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多桩型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已有多桩型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考虑多桩型复合地基受荷荷后的实际工作性状和施工方法对桩间土承载力的综合影响,引入主控桩、辅桩和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及桩间土承载力提高系数,提出了多桩型复合地基承载力分步计算新方法。实例验证表明,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值与载荷试验实测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2.
桂林 《土工基础》2008,22(5):67-69
通过在室内饱和软粘土模型箱中进行的模型桩承载力载荷试验,发现了软粘土中挤土桩承载力存在明显的时间效应及承载力增长过程变化规律,提出了软粘土中挤土桩单桩极限承载力计算经验公式,为软粘土地基中挤土桩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结合甲醇储罐基础的现场试验,对不同基础刚度条件下的刚性桩复合地基桩、土承载力发挥系数和桩、土荷载分担比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基础刚度对桩、土承载力的发挥和荷载分担比具有显著的影响,在给定褥垫厚度、相同桩长、相同桩距条件下,基础刚度较大的桩承载力能充分发挥,柔性基础条件下桩间土承载力能充分发挥,桩承载力发挥很少。基础刚度较大的刚性桩复合地基的桩荷载分担比比柔性基础桩荷载分担比大,而柔性基础土荷载分担比比刚性基础土荷载分担比大。  相似文献   

4.
依据黄土地区公路地基湿陷性改良需要,制定了素土与石灰土夯扩挤密桩现场试验方案。通过现场详细测试,分析了素土与石灰土夯扩挤密桩的单桩强度、桩间土挤密效果、复合地基承载力等。结果表明素土桩的单桩承载力的特征值是550 k Pa,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能够达到370 k Pa;灰土桩的单桩承载力的特征值为1 400 k Pa,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能够达到450 k Pa。  相似文献   

5.
通过3组CFG-PHC组合式长短桩复合地基现场试验,研究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桩土应力比、应力分布、荷载分担比等性状。试验表明长桩的桩土应力比大于短桩;达到极限承载力后,短桩和长桩的应力比趋于稳定。在达到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时,桩间土承载力发挥最多,长桩次之,短桩最少。建议用发挥度组合法计算组合式长短桩复合地基承载力,且长桩、短桩的承载力发挥度可分别取0.6~0.8、0.2~0.3,认为桩间土强度发挥度β可大于1,并建议取1.4~1.8。  相似文献   

6.
考虑桩土变形协调的软土刚性桩复合地基设计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按照规范设计,软土刚性桩复合地基桩间土的承载力往往被过高使用,其设计承载力对应的沉降大于复合地基沉降,而实际中是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因此,桩间土承载力并不能按照设计发挥,主要原因是没有考虑桩、土变形协调的关系。为揭示桩、土变形协调的内在本质以及软土承载力被过高使用的问题,采用双曲线切线模量法,分别计算桩、土的p-s曲线,然后叠加成复合地基的p-s曲线,建立桩、土变形协调关系,以此分析桩、土荷载分担的情况。分析后发现,按照规范方法设计时,通常软土的承载力使用过高和桩的承载力设计偏低,如单桩承载力或其强度不足,易导致桩及复合地基破坏。针对规范方法的不足,提出合理的软土刚性桩复合地基设计应考虑桩、土变形协调的关系,应根据其p-s曲线按照相应沉降量所对应的荷载确定桩间土承载力,建立的考虑桩、土变形协调的软土刚性桩复合地基设计计算方法,可为今后设计提供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要介绍了载体桩复合地基的加固机理,给出了刚性桩复合地基桩土承载力发挥系数的定义以及影响桩土承载力发挥系数的主要因素,指出当桩的承载力发挥系数为常值时,载体桩设置桩帽不能提高复合地基承载力,设置桩帽的主要目的是减小厚径比、提高桩承载力发挥系数,使复合地基承载力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8.
开口钢管桩承载力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钢管桩轴向受荷承载力机理,从钢管桩的桩土特性、入岩深度、桩土恢复系数及沉桩工艺分析了开口钢管桩承载力的影响因素,提出在特定桩型、桩径情况下,桩的入岩深度及闭塞效应是影响桩承载力的重要因素,可通过改进沉桩工艺加深钢管桩入岩深度以提高桩承载力。  相似文献   

9.
刘杰  张可能 《工业建筑》2003,33(5):43-45,42
以剪切鼓胀破坏理论为基础 ,同时考虑桩土接触面上的摩擦 ,利用土压力理论探讨了散体材料变截面桩及其复合地基极限承载力的计算方法。通过算例讨论了桩型及桩土接触面上的摩擦角对散体材料桩及其复合地基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分析表明 :改变桩型能提高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 ,并能有效地降低桩土应力比  相似文献   

10.
从复合桩基的桩、土共同作用的机理出发,对复合桩基的整体承载力安全系数作了较为完整的分析。考虑桩、土分担荷载之比和桩、土安全系数取值的影响,提出了用分项系数法对整体承载力安全系数进行定义,同时考虑了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的大小及安全系数取值的影响。在计算复合桩基整体承载力安全系数时,考虑了由于遮拦作用而使土的极限承载力有所提高以及计入了群桩效应而使桩的极限承载力发生变化的情况,使得复合桩基整体承载力安全系数的定义和计算更加合理和完整。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5,(34)
CFG桩复合地基中单桩承载力大于基桩承载力,一般情况下桩间土承载力大于天然地基承载力。它作为一种新型的软弱地基处理技术,能够较好地发挥桩土共同作用,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地基处理工程中。  相似文献   

12.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完成了一组水泥土搅拌桩4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及桩顶应力、桩间土反力的原位测试。试验结果表 明,复合地基承载力高于单桩承载力;桩体屈服前,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桩土分担荷载比、应力集中系数、桩 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随外加荷载的增加而增加;应力减少系数随外荷载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3.
刚柔组合桩复合地基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新跃  徐策 《建筑结构》2007,37(3):103-105
由刚柔组合桩及桩间土组成的复合地基,其承载力是由桩和桩间土共同提供的,通过刚柔组合桩的施工,实现对桩间土的挤密加固,充分发挥和利用地基土的承载潜力,有效地解决软土地基承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刚柔组合桩复合地基及其复合模量的基本概念、承载力及复合模量的计算方法、检测方法;实践表明,刚柔组合桩复合地基具有较好的技术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多孔透水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是处理高速公路桥头软弱地基的一种新技术。为研究其承载特性,进行了现场试验,获得了不同荷载时复合地基承载力、桩土荷载分担比、桩土应力比以及承载力发挥的实测数据,并进行了FLAC3D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复合地基桩土荷载分担比、桩土应力比随着荷载增加而趋于稳定值;桩承载力发挥比例随着荷载增加增长较快,最终超过土的发挥比例;复合地基承载力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5.
为消除黄土地基湿陷性并提高承载力,常用挤密桩法处理黄土地基,孔内深层超强夯挤密桩是对孔内深层强夯挤密桩的发展。本文结合西安田家湾粮库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项目,对桩身填料灰土和渣土的孔内深层超强夯挤密桩进行试验,对两种填料的挤密桩承载力、挤密系数、湿陷性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填料挤密桩均能消除黄土湿陷性,灰土挤密桩处理效果优于渣土挤密桩,渣土挤密桩桩身挤密系数离散性较大。桩间土的承载能力均得到很大改善,并提高了桩间土承载力和复合地基承载力,灰土挤密桩桩体承载力平均值约为渣土桩的2倍,桩间土平均承载能力为处理前1.6倍,不同桩身填料对桩间土承载力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黄浩 《江苏建筑》2022,(5):122-126
为探究钢管桩端地基土发生流砂破坏对单桩承载力的影响规律,开展了桩端地基土流砂破坏监测和不同龄期下单桩静载试验研究。文章以苏州某高层建筑地基加固纠偏项目为工程依托,对钢管桩现场静载试验结果和地基土流砂破坏情况进行分析,并定量分析了钢管桩端流砂破坏对单桩承载力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钢管桩休止期28 d内桩端砂性持力层地基土发生流砂破坏是单桩承载力增长不大的主要原因,试验12根钢管桩内流砂破坏土塞高度增加0.09 m~0.43 m,平均增长高度为0.26 m,但休止期内单桩承载力却增长不大。砂性土作为静压钢管桩桩端持力层易发生管涌或流砂,引起建筑物发生蠕变变形,采用桩端注浆的方式增加单桩承载力的同时,还可抑制建筑后期沉降。  相似文献   

17.
裴勇 《山西建筑》2005,31(14):62-63
对饱和粘性土中挤土桩竖向承载力时间效应进行了分析,根据工程实践经验,针对成桩后28d饱和粘性土中挤土桩单桩竖向承载力不达设计要求这一问题,提出一些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对包裹砂桩挤密复合地基与压密砂土地基进行静载荷对比试验,研究了桩长、桩径、桩间距和长径比的改变对包裹砂桩复合地基承载力与沉降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地基土中增加包裹砂桩可以有效限制地基土侧向变形,发挥包裹砂桩桩体的竖向承载力,使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明显提高,沉降显著减少;桩径、桩间距和长径比对包裹砂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沉降影响较为显著,随桩径增大和桩间距减小,复合地基承载力提高且沉降降低,长径比明显变小时,桩土应力比更大,更有利于桩承载力的发挥,而桩长对其影响并不明显;包裹砂桩复合地基的桩间距不宜大于4D;桩侧土压力随深度递减,桩侧和桩端荷载分配比例与桩长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9.
复合桩基承载力安全系数的定义与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云军  宰金珉 《工业建筑》2005,35(Z1):464-467
通过对桩土分担荷载之比和桩土安全系数各自取值的影响的分析,提出用分项系数法对复合桩基整体承载力安全系数进行定义,并且分析了影响复合桩基安全系数的因素。在计算复合桩基整体承载力安全系数时,考虑了由于遮拦作用而使土的极限承载力有所提高以及考虑了群桩效应而使桩的极限承载力的变化,使得复合桩基整体承载力安全系数的定义和计算趋于更加合理和完整。  相似文献   

20.
高笑娟  谢镭  张萍 《建筑技术》2007,38(3):193-195
采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对支盘桩桩周土的内摩擦角、粘聚力、桩土界面间摩擦系数、桩土弹性模量比等因素对支盘桩的承载力的影响进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桩周土的参数对支盘桩承载力存在比较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