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城市土地经营模式的优化分析与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土地经营是城市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角度 ,对城市政府土地经营模式进行了反思。我国城市政府土地经营理念的产生源于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 ,这种理念不断得以增强。但是在现有的城市政府土地经营模式下 ,城市政府面临着用地规模无限扩张、总量失控、土地收益流失严重等问题。在对这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之后 ,文章提出了建立土地储备制度、加强宏观调控、提高土地市场化度等优化对策 ,以此提高城市政府土地经营效率。  相似文献   

2.
论城市土地收益分配制度创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分析认为,我国城市土地收益分配主要存在土地产权制度不健全、土地收益分配体系不合理以及土地投入不足的问题。指出可通过构建以地上权为基础的城市土地产权体系、明租正税少费和调整税收结构、组建土地基金等制度创新,以解决存在的问题和理顺土地收益分配关系。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要“以高水平经营城市”,刘淇同志在第十二届人代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对城市经营要深入研究新思路、新机制和新办法,为今后北京城市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北京自改革开放以来顺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在开拓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全面实行招投标制度、治理大气环境、政府控制土地一级开发、实行土地收购储备制度以及在社区管理服务体制改革等城市经营方面,  相似文献   

4.
黄小彪 《上海住宅》2005,(4):102-103
所谓城市土地储备制度.是指由城市政府或由政府委托机构依照法律程序.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运用市场机制对通过收购、置换、回收、征用等方式集中起来的土地进行前期开发、整理、储备.然后按照经营的原则将土地出让的一种土地管理制度。我国1996年在借鉴香港土地储备经验基础上,首先在上海建立城市土地储备制度.随后杭州于1997年8月成立了杭州土地储备中心,由于效果突出.后来在全国各地推广。  相似文献   

5.
徐静 《城市开发》1998,(2):36-37
城市土地出让问题的探讨徐静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土地使用形式出现了新变化,城市土地出让就是一种新方式。城市土地出让是国际间通行的一种形式。根据我国政府公布的《外商投资开发经营成片土地暂行办法》,出让成片土地由外商开发经营是指...  相似文献   

6.
从法与经济结合的角度,论述了城市土地经营的内容,对象,性质,经营模式和投资方式,分析了城市土地的依法经营问题。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乳山市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牢固树立土地是最具增值潜力的城市资产的理念,以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为目标,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多途径、多形式搞活城市土地经营,促进了土地增值,收到了以地生财、以地养城的良好效果。 一、加强管理,建立有序市场。 要搞好城市土地经营,必须做到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高度垄断。围绕建立规范有序的土地市场,该市出  相似文献   

8.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使用制度和管理制度改革的深化,如何建立健全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已成为各地政府调控土地市场,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率和保证国有土地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举措。一、建立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功效分析所谓土地收购储备制度是指由政府委托的机构,通过征用、收购、置换、收回等方式,从分散的土地使用者手里将土地集中起来,并对取得的土地进行前期整治和适度开发,再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发展规划,有计划地将土地投入市场的制度。从世界城市发展的历史沿革看,国外土地收购储备制度最早起源于19…  相似文献   

9.
试论我国土地征用制度的改革方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云亚 《规划师》2006,22(6):61-64
我国土地征用制度的改革方向应为:在法律层面明确区分"为了城市建设储备土地"的征用和"为了公共利益需要"的征用两种不同性质、不同目的的土地征用;必须强化国家(或城市政府)在土地征用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真正实现一级土地市场的政府垄断;以切实保障失地农民的应得利益和使城市政府具有支付能力为目标,建立多形式、多层次、多方法的征地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10.
广州市政府城市土地经营状况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土地收益是城市土地经营的实现形式 ,是政府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政府土地收益的概念入手 ,在对广州市政府城市土地经营状况进行剖析的基础上 ,通过对土地收益构成要素与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指出了影响广州市政府土地经营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广州市的实际情况 ,对完善广州市政府土地经营提出了一些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土地储备制度不仅有利于加强国家对城市土地市场的宏观调控,促进城市经济的健康发展,增加各级政府的财政收入,还有利于经济改革及公共事业建设的顺利进行。以此为基础,剖析了其在实践当中出现的相关法律缺位,导致地价房价上升,造成资金风险较大等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应的法律规制措施:譬如完善土地权利方面的立法,实行"立法———规划———许可———计划"的分区管制和指标控制相结合的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体系,强化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管理,强化城市再开发、土地征用及农村宅基地管理方面的专项立法等。  相似文献   

12.
西部地区的土地利用与城镇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维新 《城市规划》2002,26(2):27-33
探索和研究西部城镇土地开发 ,必然涉及到西部地区的土地资源、特征、耕地保护与政策调整。文章重点研究西部地区土地资源的利用及其政策调整和西部地区城镇开发的重点及其城镇开发的资金筹措 ,以及如何建立城市建设资金的良性循环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13.
新加坡适应知识经济的土地利用形式管理和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加坡经济从以转口贸易为主转向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从劳动密集型转向资金、技术密集型,知识经济发展水平举世瞩目。为顺应知识经济的迅变特点,新加坡政府规划管理部门采用灵活、弹性的管理方式,为知识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在近10年来的概念规划、总体规划和以宪报形式出台的其他计划、土地利用规划指引中充分体现了适应知识经济的城市土地利用形式管理控制思路。  相似文献   

14.
张彧 《城市规划》2011,35(10):59-66
基于我国城市住区开发的现实条件,探讨了房地产开发企业资金规模及房地产开发成本双重作用下,城市住区土地开发规模的大小,同时结合南京市土地交易市场成交土地面积的数据分析,指出城市住区土地开发具有分散度大、开发面积小的特征,因此,未来我国应加强小规模、开放住区规划理论的建立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中国城市土地开发及其供给问题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刘卫东 《城市规划》2002,26(11):37-40
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土地开发的主要特征 ,分析了中国城市建设用地需求及其供给中存在的城镇建设占用耕地 ;城市土地利用粗放、土地利用率低 ;城市土地市场行为不规范 ,土地供给总量控制困难 ;城市规划依据不充分 ,土地制度欠完善等问题。提出建立科学完善的城市土地供给调控体系的对策包括 :实施城市发展战略 ,加强城乡土地统一管理 ;提高城市规划水平 ,实行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 ;建立城镇土地储备机制 ,形成城市土地供给的良性循环 ;消除城市土地闲置现象 ,挖掘城市土地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16.
城市储备土地征购方式与补偿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土地储备制度运行中,能否以合理的方式和价格取得储备土地关系到土地储备功能的实现,又涉及到原土地使用者的切身利益,需要综合考虚方案的理论性、政策性和操作性。本文结合绍兴市土地储备的实践经验,对取得储备土地的各种方式及其所涉及的权贵利关系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不同方式下土地补偿的原则、依据、内容和标准。  相似文献   

17.
郑志林  姜刚 《山西建筑》2007,33(8):209-210
总结了目前我国农村宅基地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其原因,并以实例阐述了宅基地整理的意义和方法,最后指出了进行宅基地整理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非建设用地的规划控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现代城市规划多侧重于建设用地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空间布局、建设时序等方面的规划与研究,但实际操作中,时常出现"建设用地规模被突破,城市发展方向被扭曲,建设时序被颠倒,大量非建设用地被侵占,城市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挑战"的被动局面,本文将建设用地和非建设用地比作"图、底"关系,希望通过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的双重控制遏制建设用地的无序蔓延,实现城镇建设科学、健康、有序发展目的。  相似文献   

19.
城市地下商业用地使用权价值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城市地下商业空间大量涌现,地下商业区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在地下商业用地租赁交易频繁发生的同时,国内关于地下商业用地使用权价值评估方面的研究却比较少见,这使得地下商业用地使用权价值评估实践没有相应成熟的理论和方法作为支撑。本文以南京市地下商业用地为研究对象,将基准地价的概念扩展到地下土地,试图建立地下商业用地基准地价与地表商业用地基准地价之间的关系。由此,本文通过一定的方法,确立了地下商业用地基准地价的近似推算公式。本文中演示的方法对于今后地下商业用地使用权价值评估理论的研究具有开拓性、启发性意义,也对现实中的地下商业用地使用权价值评估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