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Zr-Sn-Nb-Fe合金板材进行了β相水淬后的不同温度退火处理,获得了初生相数量、尺寸分布的样品,研究了材料在3.5wt%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经500℃退火后,Zr-Sn-Nb-Fe合金在部分区域出现了再结晶;合金样品中生成的Zr(Nb,Fe)_2相为密排六方(HCP)结构,晶粒尺寸小于100 nm;经550℃退火后,样品中初生相尺寸较小。在退火温度升高后,腐蚀质量降低。退火过程析出的小尺寸Zr(Nb,Fe)_2相能提升合金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Fe77.5-x-yCuxNbySi13.5B9合金(x=0.1;y=0~3)经低温长时间等温退火后合金元素(Cu和Nb)对品化的影响。发现非晶带在低于300℃退火时形成a-Fe(Si)纳米品,晶粒尺寸取决于合金化学成分和热处理条件.发现,Fe77.5Si13.5B9合金即使在300℃退火晶粒也生长,400℃时晶粒长成枝状品.FC77pi]35B9合金经300tX300h退火平均晶粒为28urn,而在FC7。SClllsil3。Bg合金中晶粒直径约15nin,这与FC735ClllNb多if35Bg合金经常规温度退火后的晶粒尺寸相同.加Cu加速了品化,有效地抑制了品位长大.含1%Cu的Fe-St-B合金晶粒…  相似文献   

3.
Fe72.7Cu1Nb2V1.8Si13.5B9合金的热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治  何开元  张洛 《金属学报》1997,33(12):1289-1294
研究了Fe(72.7)Cu1Nb2V(1.8)Si(13.5)B9非晶合金在不同温度(763—883K)退火1h后的热磁曲线(σs-T曲线)借助于碰分析的方法,由σs1/B-T曲线并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了合金中α-Fe(Si)相和剩余非晶相的体积分数、饱和磁化强度及Curie温度随退火温度Ta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当Ta<823K时α-Fe(Si)相的饱和磁化强度σsα和Curie温度随Ta的增加略有下降,当Ta≥823K时σsα和TCα保持不变;剩余非晶相的饱和磁化强σsA度和Curie温度在整个退火温度范围内均随Ta的增加而单调下降并且两者之间呈近似直线关系。  相似文献   

4.
采用X射线衍射(XRD)、差热分析(DTA)和电子显微镜研究Ni60Nb40和Ni40Nb60快淬非晶的晶化行为。结果表明,在10 K/min加热速率下采用差热分析测得Ni60Nb40和Ni40Nb60的非晶初始晶化温度分别为913和917K,且两种非晶样品在低于各自初始晶化温度退火时均发生了晶化。其中,Ni60Nb40样品经763 K退火48 h后仍保持非晶态,而经873 K退火1 h后,则析出面心立方纳米晶颗粒;对于Ni40Nb60非晶合金,在763 K温度下退火48 h就发生晶化,析出面心立方纳米相。晶化样品中均发生明显的成分偏聚现象。结合金属玻璃中的微结构与动力学不均匀性以及β弛豫过程,初步探讨Ni60Nb40和Ni40Nb60快淬非晶相关低温纳米晶化行为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5.
采用单辊快淬法制备Fe78Co2Zr8Nb2B9M1(M=Ta、Cu)非晶合金薄带,在不同温度下对合金进行等温热处理。利用DTA、XRD、TEM、VSM和阻抗分析仪研究合金的热行为、微观结构、磁性能及巨磁阻抗效应。结果表明,晶化初期,Fe78Co2Zr8Nb2B9Ta1非晶合金析出α-Mn亚稳相和α-Fe(Co)相,Fe78Co2Zr8Nb2B9Cu1非晶合金仅析出α-Fe(Co)相。600℃退火后的Fe78Co2Zr8Nb2B9Cu1合金中晶化相的平均晶粒尺寸小于Fe78Co2Zr8Nb2B9Ta1合金。合金的M s均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Fe78Co2Zr8Nb2B9Ta1合金的H c在600℃退火后明显增大,这与α-Mn型相的析出有关;而Fe78Co2Zr8Nb2B9Cu1合金的H c在600℃退火后达到极小值。合金的GMI max值随退火温度增加先上升后下降。Fe78Co2Zr8Nb2B9Cu1合金具有比Fe78Co2Zr8Nb2B9Ta1合金更显著的GMI效应。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两种制备工艺的Zr-0.8Sn-1Nb-0.3Fe锆合金进行了微观组织分析与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增加冷轧次数与退火过程会导致锆合金的晶粒尺寸变大和不均匀化,平均尺寸从3.9μm长大到6.0μm;且析出相的尺寸变大、弥散程度降低,平均尺寸从74.6nm长大至89.6nm。增加冷轧次数与退火过程会使基体中的Nb进一步析出,析出相中Nb/Fe比值增加,平均值从1.17增加至1.39。两种锆合金中的析出相主要为面心立方结构的(Zr,Nb)2Fe化合物,Nb/Fe比值较低,尺寸较大。而在增加冷轧次数与退火过程的锆合金中还观察到少量密排六方结构的Zr(Nb,Fe)2析出相,Nb/Fe比值较高,尺寸较小。  相似文献   

7.
采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两种制备工艺的Zr-0.8Sn-1Nb-0.3Fe锆合金进行了微观组织分析与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增加冷轧次数与退火过程会导致锆合金的晶粒尺寸变大和不均匀化,平均尺寸从3.9μm长大到6.0μm;且析出相的尺寸变大、弥散程度降低,平均尺寸从74.6 nm长大至89.6 nm。增加冷轧次数与退火过程会使基体中的Nb进一步析出,析出相中Nb/Fe比值增加,平均值从1.17增加至1.39。2种锆合金中的析出相主要为面心立方结构的(Zr,Nb)_2Fe化合物,Nb/Fe比值较低,尺寸较大。而在增加冷轧次数与退火过程的锆合金中还观察到少量密排六方结构的Zr(Nb,Fe)_2析出相,Nb/Fe比值较高,尺寸较小。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B和Nb对Fe-Nb-B合金中纳米品和剩余非品基体的显微结构和内禀磁性的影响,并讨论了B和Nb的作用.用单辊熔体旅淬法制备Fe86-xNbxB14(X=0~8)合金.晶化行为和显微结构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和透射电镜研究,居里温度(Tc)和超精细场用热重力分析仪和57Fe穆斯堡尔诺测量.Fe86-xB14。(x=0~8)最初品化样品的品位尺寸,从x=0~4的>50nm减小到x=5~8的<20nm.x=4~6时激活能明显增加而晶粒尺寸明显减小.由于成核的激活能通常高于核生长的激活能.激活能的增加对成核机制到完全结晶过程有重大贡献.当x—4~6时晶粒尺寸减…  相似文献   

9.
MA法制备Fe83Nb7B9Cu1纳米晶粉末及其热稳定性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利用高能球磨法在Fe Nb B Cu体系中获得纳米晶粉末 ,研究了机械球磨过程中产物的组织结构、α Fe相平均晶粒尺寸及其热稳定性。结果表明 :采用Fe 2 0B中间合金粉末代替B粉并未明显影响机械合金化动力学过程 ;球磨至 5h时 ,即可获得平均晶粒尺寸约 18nm的α Fe单相过饱和固溶体 ,其后延长球磨时间 ,晶粒尺寸缓慢减小 ,至 45h后 ,平均晶粒尺寸减小到 9nm。退火处理后的XRD分析表明 ,α Fe过饱和固溶体从 10 0℃开始发生结构弛豫现象 ,738.8℃后则发生了相转变 :α Fe过饱和固溶体→α Fe固溶体 Fe3 B FeB ,在 5 5 0℃以内退火 ,纳米晶粒长大不明显 ,在 770~ 95 0℃范围内退火 ,晶粒开始明显长大 ,但晶粒尺寸仍处于纳米级范围。  相似文献   

10.
采用旋铸急冷工艺在大气环境中制备出了(Ni0.75Fe0.25)78Si10B12非晶合金带材。X射线衍射(XRD)分析表明样品为完全非晶。用Diamond TG/DTA差热分析仪在高纯氩气保护下测量了非晶薄带的热稳定性参数Tg,Txi,Tpi并分析其晶化行为,加热速度分别为10K/min,20K/min,30K/min,40K/min。(Ni0.75Fe0.25)78Si10B12非晶合金的Tg,Txi,Tpi均随加热速率的增加而增加,说明其玻璃转变和晶化行为均有动力学效应。分别用Kissinger法和Ozawa法计算该非晶合金的晶化激活能,2种方法的计算结果是一致的。对试样在通高纯氩气保护下,进行等温(695K,715K,745K,765K,保温60min)退火处理,利用XRD分析了非晶合金等温晶化时相转变及组织转变。合金在715K和745K温度退火时,在非晶基体上析出了单一的γ-(Fe,Ni)固溶体,平均晶粒尺寸分别约为10.3nm和18.5nm,765K退火处理后的结晶相为γ-(Fe,Ni),Fe2Si,Ni2Si和Fe3B,平均晶粒尺寸约29.6nm。  相似文献   

11.
采用熔体快淬及晶化退火工艺制备了含铌单相纳米晶Nd12.3Fe79.2Nb2.5B6合金,研究添加Nb对单相Nd2Fe14B纳米晶合金的磁性能、交换耦合和微观结构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Nb的添加提高了合金的非晶热稳定性,使得合金最佳晶化温度升高;合金晶化退火后,Nb可使晶粒尺寸分布均匀,并得到单一Nd2Fe14B相;晶粒边界比较完整,存在共格、半共格或大角度晶界,但没有观察到晶界相.上述结构可有效提高合金的磁性能,增强交换耦合作用.通过对Nd12.3Fe79.2Nb2.5B6合金磁性能分析可知:650 ℃晶化退火10 min后的合金性能最佳,交换耦合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12.
将Fe73.5Cu1Nb3-xTixSi13.5B9(x=0,1,2,3)合金快淬带进行高能球磨制成粉末样品,在550℃真空退火1h,研究了磁粉的相结构及磁性。结果表明,随球磨时间延长,不添加Ti的Fe73.5Cu1Nb3Si13.5B9合金中析出晶化相的晶格常数增大。添加Ti的Fe73.5Cu1Nb3-xTixSi13.5B9(x=0,1,2,3)合金在球磨60h后再退火,可以得到单一α-Fe(Si)软磁相,且随Ti含量增大,析出晶化相的晶格常数减小,饱和磁化强度增大、矫顽力降低。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选择了成发为Fe73NbxAl5-xGe2P10C6B4(x=0,1,5,原子百分比)的合金系。利用单辊急冷法制备出宽约5mm、厚度不同的条带,通过DSC、XRD以及Faraday磁天平、静态磁性测量仪等手段研究了合金的热稳定性、非晶结构和磁性能。发现含1%(原子)Nb的Fe73NbxAl5-xGe2P10C6B4合金的过冷液相区△Tx最宽,达到66K,且能制备出厚度大小100μm的完全非晶。整个合金都具有很高的饱和强化强度σs。经973K退火900s后,由于α-Fe等晶相的析出,使得各金的σs和Hc都迅速升高。  相似文献   

14.
采用XRD、DSC、VSM等分析检测方法,研究了Fe73.5Cu1Nb3Si13.5B9软磁材料的最佳退火工艺。结果表明:合金经550℃×1h退火后可获得由纳米晶α-Fe(Si)相和少量非晶相所组成的复相组织,具有优异的综合软磁性能。随退火温度的升高,α-Fe(Si)软磁相晶粒尺寸逐渐增加,Fe2B硬磁相不断析出,从而导致合金的软磁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15.
采用单辊快淬法制备Fe80Zr5Nb4B11合金,并在不同温度下对其进行退火,研究热处理对该合金的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镜(TEM)表征合金的结构,利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测量合金的磁性能。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增加,α-Fe晶体相从非晶基体中析出;晶粒尺寸逐渐增大;Fe80Zr5Nb4B11合金的比饱和磁化强度(Ms)在300℃下降,之后保持持续上升的趋势;而矫顽力(Hc)的变化相对复杂,呈现先上升→下降→上升的趋势,这些特征与其微观结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Fe-Cu-Nb-V-Si-B纳米晶合金磁导率与温度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温度(530—620℃)退火后的Fe72.7Cu1Nb2V1.8Si13.5B9纳米晶合金初始磁导率μi与温度T的关系(μi-T曲线).实验结果表明,退火温度Ta对μi-T曲线的形状有较大的影响.根据Ta可将μi-T曲线划分为三种类型,其对应的退火温度分别为(1)Ta=530—550℃,(2)Ta=560—590℃,(3)Ta600℃.分析了这三种类型的μi-T曲线对应的合金相结构,讨论了双相纳米晶合金中晶体相的晶粒尺寸、体积百分数及剩余非晶相的磁特性对μi-T曲线形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通过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Zr-Nb-Cu合金最终退火板材的显微组织及第二相,并利用选区电子衍射确定第二相晶体结构。结果表明,在Zr-Nb-Cu合金退火板材中存在两种第二相,第1种为体心立方(bcc)的β-Nb,尺寸较小,在晶粒内部弥散分布;第2种尺寸较大,在晶界分布,这种第二相为含Fe和Nb的四方结构Zr2Cu相。  相似文献   

18.
日本住友特殊金属公司最近研究用金属注射成形(MIM)制造Nd-Fe-B永磁体的技术,并且把MIM法制造的Nd-Fe-B永磁体的性能与用于压实成形(DC)法制造的Nd-Fe-B永磁体的性能进行对比.Fd-Fe-B合金用真空感应炉熔炼,在钢模中冷却。合金锭在盘磨中破碎,用气流喷磨磨粉.截份的平均位应为3μm-5μm。在283K下,合会粉末与溶解在纯水中的甲级纤维素搅拌混合,在293K下,混合物在1.7MPS压力下注入到腹内,模胜尺寸为lbounX18mmXho模胜的温度35W沿厚度(slDlll,方向施加四场强度!.35:MAAn.为了防止合金粉末氧化,注射…  相似文献   

19.
利用快速退火(RTA)以600℃/min的升温速车到预期温度后,在极短保温时间内完成热处理过程,与传统热处理(CRA)的Nd-Fe-B(Nd=6~12,B=3~9)对合金的磁性和微结构作了对比。合金成分分作3组:Fe-Nd2Fe14B两相系统;固定6at%B;固定9.5at%Nd.用单辊快淬法制备样品,辊速万或40m/s.热处理分两组,一组是采用传统热处理,升温速率100℃/min,温度550~800℃,保温2~30min。另一组则采用快速退火热处理.矫顽力和磁化强度随着温度上升而增加,最佳条件为700℃,保温Zmin。超过7Mt,矫顽力随处理温度升高而快速下降.…  相似文献   

20.
用X射线衍射方法研究了(FeCo)73.5Cu1Nb3(SiB)22.5非晶合金在不同温度退火的晶化行为及晶格常数的变化。500℃退火时,在非晶基体中析出α-Fe(Si)(bcc)相,620℃退火时仍没有新相出现,680℃退火后的Fe3B、Fe23B6化合物中含有Si、Nb。α-Fe(Wi)相的晶格常数α0随退火温度的升高先减小后增大,在620℃时最小为α0=0.2836nm,在退火过程中,晶化相的结构不随外加磁场发生变化。热磁曲线表明:合金淬火非晶态时的Curie温度Tc=330℃;α-Fe(Si)(bee)相的晶化温度Tx=516℃,Curie温度Tc=6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