决了微合金化钢连铸板坯角部横裂纹问题,成功实现了大规模工业化稳定生产。  相似文献   

9.
10.
11.
针对临钢炼钢厂含铌钢连铸坯表面裂纹问题,分析了造成Q460C低合金高强度钢连铸坯表面横裂纹的主要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提高了铸坯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12.
王宝动  王保生  杨春宝 《连铸》2015,34(5):34-37
针对首钢京唐公司板坯外弧角部横裂纹形成原因与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板坯外弧角部横裂纹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弯曲段板坯角部温度处于钢的第Ⅲ脆性区,同时外弧受到的应变力超过板坯所能承受的应力,在保证铸机状态与设备精度的基础上采取了优化二冷水制度提高(或降低)角部温度、控制氮含量等措施,有效地降低了板坯角部横裂纹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唐钢薄板坯连铸钢水质量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晓江  丁广友 《连铸》2004,(6):17-19
洁净钢的生产是薄板坯连铸的关键问题。本文介绍唐钢薄板坯连铸钢水质量的要求及工艺控制过程,对采取的净化技术措施及效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采用有限元法计算了不锈钢板坯在连铸凝固过程中温度场及坯壳的生长随时间的变化.讨论了拉速、过热度、二冷区水量对温度场及凝固末端位置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铸坯温度场和凝固末端位置的主要因素是拉速,而过热度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影响高碳45号钢板坯角部横裂的钢水成分、结晶器锥度和冷却、设备对中精度、二冷水工艺等因素,提出了改善板坯角部横裂的有效措施,45号钢种板坯角横裂发生率由原来的8.61%降低到0.51%,角横裂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6.
在降本增效的背景下,炼钢厂生产Q235B连铸板坯时,进行了成分优化和工艺流程简化,按照新工艺生产后,Q235B连铸板坯出现较多内部裂纹。经数据统计、低倍检验和扫描电镜分析后表明,Q235B连铸板坯产生内部裂纹主要是由钢水脱氧不良、夹杂物含量高,拉速和二次冷却控制不合理等原因造成,通过深脱氧、延长氩站软吹氩时间及降低浇铸速度等措施,新工艺在[w[Mn]/w[S]≤30]条件下,Q235B连铸板坯内部裂纹发生率降至原工艺水平。  相似文献   

17.
针对FTSC薄板连铸坯经过热轧后的板卷易出现烂边缺陷的问题,对其形成机理进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缺陷铸坯检查和缺陷板卷试样的电镜分析结果表明,热轧板卷的烂边缺陷主要由连铸坯的角部或窄面横裂纹缺陷造成。通过优化保护渣性能、优化二次冷却制度、调整结晶器窄面锥度使用规则等措施,FTSC薄板连铸坯经过热轧后的板卷烂边缺陷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8.
针对双流板坯连铸机提拉速至1.4~1.5 m/min后,铸坯角部裂纹发生率升高的问题,通过对纵裂试样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对纵裂处进行金相显微镜组织观察、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同时结合水模拟试验对角部裂纹的形成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裂纹两侧有大量氧化圆点,纵裂在结晶器内产生;通过对结晶器冷却水水量进行优化、控制合理的结晶器倒锥度及结晶器通钢量等措施,减少了连铸坯角部纵裂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詹美珠  王胜东  张立峰  陈威 《连铸》2022,41(3):39-44
为了研究提高拉速对包晶类镀锡板连铸坯中夹杂物的影响,采用自动扫描电镜研究了不同拉速下包晶类镀锡板连铸坯中夹杂物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将包晶类镀锡板连铸拉速从1.3 m/min依次提高到1.4和1.5 m/min时,结晶器液面波动大于3 mm的比例都小于0.40%。拉速为1.4和1.5 m/min下连铸坯厚度四分之一处大于3μm的夹杂物数密度平均值分别为1.15和1.36个/mm2,面积百分数平均值分别为0.001 9%和0.002 4%,均低于拉速为1.3 m/min时的测量值。将拉速从1.3 m/min提高到1.5 m/min过程中,结晶器液面控制平稳,连铸坯表层大于10μm夹杂物数密度和面积百分数均呈减小趋势,最终实现了包晶类镀锡板高拉速稳定的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20.
连铸板坯中心裂纹的形成与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9年10月以后,梅山炼钢厂连铸生产中频繁出现中心裂纹,严重影响铸坯质量。根据铸坯结晶凝固过程应变理论及生产实践,就中心裂纹的形成原因和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并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