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尽管非洲经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但增长趋势仍在继续。伴随着各国电力需求的增加,非洲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充满机遇。非洲水电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且80%的可开发水电资源潜能集中在赞比西河、刚果河、尼罗河和尼日尔河四大流域。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已有大批中国企业“走出去”投资开发非洲水电项目,推动中非电力基础设施合作。本研究通过大量的数据和资料,总结了四大流域水电资源量与开发程度,对流域内重点已建和规划的水电项目进行了详细介绍。最后,深入分析中国企业目前在非洲水电项目开发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并从战略规划、合作模式、风险防范和人才培养四个方面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西电东送,是指开发贵州、云南、广西、四川、内蒙古、山西等西部省区的电力资源,将其输送到电力紧缺的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和京、津、唐地区。在南方区域内,将贵州乌江和桂、滇、黔三省区交界处的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的水电资源,以及黔、滇两省坑口火电厂的电能开发出来送往广东。西电东送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之一,在西部开发三大标志性工程中,西电东送的投资和工程量最大。从  相似文献   

3.
国电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于2001年11月26日在成都成立,是一家集水电开发、电力运营、综合产业于一体的特大型电力国有企业。公司现有35岁以下青年600余人。为了进一步全面提高青年职工的职业素质,充分发挥公司人力资源部和公司团委在企业青年人力资源开发和培养中的独特作用,我们以“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做知识型青工”为主题,在公司系统广泛开展了青年职业生涯设计导航活动。下面将有关经验进行全面的总结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黄河上游水能资源丰富,开发条件好,电力体制改革中完整保留水电流域开发公司,将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把黄河上游水电开发促进到一个快速发展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中国西南地区云南省澜沧江流域水电开发格局及特点,从澜沧江流域水电开发重视龙头水库与下游水电站的"梯级滚动开发"模式得到启示,并对我国水电开发进行了探讨,以期对促进我国流域水电开发事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西南地区水电开发对于实施我国能源战略有重要意义,雅砻江流域在西南地区水电开发中又具有典型代表性。为研究解决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的关键技术问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二滩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共同设立了雅砻江水电开发联合研究基金。结合水电开发企业自身特点,探索以企业为主体的水电科技创新机制,增强水电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是我国水电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虚拟研究中心是随着计算机科学和互联网技术及其它通讯技术不断发展进步,虚拟组织概念逐步渗透到科研机构形成的一种新型研发模式。本文通过对虚拟研究中心以及雅砻江水电开发基本情况的介绍和分析,探讨二滩公司借助雅砻江联合基金平台成立雅砻江水电开发虚拟研究中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国电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于2000年11月在成都注册成立,是集水电开发建设与运营管理和新能源开发于一体的大型流域水电公司。公司股东分别为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川投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以来,积极推进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目前已在大渡河流域争取了16座电站总装机约1700万千瓦的开发权,形成了"项目核准、工程建设、生产运营"三线协同并进的流域水电开发格局,是目前四川省最大的水力发电企业。成立至今,公司已累计发电900多亿千瓦时,资产  相似文献   

8.
对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进行介绍,依据水电流域开发公司的优势,对其电力营销的运营与服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思考,并针对水电流域开发公司突破传统经营理念,建立全新的运营方式与服务方式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西电东送”工程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也是西部大开发的骨干工程。“西电东送”指开发贵州、云南、广西、四川、内蒙古、山西、陕西等西部省区的电力资源,将其输送到电力紧缺的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和京、津、唐地区。首批“西电东送”工程———洪家渡水电站、引子渡水电站、乌江渡水电站扩机工程于2000-11-08在贵州奔腾不息的千里乌江开工。西电东送将形成三大通道:(1)将贵州乌江、云南澜沧江和桂、滇、黔3省区交界处的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的水电资源,以及黔、滇2省坑口火电厂的电能开发出来送往广东,形成…  相似文献   

10.
随着近年来电力行业ERP系统的深化应用,特别是针对大型流域的水电开发,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将管理范围从传统的生产经营管理延伸到了基建期的管理。因此,在管理信息系统方面同样也由以前的EAM扩展到PM EAM的企业从基建期到生产期的全生命周期管理(ALM)。以IFS产品在华能澜沧江公司的为例,介绍了ALM解决方案在大型流域水电开发中的应用,希望能够对国内的大型流域性水电开发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1.
《中国电力》2006,39(5):71-71
到2010年,乌江梯级水电开发将力争完成干流规划电站的开发目标,届时该公司的可控装机容量将达8.90GW。乌江公司是我国第1家经国务院同意成立的流域水电开发公司,主要任务是开发管理乌江贵州段的水电资源。1992年成立时,国家把乌江渡发电厂和在建的东风水电站作为梯级开发的母体电厂。  相似文献   

12.
声音     
《国家电网》2011,(10):8-8
"到2020年前后,我国规划的除西藏外的大部分水电工程将开发完毕,我国水电开发的重点将逐渐向西藏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上游和雅鲁藏布江流域转移。开发西藏水电、实施藏电外送,一方面能为国家能源发展、节能减排作出重大贡献,另一方面还能促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党委书记晏志勇称,中国水电开发的未来将在世界屋脊,开发西藏水电,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基于伙伴关系的水电企业流域开发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大力开发清洁、可再生的水力资源是我国能源电力政策的重要方针。科学有效地开发河流水能资源,实行水电企业流域化、集团化科学管理势在必行,不能单一电站考虑,必需对一条河流或一个河段进行整流域的规划开发,以取得最合理的水能资源量、最好的生态环境效益和创建最和谐的社会环境。流域开发涉及众多组织,目前应用的“项目级管理”和“组织级管理”对于指导这种新的流域开发模式有其局限性。本研究拟引入“利益相关人级”项目管理理论,结合上述两种管理模式,建立基于伙伴关系模式的水电企业流域开发多项目、多目标管理模型。该模型系统地描述了伙伴关系应如何与不同的管理理论紧密结合,以有效整合流域开发产业链上企业内部和外部资源,高效实现企业目标。  相似文献   

14.
付兴友 《中国电力》2007,40(1):11-14
流域水电开发对国家的社会、经济及环境具有重大影响,科学开发是其必然要求。为探索建设和谐社会要求下的流域水电科学开发的思路,通过对大渡河干流水电开发具体实践的经验总结、效果对比及宏观环境与产业发展相互关系等演绎分析,得出科学开发流域水电,必须从遵循规划、保护环境、促增经济、结合市场、注重人文5个方面处理好水电建设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区域经济、产业发展、人文关怀的关系,形成人水和谐、人与自然共荣、水电与社会共同发展的和谐水电开发思路和机制,实现社会效益相对最大化。  相似文献   

15.
1中小水电开发前景 贵州水能资源丰富,理论蕴藏量达1800多万kW,居全国第六位,经济开发容量达1683万kW,其中中小水电资源达674万kW。水能资源分布普及,多数分布在边远山区,十分有利于地方因地制宜地开发水电。据统计,贵州86个县建有小水电,共1100多座,39个县以小水电供电为主。截止2005年,贵州省建成中小水电装机容量仅达155.9万kW,且开发程度约占23.13%,因此贵州中小水电具有广阔的投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6.
凌世河 《华中电力》1999,12(5):31-33
浅述了水电流域梯级电厂生产实时决策信息系统的与开发,其中重点阐述了数据通信及处理子系统的设计思想及实施方法。该系统是以计算机为工具,以现代通信等技术为手段,在发电企业生产调度决策管理系统 ,实现了电力生产过程的控制,数据信息,生产信息记录等的一个智能化实时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7.
贵州乌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全国第一家流域水电开发公司,负责贵州省境内乌江干流的水电项目开发,公司在开发水电资源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果。本文根据乌江公司成功的经验,介绍了目前水电开发环保前期设计工作的阶段划分及相关审批程序,以及各阶段设计工作对后期工程的指导作用和目前存在的一些值得继续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广西电力多经企业作为广西电力系统的辅助产业,在安置主业富余职工,提高职工福利,稳定电力员工队伍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当前,广西电力多种经营已初步形成了以小水电开发、电力产品和高科技技术开发应用、信息通讯技术服务、电力工程项目总承包和资源性产业开发、经营投资等为主的7家职工控股民营企业为龙头,  相似文献   

19.
《电力设备》2004,5(6):75-75
从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电建设管理专业委员会2003年年会上获悉,我国澜沧江流域水电开发目标已初步确定,预计到2020年,流域水电装机容量将突破2000万kW.达到2200万kW左右。  相似文献   

20.
贵州水能资源极其丰富,统计数据显示,贵州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近1600亿千瓦时,居全国第6位,平均每平方公里106千瓦,是全国的1.5倍。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西电东送、黔电送粤工程的启动,贵州水电迎来了开发热潮,超过30万千瓦的大型水电已开发完成,中小型水电开发方兴未艾。本文对全省水能资源开发现状、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对贵州省电力外送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