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对硅铝比为50的Al-SBA-15介孔分子筛开展吸附脱除喹啉的十二烷溶液中碱性氮化物的实验,研究其吸附脱氮工艺条件及性能。结果表明,碱性氮化物在Al-SBA-15(50)上的最佳吸附温度为140℃,适宜的剂油质量比是1∶30,适宜的吸附时间为20min。此时吸附量为30.6mg/g,脱氮率为68.02%,吸附动力学可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表示。  相似文献   

2.
分别以普通的硅酸钠、硅溶胶、正硅酸乙酯和高模数比的硅酸钠(模数比为3.3)为硅源,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剂,采用水热法合成了V-MCM-41介孔分子筛,用低温液氮吸附分析探讨了V-MCM-41分子筛的合成机制.结果表明,不同硅源均可形成中孔结构的分子筛,但制备条件差别较大,其主要原因在于硅源中的硅物种以不同的多聚体存在.  相似文献   

3.
分别以普通的硅酸钠、硅溶胶、正硅酸乙酯和高模数比的硅酸钠(模数比为3.3)为硅源,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剂,采用水热法合成了V-MCM-41介孔分子筛,用低温液氮吸附分析探讨了V-MCM-41分子筛的合成机制。结果表明,不同硅源均可形成中孔结构的分子筛,但制备条件差别较大,其主要原因在于硅源中的硅物种以不同的多聚体存在。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子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劣质重油中典型的氮化物(吲哚)在4种不同硅铝比的FAU分子筛上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在温度823K下,吲哚在4种FAU分子筛上的吸附量随着压力的增大而增加,并在800kPa左右达到饱和状态;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硅铝比的增大,分子筛孔道的自由体积增加,吲哚在FAU分子筛上的饱和吸附量增加;通过Langmuir关联,证明了吲哚在FAU分子筛上的吸附属于单分子层吸附;根据分子模拟结果可从微观角度解释FAU分子筛硅铝比对吲哚吸附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以MCM-41分子筛为主体、AlCl3为客体,采用后嫁接法制备不同硅铝比的Al-MCM-41分子筛吸附剂;采用X射线衍射、N2吸附-脱附等表征其织构性质;采用动态吸附法,并联合气相色谱-硫化学发光检测器考察其对催化裂化汽油的吸附脱硫性能及硫化物动态变化趋势;利用氨气程序脱附法和吡啶原位吸附红外光谱法分析其吸附脱硫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后嫁接法制备的Al-MCM-41分子筛中铝物种能很好地与表面硅羟基结合,并保持了良好的二维六方规则排列的孔道结构;铝物种的引入可以有效调控介孔分子筛的酸性质,其中L酸中心位数量提高较明显,同时伴有B酸中心的微弱增强;Al-MCM-41分子筛中与配位不饱和且无B酸性的铝物种有关的L酸活性中心对2,3,4-三甲基噻吩和C_4噻吩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进而可提高其对催化裂化汽油的吸附脱硫效果。  相似文献   

6.
以廉价的水玻璃、硫酸铝为原料,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ADMAC)为介孔模板,通过水热法合成了多级孔ZSM-5分子筛,并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N_2吸附-脱附等手段对所得样品进行了表征。考察了PDADMAC加入顺序和用量、硅铝比、正丁胺用量、水硅比以及氯化钠用量等合成条件对多级孔ZSM-5分子筛的合成和孔结构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凝胶时将PDADMAC加入至硅源中合成的多级孔ZSM-5分子筛介孔孔容较大,介孔孔径分布相对集中;随着PDADMAC用量的增加分子筛的介孔孔容增大;适当的硅铝比和水硅比有利于合成出较大介孔孔容的多级孔分子筛;氯化钠的加入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多级孔ZSM-5分子筛的介孔孔容和介孔孔径分布。  相似文献   

7.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剂、以硝酸镍为镍源,采用水热合成法合成Ni-MCM-41杂原子分子筛,并对其进行红外光谱(IR)、X射线衍射(XRD)及N2吸附-脱附表征。IR和XRD结果表明样品具有MCM-41分子筛的介孔结构,镍离子已进入分子筛骨架,N2吸附-脱附结果得出Ni-MCM-41杂原子分子筛的比表面积为523 m2/g,平均孔径为2.82 nm,孔体积为0.625 8 cm3/g。研究了Ni/SiO2摩尔比对分子筛吸附脱除含吡啶模拟柴油碱性氮化物的影响,确定Ni/SiO2摩尔比为0.01的Ni-MCM-41分子筛吸附脱氮效果最佳。考察了分子筛用量、吸附温度、吸附时间对Ni-MCM-41(0.01)分子筛吸附脱氮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吸附脱氮条件为:分子筛用量为0.02 g/mL(相对于模拟柴油),吸附温度为40 ℃,吸附时间为20 min。  相似文献   

8.
碱对AIMCM—41介孔分子筛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用NaOH和TEOH合成了AlMCM-41介孔分子筛,用XRD,27AAl MAS NMR,SEM,TEM,IR,N2低温吸附和TG-DTA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和比较。结果表明,TEAOH和NaOH对AlMCM-41有序结构的影响不同,当硅铝原子比为25或50时,用NaOH合成的样品有序性较高,而当硅铝比有15时,用TEAOH合成的样品有序性较高,交换成氢型AlMCM-41后,当硅铝比为25或15时,用TEAOH合成的样品抗水解性能优于用NaOH合成样品,其酸量也较大,用TEAOH合成的样品粒度小,比表面积,孔径和孔体积都大于用NaOH合成的样品。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不同Co掺杂量介孔Co-MCM-41分子筛吸附脱除FCC柴油中的碱性氮化物。静态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各Co-MCM-41分子筛的吸附脱碱氮能力均优于MCM-41,其中Co-MCM-41(0.06)的吸附容量最大为9.11mg/g,优于MCM-41的7.36mg/g。但当掺杂Co/Si比大于0.06时,过多的Co会以Co3O4形式高度分散在分子筛孔道中,堵塞了吸附活性位,使其吸附脱除FCC柴油中碱性氮化物的能力反而有所下降。Co-MCM-41(0.06)静态实验时FCC柴油的GC-NCD结果表明,脱除了82.21%苯胺类碱性氮化物,44.68%的弱碱性吲哚类氮化物及24.43%的非碱性的咔唑类氮化物,说明Co-MCM-41(0.06)对碱性氮化物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动态实验结果表明,每克Co-MCM-41(0.06)可将15.2mL的FCC柴油的碱氮从235.95μg/g脱除到10μg/g以下,吸附容量为3.09mg/g,动态实验时MCM-41吸附脱碱氮能力几乎完全消失了。采用焙烧或乙醇溶剂洗涤再生处理模拟柴油的Co-MCM-41(0.06)几乎完全恢复了吸附脱氮能力,但处理FCC柴油试样的再生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0.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剂,正硅酸乙酯为硅源,硫酸铝为铝源,利用三甲基苯(TMB)为溶剂溶解催化油浆制得的有机混合液作为增孔剂,合成出具有较大孔径的A l-MCM-41介孔分子筛。结果表明,采用有机混合液为增孔剂合成的分子筛具有很好的结构性能,试样平均孔径、孔容、BET比表面积分别为4.74 nm,1.41 cm3/g,870.23 m2/g。与单纯使用TMB合成的A l-MCM-41介孔分子筛相比,使用混合液制备的试样结晶度得到提高,平均孔径增大,焙烧后的失重较小且放热平缓。  相似文献   

11.
不同类型碱对AlMCM-41分子筛合成及催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无机碱NaOH和有机碱TEAOH合成了不同硅铝比的AlMCM -4 1介孔分子筛 ,通过XRD、SEM、TEM、NH3-TPD、吡啶吸附和N2 等温吸附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 ,使用TEAOH适合于合成低硅铝比的AlMCM -4 1分子筛 ,而使用NaOH合成高硅铝比的AlMCM -4 1分子筛 ,所得产物的有序程度较高。由TEAOH合成的AlMCM -4 1分子筛的比表面积、孔径、总酸量和B酸量均略大于由NaOH合成的试样 ,而且对异丙苯裂解和苯与 1-十二烯烷基化反应的活性前者也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2.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不同Al含量的Al-MCM-41介孔分子筛,考察了分子筛催化甲醇和多聚甲醛合成聚甲氧基二甲醚(PODEn,n为聚合度)的性能;采用XRD、FTIR、N2吸附-脱附、ICP-OES、SEM、NH3-TPD等方法分析了分子筛的孔结构和酸性质对产物分布的影响,并对PODEn的合成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结...  相似文献   

13.
厚壁MCM-41中孔分子筛的合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在水热条件下,以硅酸钠、活性氧化铝为硅源和铝源,表面活性剂CTMAB为结构模板剂,对合成过程的凝胶组成、晶化温度、晶化时间等因素进行正交试验,成功地合成出相对结晶度高的厚壁MCM-41中孔分子筛材料。采用XRD、低温N2吸附(BET)等测试手段对合成的MCM-41样品进行表征。考察了影响MCM-41孔壁厚度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向体系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和有机酸,有效地控制了体系的pH,提高了MCM-41的相对结晶度和孔壁厚度。通过优化合成条件,合成出孔径318nm、比表面大于1000m2·g-1、孔壁厚度282nm的MCM-41中孔分子筛。  相似文献   

14.
 以Si-MCM-41、Al-MCM-41(1) (n(Si)/n(Al)=15)、Al-MCM-41(2) (n(Si)/n(Al)=10)以及用NH4NO3或HAc的醇溶液分别与Si-MCM-41离子交换所得的H-MCM-41(N)和H-MCM-41(H)为载体制备了系列Ru/MCM-41催化剂。采用N2吸附、XRD和H2-TPR表征了负载Ru前后催化剂的结构及Ru在各种载体表面上的分散状态。以0.5%(质量分数)苯的环己烷溶液为模型化合物,在298K、3.0MPa反应条件下,考察了上述催化剂的苯液相加氢反应性能,并与Ru/HY、Ru/H和Pt/MCM-41催化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载体MCM-41的n(Si)/n(Al)和表面化学组成等性质对Ru在其表面上的分散状态、还原性及催化性能均有影响。对苯的转化率与反应时间的关系曲线进行拟合,发现其遵循一级动力学方程,加氢反应速率常数按照Ru/Al-MCM-41(2)相似文献   

15.
赵志西  刘靖  谭涓  倪晓磊 《石油化工》2007,36(10):995-1000
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正硅酸乙酯、氢氧化钠体系中添加不同铝源、钛源制备杂原子介孔MCM-48分子筛。通过调变母液的碱度,经水热晶化在不同杂原子源合成体系中按不同次序分别得到杂原子M41S系列的六方相(MCM-41)、立方相(MCM-48)和层状相(MCM-50)产物,其中立方相产物出现在较窄的碱度区间。合成过程中硅源正硅酸乙酯在不同碱度下的缩聚产物硅酸根多聚体或低聚体和水解产物乙醇的含量是生成立方相产物的关键因素,而杂原子源中的异丙醇会削弱碱度对产物相态的影响。在此相变规律基础上,对于不同杂原子源采用合适的母液碱度获得高杂原子含量的n(Si)∶n(Al)=20的Al-MCM-48分子筛和n(Si)∶n(Ti)=50的Ti-MCM-48分子筛。  相似文献   

16.
分别用NaOH和TEAOH合成了AlMCM 4 1介孔分子筛 ,用XRD、2 7AlMASNMR、SEM、TEM、IR、N2 低温吸附和TG DTA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和比较。结果表明 ,TEAOH和NaOH对AlMCM 4 1有序结构的影响不同。当硅铝原子比为 2 5或 5 0时 ,用NaOH合成的样品有序性较高 ;而当硅铝比为 15时 ,用TEAOH合成的样品有序性较高。交换成氢型AlMCM 4 1后 ,当硅铝比为 2 5或 15时 ,用TEAOH合成的样品抗水解性能优于用NaOH合成的样品 ,其酸量也较大。用TEAOH合成的样品粒度小 ,比表面积、孔径和孔体积都大于用NaOH合成的样品  相似文献   

17.
助模板剂对MCM—41分子筛孔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硅酸钠-硫酸铝-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水体系中,加入不同类型,如正庚烷、三甲基苯和十二胺的有机助模板剂(简称助剂)进行MCM-41分子筛的合成试验,并用XRD、IR及N2吸附等方法考察了助剂对MCM-41分子筛孔径、热稳定性及酸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十二胺助剂对MCM-41分子筛的孔径影响最大,但热稳定性较差,相比之下,三甲基苯助剂合成的MCM-41分子筛具有孔径大、热稳定性好和酸性特征较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以钠基累托土为原料,氯化铝和氢氧化钠配合物为铝交联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溶液(CTAB)为改性剂,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分别制备了铝层柱累托土(Al-REC)、改性Al-REC和硅铝层柱累托土(Si-Al-REC),并借助X射线衍射仪(XR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对试样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改性Al-REC中加入TEOS,有助于累托土层间的膨胀。Si-Al-REC的(001)晶面层间距为3.05nm,较Al-REC(2.75nm)有所提高。Si-Al-REC经600℃的100%水蒸气处理2h后,比表面积保留率为79.2%,表明试样具有较高的水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超大孔分子筛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氧化铝和硅酸钠为骨架的铝硅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为模板剂,用水热法全成超大孔MCM-41分子筛,并对合成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晶化温度过低,形成MCM-41分子筛速度慢,温度,过高,会破坏模板分子之间形成胶棒的内聚力,形成MCM-41分子筛还需适当的CTMAB/H2O,碱度,H2O/SiO2等条件,否则会降低结晶度甚至于生成其它杂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