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福州市大学城污水处理厂污泥为主要原料,采用氯化锌活化一管式炉热解法制备污泥基活性炭。结果表明,氯化锌化学活化一管式炉热解法制备污泥活性炭的最佳工艺参数为:以亚甲基蓝吸附值和得率作为控制指标,综合考虑所得最佳水平组合为活化剂浓度为3mol/L、热解温度为550℃、热解时间为2h、液固比为1.5:1,所得活性炭的亚甲基蓝吸附值为41.9mg/g,得率为48.9%。并在此基础上,表征、分析了污泥、污泥活性炭和商品活性炭的微观形貌、比表面积、浸出重金属含量。  相似文献   

2.
用磷酸活化法制备甘蔗渣活性炭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蔗渣为原料,在不同操作条件下制备得到活性炭,测定了相应的活性炭对亚甲基蓝脱色的吸附值,并研究了亚甲基蓝吸附值与活化剂浓度、活化时间和活化温度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浸渍剂浓度是用磷酸活化法制备活性炭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在磷酸浓度为40 wt%,活化时间为12 h,活化温度为500℃时,甘蔗渣活性炭的吸附能力最高,亚甲基蓝的吸附量达到294.866 mg/g.  相似文献   

3.
利用废轮胎热解炭制取活性炭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热解炭是废轮胎热解的重要产物之一.以CO2气体作为活化剂对废轮胎热解炭制取活性炭的活化温度为820~950℃,活化时间为60~360 min.在试验条件下,活化温度越高,活化时间越长,活性炭烧失率越大,比表面积也越大.制得的活性炭具有与商业活性炭相似的中、大孔隙分布,而微孔则不发达,因此孔容积小于商业活性炭.在950℃,240 min条件下得到中等比表面积(306 m2/g)的活性炭.针对碘、苯酚和亚甲基蓝三种物质考察了活性炭的液相吸附特性.热解炭和活性炭对亚甲基蓝和苯酚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而碘吸附值则与商业活性炭尚有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4.
氯化锌活化法制备棉花秸秆活性炭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棉花秸秆为原料,采用氯化锌活化法在不同操作条件下制备活性炭,通过检测活性炭样品的比表面积、亚甲基蓝吸附值和碘吸附值,探讨了浸渍比(氯化锌与原料的质量比)、活化时间和活化温度等操作条件对活性炭样品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范围内,氯化锌活化法制备棉花秸秆活性炭适宜的操作条件如下:浸渍比为1.5:1,活化温度为550℃左右,活化时间为90 min,在较优条件下制得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可达1 403 m2/g,碘吸附值可达1 188 mg/g,亚甲基蓝吸附值可达238 mg/g。  相似文献   

5.
污泥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在焦化废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以城市污水厂脱水污泥为原料,氯化锌为活化剂的污泥活性炭制备工艺及其在焦化废水中的应用。在活化温度为550℃、活化剂浓度为5mol/L、固液比1:2及活化时间40min条件下,制备得到的活性炭亚甲基蓝吸附值为145.35mg/g,BET比表面积值为297.36m^2/g。将制备的污泥活性炭产品应用于焦化废水中,实验结果表明:污泥活性炭的最佳投加量为3g/L,室温下。吸附时间360min,脱色率和COD去除率分别可达到96.55%与82.95%。  相似文献   

6.
采用碱、盐、碳化改性花生壳以改变其原有结构增加孔容积,使吸附能力增强.用单因素变量法考察了改性剂浓度、改性时间、改性温度、液固比等因素对改性花生壳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碳化处理的花生壳对亚甲基蓝模拟废水的吸附效果最好,碱改性的其次,三种改性花生壳对亚甲基蓝的去除率分别为96.7%,93.1%,70.2%。  相似文献   

7.
对以脱硅稻壳为原料、Na OH和Na2CO3为混合活化剂制备活性炭的工艺进行了4因素(活化温度、活化时间、活化剂混合比、浸渍液质量分数)3水平的响应面优化研究.结果显示:活化温度和浸渍液质量分数对活性炭的碘吸附值有显著地影响.在活化温度635℃,活化时间35 min,混合比4∶1,浸渍液质量分数40%时碘吸附值出现极值,验证实验的碘平均值为1 383.5 mg/g,与预测值基本吻合.另外对所制活性炭进行了性能表征,采用SEM表征了活性炭的形貌,BET法计算了活性炭的比表面积,BJH方程计算出活性炭的孔径分布.得到其比表面积为1 566.1 m2/g,平均孔径为2.05 nm,总孔容为0.80 cm3/g.  相似文献   

8.
核桃壳化学-物理耦合活化法制备活性炭及其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植物废弃物核桃壳为原料,以化学-物理耦合活化法制备了核桃壳活性炭,考察了磷酸浓度、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对核桃壳活性炭碘值、亚甲基蓝吸附值和烧失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制备条件为:磷酸质量分数85%,活化温度900℃,活化时间3h。在此制备条件下,核桃壳活性炭的比表面积为1 241.81m2·g-1,吸附累积总孔容为0.90cm3·g-1,最可几孔径分布为1.62nm。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比表面积测定仪以及红外光谱仪对核桃壳活性炭的表面形貌、孔结构及表面官能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以农业废料棉花秸秆作为原料,采用化学活化法,氯化锌为活化剂制备高效的生物质活性炭。研究了浸渍比、活化剂浓度、活化温度、活化时间4个工艺参数对制备活性炭的得率及吸附碘值的影响。找到其最佳制备条件:浸渍比为4∶14(g·mL~(-1)),氯化锌浓度为3mol·L~(-1),活化时间为500℃,活化时间为100min,在此条件下制得的活性炭其吸附碘值为1 050mg·g~(-1),得率为53%,比表面积为1 383.7m2·g~(-1),总孔容积为0.766cm3·g~(-1),平均孔半径为1.1nm。考察活性炭在吸附时间、投加量、pH条件下对亚甲基蓝的吸附量,初始浓度为50mg·L~(-1)的亚甲基蓝,活性炭吸附量达到49.4mg·g~(-1),吸附等温线可以用Langmuir模型描述。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木质素基活性炭的吸附机理,选用环境友好型木质素作为碳基原材料,通过溶液混合和浸渍沉淀相转化成膜技术制得硫酸盐木质素/醋酸纤维素复合膜(KL/CA-M),经高温炭化和磷酸活化处理得到吸附性能优异的木质素基活性炭,并对其结构、热性能和吸附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活性炭的结构稳定,吸附性能优异;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木质素质量分数为50%的复合膜为初始基膜,最佳炭化活化温度800℃,活化时间60 min,磷料质量比为1,该条件下所得木质素基活性炭比表面积达1 375.649 m2/g,微孔体积为0.714 m3/g,对亚甲基蓝的吸附量达到157.24 mg/g,远高于商品活性炭;木质素基活性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属于放热过程,吸附行为兼具有单层和多层吸附的特点;吸附过程包括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共同作用,且受多个扩散过程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