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城陵矶附近100亿m3蓄滞洪区工程是国务院在国发[1999]12号文中,针对1996年和1998年长江防洪问题明确提出的近期建设项目.工程建成后,不仅能大大缓解城陵矶附近的防洪紧张局面,而且对洞庭湖区的防洪和保护武汉市及荆江大堤的防洪安全都将起到重要作用.根据近几年有关规划设计研究成果,通过对长江中下游防洪形势的分析,重点论述了城陵矶附近近期重点建设100亿m3蓄滞洪区的必要性和工程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2.
对城陵矶防洪设计水位的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磊  王翠平 《人民长江》2006,37(9):31-32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长江中下游几场大洪水,使城陵矶(莲花塘)水位连续突破其堤防设计水位,引起社会关注,也成为长江流域防洪规划的焦点.由于城陵矶防洪控制水位关系到上下游、左右岸的防洪形势,而螺山水位流量关系影响因素十分复杂,同时三峡工程建成蓄水运用后城陵矶河段防洪形势可能会有一定的改善,因此,经过多年研究并多方协调,本次长江防洪规划按照国发[1999]12号文,采用将城陵矶附近河段堤防高程在原规定的基础上增加0.5 m,同时在城陵矶附近尽快安排100亿m3分蓄洪区先行建设等措施,以提高城陵矶附近防洪调度的灵活性.由于城陵矶防洪控制水位问题复杂而影响面广,今后尚需结合三峡工程的建成运用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张峰 《湖南水利水电》2013,(1):46-48,69
随着江湖自然演变和人类活动影响,城陵矶附近地区的防洪形势日益严峻,妥善处理城陵矶附近超额洪水,对该地区以及荆江大堤和武汉市的防洪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国发[1999]12号文洞庭湖选择钱粮湖、共双茶、大通湖东垸等分洪垸先行建设。钱粮湖蓄洪垸承担蓄洪任务22.2亿m3,全垸一线围堤总长146.387km,保护面积450.04km2,2008年统计垸内人口23.44万人。钱粮湖垸蓄洪工程建设内容包括围堤加固工程、安全建设工程和分洪闸工程,工程总投资约20.84亿元。  相似文献   

4.
信息服务     
我国主要河段具备防御建国以来最大洪水能力根据国家防总相关会议的最新研究资料显示,长江、黄河、淮河、松花江等我国大江大河主要河段,已基本具备防御建国以来最大洪水能力。目前,长江初步形成了由水库、堤防、蓄滞洪区组成的防洪工程体系,防洪能力明显增强。依靠堤防工程并合理使用分蓄洪区,荆江河段可防御40 a一遇的洪水,城陵矶、武汉、湖口附近区可防御1954年型洪水(最大30 d洪量约200 a一遇)。三峡工程发挥作用后,配合使用蓄滞洪区,荆江河段防洪标准超过100 a一遇,城陵矶、武汉、湖口等河段可防御超过1954年量级的洪水。黄河中下游堤…  相似文献   

5.
根据实测水文资料构建了宜昌-大通一维水动力数学模型,用于研究长江流域上中游21座水库调度后在不同典型年的不同频率的中下游的超额洪量,具体包括以下内容:①构建长江中下游宜昌-大通一维水动力数学模型,并根据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的长江1956年和1998年的流量水位进行率定验证,率定验证结果良好;②针对目前已建成的长江中上游21座水库,根据上游水库配合三峡水库的防洪调度方式,利用建立的上述数学模型,对不同典型年的不同频率下的长江中下游各河段超额洪量的空间分布情况开展分析;③根据不同典型年、不同频率下的长江中下游荆江河段等4个地区的超额洪量,以及荆江等4个河段附近区蓄滞洪区的蓄洪容积分布情况,对在遭遇上述洪水情况下的长江中下游的防洪安全形势展开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计算的荆江等4个河段的超额洪量均小于其附近区蓄滞洪区的蓄洪容积,因此,可通过蓄滞洪区联合调度来减小城陵矶等3个河段的超额洪量,保证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防洪安全;②21座水库群联合调度下,遭遇到P=0.5%的设计洪水时,长江中下游如城陵矶附近地区仍然存在大量的超额洪量,而目前有些蓄滞洪区还在规划中,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因此需要加快规划和建设。  相似文献   

6.
洞庭湖区是我国洪涝灾害频发的地区之一,随着近些年来极端天气越来越频繁,研究洞庭湖区在遭遇历史极端洪水下的防洪形势极具现实意义。以1870年、1935年、1954年长江洪水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长江、洞庭湖及蓄滞洪区一二维耦合水动力模型,在现有地形及工程措施条件下,对洞庭湖区的水位及超额洪量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三峡及上游水库群补偿调度条件下,若遭遇1870年、1935年和1954年洪水,荆江附近及城陵矶附近的超额洪量大幅下降,再结合荆江地区及城陵矶附近蓄滞洪区的运用,洞庭湖区可安全度汛。三峡水库调蓄使枝城洪峰流量大幅下降,松滋口、太平口、藕池口(以下称为三口)洪峰流量也随之下降,洞庭湖区各站水位有所降低;蓄滞洪区分洪运用降低了莲花塘水位,荆江水面比降加大,三口洪峰流量进一步下降,受上游来水减少及下游水位降低的影响,湖区水位进一步下降。通过定量预测特大洪水长江中游及洞庭湖区防洪情势,可为洞庭湖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为提升湖区防洪减灾管理能力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文章介绍了城陵矶附近蓄洪区的基本情况和防洪的重要性,并结合当前的防洪重点,对城陵矶附近蓄洪区的建设的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并针对建设区复杂的情况和相关规程的缺乏,指出了建好蓄洪区的关键在于抓好试点工程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长江中游防洪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峡工程的首要任务是防洪,防洪的重点是保荆江安全。在此背景下分析长江中游当前防洪形势和三峡工程存在的问题,认为相对于长江中游洪水形势和防洪要求,三峡水库防洪库容远小于长江中游超额洪水,动态防洪库容小于设计静态防洪库容,有效防洪库容更小;长期河道演变使城陵矶等地同流量水位显著升高;中游蓄滞洪区建设规模严重偏小,而建设进度严重滞后,已有蓄滞洪区使用困难;当前大规模清水冲刷没有降低洪水位,反而荆江向洞庭湖分洪减小、河道泄洪能力进一步萎缩;三峡水库2008年按正常水位运行以来,连年拦中小洪水和超汛限水位运行,大量占据防洪库容和压低下泄洪水流量,使下游河道长期得不到洪水塑造,行洪能力和堤防得不到检验和考验。考虑到气候变化等不确定性影响,现在长江中游防洪形势仍然严峻。建议:切实维护三峡工程规划确定目标和防洪调度方式,严格控制汛限水位,积极采取优化调度增加水库防洪能力;尽快完成三峡工程规划要求的城陵矶附近蓄滞洪区建设,采取政策措施保证分洪与发展兼顾;改变和优化金沙江下游4大梯级水库汛期运行方式;加强三峡库区岸坡治理、提高水库防洪调度灵活性;采取积极措施维护长江中游江湖关系稳定。  相似文献   

9.
城陵矶地区是长江中下游洪灾最频发的区域之一,是长江水库群防洪的重点保护对象。金沙江下游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4座梯级水库与三峡水库组成的巨型水库群防洪能力巨大,显著改变了流域防洪调度格局。在概括分析城陵矶地区防洪需求,回顾三峡水库对城陵矶地区防洪补偿控制水位不同阶段成果的基础上,剖析了优化防洪补偿控制水位的研究要点,研究了金沙江下游梯级防洪库容投入情况,进而明确了提高防洪补偿控制水位的有利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在三峡水库水位达到城陵矶防洪补偿控制水位158.00 m后,金沙江下游梯级水库在预留40.93亿m3防洪库容的基础上,尚有30亿~60亿m3富余防洪库容可配合运用,为进一步提高三峡水库对城陵矶防洪补偿控制水位创造了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0.
北京城市副中心防洪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保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防洪安全,开展北京城市副中心防洪对策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因此,采用DHI洪水模拟系统中的MIKE11水动力模块,结合现有调度方式、工程条件和已有规划治理方案进行了防洪对策研究。经方案论证,按照分洪蓄洪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防洪布局调整后,当河系发生100年一遇洪水时,与现状防洪布局情况下相比,潮白河北京境内河道水位增加约0.20 m,潮白河吴村闸处河道水位增加0.10 m,略微加大了下游河道的防洪压力;北运河京冀交界处洪峰流量有所减小。蓄滞洪区方面,100年一遇洪水条件下,大黄堡洼和黄庄洼分洪水量比现状布局分别增加200万m~3和300万m~3,基本不会影响蓄滞洪区安全运用。因此,通过开挖温潮减河和建设宋庄蓄滞洪区,形成分蓄结合的防洪布局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蓄滞洪区概况海河流域蓄滞洪区共 2 6处 ,其中行滞洪区 8处、蓄滞洪区 1 8处 (统称为蓄滞洪区 ) ,均集中于海河水系的中下游 ,是流域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蓄滞洪区总面积 9695 km2 ,占流域总面积的3% ;设计滞洪总量 1 70亿 m3,其中设计滞洪水深大于 3m的面积 1 91 1 km2 ,滞洪量 72亿 m3。2 蓄滞洪区在海河流域防洪中的地位海河流域是我国政治文化中心和经济发达地区 ,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据1 997年统计 ,海河流域防洪保护区内有人口 85 85万 ,耕地 92 2 .8万 hm2 ,工农业总产值 82 0 4亿元。一但发生大的洪水…  相似文献   

12.
防汛抗旱减灾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修建加固了不同防洪标准的堤防25万km(1949年约为4.2万km);修建各类水库8.48万座,总库容4580亿m3,其中大型水库397座,总库容3267亿m3.各大江河都初步形成了以江河干支流的控制性枢纽工程、堤防工程、蓄滞洪区为主体的防洪工程体系.全国总供水能力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030亿m3增加到5800亿m3,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533万hm2.  相似文献   

13.
《中国防汛抗旱》2008,18(5):35-35
2008年7月21日,国务院批复《长江流域防洪规划》。指出:“力争到2015年,荆江河段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在遭遇类似1870年特大洪水时两岸主要防洪大堤不溃决,城陵矶以下河段能防御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过的最大洪水(1954年洪水);重要蓄滞洪区能适时适量运用,重要城市、洞庭湖和鄱阳湖区重点圩垸、主要支流堤防基本达到规定的防洪标准;  相似文献   

14.
洞庭湖枢纽调度方案比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城陵矶综合枢纽的运行初步拟定了5个比选调度方案。针对这5个方案,依托长江中下游一二维水沙模型,建立洞庭湖四口河系四水尾闾河网水沙数值模型,对城陵矶建闸及其调度后的影响开展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城陵矶建闸运行后,洞庭湖全湖区域泥沙淤积量随着闸上运用水位的升高而增加,七里山闸下河段泥沙淤积量减少甚至略有冲刷;城陵矶闸上洪峰水位升高0.03~0.05 m,洪峰流量减少142~330 m3/s,汉口站的洪峰水位变化不大,洪峰流量减少93~141 m3/s;如采用优选调度方案3,则洞庭湖24垸分洪量增加0.10亿m3,洪湖分洪区分洪量减少1.40亿m3,武汉附近区和鄱阳湖附近区分洪量分别减少0.94和0.75亿m3。  相似文献   

15.
王志民 《中国水利》2001,(Z1):79-80
新中国成立后,海河流域经过大规模水利建设,已建成1900多座水库,总库容302亿m3,其中山区大型水库31座,总库容259m3.开挖、疏浚行洪河道50余条,其中海河水系8条骨干行洪河道的设计入海能力达24680m3/s,为新中国成立初的10倍.在流域中下游地区规划保留了蓄滞洪区26处,蓄滞洪容积170亿m3.全流域初步形成了由水库、河道、蓄滞洪区组成的防洪体系和 各河系分流入海、分区防守的工程格 局.这些防洪工程在抗洪斗争中发挥 了显著的作用,为流域经济社会的发 展创造了良好的安全环境.据历年减 免洪涝灾害统计估算,防洪总效益约 为总投入的9倍.  相似文献   

16.
胖头泡蓄滞洪区位于黑龙江省嫩江、松花江干流的左岸,肇源县的西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24°08′~124°48′,北纬45°27′~46°03′,东西长约46km,南北长约58km,总面积1994km2,总容积85.59亿m3,现有蓄水能力42.91亿m3。胖头泡蓄滞洪区是哈尔滨和松花江流域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安全建设对哈尔滨和松花江中下游的防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加快安全建设的缘由1998年嫩江、松花江特大洪水,嫩江富拉尔基、大赉、江桥水文站最大洪峰流量分别达到15500m3/s、22100m3/s、26400m3/s,洪水重现期分别为150年一遇、380年一遇和480年一遇,是一场稀…  相似文献   

17.
20 0 3年 6月 16日 ,江西鄱阳湖康山蓄滞洪区 2 0 0 3年度安全建设应急工程实施方案 ,通过水利部委托长江水利委员会组织的审查 ,为 2 0 0 3年康山蓄滞洪区应急工程的实施提供了依据 ,同时也将进一步推动鄱阳湖区蓄滞洪区安全建设。康山蓄滞洪区运用时可有效分洪 16.5 8亿m3,占鄱阳湖整个蓄滞洪区分洪容积的 63 %,是实时调度中可能首先安排使用的蓄滞洪区江西积极推进鄱阳湖蓄滞洪区安全建设@长江  相似文献   

18.
汪杰 《治淮》2022,(12):53-54
<正>一、工程概况安徽省月潭水库位于新安江主源率水河中游,是以防洪为主,兼顾供水、灌溉、发电为一体的综合利用水利枢纽工程。水库建成之后,有利于调控洪水,削减洪峰,通过结合下游堤防、河道整治工程,能够将防洪标准提升到100年一遇。水库的死水位为157m,汛限水位160.5m,正常蓄水位165.0m,20年一遇洪水位165.8m,50年一遇防洪最高水位为168.7m,相应防洪库容0.73亿m3,100年一遇设计最高洪水位170.3m,相应的防洪库容0.96亿m3。  相似文献   

19.
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防洪标准为100a一遇,其流域上游规划2座中型水库、50余处蓄滞洪区尚未建成,副中心周边防洪工程距离规划标准差距较大,导致副中心防洪安全难以保障。针对副中心来自上游的外来洪水压力大、区内防洪工程不达标等问题,采用一维、二维数学模型,分别对区域洪水风险、穿越副中心的北运河漫溢造成的淹没风险,以及副中心周边三条干流河道堤防不达标造成的防洪风险进行模拟计算和具体分析。结果表明:流域上游洪水不经有效拦蓄下泄后,将导致北运河干流100a一遇洪峰流量增加33%;同时,副中心周边三条河道均存在堤防安全风险。其中北运河发生100a一遇洪水时,即使区内宋庄蓄滞洪区建成启用,仍将有2 590万m~3洪水从3 km无堤段漫溢,并淹没副中心核心区0.2~2 m深。风险研究结果还表明,一旦近期通州境内宋庄蓄滞洪区、温潮减河分洪道等规划工程建成后,将有效降低城市副中心的部分防洪风险。研究成果对保障副中心防洪安全的规划工程实施安排及防汛抢险安排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国正处于快速城镇化进程阶段,由此导致的城市内涝问题越发严重。基于TELEMAC-2D水动力学模型对山东东营市天鹅湖蓄滞洪区进行数学建模,模拟了201909号台风"利奇马"、201818号台风"温比亚"和50年一遇24 h降雨3种降雨情境下东营市天鹅湖蓄滞洪区不同进水闸开启方案组合下的入流过程,模拟结果表明:在台风"利奇马""温比亚"和50年一遇24 h降雨情境下进水总量分别为470万m3、451万m3和401万m3,均不超过天鹅湖蓄滞洪区蓄水能力,通过打开天鹅湖蓄滞洪区的进水闸,可有效控制广利河水位在3.30 m以下,保证城区排水系统不受顶托,维持正常的排水功能;模拟结果可为天鹅湖蓄滞洪区运行调度规程编制和防洪调度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