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研究鲜枣汁与抗性糊精复合配方对便秘模型小鼠的润肠通便作用。将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鲜枣汁组、抗性糊精组、鲜枣汁与抗性糊精复配组。采用地芬诺酯灌胃建立小鼠便秘模型,观察受试样品对小鼠小肠推进和排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模型对照组相比,鲜枣汁组能显著增加6 h内排便粒数(p0.05),但首粒排黑便时间,排黑便质量及小肠墨汁推进率较模型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抗性糊精组、鲜枣汁与抗性糊精复配组相比于模型对照组,均显著缩短首次排黑便时间(p0.01)、增加6 h内排便粒数(p0.01)以及小肠墨汁推进率(p0.01);抗性糊精组粪便质量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鲜枣汁与抗性糊精复配组粪便质量极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0.01)。该研究中的鲜枣汁无润肠通便功效,抗性糊精与鲜枣汁复合配方具有明显的增强肠道蠕动,促进排便的功效,且抗性糊精与鲜枣汁复合配方的润肠通便效果较抗性糊精单独作用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2.
探讨菊粉与谷物粉对便秘模型小鼠润肠通便的作用。将ICR雄性小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谷物粉+低剂量菊粉组、谷物粉+高剂量菊粉组和高剂量菊粉组,连续灌胃7 d或15 d,观察菊粉和谷物粉对小鼠体重、小肠运动(墨汁推进率)、首便时间和排黑便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给药15 d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墨汁推进率显著降低(P0.05),首便时间显著推迟(P0.01),排黑便数量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小肠运动(墨汁推进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剂量组均能显著提高墨汁推进率(P0.05)。阳性对照组和各剂量组均可以显著缩短小鼠首便时间,并可以增加排黑便数量。菊粉-谷物粉对便秘模型小鼠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黑菊芋水提液对便秘小鼠肠蠕动和排便功能的影响。方法:使用复方地芬诺酯建立小鼠便秘模型,将KM小鼠随机分成9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鲜菊芋低、中、高剂量组和黑菊芋低、中、高剂量组,低、中、高剂量组对应的给药量分别为2.5、5.0和10.0 g/kg bw,检测小鼠的体重变化、小肠推进运动、排便情况及粪便中短链脂肪酸含量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的首粒黑便时间显著推迟(P<0.05),肠墨汁推进率,6 h内排便粒数及排便重量显著降低(P<0.05),粪便中短链脂肪酸总量显著降低(P<0.01),说明便秘模型建立成功。与模型组相比,5.0和10.0 g/kg bw黑菊芋水提液能够显著缩短便秘小鼠首粒黑便时间(分别提前24.57%和36.56%),增加小鼠黑便粒数(分别增加67.64%和85.29%)和黑便质量(分别增加87.31%和67.26%),增强小鼠小肠墨汁推进率(分别增加70.59%、101.02%),促进小鼠肠道代谢产生乙酸、丙酸和丁酸,提高肠道中短链脂肪酸的总量。结论:5.0和10.0 g/kg bw黑菊芋水提液可以有效促进便秘小鼠的肠道蠕动,缓解便秘,具有润肠通便的功能,本研究为黑菊芋的保健功效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海参蒸煮液(SCCL)对小鼠慢性便秘的改善作用。方法:以盐酸洛哌丁胺构建小鼠慢性便秘模型,检测SCCL干预对慢性便秘小鼠排便、小肠推进率以及肠动力相关神经递质和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相较于模型对照组,SCCL高剂量组(500 mg/kg BW)小肠墨汁推进率显著增加(P<0.05),首次排便时间极显著缩短(P<0.01),SCCL低、高剂量组(250,500 mg/kg BW)6 h内排黑便粒数和质量均显著增加(P<0.05);小鼠结肠组织中杯状细胞数量、黏蛋白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M2AChR、M3AChR、5-HT3R、5-HT4R以及Cajal间质细胞(ICC)干细胞因子C-Kit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SCCL通过调节与肠道蠕动的相关神经递质ACh和5-HT及其下游信号通路,增加ICC细胞数量,提高肠动力,促进肠道蠕动,从而达到改善便秘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研究壳寡糖对小鼠通便功能。将昆明雄性小鼠按体重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3个剂量组。剂量组分别经口给予低、中、高剂量(99.2、198.4、396.8 mg/(kg·d))壳寡糖溶液;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蒸馏水,干预时间为7 d。用盐酸洛哌丁胺造小鼠便秘模型。观察各组小鼠的小肠墨汁推进率、首粒排黑便时间、6 h黑便粒数和6 h黑便重量以及粪便含水量。结果表明:与模型对照组比,壳寡糖中剂量组小肠墨汁推进率和6 h黑便重量显著增加(p0.05);壳寡糖高剂量组小肠墨汁推进率极显著增加(p0.01)、首粒排黑便时间极显著缩短(p0.01)、6 h黑便重量与6 h黑便粒数显著增加(p0.05);在粪便含水量上,各剂量组同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比无显著性差异。壳寡糖能有效增强小鼠肠道蠕动并促进排便,具有通便功能。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原有的饮食习惯逐步发生改变,便秘这一影响现代人生活质量的常见疾病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寻找安全有效的润肠通便产品显得十分重要。本文研究一种中草药组方保健食品的润肠通便功能。采用复方地芬诺酯建立小鼠便秘模型,通过小鼠小肠推进实验和排便实验,检测小鼠的首次排便时间、5h内排便粒数、排便重量、小肠墨汁推进率,以及对小鼠结肠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和小鼠突触素(SY)的影响。研究发现:与便秘模型组相比,中草药组分保健食品各剂量组都能缩短复方地芬诺酯小鼠的排便时间,增加5小时小鼠排出的粪便粒数和重量,提高复方地芬诺酯小鼠的墨汁推进率,促进小鼠的肠胃蠕动,提高小鼠的SP值,降低VIP值。结果表明,研究的中草药组方保健食品具有较好的润肠通便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阐明谷物膳食纤维在预防便秘发生、缓解便秘症状中的作用,本研究利用小鼠便秘模型,探讨两种谷物膳食纤维(燕麦纤维和小麦纤维)润肠通便作用的效果及剂量。将192只昆明雄性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小肠运动实验和排便实验。每组小鼠再次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燕麦纤维干预组(低、中、高3个剂量)、小麦纤维干预组(低、中、高3个剂量),低、中、高剂量浓度分别为0.5、1.0、2.0 g/kg,干预14 d后,测定小肠墨汁推进率、首例排黑便时间、6 h内排黑便粒数和粪便重量。结果表明,与模型对照组相比,随着燕麦纤维和小麦纤维剂量的增加,小鼠小肠墨汁推进率逐渐增加,其中中、高剂量组差异显著(P<0.05);在剂量相同时,两种谷物膳食纤维对小肠墨汁推进率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与模型组对照相比,燕麦纤维中剂量组和小麦纤维高剂量组的6 h内排黑便粒数和粪便重量均显著增加(P<0.05),但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两种谷物膳食纤维均具有润肠通便功能,但剂量存在差异,燕麦纤维有效剂量(1.0 g/kg)低于小麦纤维(2.0 g/kg)。  相似文献   

8.
复合膳食纤维通便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研究一种复合膳食纤维产品的通便作用。[方法]《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版》之“通便作用检验方法”。将动物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阴性对照组、低、中、高剂量组5组,经口给予不同剂量的复合膳食纤维8天后,测定小肠墨汁推进率及排首粒黑便时间,5h内排粪便粒数和粪便重量。[结果]:高剂量复合膳食纤维能明显增加肠蠕动抑制模型小鼠的小肠墨汁推进率(p﹤0.05);低剂量和高剂量的复合膳食纤维能明显缩短便秘型小鼠的排首粒黑便时间,明显增加便秘模型小鼠排粪便的粒数和排粪便的重量(p﹤0.05)。[结论]:动物实验表明该复合膳食纤维产品具有通便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党参及莱菔子提取物与抗性糊精复合配方对便秘小鼠模型的肠推进和促进排便作用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复合配方中莱菔子提取物和党参提取物在体外实验条件下对鸦片受体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地芬诺酯灌胃造成小鼠便秘模型,观察受试样品对动物小肠推进的影响;采用地芬诺酯灌胃造成小鼠便秘模型,观察受试样品对动物排便的影响;采用体外细胞模型,观察莱菔子提取物和党参提取物单独或联合作用对鸦片受体的抑制作用。结果 :单独使用党参及莱菔子提取物(933mg/kg BW)小鼠肠推进和首粒排黑便时间有明显效果,抗性糊精(1 000mg/kg BW)对首粒排黑便时间、排黑便粒数和总重量有明显作用,二者复合配方(1 933mg/kg)在肠推进、对首粒排黑便时间、排黑便粒数和总重量等方面均有明显作用,表明了二者的体内协同作用。同时,体外实验结果表明,党参提取物(IC50,7.97mg/m L)、莱菔子提取物(IC50,1.95mg/m L)以及二者复合使用(IC50,4.84mg/m L)对鸦片受体的抑制作用显著。结论 :该复合配方能显著增加小鼠的小肠推进,缩短便秘小鼠排便时间、增加排便次数及便重,具有辅助通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β?1,3/α?1,3?葡聚糖与益生菌复配对便秘小鼠通便作用的影响,将小鼠随机分为5 组:阴性对照组、模型组、β?1,3/α?1,3?葡聚糖与副干酪乳酸杆菌质量比1∶1 组、β?1,3/α?1,3?葡聚糖与鼠李糖乳杆菌质量比1∶1 组、β?1,3/α?1,3?葡聚糖与乳双歧杆菌质量比1∶1 组。除对照组外,其余组别均采用盐酸洛哌丁胺建立小鼠便秘模型。观察各组小鼠首粒黑便排出时间、6 h 黑便粒数、粪便质量、粪便含水量及小肠墨汁推进率。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3 组处理组均能显著缩短便秘小鼠的首粒黑便排出时间,显著增加粪便质量、粪便粒数、墨汁推进率及粪便含水量。其中β?1,3/α?1,3?葡聚糖与副干酪乳杆菌1∶1 组改善便秘效果优于β?1,3/α?1,3?葡聚糖与鼠李糖乳杆菌、乳双歧杆菌质量1∶1 组。研究表明,β?1,3/α?1,3?葡聚糖与益生菌复配能有效促进便秘小鼠肠道蠕动,促进排便,具有润肠通便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比较不同益生元润肠通便的功能差异,将168只昆明雄性小鼠,随机分为两组,一组进行小肠运动实验,一组进行排便实验,两个实验分别设有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水苏糖组、低聚果糖组、低聚半乳糖组、聚葡萄糖组、菊粉组,5种益生元的干预剂量均为1.0 g/kg,干预14 d后,利用盐酸洛哌丁胺建立小鼠便秘模型,测定小肠墨汁推进率、首例排黑便时间、6 h内排黑便例数和粪便重量。小肠运动实验结果表明,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水苏糖、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菊粉组的小肠墨汁推进率均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聚葡萄糖组小肠推进率有增加趋势,但差异不显著。排便实验结果表明,5种益生元的首例排黑便时间、6 h内排黑便粒数和粪便重量均无明显差异(P>0.05)。综上,在干预剂量为1.0 g/kg时,水苏糖、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菊粉均对小肠运动具有促进作用,但对排便无影响;不同益生元对小肠运动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该研究旨在探索黑菊芋多糖对便秘小鼠肠道功能及菌群多样性的影响。将KM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黑菊芋多糖低(2.5 g/kg·bw)、中(5.0 g/kg·bw)、高(10.0 g/kg·bw)剂量组。连续14 d利用复方地芬诺酯诱导便秘小鼠模型,并从第8 d起开始多糖干预。计算小鼠6 h内排便粒数和肠墨汁推进率,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肠道菌群16S rDNA基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低、中、高剂量黑菊芋多糖能够增加小鼠黑便粒数(分别增加48.21%、98.21%和78.57%)和小肠墨汁推进率(分别增加67.34%、107.05%和87.08%),其中以中剂量效果最佳。中剂量组干预后,微生物多样性、丰富度以及厚壁菌门/拟杆菌比例和变形菌门丰度显著增加(p<0.05),并促进肠道有益菌乳酸菌属和栖粪杆菌属增殖(p<0.05)。因此,适量食用黑菊芋多糖有助于逆转便秘造成的肠道菌群紊乱,改善便秘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胃肠道调理专用奶粉润肠通便作用及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自制胃肠道调理专用奶粉后,以KM小鼠为实验对象,采用盐酸咯哌丁胺建立小鼠便秘模型,以小鼠一般状态、小肠推进率、排便情况、小肠组织观察为考察指标结合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小鼠粪便,考察其对小鼠的润肠通便作用及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胃肠道调理专用奶粉各剂量能够显著(P<0.05)缩短小鼠首粒排便时间、显著(P<0.05)提高小鼠小肠推进率,但未对小鼠小肠杯状细胞结构造成破坏,且随着剂量的提升,奶粉的胃肠调理效果越好。胃肠道调理专用奶粉虽然没有明显改变肠道微生物的丰富度和均匀度,但是能够明显改变小鼠的肠道微生态结构组成,显著(P<0.05)增加某些益生菌Lactobacillus、Bifidobacterium的相对丰度。结论:胃肠道调理专用奶粉能够影响肠道运动,调节肠道菌群结构从而改善洛哌丁胺引起的便秘。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小鼠做通便药效试验,研究复合苦荞粉的通便作用。以小鼠为试验对象,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复合苦荞粉低、中、高3个剂量组。采用复方地芬诺酯灌胃建立小鼠便秘模型,通过测定小肠推进率、首次排黑便时间、排黑便粒数以及排黑便质量,判断复合苦荞粉对小鼠肠道蠕动和排便功能的影响。在连续灌胃14 d后,高剂量组小鼠的墨汁推进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的小鼠排黑便粒数高于模型对照组,呈极显著差异(p0.01),低、中剂量组的排黑便粒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各剂量组的排黑便质量均极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0.01);而首次排黑便时间各剂量组与模型组之间无显著差异。复合苦荞粉能有效增强肠道蠕动并促进排便,改善便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富含膳食纤维和不饱和脂肪酸的复方海带代餐粉进行润肠通便作用研究。方法 采用盐酸洛哌丁胺构建便秘小鼠模型,将100只昆明种雄性小鼠随机分为两大组,分别进行小肠运动实验和排便实验,每组再分别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复方海带粉高、中、低剂量组:6.58 g/kg、3.29 g/kg、1.65 g/kg(分别相当于人体推荐量的10倍、5倍、2.5倍),干预14 d后,通过检测小鼠小肠墨汁推进率、首粒排黑便时间、6 h内排便粒数和重量,并计算粪便含水量,分析其对小鼠润肠通便功能的影响。结果 在便秘模型构建成功的基础上,中、高剂量的复方海带粉能极显著提高便秘小鼠的小肠墨汁推进率,缩短首粒排黑便时间、增加6 h内排便粒数和质量,提高粪便含水量(P < 0.01),以高剂量效果最佳。结论 该复方海带代餐粉能促进便秘小鼠的小肠运动,改善便秘,具有良好的润肠通便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聚葡萄糖润肠通便作用的效果及有效剂量,将120只昆明雄性小鼠,随机分为两个实验组,一组进行小肠运动实验,一组进行排便实验,每个实验组又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聚葡萄糖干预组(低、中、高3个剂量),低、中、高剂量分别为0.5、1.0、3.0 g/kg,连续干预14 d后,利用盐酸洛哌丁胺建立小鼠便秘模型,测定小肠墨汁推进率、首例排黑便时间、6 h内排黑便例数和粪便重量。结果表明,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聚葡萄糖低、中、高剂量组小肠墨汁推进率有增加趋势,仅高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聚葡萄糖低、中、高剂量组首例排黑便时间、6 h内排黑便例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低、中剂量组的粪便重量与模型对照组无差异,但高剂量组粪便重量较模型对照组极显著升高(P<0.01)。聚葡萄糖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其有效剂量为3.0 g/kg。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探讨了贻贝、牡蛎复合物对抗生素诱导小鼠便秘的干预作用,采用混合抗生素溶液灌胃C57BL/6雌性小鼠,构建肠道菌群紊乱型小鼠便秘模型(ME),以0.02 mL/g?bw贻贝、牡蛎复合物灌胃ME组小鼠为干预组(IC)。结合16s RNA基因测序技术,7 d后,测定小肠推进率、排便量、饲料消耗量、肠道菌群结构等指标,评估小鼠便秘模型及其贻贝、牡蛎复合物的干预作用。对比空白组,ME组小肠推进率下降22.89%(p<0.05),排便量降低41.00%(p<0.05),日平均饲料消耗量显著下降2.68 g/d(p<0.05),粪便含水率显著下降19.40%(p<0.05),同时,ME组肠道菌群有益菌多样性减少,表现为Prevotella-9、Lachnospiraceae、Enterobacter、Verrucomicrobia等有益菌菌群丰度降低;经贻贝、牡蛎复合物干预后,对比ME组,IC组小鼠小肠推进率提升70.00%(p<0.05),排便量提升52.00%(p<0.05),粪便含水率显著增加18.10%(p<0.05),IC组肠道菌群多样性增加,表现为Proteobacteria、Fusobacteria、Akkermansia、Bacteroidetes、Verrucomicrobia丰度增加,同时IC组肠道菌群结构恢复至与空白组小鼠相似。综上,贻贝、牡蛎复合物可显著改善由抗生素导致的便秘小鼠的小肠推进率等小肠蠕动功能,增加小鼠排便,并提高粪便含水率,同时调节便秘小鼠的肠道菌群结构及组成,增加Akkermansia等肠道有益菌。  相似文献   

18.
该研究从贵州泡菜中分离鉴定乳酸菌,并筛选具有润肠通便功能的乳酸菌,对其耐受性和黏附性进行评价。美国癌症研究所(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对照组(麻仁丸)、乳酸菌组,使用复方地芬诺酯建立小鼠便秘模型。结果显示,从贵州泡菜中分离鉴定出1株产酸能力强的乳酸菌GZ15,被鉴定为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通过润肠通便功能动物筛选试验,发现菌株GZ15给药7 d后,便秘小鼠首次排便时间最短,6 h排便粒数、质量和小肠墨汁推进率最高,具有良好的润肠通便功能。菌株GZ15具有良好的酸、胆盐耐受性,且平均每个细胞可以黏附(4.68±0.59)个肠道上皮细胞。结果表明,干酪乳杆菌GZ15具有良好的润肠通便功能,且菌株特性优良,能顺利到达肠道,并黏附于肠道上皮细胞,发挥益生功效。  相似文献   

19.
红枣膳食纤维改善小鼠功能性便秘及调节肠道菌群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红枣膳食纤维改善小鼠功能性便秘和调节肠道菌群功能的作用。将小鼠随机分为溶剂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0.30、0.60、1.20 g/(kg·d)低、中、高3 个红枣膳食纤维剂量组。连续灌胃10 d后建立功能性便秘模型,记录红枣膳食纤维对小鼠小肠推进率、排便时间和排便质量的影响。按照同样的分组方法将小鼠分为4 个组(溶剂对照组及红枣膳食纤维低、中、高剂量组),连续灌胃14 d,分别采集小鼠灌胃0 d和14 d的新鲜粪便进行培养和菌群鉴定、计数。结果显示:红枣膳食纤维可以极显著提高小鼠小肠推进率(P<0.01),可缩短小鼠首粒排黑便时间并增加排便粒数和质量(P<0.05);显著降低小鼠肠道内产气荚膜梭菌、肠杆菌和肠球菌的含量,同时促进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的增殖(P<0.05),并且在剂量达到0.60 g/(kg·d)时即能产生作用。可见红枣膳食纤维可改善小鼠功能性便秘、调节肠道菌群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