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酱由于其特有的色、香、味已成为人们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佐餐品,然而,我国多年传统酱类,如黄豆酱、甜面酱等单一的产品市场,已满足不了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求,人们对产品的花色品种、营养成分及保健性有了更高的要求。为此,不少企业也做了一些开发性的工作,但品种较少。而国外,尤其是从我国引进酿造技术的日本,酱的品种较多,例如,大豆酱、米豆酱、麦豆酱混合调味酱及最近开发的营养豆酱等系列产品已达数十种,年产量达69万吨。国内企业如何开发酱类市场,增加花色品种,笔者认为有必要了解一下日本酱类品种。现就日本的白色豆酱、红…  相似文献   

2.
采用蚕蛹为原料,探讨了在蚕蛹予处理后,配合大豆制曲、酱醅发酵、精制等不同阶段豆酱生产蚕蛹豆酱的工艺条件,通过比较分析得到了较佳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3.
豆酱酿制法     
豆酱是以大豆为主要原料的一种酱类,我国南方称黄豆酱、豆瓣酱,北方称为大酱。是一种半固体粘稠状的调味品,也是生产各种花  相似文献   

4.
豆酱中产生的白色结晶是影响产品外观质量的主要原因,文章以生产工艺过程为主线,对豆酱生产中产生的白色结晶物进行了分析研究,从生产操作上对其抑制、消除方法进行初步试验探讨,为进一步应用于大生产提供了切实可行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传统豆酱和商品豆酱发酵过程中营养及理化指标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山东传统豆酱和天源商品豆酱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发酵阶段豆酱样品的营养及理化指标,探讨两种豆酱发酵过程中养分动态及成品豆酱的氨基酸含量差异,并分析两种豆酱的制作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山东豆酱的总酸在发酵过程中呈波动上升的趋势,成品酱总酸含量为6.26%;天源豆酱总酸呈逐步上升后趋于平稳的趋势,成品酱总酸含量为3.13%。山东豆酱与天源豆酱发酵过程中可溶性糖和有机碳含量呈下降的趋势,但天源豆酱的可溶性糖和有机碳含量显著高于山东传统豆酱。山东豆酱的有机碳和可溶性糖含量比商品豆酱下降快。两种豆酱的粗蛋白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氨基酸态氮含量均呈逐渐上升趋势,山东豆酱的粗蛋白和氨基酸态氮含量明显高于天源豆酱。山东成品豆酱氨基酸总量为天源成品豆酱的1.3倍。除精氨酸和酪氨酸外,山东豆酱的各种氨基酸含量高于天源豆酱。  相似文献   

6.
红果油辣豆酱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勇 《中国酿造》1999,(1):33-34
豆酱在我国城乡人民日常生活中,是一种比较普遍的佐餐食品。尤其在豫东地区,几乎家家会做,四季均可食用。只是由于工艺落后、卫生条件差,所制作的豆酱质量低劣,风味欠佳。在当令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情况下,这种立法生产的粗制豆酱已不能适应消费者的要求。村对上述问题,我行进行了开发研究,对工艺全过程进一步地加以改进和完善,研制出了红果辣豆酱产品。其生产工艺全过程如下所述。三原料的选择及生产条件主料黄豆应选择个大、粒匀、皮薄、蛋白质含量高、色泽金黄、不霉不烂,并进行预处理,去除杂物。食盐要求纯净,无杂质,符…  相似文献   

7.
日本豆酱的生产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前言 日本豆酱技术是奈良时代由中国传入的。它是一种具有良好保存性能的发酵食品。现年产量约57万t。日本每人每天约消费25g豆酱。日本豆酱是制备日本豆酱汤的基本配料,还常常加入一些蔬菜及其它配料,在日本许多家庭中,早餐常为米饭和日本豆酱汤。日本豆酱亦可作为制作鱼类和蔬菜的调味品。 日本豆酱的命名方法很多。如根据原料命名,以大豆为原料的,大豆与米、麦等谷物组成的;按成品的色泽命名,如白色豆酱、淡色豆酱、红色豆酱等;以口味命名,如甜豆酱、甜口豆酱、辣口豆酱等;以产地分,有信州、仙台、佐渡、江户豆酱等…  相似文献   

8.
豆酱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酱是传统的大豆发酵食品,深受人们喜爱。该文从豆酱的生产工艺、杀菌技术以及风味品质角度出发,对行业内的研究进行系统的综述,并提出发展趋势及今后研究的重点,为行业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豆酱在我国城乡人民日常生活中,是一种比较普遍的佐餐食品,尤其在豫东地区,几乎家家会做,四季均可食用.只是由于工艺落后,卫生条件差,所制作的  相似文献   

10.
马勇 《中国调味品》1999,(1):24-24,30
豆酱在我国城乡人民日常生活中,是一种比较普遍的佐餐食品。尤其在豫东地区,几乎家家会做,四季均可食用。只是由于工艺落后,卫生条件差,所制作的豆酱质量低劣,风味欠佳。在当今人民水平普遍的情况下,这种土法生产的粗制豆酱已不能适应消费者的要求。针对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1.
“掖醅”是家酿豆酱促熟的民间秘技,清末为闽南地区各酱园引用,做法是在豆酱制醪前先将成曲湿水、集聚、摊晾。过程如是反复一次后,再配水调盐下缸制醪。可以加速豆酱成熟,提升酿造豆酱品质。将掖醅应用于酱油、豆酱生产中收效大,豆酱生产周期缩短一半,氨基酸态氮生成率高,产品质量、风味好。  相似文献   

12.
DSC在大豆蛋白功能性质研究中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大豆蛋白因其独特的蛋白含量及其较高营养价值,多年来倍受关注。该文综述近十年来有关DSC在大豆蛋白功能性质研究中应用,其中主要涉及大豆蛋白11S和7 S成分热属性及pH、离子强度、钙离子、乙醇、2-巯基乙醇对大豆蛋白热稳定性及功能性质的影响;有关大豆蛋白结合水及其分散相的热属性和流变性质研究,为在酸性条件下制备含大豆蛋白的半固体食品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甜面酱是以小麦或面粉作为主要原料,经微生物发酵而成的具有特殊滋味和体态的调味品。文章主要从甜面酱的风味物质成分、分析检测风味成分的方法以及影响风味成分的主要因素等方面介绍目前的研究状况,并对上述内容的进一步研究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4.
黄豆甜面酱生产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甜面酱、豆酱各自不同的生产工艺过程,分析它们各自的感官、理化、卫生指标,综合各种数据找出各自最佳的生产工艺及参数,并结合数据开发研究新型黄豆甜面酱的生产工艺方法。结果表明:黄豆面酱原料配比10∶1,浸泡时间60 min,蒸煮时间常压4 h,或0.2 MPa 30 min,制曲温度37℃,盐水用量为原料的90%,浓度约为12%,温度45℃,前发酵温度42℃,发酵时间前期约40 d;后发酵温度38℃,发酵时间约30 d。黄豆面酱的感官指标达到最佳,理化、卫生指标都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5.
豆酱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乔鑫  付雯  乔宇  黄红霞  康旭  汪超  李冬生 《食品科学》2011,32(2):222-226
对工厂化生产的豆酱SPM04 和传统酿制的豆酱SPS06 样品进行了初步的感官评价,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吸附并结合气质联用(GC-MS)的方法对两种样品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共鉴定出化合物61 种,SPM04 与SPS06 豆酱分别为39 种和38 种,这些化合物包括醇2 种、酸1 种、醛7 种、酮4 种、酯13种、酚7 种、烷烃8 种、含氮杂环化合物5 种、呋喃7 种、以及其他化合物7 种等10 类;其中苯甲酸乙酯、苯乙酸乙酯、安息香醛、风信子醛、苯乙醇、麦芽酚、2- 乙酰基吡咯和对乙烯基愈创木酚8 种化合物在两个样品同时检出,且含量相对比较高,分别占总的风味物质含量的43.1% 和48.49%,对豆酱的风味起着重要作用。传统豆酱在色泽、气味和体态方面均优于工业化生产的豆酱。  相似文献   

16.
大豆豆粕的功能特性及其研究开发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豆粕含有的大豆分离蛋白、大豆低聚糖、小分子大豆肽和大豆膳食纤维4种功能成分及其保健作用,同时,对豆粕研究开发现状进行阐述,进而对豆粕的开发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黄稀酱生产新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膨化原料和多菌种发酵生产黄稀酱,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室确定制曲和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米曲霉As3.951(沪酿3.042)和黑曲霉As3.350分开制油,混合发酵,二者比例为8:2。采用稀醪发酵,发酵后期添加鲁氏酵母As2.371增香,添加量为5%,发酵15-20d,与传统工艺相比,明显缩短生产周期,提高原料及设备利用率,并且产品质量稳定,风味好。  相似文献   

18.
赵建新  戴小军  田丰伟  张灏  汤坚  陈卫 《食品科学》2009,30(20):394-397
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提取传统发酵豆酱中的风味物质,通过气质联用(GC-MS)结合气相-嗅闻法(GC-O)分析豆酱的风味成分,确定豆酱中的主要呈香物质以及各物质对风味的贡献度。实验得出26种挥发性物质与风味的对应关系,其中HEMF、酯类、2,3-丁二醇、乙酸、苯甲醛、苯乙醛、2,6-二甲基吡嗪对豆酱的风味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19.
以微波功率、辐照时间和装填量为工艺参数,以菌落总数、大肠菌群为检测指标,研究了豆酱的微波杀菌工艺条件,并与传统巴氏杀菌工艺进行比较,分析了杀菌前后豆酱感官品质和色差值的变化。结果表明:微波功率、杀菌时间与装填量对杀菌效果均有明显影响,豆酱微波杀菌最佳工艺参数为:3 400 W,120 s,100 g/袋。菌落总数减少99.9%,大肠菌群数<3.0 MPN/g,产品符合国家标准。与巴氏杀菌工艺相比,豆酱感官品质尤其是色泽变化更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