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食源性疾病通常由食源性微生物、寄生虫、有害化学物质等物质通过食物传播的形式引起,对人体器官组织伤害较大,导致人体中毒,甚至死亡。中国作为一个食品消费大国,食品安全极为重要,我国暴发的食源性疾病严重危害着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并影响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本文首先对我国食源性疾病的现状进行了综述,以期提高对我国食源性疾病现状的认识和了解,在此基础上,从政府和检测机构两个层面对食源性疾病的监测技术进行阐述,介绍了我国食源性疾病报告的监测网络和监测报告系统,并具体综述了对有毒化学物质和食源性病原体的监测方法。本文有利于揭示我国食源性疾病的现状,并为我国食源性疾病的预防、监测和控制提供可供参考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食源性疾病是指食物原因导致人体出现的各种不适症状,根据症状类型可以分为普通病例和特殊病例,普通病例主要是因为食用了不干净的食物,引起人体肠胃不适或者胃肠道感染;食源性疾病较为常见,影响人体健康,需要加强重视。对此,本文主要针对食源性疾病控制和餐饮食品安全管理对策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3.
食源性致病菌是食源性疾病的首要病因, 由其引起的食源性疾病长期以来一直是食品安全的主要威胁, 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形势更严峻, 应引起重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在降低食品安全风险、保障食品安全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日益显著。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食源性致病菌风险评估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介绍了风险评估实际应用过程中我国学者对国外模型构建的利用和优化, 并总结我国食源性致病菌风险评估中存在的问题, 为更好地开展食源性疾病监测和食源性致病菌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每每发生一起食品安全事件,都会刺激人们敏感的神经,但有一类却往往被大家忽视,那就是食源性疾病。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曾在多个场合强调,食源性疾病才是我国最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食源性疾病重视不够记者:什么是食源性疾病?它危害有多大?陈君石:通俗地说,食源性疾病就是吃出病了,食物中毒了。你吃坏了拉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美国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建立的历史,汇总分析2011—2017年美国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数据,并与同期我国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数据进行比较。中美两国同期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数据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微生物因素是导致食源性疾病暴发的主要原因。面对全球贸易一体化和后疫情时代的挑战,我国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体系应加速运用新技术,提高识别预警能力,同时进一步发挥食源性疾病暴发资料对制定我国相关食品安全管理措施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6.
李瑞  杨庆慧 《中国食品》2012,(10):65-65
最近一项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显示,我国每年有2亿人次罹患食源性疾病,食源性疾病已成为我国头号食品安全问题。但由于食品安全涉及面广、覆盖范围大、监管战线长,仅仅依靠有限的行政资源去监管显得力不从心,加强面向公众的食品安全教育工作十分紧迫。  相似文献   

7.
笔者在多年食品安全相关教学中发现,很多人对食品安全问题存有较多偏见与误解,即使是食品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过食品微生物学、食品毒理学和食品安全学后,仍然对食品安全的头号问题认识不足。文章浅析了生物性污染引起的食源性疾病的特点与危害、被忽视的原因,并提出了不同层面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据了解,食源性疾病是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而食品微生物污染则是引起食源性疾病的根源,因而微生物检测技术的革新将对食源性疾病的控制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国经济的发展进步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饮食结构和习惯发生了明显的改变,食品种类的丰富,导致食品安全风险相应增加。全球食源性疾病发病率在近十年内一直呈上升趋势,食品安全问题不容忽视。食源性疾病主要由食源性致病菌导致,该病菌也是食品安全的重要隐患。本文从食源性疾病现状入手,就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现状和食品微生物危险性评估发表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
食源性疾病是食品安全的主要问题,近年来,国内外食源性疾病时间频频发生,据WHO(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各国食源性疾病的漏报率在90%以上,每年公布细菌性食源疾病事件对于实际发生率来说只是冰山一角。因此,对食源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食物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保证。食品安全牵涉到管理者、生产者、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已经逐渐演变为一个社会公共管理问题。近年来,我国因食品安全问题而导致的中毒现象严重威胁着公民的生命安全,因此建立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应上升到国家公共管理的高度。本文将详细地论述食物安全公共管理体系的构建及应用。  相似文献   

12.
旅游业作为绿色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 越来越受到各地区的关注, 旅游经济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占据的比例也逐年快速增长。其中, 食品安全问题不仅关系到旅游群众的健康、生命, 也关系到地区、国家旅游经济的发展, 较好的食品安全管理对旅游经济的带动具有正面意义与舆论导向, 同时也备受社会、媒体及群众的关注。本文具体阐述了旅游经济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结和分析了我国旅游过程中食品安全管理的特点, 从法律法规、安全监管、食品企业及安全教育与社会监督等现阶段食品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从食品安全问题对游客、对食品行业、对旅游经济等方面的深远影响进行了描述, 最后表明食品安全管理对旅游经济发展具有正面而意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已然成为现阶段国家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和创新的基本共识,初步形成了"企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整体格局。本文综述了当前公众参与社会共治的诸多障碍,既有风险评估过程的"排他性"、风险交流流于形式、信息公开不全和滞后等政府制度规制问题,还有公众参与意愿不强和参与能力不足等自身问题。提出了应当从健全公众参与风险治理机制、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强化司法救济、优化公众参与激励机制和加强食品安全教育等多举措并举,提高公众参与风险治理的能力和积极性,旨在保障公众参与食品安全风险治理的有效实现,为深化社会共治格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徐博 《食品科学》2023,44(7):404-412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是最重要的民生问题,是媒体和公众时刻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目前食品安全舆情监测体系与社交媒体的高速发展不相匹配,带来的问题层出不穷。由于食品安全舆情具备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和存在虚假不实信息等特征,因此目前的舆情监测难度不断增加。基于此,本文梳理分析目前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现状,初步构建人工智能食品安全舆情热度监测体系,并以大型农贸市场的食品安全微博舆情为例,提出舆情管理一体化解决方案。本文为有效应对食品安全网络舆情提供借鉴,为相关政府部门提高管理效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我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与落实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食品安全法>规定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对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的有害因素进行监测.依照<食品安全法>,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并实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结合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组织制定并实施了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2010年首次在全国31个省和新疆建设团范围内开展了食品中化学性污染物及有害因素、食源性致病菌、食源性疾病的风险监测,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的有效落实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6.
新时代环境背景下,传统食品安全风险治理模式暴露出脆弱性弊病,探索食品安全风险长效治理机制十分必要。文章以韧性治理为研究视角,构建食品安全风险韧性治理框架,并进一步分析韧性治理与食品安全风险治理在价值、主体、机制方面的多元契合性。最后,以韧性治理为指导,提出构建食品安全风险治理的多元协同机制、智治运行机制、公众参与机制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7.
食源性疾病的风险监测是国内外公共卫生管理中的重点,当前的监测体系缺乏主动全面的患者信息收集,人工填报存在的较多漏报问题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本研究针对上述问题,开展了省市两级食源性疾病主动挖掘信息平台框架设计,前端通过医院HIS系统自动汇总和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主动挖掘信息化手段,有助于打破过去的人工填报导致的数据采集瓶颈、全面采集全省范围内食源性疾病监测病例及相关信息,能够提高与医院信息系统的对接程度,提升食源性疾病数据采集工作的自动化能力。后端设计的食源性疾病关联性分析功能,通过对病例信息、 标本检验信息、暴露食品信息等的关联性分析,有助于识别散发性和聚集性食源性疾病,更好的了解各省食源性疾病发生、发展情况与规律,提前发现食源性疾病暴发迹象并进行及干预。对提升各地食源性疾病的“早发现、早预防、早控制”能力,完善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工作流程,创新信息化业务模式将产生积极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8.
作为食品安全治理的重要主体,公众参与于我国食品安全治理现代化建设意义重大。随着近年来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公民权利意识的增强,公众参与食品安全治理的社会环境正在逐渐形成。然而从实际效果来看,公众的有效参与仍面临着诸多亟待化解的困境。本文通过对社会价值、存在价值和制度功能的分析,深入探讨了公众参与食品安全治理的价值,比较了不同角色定位下公众的参与目的与参与类型的差异,剖析了我国食品安全治理中公众参与界限与制度保障方面存在的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须确立公众参与原则、明确公众参与的主体与范围、完善制度保障、健全配套措施,方能促进我国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的形成,提升政府公信力,实现公众的食品安全利益与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9.
伍建海 《食品与机械》2015,31(6):264-266
中国的旅游食品安全管理已经建立了相应的法律体系,并具有相应的行政管理机关,初步形成了完整的旅游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然而,由于食品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旅游食品安全管理自身的特点,中国的旅游食品安全管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有必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从普通食品安全管理和旅游食品安全管理两方面解决这些问题,达成完善旅游食品安全管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Food safety and quality audits are used widely in the food industry for various reasons (to evaluate management systems, obtain certifications to certain food safety and quality standards, assess the condition of premises and products, confirm legal compliance, and so on). Nowadays, the increased interest of consumers on food safety and quality matters, triggered mainly by recent food scandals, has enabled the public and private food sectors to develop a variety of food safety and quality standards. These standards have both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their effectiveness depends on several factors such as the competency and skills of auditors and the standard used in each case. Although the industry continuously invests in developing and improving these systems, the number of foodborne outbreaks per year appears to be quite stable in both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This may be an indication that additional measures and techniques or a different approach would be required to further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food safety and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s.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role of audits and food safety and quality assessment systems in the food industry, presenting the results of several studies and briefly describing the main food safety and quality standards currently used in Europe (with particular emphasis on the United Kingdom and Greece), the U.S., Australia–New Zealand, and Asi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