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侏罗系三工河组相对优质储集层的成因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9  
在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侏罗系中,三工河组与八道湾组、西山窑组相比,在同等条件下具有更好的储集性能,特别是在莫索湾地区,三工河组埋深虽已达4500m,但仍具有较好的孔渗性。因此三工河组是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侏罗系的主力含油层段和勘探目的层,已发现多个油气藏。研究三工河组相对优质储集层的形成条件和控制因素,可为该区的油气勘探提供储集层依据。  相似文献   

2.
准噶尔盆地侏罗系三工河组层序界面结构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通过对露头,钻井测井和地震资料的研究,认为在准噶尔盆地侏罗系三工河组J1s^22砂体之中从反旋回的转折点上发育一侏罗系内部层序界面,该界面的识别标志明显,在露头,钻井,测井以及地震剖面中具有较好的反映,由于J1s^22砂体的组合关系在盆地不同部位具有较大的差别,因而导致该界面的表现样式具有极大的差别,主要表现为层序底界具有上下岩性接触关系复杂,沿层地球物理参数变化多端以及多端以及界面上下地震反射结构差异较大等特征,因此该界面在全盆范围内非均一性特征突出,而形成该界面均一性的主控因素为构造活动特别是盆地内的局部构造活动的差异性导致的不同区域可容空间的变化,此外沉积供给和气候的变化也是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准噶尔盆地腹部下侏罗统三工河组沉积体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岩心观察为基础,结合砂岩含量的变化及钻井、测井特征、地震反射等标志,总结了准噶尔盆地腹部侏罗系三工河组的沉积微相类型及相标志。指出,三工河组沉积时期砂体沉积微相的发育与分布主要受北东和北西方向物源体系的控制;由于不同沉积时期基准面与A/S比值的动态变化、物源体系特征及古地貌形态等的差异,导致了研究区东、西部沉积相类型及演化特征的差异;垂向上,沉积作用经历了由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一曲流河三角洲一湖相的变化,其中三工河组中、晚期形成的三角洲前缘河口坝砂体和水下分支水道砂体是最重要的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4.
准噶尔盆地莫北凸起侏罗系三工河组沉积相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岩心观察描述资料为基础,综合钻井、录井、测井及地震等资料分析,认为准噶尔盆地莫北凸起在三工河组为一套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与浅湖-前三角洲沉积,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2个亚相及7个微相,浅湖沉积微相主要由浅湖泥构成。其中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的水下分流河道是有利储集砂体。  相似文献   

5.
宝浪油田侏罗系三工河组浅水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焉耆盆地侏罗系三工河组广泛发育由辫状河进积到湖泊中形成的辫状河三角洲。这种三角洲特征显著不同于其它三角洲,其主体是辫状分流河道和水下分流河道。宝浪油田含油层段主体为辫状分流河道,以心滩发育为主要特征,是典型的浅水缓坡粗粒辫状河三角洲沉积。  相似文献   

6.
准噶尔盆地现今的地温梯度低(约为2.3℃/hm),其腹部西侧侏罗系三工河组辫状河三角洲砂体的埋深差异极大(约为2100 m)、成岩作用复杂,影响油气勘探开发部署.通过岩石薄片、阴极发光、扫描电镜和包裹体荧光显微鉴定,结合黏土矿物的演化特征,深入分析了准噶尔盆地腹部西侧沙窝地、莫西庄及征沙村3个小区三工河组储层的成岩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前,对三工河组层序地层的划分以及三工河组二段砂体的成因类型存在一定的争议.从沉积相研究入手,通过野外露头剖面的观察,结合岩心、测井以及相序组合特征的分析,认为三工河组主要为滨浅湖沉积,而三工河组二段砂体为陆上辫状河沉积.在此基础上,通过不同层序界面的识别结果以及层序划分的基本原则,把侏罗系三工河组重新划分为5个三级层...  相似文献   

8.
准噶尔盆地石南油田三工河组储集层沉积特征与油气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石南油田侏罗系三工河组油藏储集层沉积特征进行精细描述,应用地质、测井和地震等方法对沉积环境、沉积相和沉积层序进行综合分析发现,研究区目的层主要是一套受构造和气候条件控制的沉积成熟度低、富含牵引流成因的流水构造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通过对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微相特征与含油气性对比分析认为,水下分流河道含油气性较好,是较为有利的开发层位;沉积微相对储集层非均质性及油水运动的影响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从岩心相、测井相和地震相等方面入手.深入探讨了准噶尔盆地Z1井区J1s2储层的沉积微相展布.认为J1s22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多期叠加的分流河道微相沉积.J1s21下部为曲流河三角洲前缘席状砂微相沉积、上部为曲流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沉积。Z1井位于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微相沉积区,有利于形成岩性油气藏。  相似文献   

10.
准噶尔盆地沙南断块侏罗系西山窑组含油砂体微相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岩心精细描述及微相分析,研究了准噶尔盆地沙南断块侏罗系西山窑组四段(XS4)的沉积相和骨架砂体的微相特征。XS4砂层组自上而下可进一步划分出三个砂层XS4^1、XS4^2和XS463。其中,XS4^2和XS4^3的砂体发育,是一套三角洲前缘亚相为主的沉积,骨架砂体属三角洲前缘河口坝成因。河口坝包括坝顶和坝缘两种沉积类型。坝顶的砂层单层厚度大,泥岩夹层少;坝缘的砂层单层厚度小,泥岩夹层发育,向边缘砂层很快尖灭。  相似文献   

11.
准噶尔盆地腹部下侏罗统三工河组物源体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噶尔盆地腹部下侏罗统三工河组物源体系至今没有统一的认识。从砾石成分、地层倾角测井、碎屑矿物稳定系数、岩石粒度以及古地貌等方面进行了论证,对影响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三工河组沉积的物源体系进行了综合判定,认为研究区三工河组沉积受西北部的克拉玛依、乌尔禾和东部的卡拉麦里等3个物源控制,这对指导该地区下步的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准噶尔盆地庄1井区下侏罗统三工河组二段砂体成因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准噶尔盆地庄1井区下侏罗统三工河组二段砂体是重要的油气储集体,明确该套砂体的成因,建立该区的沉积相模式,对于该区的进一步勘探有重要指导意义。目前对此套砂体成因的认识不一。通过对庄1井区的岩心、岩相、岩相组合的细致分析,认为J1s2^1(下侏罗统三工河组二段上亚段)主要为曲流河三角洲前缘沉积,而J1s2^2(下侏罗统三工河组二段下亚段)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且夹有滑塌浊流沉积。图8参10  相似文献   

13.
准噶尔盆地中部地区侏罗系三工河组储层中广泛发育固体沥青,记录了重要的油气成藏信息。基于岩相学、反射率、激光拉曼光谱和生物标志化合物等多方面的综合分析,结合构造和成藏演化史,探讨了沥青的成因、来源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指示意义。研究区三工河组储层沥青主要赋存在构造缝中,裂缝面存在弯曲变形,矿物显微构造变形明显,指示沥青形成与构造活动破坏古油藏有关。沥青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与油源对比结果指示沥青主要来源于二叠系风城组和下乌尔禾组的烃源岩,具有混源成藏特征。沥青成熟度较低(等效镜质体反射率为0.62%~0.79%),且具强烈生物降解特征,说明为生物降解成因沥青,同时生物标志物指示沥青受到晚期原油充注的影响。古油藏成藏时间在中侏罗世车—莫古隆起形成初期,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古隆起抬升遭受强烈剥蚀,古油藏遭受破坏进而引发轻烃组分散逸,并伴随生物降解作用演化形成沥青。早白垩世,下乌尔禾组烃源岩晚期油气开始充注后,三工河组储层没有再发生强烈构造活动,随储层再次埋深和油气充注,最终形成现今油气藏。虽然研究区三工河组储层曾经历构造活动调整,但油气的再次充注使其仍成为有利的勘探对象。  相似文献   

14.
准噶尔盆地陆西地区侏罗系三工河组油气成藏条件优越,是非常有利的勘探区带。通过岩心观察、粒度分析和单井相分析等,明确了石南13井区三工河组二段二亚段一砂组(J1s22-1)为多期叠置的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J1s22-1砂组具有2类砂体结构单元,分别为水下分流主河道结构单元和水下分流河道侧翼结构单元,前者自底向顶砂岩粒度变粗、单期砂体厚度变大、物性越来越好,后者自底向顶砂岩粒度变细、单期砂体变薄、物性变差。精细油藏解剖和失利井分析表明,水下分流主河道结构单元顶部砂体的储集性能远远好于侧翼结构单元顶部砂体的储集性能,这一因素是控制石南13井区油气藏的关键。基于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综合地震属性研究和单井相分析,刻画了水下分流主河道砂体的发育区,论证并部署了和8预探井。在和8井目的层的试油中获得了产量8.29t/d的工业油流。钻探结果与预测一致证实了地质认识的正确性,揭开了陆西地区三工河组油气勘探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5.
焉耆盆地博湖坳陷三工河组下段地震相—沉积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焉耆盆地博湖坳陷岩性圈闭发育的有利区带,在地震层序划分的基础上,利用地震波振幅、频率、连续性、内部结构以及外部形态等特征,在研究区目的层划分出6种地震相类型。通过井-震结合,将地震相转化为与之相对应的沉积相。结果表明:三工河组下段主要发育冲积扇、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滨浅湖、浊积扇、半深湖等6种沉积相(亚相)类型;同时该区发育5个规模较大的沉积体,大体上对应着北西、北东及南部3个物源区。综合分析认为,三工河组下段整体上岩性圈闭发育条件较差,局部发育的河口砂坝、滨浅湖滩坝、浊积扇等可以形成岩性圈闭。  相似文献   

16.
准噶尔盆地中部侏罗系层序地层格架   总被引:22,自引:6,他引:16  
应用层序地层学地层基准面的原理和方法,综合研究准噶尔盆地中部钻井、测井及地震资料,确定层序界面的识别标志,在盆地中部侏罗系识别出两种层序界面类型(不整合面和沉积作用转换面),在井一震标定的基础上建立了层序地层格架。准噶尔盆地中部侏罗系发育5个具有等时意义的层序界面,将其划分为4个长期基准面旋回,分析侏罗系不同层序基准面上升期与下降期地层叠加样式及沉积相、微相构成,确定三工河组是盆地中部最重要的勘探目的层系,其储集层类型主要为三角洲前缘河口坝和水下分支水道.有利储集相带的展布与所处层序地层位置密切相关,主要分布于基准面上升期。图6参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