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老空、老窑水的充水特征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国林  段绪华 《中国煤炭》2004,30(3):34-35,54
针对目前老空、老窑水的突水情况,总结分析了老空、老窑水的充水特征及突水原因,并提出了有效的预防措施,这对目前抑制矿井水害事故,改善煤矿安全状况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煤层底板突水的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提出了从煤层底板突水形成的机理,认为在底板突水的形成中,存在快、慢两种过程。用塞子模型模拟突水岩块,建立了动力学方程,提出突水的物理判据,并对实例进行了检验,其符合率高。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水量、水温等方面,对新集一矿111311工作面异常突水水源和突水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该工作面突水水源主要为17煤层顶板砂岩水,F038断和附近的列隙水以及少量的13煤层顶板砂岩水。  相似文献   

4.
构造控水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矿井水害防治的角度,对构造控水理论进行了概括总结,界定了构造控水概念,并以断裂构造为例,分析讨论了构造控水型式,提出了构造控水研究模式  相似文献   

5.
叶贵钧 《中国煤炭》1995,(1):41-44,49
论述了北方煤矿区岩溶水资源现状,总结准格尔、潞安和阳泉矿区寿阳区岩溶水勘探和开发成功的经验,提出深水位埋藏型承压岩溶水勘探理论与方法,开发埋藏型岩溶水原则。运用岩溶水系统理论,强迳流带理论、蓄水构造理论指导找水,采用探采结合的勘探方法和开发利用采用“相对集中,分片取水,逐步扩大”原则,对在北方开发利用下古生界岩溶水,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权台煤矿9106工作面底板突水概况,并阐述了该面底板突水机理及综合防治水工作。  相似文献   

7.
兖州矿区南屯煤矿曾发生14次井下突水事故,最大突水量为413m^3/h。作者详细分析了南屯矿井涌水规律及突水特征,将突水划分为导水断层突水、向斜突水及采动裂隙波及红层突水三种类型,并根据各自的突水特征,提出了防治水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查明矿区岩溶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确定了深层岩溶地下水的强迳流带;确立了天桥岩溶水系统;建立了黄河谷地“三水”转化多级排泄深层岩溶水模式。陈家沟门和唐公塔两个水源地的建成,证实了椎格尔矿矿区开发层岩溶水是成功的,并已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利用SupermapGIS、DSS思想建立了煤矿底板突水模型,综合考虑了多种突水因素及其相互影响关系,构建基于SupermapGIS的煤矿底板突水决策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石壕煤矿12051工作面下巷突水原因,指出突水水源为奥陶系承压岩溶裂隙水,导水通道为落差97m的F44大断层。提出了矿井防治水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文中介绍了1098SⅡ工作面在开采过程中所发生的突水事故。简要分析了其产生突水的原因及特点,并提出了防治措施,总结了经验教训,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单家村煤矿井下奥灰岩溶水突水概况以及在动水中快速施工挡水墙封堵奥灰水的成功经验;详细介绍了挡水墙的主要技术参数,如何选择挡水墙的最佳位置以及应注意的一些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二号井突水条件的分析及突水系数的计算,划分了二号井开采的相对安全区和突水危险区。  相似文献   

14.
采取分离部分煤水仓中污水用于煤巷掘进冲煤,使旱采水运水提工艺系统,既减少外部补充水,又降低了提升的煤水比和电耗,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国家庄煤矿1993-01-05发生特大型突水后,经过94d奋战,打钻孔8个,注浆82次,注水泥4005t,将32970m^3/n的特大型突水完全堵住,恢复了矿井生产,为治理矿井突水积累了新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国家庄煤矿在隆庄煤矿出水淹井后也面临淹没矿井的情况下,选择了在隆工矿强排奥灰突水,抢打挡水墙,实现上、下水平隔离,进而挡住各国家庄煤矿过水的治理方案,保住了矿井,治水效果很好,挽回经济损失近0.5亿元。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肥城矿区大量的突水资料,重点探讨了在矿压作用下,地质构造对底板突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工作面导水钻孔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优化选择防治水方案和采取水巷放水与疏水降压等综合防治水措施,保证9105工作面回采安全通过Z14导水钻孔,猎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断层突水的水力机制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岩体极限平衡理论,分析限煤层底板及断层突水的力学机制,给出了底板及断层附近是否突水的判别公式,并由实例进行了验证,为承压水上安全采煤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离层水害是近年来我国东西部矿井较为常见且严重的水害类型,研究采动覆岩结构演化对揭示离层突水机理、灾害预测防治有着重要意义。为分析不同工程地质条件下离层突水演化机理,将可以产生采动覆岩离层涌水的离层水体及其上下位一定范围的岩层统称为“突水离层带”。建立“突水离层带”采动岩体结构力学模型,根据上位岩层和下位隔水层破断规律,分析5种突水类型(采动覆岩离层静水压突水、采动覆岩离层动力突水、多煤层叠加开采离层突水、传统顶板导水裂隙涌水和离层积水不突水)的形成机制和力学条件,研究回采期间导水裂隙带时空演化与离层突水的关系;基于工作面开采条件、覆岩条件、突水离层带发育位置和微震监测,分析了离层突水形成条件,揭示了离层突水演化机理,并对永陇矿区崔木煤矿和招贤煤矿工作面开展了实例分析,提出了工作面离层突水预报方法。研究得出:(1)随着工作面推进,充水离层上位岩层和下位隔水层破断规律的差异是导致出现5种突水类型的根本原因;(2)只有在采高M和充水离层与煤层间距H处于某种特定关系下,才会满足形成“突水离层带”的基本条件,发生离层突水;(3)陕西崔木煤矿21306工作面离层突水主要是由上位岩层破断导致,突水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