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咸阳市房地局基础隔震综合住宅楼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谦峰  王建强 《工业建筑》2003,33(12):49-50,92
对咸阳市房地局基础隔震综合住宅楼进行了地震反应分析 ,计算结果表明 ,采用基础隔震技术 ,不仅可以显著降低底部框架房屋的地震反应 ,而且基本上可以消除其薄弱层对结构反应的不利影响 ,从而增强房屋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结合某工程实例,全面阐述了基础隔震技术的应用。采用结构分析软件SAP2000和ETABS对主体结构进行了空间模型的时程分析,隔震房屋和非隔震房屋的计算结果表明,采用隔震措施可以显著降低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隔震结构在大震作用下其水平变形基本处于弹性状态,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通过对隔震及非隔震结构模型的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验证了计算分析的正确性和隔震结构的安全性,为隔震技术在类似建筑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了一个良好实例。  相似文献   

3.
地震是突发性的自然灾害,目前人们尚不能对地震做出做好的预测,不同烈度地震作用要求铅芯橡胶隔震支座具有不同的性能,研究其在多遇地震及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反应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文进行了铅芯橡胶隔震房屋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分别对模型结构输入了不同烈度的地震波,并对试验结果做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铅芯橡胶支座在大震和小震时均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4.
研究开发了一种适用于农村地区的低造价新型隔震装置——废旧轮胎隔震垫(STP)。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了采用废旧轮胎隔震垫的农村砌体房屋模型与同比例的非隔震砌体房屋模型,对两种模型进行了模态分析和非线性时程分析,对比研究了隔震和非隔震两种结构体系的抗震能力。结果表明:采用废旧轮胎隔震垫的农村砌体房屋模型地震反应显著小于非隔震砌体房屋模型,废旧轮胎隔震垫隔震技术能够显著减小上部楼层层间位移,控制结构内力和变形,降低结构地震反应,具有较好的隔震效果。  相似文献   

5.
组合基础隔震房屋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   总被引:40,自引:1,他引:39  
基础隔震能有效地降低上部结构的地震作用,但不同的隔震体系,隔震效果不同.本文根据叠层橡胶支座和滑板摩擦隔震支座的特点,提出组合基础隔震系统,以中国和日本国的在建隔震房屋为工程背景,进行了组合基础隔震房屋模型和基础固定房屋型模拟地震动振动台试验,并对两种试验结果进行了能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组合基础隔震系统中叠层橡胶支座能自动复位,滑板摩擦隔震支座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隔震效果明显,组合基础隔震系统是一种简单、经济、有效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基础隔震形式.本文获得的大量振动台试验结果可以为隔震设计和加固中使用这种隔震系统及进一步的理论分析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铅芯橡胶隔震支座房屋模型进行了振动台试验研究,分别对模型结构输入了单向、双向、三向地震动、对三种地震动作用下基础隔震模型的结构地震反应做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水平双向地震输入时主轴方向结构地震反比单向输入时小,而三向地震动作用下结构主轴方向地震反应较单向输入时有明显增加,竖向与水平地面运动的相关性对结构反应的影响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7.
《施工技术》2001,30(1):57
在房屋底部设置夹层橡胶垫进行隔震。在强地震发生时,夹层橡胶垫将产生水平柔性的变形,地面的震动被隔开,橡胶垫将大量消耗动能则房屋的地震加速度反应减少至1/4~1/12,确保房屋在强地震中不损坏、不倒塌。该技术由于调整了隔震房屋的结构设计,比传统抗震房屋节省土建投资7%~11%。目前已建成100多栋夹层橡胶垫隔震房屋。该项技术及制造的夹层橡胶隔震垫,已被日本引进应用。 技术依托单位:中国汕头和泰隔震器材公司、华南建设学院西院  相似文献   

8.
基础隔震底框砖房的三维地震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德敏  康锦霞 《工业建筑》2003,33(9):35-37,74
研究基础隔震底框砖混结构房屋的地震反应 ,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程序得到了结构的基底剪力和层间位移。通过分析对比隔震房屋和非隔震房屋的计算结果 ,给出一些有意义的结果和结论。  相似文献   

9.
通过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研究了基础隔震结构的竖向地震反应特点.首先通过对不同支座的竖向力进行比较可知,基础隔震结构在遭遇水平地震波时,位于支座布置平面中非对称轴的支座处可能产生较大的竖向反应;其次对隔震结构和非隔震结构的竖向地震反应进行对比分析可知,基础隔震结构对于竖向地震动的隔震效果不明显.因此竖向地震动对结构的作用不可忽视,在进行基础隔震结构抗震设计中应加以关注.  相似文献   

10.
《工业建筑》2019,(11):150-155
钢筋沥青隔震技术在砖砌体农居的减震效果已经过工程实践检验,但在低层框架结构中应用还不常见。为研究其抗震性能,根据相关理论设计了一种新型钢结构隔震墩,介绍其构造、工作原理及设计理论,制作了1/2缩尺框架子结构模型,通过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输入Taft波和卧龙波,对比分析结构地震反应,研究钢隔震墩模型的振动特性。试验表明:在100 cm/s~2的地震动作用下,隔震层钢筋处于弹塑性工作状态,震后能复位到接近原点;钢隔震墩加速度折减系数一般在0. 52以下,具有明显的减震效果;结构变形主要发生在隔震层,极大减小了上部结构地震反应。同时,钢隔震墩施工方便,造价低廉,耐久性好,可以在乡镇地区低层框架结构房屋及变电站建筑中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核电站应急指挥中心隔震设计及地震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松奇  李忠诚  张涛 《工业建筑》2014,(12):41-43,47
为探讨隔震技术在核电工程的应用,对某核电站应急指挥中心进行隔震设计及相应分析:对隔震层的方案进行详细的阐述,包括隔震支座的选型及布置;建立应急指挥中心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非线性动力反应分析,探讨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特性、加速度反应和位移反应。分析表明:通过隔震层的变形吸收地震的能量,可以显著降低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结构的减震效果达到70%左右,隔震效果明显,提高了应急指挥中心的抗震裕量,可以有效保护应急指挥中心的人员、设备和系统的安全,从而提升核电站震后应急能力。分析研究成果对隔震技术在核电领域的推广应用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山地掉层结构的上、下接地层设置橡胶隔震支座,形成山地掉层隔震结构。为研究山地掉层隔震结构的抗震性能,对某8度抗震设防区掉2层1跨的7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以相似关系1∶10制作了振动台试验模型,通过在试验模型底部安装和拆卸橡胶支座的方法分别进行了掉层隔震与非隔震结构模型的振动台试验,对比分析了山地掉层隔震与非隔震结构模型宏观试验现象、频率变化、楼层加速度、楼层位移以及混凝土应变的区别。结果表明:与山地掉层非隔震结构相比,山地掉层隔震结构的扭转效应减小,地震响应得到有效控制,其抗震性能明显高于非隔震结构,且安全储备高;将隔震技术应用于山地掉层结构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昆明新国际机场航站楼(A区)结构为目前世界最大单体隔震结构。建立了该建筑1/60缩尺模型,完成了隔震结构模型和非隔震结构模型的振动台对比试验。研究了隔震结构模型和非隔震结构模型的动力特性,以及隔震结构在8.2度多遇、基本、罕遇地震烈度作用下和非隔震结构在7.5度多遇、基本、罕遇地震烈度作用下结构的加速度和位移反应,以及基础隔震对结构顶部大跨网架竖向振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础隔震能够延长结构自振周期,增加结构阻尼比,有效降低隔震层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同时能够有效降低大跨网架结构的竖向振动;发现该建筑进行基础隔震后按照7.5度设防烈度设计能够满足8.2度设防烈度要求,且满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要求。  相似文献   

14.
摘要: 为将橡胶支座隔震技术应用到在我国村镇低矮砌体结构房屋,在室内地坪以上设置隔震层,设计和制作了隔震与非隔震结构模型试件,对其进行振动台对比试验。模型选取未设置构造柱圈梁的两层砖砌体结构,采用1/2的缩尺比例制作。通过对隔震和非隔震结构模型的动力特性、加速度反应、层间位移反应、层间剪力和结构剪重比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了低矮砌体结构隔震技术的减震效果,验证了相应构造措施的适用性。振动台试验表明:隔震结构模型在峰值加速度800gal(相当于10度设防)的地震波激励下,没有开裂和破坏,支座复位情况良好;设置隔震层可有效降低结构的自振频率,对加速度、层间位移、基底剪力的减震效果明显,在输入峰值加速度400gal的地震波时,顶层加速度减震率达67%,层间位移减小率为34%,基底剪力减震率达68%;随着地震动强度的增加,隔震结构的减震效果呈增加趋势。研究结果为低矮砌体结构民居隔震技术的应用和相关标准的编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某高位层间隔震加固结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层间隔震技术对某建筑进行加层与加固的减震设计,并对高位层间隔震结构和加层后无隔震传统结构进了对比分析,包括反应谱和局部非线性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时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高位层间隔震结构能明显减小结构的地震反应,改善结构的抗震性能,从而减少底部原有结构构件的加固数量,并且能使结构满足现行抗震设计规范要求。最后还提出采用高位层间隔震技术时电梯井的处理方法,可供相关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6.
该文主要介绍了昆明某住宅小区采用隔震技术时的隔震结构方案选取、隔震支座选取及布置、地震波选取、结构减震系数确定等,并采用时程分析法对隔震结构的地震反应进行了分析计算,按照规范要求对该住宅楼做了隔震设计。借助有限元软件Etabs及Satwe软件对该抗震剪力墙结构住宅楼进行了隔震和非隔震动力特性分析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隔震结构延长了结构的周期,使结构的加速度反应大大减小,隔震结构在大震作用下基本上处于弹性工作状态。以期为今后的隔震结构分析、设计工作提供一定的经验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颜彦 《山西建筑》2006,32(14):68-69
对竖向隔震框架结构的竖向地震响应进行了时程动力分析,对比了隔震结构及其相应非隔震结构的动力特性,给出了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最大层间轴力、位移等,得到了竖向隔震结构的竖向地震反应明显降低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对某框剪结构办公楼采用橡胶隔震支座隔震设计进行了探讨。采用等效侧力法和SAP2000非线性有限元程序方法,对隔震结构进行了小震水平剪力、大震隔震层位移计算;对非隔震结构进行了小震水平剪力的计算,并对隔震结构与非隔震结构在小震时的水平剪力进行了对比;将等效侧力法与SAP2000非线性计算的部分结果进行了对比,发现隔震结构计算的第一周期相差很小,但小震剪力比、隔震结构大震位移相差较大。通过合理布置隔震支座的平面位置,可使上部结构的质心与隔震层的刚心尽量重合,通过对隔震层偏心率的计算验证了其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为考察基于子结构隔震的巨型框架结构的实际振动控制效果,对一巨型框架结构和采用子结构隔震的巨型框架结构进行数值分析和振动台试验。介绍了巨型框架结构原型,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巨型框架结构和采用子结构隔震的巨型框架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子结构隔震技术对外部主框架和内部子框架的地震反应控制效果。介绍了缩尺模型结构及其试验方案,对其进行了模拟地震的振动台试验,测量和分析了主框架和子框架的地震反应。有限元分析和振动台试验结果表明:子框架隔震后,巨型框架结构的基本周期得到延长,但隔震结构前6阶振型的振动都是以子框架振动为主,而非隔震结构前6阶振型的振动都是以主框架的振动为主。子框架隔震后,主框架和子框架的地震反应都显著减小,位置较低的子框架2的地震反应及其隔震效果一般要比上部子框架3的大。隔震子框架的变形主要集中在隔震层上,但隔震层变形小于主、子框架间的隔震缝宽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