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了促进城市环境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我国许多城市在水利工程建设期间将河道生态建设和景观建设相融合,促进了河道水面的净化,让城市的河道风貌得到了良好的开发。在城市河道工程规划设计中如何更好的将生态、景观和城市水利工程融合,这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提升城市环境的关键。本文就生态、景观与水利工程融合的河道规划设计方面的原则、以及我国水利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从而促进生态、景观与水利工程融合的河道规划设计有效地实施。  相似文献   

2.
结合唐山市环城水系工程建设,在对其河道景观规划背景、总体布局及原则分析基础上,从水系景观、堤岸景观及绿色走廊景观营造三方面,对河道景观的规划设计策略进行了详细阐述,以期构建人水和谐的城市美景,创造"水清、岸绿、景美"的城市滨水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3.
城市河道的景观生态破坏机理及协调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城市河道的景观生态问题,运用景观整体性原理,通过分析城市化建设对河道景观生态破坏的机理,阐明了城市化建设所引起的河道系统整体性破坏,是导致流域水灾加重、水质恶化及人居环境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运用景观规划原理,探讨了维护城市河道景观生态特征的协调途径及方法。  相似文献   

4.
近期黑龙江省委和省政府提出了加快全省滨水城市建设的要求,各地开展了城市滨水景观的规划设计,以提高城市综合防洪能力,改善城市河道及其两岸水景观和生态环境,为两岸居民营造一个"亲水"的自然景观和水边环境。在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中遇到了一些值得研究和思考的问题,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生态水利工程的理论和人水和谐的现代治河理念,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孙建海  董卫锡  徐磊 《山东水利》2008,(2):55-56,59
胶南市从河道景观资源的现状出发,紧密结合胶南市城市总体规划,加强河道景观规划设计,采取有力措施抓住整治的重点,注重景观规划设计、建设和保护管理,使河道真正构成城市的一道为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6.
该文以伊犁城市某河道景观建设工程为例,针对该河道生态环境、建设情况等,从实际情况出发,分析该河道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具体的景观规划方案,在生态设计果汁红一断面设计为切入点,解决了单一化河流断面水利工程与河道景观生态设计之间的融合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有效的生态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以延安的城市河流景观为研究对象,在掌握该城市河流(延河、西川河和南川河)自然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河流景观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包括水体污染、河道的侵占、景观廊道的阻断和亲水空间的缺乏,以及现有景观的混杂等,挖掘了构成延安城市特色和底蕴的景观资源和历史文化,主要关注的景观元素包括山、水、建筑、文物和流动的人文景观等,最后从延安的城市发展、旅游资源的开发、人居环境的改善以及水资源的优化利用等方面对延安进行城市河流景观建设的需求进行了分析,为下一步城市河流的景观规划设计提供了相关的依据和目标,以确保整个景观规划设计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正大地景观规划,国内外各项研究,多指向景观生态修复、大地艺术等方向。而景观设计通常集中在中微观尺度的设计中。以一个市域范围为对象,结合宏观景观规划、城市设计等方法对大地景观进行系统规划设计的实践相对不多。本文依托简阳大地景观规划设计项目,结合目前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基于航线可视分析,浅谈城市市域大地景观要素的分级分类及规划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9.
以北京市城市河道治理工程为例,论述水土流失的成因、危害,分析水土流失特点,进行合理的水土保持方案设计,并将生态环境与城市景观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贯穿于水土保持方案设计过程中,及时有效地遏制河道治理工程中水土流失的发生,使城市河道治理工程成为人造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城市合理开发与自然环境保护兼顾的新型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10.
<正>城市滨水空间是城市环境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内容,其景观规划便成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城市滨水空间在生态环境、社会文化、经济发展以及生活旅游等方面都有其现实意义。因此,必须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本文对城市滨水空间景观规划设计应遵循的原则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规划设计方法,希望能改善城市滨水区的景观。  相似文献   

11.
城市河流生态修复浅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城市河流与城市的产生、发展息息相关,且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城市河流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及满足人们对于城市环境的需求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城市河流的现状,如直线化、平面化严重、水环境质量恶劣、生态系统功能丧失、水景观缺乏等,分析了造成城市河流当前问题的原因:一是城市化进程的影响;二是人类规划利用城市河流的理念不当。提出了城市河流生态修复应遵循的原则和指导思想,恢复河流生态功能的方法(多自然河流建设,生态技术的应用,创造适宜的生境,利用城市水文循环过程等)及城市河流景观建设的主要因素(合理的可见度、景观异质性、自然因子的有机融入、文化底蕴的挖掘等),并探讨了未来城市河道整治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橡胶坝与河流的生态景观设计理念、橡胶坝与河流生态修复关联设计、橡胶坝与城市河流亲水景观设计。分析了如何在城市河流生态景观设计中将橡胶坝的灵活性与河流的自然生态特点相结合,来解决城市发展与生态修复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3.
内河水系景观带的规划、建造应以改善城市滨水环境为基础,完善城市的绿地系统,以保护并呈现历史文化为灵魂,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并以服务于广大市民为目标,促进城市建设的全面发展。因此,将内河滨水地区的景观建设成适合该城市应有的城市景观面貌,要有合理的功能定位、空间布局规划,并具有显著的历史文化气息。  相似文献   

14.
河道景观是城镇振兴的重要资源,开发河道景观对于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丰富城市景观内容、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价值。自20世纪60年代环境改造运动兴起以来,城镇河道景观资源的开发受到普遍重视。出于对防洪、灌溉、航运、城市排水等因素的考虑,我国的城镇河道景观资源开发设计工作起步较晚,并且已有的河道景观开发大都千篇一律,流于形式。总结以往河道景观设计的经验教训,结合都江堰博物馆园区河道景观设计实践,提出城镇河道景观设计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许多城市对市区内的河道进行综合开发整治,以美化城市环境,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综合开发涉及许多方面,从水利的角度对市区河道开发治理提出要求,强调河道治理开发应确保河道行洪安全,景观建设在布置及结构形式上应注意对堤防安全的影响,保护好水资源,协调好上下游用水关系等。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发展及规模的不断扩大,河流生态系统已受到来自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巨大压力,工农业及生活污染,水质不断退化以及超量引水等已严重损害了河流健康,尤其是城市河流生态系统空间的萎缩及系统的脆弱性,不当的水资源利用方式对河流生态系统产生的胁迫更加剧了河流生态的健康发展,缓解自然和人为因素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压力,恢复城市的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已至关重要.本文基于河流复合生态特性及系统受干扰的因素影响分析,探讨研究了城市河流生态系统修复设计原则,并结合实际河流建立了相应的生态修复工程模式,为维护河流健康及生态景观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延安城市河流的景观规划设计为研究对象,在充分考虑城市河流自身特点和承担城市功能的基础上,与延安城市的总体规划紧密融合,提出了一些河流景观规划设计的新思路,通过景观轴规划、景观功能区规划和景观节点规划,以“水”为中心体现了延安特有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实现延安城市河流景观规划的目标。这些新的思路一方面可望促进延安城市的人居环境改善和城市形象的提高,有助于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另一方面通过这些新思路的探索和应用,也可为其它类似河流的景观规划设计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城市河流建设的理论体系包括城市河流的安全(防洪安全、供水安全、水环境安全)、水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以及水景观塑造等内容,其中,河流景观建设在大规模的城市河流综合整治背景下日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其规划理论也在不断的发展和探索之中。本文基于相关研究成果,首先提出了城市河流景观规划的定义,然后分析了景观的构成和规划的基本原则,重点对规划的内容,包括水景工程、桥梁景观、道路交通、小品设施、灯光夜景、植物配植以及生态修复等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以"水"为中心释义了现代城市河流的景观规划思路,为城市河流的综合建设提供了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