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门窗》2016,(10)
建筑色彩是是城市色彩的主角、是城市景观中的主体部分,是城市视觉形成的第一要素,它的处理得当与否直接影响了城市色彩的美。因此,城市建筑色彩规划在城市风貌建设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本文首先对城市建筑色彩的进行了简单概述,紧接着针对城市建筑色彩的规划设计提出了一系列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陈开武 《中外建筑》2013,(12):81-83
中国许多城市都在通过研究和制定城市建筑色彩规划从而希望能通过有效地管理城市色彩景观来建设和谐的城市。同样徐州也在积极的推动城市建筑色彩的研究。文章通过实地调研,对目前徐州城市住宅建筑色彩的组成进行数据分析,将城市住宅建筑色彩进行分区规划并尝试设定住宅建筑的推荐色彩,为今后徐州城市住宅建筑的色彩规划与色彩管理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3.
《建筑与文化》2009,(8):55-55
针对厦门城市色彩环境特征,运用城市色彩规划理论与方法,提炼得出厦门城市色彩推荐色谱,总结其色彩特征为“大色淡渲、彩墨画意”,其中“大色”是借用闽南传统建筑在无檐瓦脊上常用的强烈装饰色的概念,表达厦门传统建筑的色彩偏好,“淡渲”则阐述了色彩艳度控制的原则,以及由此形成的具有闽南彩墨画韵的色彩氛围;  相似文献   

4.
研究在综述国内城市色彩规划的基础上,借鉴法定规划编制体系,构建了包括总体色彩规划、控制色彩规划和色彩整改规划在内的一套色彩规划编制体系。其中,总体色彩规划是在对城市色彩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城市色彩总体定位,确定城市整体基调和总色谱;控制色彩规划是在总体色彩规划的基础上,将城市划分为若干个管理分区,并对控制区内不同类型建筑的色彩进行控制引导;色彩整改规划是城市色彩规划的最终落实,其针对城市重点片区提出面向实施的色彩改造建议。最终,研究以洛阳市为例,在城市色彩规划编制体系框架内完成了洛阳市城市色彩专项规划。  相似文献   

5.
城市建筑色彩的表现与规划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8  
焦燕 《城市规划》2001,25(3):61-64
对城市建筑色彩的内容、色彩在城市建筑中的作用以及城市色彩的表现规律进行了分析 ,并在色彩污染实例的基础上结合国外的实践经验 ,对城市色彩规划的重要性及必要性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建筑色彩是一个地区的整体风貌、历史文化、民族传统、地域特色、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等的综合体现.在城市规划中,考虑建筑色彩的地域性,可以突显城市个性,改善城市建筑色彩无序混乱的状况,创造出宜人的城市色彩环境.文章通过对影响建筑色彩的地域性因素进行分析,总结造成城市建筑色彩混乱的原因,提出城市建筑色彩规划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22)
文章以城市建筑色彩研究的起源与发展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多角度审视和分析寒地城市建筑色彩的特点与价值,将色彩学与规划学等学科结合到一起对城市色彩进行研究,探讨并试图解决目前我国寒地城市建筑色彩在设计和规划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使色彩在我国城市建设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一、中固城市色彩研究的现状 中国的城市色彩研究起步较晚。长期以来国内关于建筑色彩的研究多集中在建筑个体的微观层次,缺乏从城市角度进行宏观的系统研究,这对于建成良好的城市色彩景观极为不利,以致全国普遍存在“建设失控”和“建设性破坏”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基于色彩框架的台州城市色彩规划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时代呼唤理性的城市色彩规划 城市色彩是指城市实体环境中反映出来的所有色彩要素共同形成的、相对综合的、群体的色彩面貌.主要由绿化、建筑、街道和广场、以及广告、城市家具构筑物等等的色彩构成。它涉及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涵盖了城市的历史,气候植被、建筑和环境等诸多因素,直接体现了城市的景观、市民的素质、城市的经济状况等。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色彩与建筑和城市的关系,提出建筑色彩作为城市色彩的重要组成,需加强规划与设计,力求通过色彩规划体现城市地域特色,简述了色彩规划对相关产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数字城市规划和数字城市规划技术的概念入手,提出了数字城市规划的主要技术平台和集成方法,分析了不同技术在城市总体规划教学不同阶段的应用,最后提出了目前数字城市规划在城市规划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数字城市规划技术在城市规划教学中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首先分析了我国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编制现状,继而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地下空间规划编制方法、思路和内容,并结合青岛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的编制进行了实践,认为这一方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性,对我国地下空间规划编制体系的完善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王辉虎 《城市建筑》2014,(18):38-38
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尚未完全融入城市规划中,它们之间存在着不协调关系,阻碍了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我们有必要对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和城市规划的互动关系进行研究,引导城市交通与城市形态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赵四化 《山西建筑》2010,36(17):38-39
在深入分析中国早期城市规划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古代礼制制度在城市规划上的应用特征,详细论证了《周礼》在中国早期土地利用及城市规划建设方面的礼制文化内涵,期望有助于对早期城市规划思想的礼制特征进行全面地认识和把握。  相似文献   

15.
城市规划法修订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我国城市规划法制建设的需要出发,笔者认为,城市规划法此轮修订应关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增加有关城镇体系规划的规范;二是加强有利于城市规划科学决策的法律规范;三是加强有关城市规划实施的监督的法律规范。文章还进一步就这三个方面的修订工作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王萍 《山西建筑》2010,36(34):42-43
针对目前我国农村建设现状及其问题,结合国家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相关政策,探讨了如何搞好村庄规划建设,结合太原市实际情况和相关政策要求,阐述了太原市新农村规划编制工作方案,以期促进太原市城乡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17.
按时间顺序简述国内城市规划关于不确定性问题的研究状况,对部分内容作简单评价。从时间角度看,研究主题经历了从必要性、实际问题、规划方法体系到专题研究的变化过程。应对不确定性的方法可归纳为以下几种主要形式:动态规划、增加规划弹性、目标和共识框架形式、利用城市自组织、数理模型方法以及改善规划过程等。将这些方法的思想本质解读为"扩展智力作用空间"。  相似文献   

18.
张坤喆 《城市建筑》2014,(18):53-54
随着城市发展建设阶段的不同,城市规划越来越多的从展示规划者雄心壮志的“大规划”转变为可操作性强、以人为本的“小规划”。这一转变是如何发生的?“小规划”的特质又是什么?本文将通过结合本地实践项目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19.
针对我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的城镇规划缺乏应对气候变化内容的不足,围绕"控碳源"与"扩碳汇"技术与城镇低碳建设规划技术,对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青岛市城阳区某小区的低碳规划示范进行了研究,对推动我国低碳城镇建设起到积极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转型期的中国城市规划既受到人们的重视,也承受着越来越多的责难,主要的争议源于对城市规划的理性作用不能有效发挥.城市规划在实际运作过程中究竟存在什么样的理性问题?是什么因素导致规划的作用不能正常发挥?为此,在概念界定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从综合规划模式的角度将规划运作过程分为四个环节,并对每个环节的城市规划的理性问题进行了探讨.结论是转型期的中国城市规划运作过程是一个有限理性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