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马军  赵才其 《工程力学》1997,(A01):524-529
本文首先以四个工程实例说明板片结构体系屋盖的力学性能;而后又通过与其它屋盖结构对比论述了板片结构体系屋盖所具有良好的结构特性中观的综合效益;最后说明了该类屋盖结构的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赵才其  马军 《工程力学》1997,(A02):407-412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板片空间结构体系桥梁的结构特征、应用背景,然后结合工程实例对采用不同结构体系的两种典型桥梁进行了结构静、动力分析及经济分析,并进行了足尺模型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3.
杨琦  赵惠麟 《工程力学》1997,(A01):129-134
本文对板片空间结构体系结构分析中的主要问题:复合迭层板的强度分析及总体结构的稳定性分析作了具体论述,并用结构模型试验对理论分析结果的可靠性作了验证。  相似文献   

4.
高层建筑的基础作为高层建筑结构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高层建筑上部结构的所有荷载,所以高层建筑的基础设计至关重要。如何选择一个安全、合理、经济的基础形式是结构工程师的重要课题。本文以高层建筑筏板基础为实例,对高层建筑平板式筏板基础的选型、基础结构设计等方面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5.
杨琦  赵惠麟 《工程力学》1996,(A02):525-530
板片空间结构体系是由空间杆系与轻质板材组合而成的一种新型空间结构体系,在将这种结构体系应用于大跨度结构,特别是大跨度壳形结构时,其结构计算的重点是几何非线性分析和稳定性分析,本文用等效桁架杆系代替板片,通过矩阵转换处理板系与杆系的连接与协调,然后用空间杆系结构的非线性有限地元法对该结构进行了非线性稳定分析,实践表明,这种分析方法简单,计算量小,结果也可民认满足工程设计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6.
赵惠麟  马军 《工程力学》1997,(A01):61-65
本文从航空结构原理出发,具体阐述了该结构体系的结构原理,论述了该结构体系与一般空间结构的差别,最后工程实例说明了该结构体系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宋娃丽  李孟君 《工程力学》2000,2(A02):647-651
桥头设置搭板是防止桥头跳车的措施之一,本文根据弹性地基理论,将搭板视为弹性地基上的简支板,推导出集中荷载以及均布荷载作用下搭板的位移和内力计算公式,并以一米板宽进行计算,将汽车荷载视为集中力,板的自重以及铺装重均视为均布荷载,计算出每米板宽的内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推导了三维桁元,梁元和三角形板壳元(DKT元)在U.L.描述下的双重非线性切线刚度矩阵,通过对增量形式虚功方程作线性处理来减少计算量,对一个单层板片空间结构进行了地震反应的时程分析,文中着重分析了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对板片空间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以及水平和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玻璃幕墙结构中中空玻璃的非线性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童丽萍  赵湘育 《工程力学》1998,(A02):714-717
本文讨论了高层建筑玻璃幕墙结构中空幕墙的力学计算问题,根据实际的变形状态运用正交各向异性大挠度板的非线性理论,导出了相应的控制方程,探讨了中空玻璃的主刚度和折算刚度的计算,讨论了中空玻璃在自重,风荷载,地震作用力及温度变化情况下的内力和变形。  相似文献   

10.
空腹夹层楼盖是一种新型的组合结构。其上肋和下肋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在上、下肋的交叉点处用钢筋混凝土剪力键连接,上放预制带肋板,使上下层形成一个共同作用的整体。由于该板属三维空间结构体系,整体性和刚度均优于一般梁板式楼盖结构,自重轻、造价省、美观,对建筑空间的灵活和使用极为有利。  相似文献   

11.
太阳能光伏板风荷载分布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起太阳能光伏板及其支架风致损坏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其抗风设计方法尤其是风荷载取值模型仍不够完善。通过刚性模型测压风洞试验得到的光伏板表面体型系数分布规律及其产生的整体风荷载,提出了考虑光伏板倾角及风致弯矩影响的四角点平面风荷载分布模型及偏心距模型。结合光伏板的结构特点,给出了均匀分布、梯形分布和偏心距三种用于抗风设计的风荷载取值模型。该研究分析了目前风荷载取值模型的不足并提出了改进措施,通过三种风荷载分布模型的对比,为光伏板抗风设计的风荷载取值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及施工技术的发展使国内高层建筑不断增多,高层建筑因上部荷载较大一般采用筏型基础,筱板厚度一般能达到1m,给混凝土施工带来一些困难。筏板基础施工对整个高层建筑物的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混凝土裂缝一直是影响筏板基础施工的质量通病,造成裂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文章分析了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重点阐述了筏板基础温度裂缝的控制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板柱结构矩形弹性板弯曲精确解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许琪楼  王海 《工程力学》2006,23(3):76-81
板柱结构是工程中经常采用的受力体系,但至今尚无一种精确解法分析板中内力分布。将板柱结构矩形板的弯曲划分为广义静定和广义超静定二类。对于前者利用静力平衡条件确定柱支反力后撤去柱支座,柱支条件下板的弯曲即转换为四边自由矩形板在原荷载和柱支反力共同作用下的弯曲。挠度表达式采用了新的通解形式,其变形曲线符合四边自由边界所限定的变形特征,并采用组合特解,即特解同时满足平衡微分方程,自由边界上剪力分布条件及自由角点上作用力条件,从而可以利用四边边界条件和柱支座处的位移条件直接求解。对于广义超静定弯曲需要利用叠加法求解。这种解法可以分析板柱结构在任意柱支条件下和任意荷载作用下板的弯曲。通过逆向分析验证法真实地说明了本解法具有很高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4.
316不锈钢换热器板片在使用中发生泄漏。对失效件进行了金相检验、腐蚀产物的成分分析,以及应力状态分析,对腐蚀起主要作用的氯离子的来源,以及氯离子在应力腐蚀过程中循环作用的机理作了探讨。结果表明,该换热器板片泄漏为应力腐蚀所致。  相似文献   

15.
通过10片普通钢筋混凝土(RC)梁及4片部分预应力混凝土(PPC)梁采用CFRP板抗剪加固的试验研究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研究不同损伤程度、剪跨比、配箍率及预应力水平等因素对CFRP板加固RC&PPC梁抗剪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CFRP板对RC&PPC梁进行抗剪加固能够有效抑制斜裂缝的开展,提高加固梁斜截面抗剪承载能力,并改善梁的延性;RC梁损伤后加固,随着配箍率的增大以及剪跨比的减小,将提高加固RC梁的斜向开裂荷载、箍筋屈服荷载以及抗剪极限承载能力;随着预应力水平的提高,PPC加固梁的极限承载力增大,CFRP板抗剪加固效果比较显著;非线性有限元模型能够预测CFRP加固RC/PPC梁的抗剪性能,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在进行CFRP板抗剪加固设计时,应对CFRP板的强度进行有效折减。  相似文献   

16.
金属加筋板局部爆炸冲击荷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非线性动力有限元软件LS-DYNA对近距离局部爆炸冲击金属加筋板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并主要分析了加筋板的局部爆炸冲击荷载。首先基于文献试验,验证了数值模拟技术的合理性;进而分析了爆炸冲击荷载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爆炸冲击荷载随加筋板等效刚度的增加而增大,而加筋形式和板的开裂对冲量荷载的影响不大,可以忽略。最后依据数值模拟结果,提出了金属加筋板的近距离局部爆炸冲量荷载模型。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混凝土楼板难以满足现代建筑结构对于跨度、荷载、延性、抗裂及整体性能的要求。利用高强钢丝、钢绞线作预应力配筋的圆孔板装配式楼盖、圆孔板叠合楼盖具有较好的结构性能和经济效益,是利用高效材料达到的优良混凝土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18.
鉴于钢管良好的变形能力、吸能特性和夹层结构在强度、刚度上的优势,提出了分层结构为钢板-钢管芯层-钢板的三明治型抗爆组合板。对芯层钢管数量为5根、4根、3根的组合板进行了TNT装药量为1kg的接触爆炸试验,考察了各板在承受接触爆炸冲击荷载时的变形及破坏情况,并对变形破坏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表明,钢板夹钢管组合板承受接触爆炸冲击荷载时,主要发生局部压缩变形。钢管变形是组合板耗散能量的主要途径。增加钢管数量,增大钢板厚度,增大钢管管壁厚度,均可减小组合板在接触爆炸条件下的变形破坏,提高抗接触爆炸性能。  相似文献   

19.
卜一之  刘欣益  张清华 《工程力学》2020,37(10):209-217
负弯矩作用下钢-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performance concrete,UHPC)组合板结构层的局部受拉开裂问题,是该类新型组合桥面板结构体系应用和发展的基础性研究课题。基于平截面假定和双折线UHPC拉伸本构模型,提出了能够描述UHPC结构层实际应力分布的截面应力法,用于计算这种新型结构在纯弯曲作用下的开裂荷载。通过2组4个模型试验并结合相关文献试验结果对所提出的计算方法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截面应力法能够较为准确的描述钢-UHPC组合板在纯弯曲作用下的开裂行为,计算给出的开裂荷载与实测值比值平均为0.95;UHPC的开裂强度仅取决于其自身材料特性,钢-UHPC组合板开裂荷载的提高不会影响UHPC层的开裂强度;UHPC层在可视裂缝出现时的应变硬化高度是组合效应及配筋对其约束的直观体现;减小纵筋保护层厚度或提高配筋率能够提高UHPC应变硬化区域高度,提高钢-UHPC组合板抗弯性能。  相似文献   

20.
鉴于泡沫铝材料优异的吸能特性和夹层结构在强度、刚度上的优势,提出了分层结构为钢板-泡沫铝芯层-钢板的抗爆组合板。对厚度为10 cm、7 cm和5 cm的组合板进行了5组不同装药量的爆炸试验,考察了各板在不同装药量爆炸条件下的变形及破坏情况,并对变形破坏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表明:组合板承受爆炸冲击荷载时,通过局部压缩变形和整体弯曲变形吸收能量。钢板相同时,适当增大泡沫铝芯层厚度,增强面板与芯层间连接,可提高该组合板的抗爆性能,防止组合板发生剥离,减小其承受爆炸冲击荷载时产生的变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