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在讨论地面防空武器系统备件需求概率分布的基础上,从分析备件保障率入手,研究了确定备件储备标准和计算备件储备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的备板备件管理方法已经不能满足信息化条件下装备应急处置的问题,提出一种将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应用于备板备件的管理方法.分析了传统备板备件管理方式存在的缺陷,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备板备件管理的功能需求,构建了管理方法的功能模块,并采用 RFID 及其他相应技术对备板备件入库、盘点、出库等环节的数据进行自动化采集.结果表明:该管理方法可实现人力、资金、材料、设备、方法、信息和时间等重要资源的综合优化管理,有助于实现管理可视化.基于 RFID 技术的备板备件管理可以提高管理效率和效益,提高装备应急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3.
为了确定战时防空导弹备件的最佳存贮量,以确保防空导弹的战备完好性,充分发挥防空导弹的作战效能,文中以部件的故障率和作战过程中的战损为出发点,对部件战损情况下的备件存贮进行了深入研究,应用存贮理论推导并确定了基于故障率和战损率的最佳库存量和库存阀值;应用排队理论对备件供应过程进行了描述,得到了基于排队理论的备件供应能力的衡量和评价指标.为战时备件的存贮和供应提供了一种新的优化思路和有效的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4.
基于重要度的一种初始备件筹措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旨在探讨一种系统量化的方法保障初始备件的供应。提出了按重要度进行备件筹措的方法和步骤,并研究了重要度的构成和计算,有效地提高了初始备件筹措的准确度。该方法也可用于后续备件的筹措,对设备的供应保障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导弹备件配置优化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合理的配置导弹武器装备备件,既可保证装备的战备完好性,又可以节省装备的保障经费开支.通过对国外有关导弹备件配置优化的资料分析,总结了导弹装备备件的定义、备件品种的分类与确定以及备件需求量分析与计算、备件配置优化模型的研究状况,揭示了导弹备件配置优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针对导弹测试设备电路板的特性,从备件不可修、寿命服从指数分布、泊松分布经验模型和基于备件保障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对其备件进行预测的4种方法,其中基于备件保障度的预测模型又可分为单不可修寿命服从负指数分布部件和多不可修寿命服从负指数分布部件.  相似文献   

7.
RFID技术在武器备件供应链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海波  朱红鹃  马艳 《飞航导弹》2007,(4):34-35,41
简要介绍了RFID技术及其在武器备件供应链中的运行与管理,揭示了武器备件供应链的主要特点,着重从生产、运输、接收、存储、分发五个主要环节阐述RFID技术在武器备件供应链中的应用情况,有效解决了备件供应在战争和突发事件中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8.
对地导部队装备故障发生的概率、备件的需求及消耗情况、经费使用、备件在武器系统中重要度等因素进行分析,认为备件存储量可以降低,即不必按照备件的最大需求量来储存备件,而是根据备件存储不同状态下的最低库存量和备件重要度来决定备件的必要储备量。采用马尔科夫决策规划来分析零备件的随机动态存储问题,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鱼雷一次性备件量模糊优化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庆卫  宋保维  贾跃 《兵工学报》2007,28(6):700-703
鱼雷维修备件数量的确定是鱼雷维修保障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与备件的各种费用和备件保障度密切相关的。因此,在进行备件量优化时,必须同时考虑费用和备件保障度两个因素。在分析鱼雷备件保障度要求的模糊性基础上,建立一次性备件需求量模糊优化数学模型,结合算例对鱼雷备件量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以飞机备件供应保障优化为应用背景,描述了飞机备件的库存问题,分析了飞机备件的供应流程,研究了飞机备件的库存策略,并利用存储论理论建立了飞机备件供应保障的优化模型.  相似文献   

11.
武器贵重备件三级库存模型仿真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本文以我军武器装备贵重备件修理与供应现实背景为依托,借鉴国内外可修件库存理论研究成果,通过对经典METRIC模型及理论的扩展研究,构建了三级修理供应体制下贵重备件库存模型。然后以备件订购费用为约束条件,期望延迟交货量最小为目标进行不同修理级别下的库存策略优化,从而确保武器装备保障的最大军事经济效益。本论文结合实例对武器装备可修理贵重备件三级库存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12.
针对现有鱼雷武器装备交装后在使用方维修保障过程中的备件使用、管理及维护特点,将数据库技术应用到装备维修保障体系中,以鱼雷备件信息化、可视化管理为目标实现了基于数据库技术的鱼雷备件动态管理数据库系统的功能及其流程设计,为后续系统软件的开发过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地空导弹装备备件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地空导弹装备备件的供应保障体系和供应保障过程,根据不同维修保障级别备件供应保障的特点分别进行研究.根据备件对应部件的可靠性特点和可靠性要求建立基层级的备件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利用实例验证模型可用性;根据备件供应保障的过程,在满足备件需求又使整体备件费用最小的前提下,建立中继级和基地级的备件资源优化配置模型.  相似文献   

14.
多目标通道地空导弹武器系统抗击效率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多目标通道地空导弹武器系统的战术技术使用特点,基于地空导弹射击原理和随机服务系统理论,给出多目标通道地空导弹武器系统抗击(服务)过程的排队模型,建立多目标通道地空导弹武器系统抗击效率运算的数学模型,并进行实际的算例分析。  相似文献   

15.
地空导弹武器系统作战效能指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效能指数是评定武器系统作战效能的重要数量表征,其数值的高低直接体现了武器系统作战时的优劣程度.在确定了地空导弹武器系统作战效能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AHP法分配了各指标的权重,建立了幂指数法与求和法相结合的作战效能指数计算模型,并计算了典型地空导弹武器系统的作战效能指数.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16.
针对导弹备件消耗存在波动性而难以准确预测的问题,在分析导弹备件消耗与导弹装备故障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根据导弹装备故障规律来预测导弹备件消耗的思路。首先建立了导弹装备故障次数灰色预测模型;然后重点从导弹故障件流程分析、故障件相关参数的确定和消耗量计算公式的推导着手,建立了导弹备件消耗预测模型。算例结果表明,基于故障规律的导弹备件消耗预测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该方法从备件产生的根源角度分析备件的消耗,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epair and supply for valuable spare parts in the weapon equipment of the PLA,using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the repairable spare parts inventory theory,an inventory model of the valuable spare parts in three-echelon repair and supply system is established by expanding the classical METRIC model and theory,and the genetic algorithm is utilized to solve the model.In the algorithm,the chromosome representation and initial population production,the crossover and mutation operators are designed.By using an example,a simulation analysis is carried out to verify the model’s correctness.  相似文献   

18.
针对神经网络预测导弹备件消耗时参数过多会导致事件过长并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建立一种基于粗糙集和BP神经网络的导弹备件消耗预测模型。在对采集到的导弹备件消耗信息进行特征提取、形成决策表的基础上,用粗糙集理论对原始信息表进行约简,去除冗余的属性和属性值,并将约简的影响因素值输入到BP神经网络中进行训练预测。实例结果表明:该预测方法大大减少了网络的收敛时间,提高了模型的预测精度,为导弹备件消耗预测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航空器材订货决策缺乏理论依据的问题,提出一种利用器材重要度、库存限额开展航空器材订货 决策方法。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建立重要度评估模及库存限额模型,利用器材的重要度、重要度等级 和库存限额并以经费为约束条件建立3 种器材订货模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为航空器材订货提供智能决策支持, 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