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0 毫秒
1.
明清时期苏北地区黄、淮、运在此交汇,地理位置极其重要。黄河水患的严重危害以及繁忙的漕运和频繁的河工是导致苏北运河区域水神信仰盛行的主要原因。在明清朝廷的倡导和推动下,苏北地方官员和普通民众建立起了众多用于祭祀水神的庙宇和祠堂。水神信仰的盛行使明清时期苏北运河区域的民间信仰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明清时期的苏北地区黄、淮、运在此交汇,地理位置极其重要。运河的流经在促进苏北运河沿岸城镇经济发展的同时,对沿岸地区信仰风俗也产生了重要影响。繁忙的漕运和因保漕而实施的河工是导致苏北黄运沿岸地区水神信仰盛行的主要原因。由漕运所带来的经济繁荣使得苏北民间社会风俗由淳朴节俭日益走向浮华奢侈。晚清漕运废止后,苏北社会风俗再次发生了比较显著的变化。由漕运所带来的民间信仰和社会风俗的变化成为明清苏北运河区域社会变迁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3.
明清时期的徐州是运河流经的重要地区,运河漕运在促进徐州商品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当地民众的民间信仰和社会风俗产生极大冲击。繁忙的漕运和频繁的河工导致徐州水利信仰和水神崇拜的盛行;大量外地经商人口的涌入,也使得徐州民间社会风俗中的商业色彩日益浓厚。运河漕运使明清时期徐州地方民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革。  相似文献   

4.
明清时期苏南运河区域不仅是商品经济极为发达的地区,同时也是金龙四大王信仰较为盛行的地区。漕粮运输和水上航运的现实需要是金龙四大王信仰盛行的主要原因。漕军、商人成为信仰传播的重要媒介,文人、谢氏宗族对金龙四大王谢绪事迹的颂扬亦推动了信仰扩展。运河沿岸的金龙四大王庙宇在满足不同社会群体祭祀需求的同时,在扩大社会交往、增进社会互动方面亦发挥了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5.
徐州是明清时期运河流经的重要地区,为保障漕运而导致的运道变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徐州商品经济的兴衰。漕运在明清小说和徐州地方戏曲的形成和传播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徐州地方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影响徐州城市选址和建设的若干因素中,漕运的影响可谓重中之重。漕运无疑是影响明清徐州城市兴衰变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明清时期的京杭大运河联结着中国与世界,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明清时期一些外国使节、传教士、旅行者等多取道于此,京杭运河沿线的水利工程、城镇乡村和风土民情,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的观察与描述无疑有助于加深对明清京杭大运河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7.
明清时期,鄱阳湖地区洪涝灾害频繁,民众苦不堪言,因此,围绕水体产生了诸多水神信仰。鄱阳湖区民间水神有自然水神、人格水神和动物水神,并呈现出本土化、多元化、功利化、政治化色彩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鄱阳湖地区民间水神信仰信众广泛,庙宇广建,至今犹存。究其主要原由是民众精神上的渴求、民间水神的灵异、慰藉百姓禳灾的心理、国家祭祀的导向作用和文化控制与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8.
明清时期淮安的山阳河下镇因盐业兴旺,相继兴起了百余座私家园林。这些园林集中分布在河下西北一隅及运河沿岸,主人多为文人、官绅和盐商,建筑风格融汇南北、兼收并蓄。园林不仅是主人日常生活之地,而且是文人雅士重要的文化活动场所,或文酒诗会,或读书著述,或讲学授徒,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图景。河下私家园林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是淮安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随着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繁荣、市场网络的拓展,牙人牙行作为贸易中间商,迎来了自身发展史上的顶峰,对当时的商品贸易、社会生活都产成了巨大的影响。拟从牙人牙行数量、经营范围、出身背景、行业分工、职能等五个方面论述明清时期牙人牙行的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10.
历代历朝的皇帝为了享用饮食美味,都曾把一些名优食品的产区列为皇室指定的原料生产基地,并规定当地不断向皇家贡送珍贵食物。这一种指贡方式,到明清时期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1.
明清时期,两朝漕运总督府设在淮安,淮安是名副其实的"运河之都"。它的命运随着大运河的变化而变化,社会经济趋向繁荣。以明清时期运河对淮安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影响为线索,通过对明清漕运、盐业等对淮安的社会经济效益关系的研究,可以为淮安今后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些有历史依据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京杭运河苏北段在历经了"三改二"整治、船型标准化等工程之后,运能和运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加快了振兴苏北的步伐。京杭运河苏北段在苏北的社会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分析目前京杭运河苏北段存在船闸超负荷运转、超限船舶带来安全隐患和集装箱集疏联运体系发展滞后等问题,提出强化保障、优化干支流结构、加强港口建设、推进集装箱运输集疏运体系发展等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13.
明清交替之时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历史时期,其间变故影响了当时的物质精神文化。士人在那个时代处境艰难、选择极少、生存难以维系、内心纠结不堪。经济问题上升为主要矛盾,士人阶层开始变化,形成了一种新的士人形象。这种新的士人形象,发展了中国儒家传统道德,从某种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相似文献   

14.
为了廓清明清时期陕西绘画活动的脉络,采用文献挖掘和梳理、绘画分布统计等方法,明晰了这一时期陕西绘画活动的宏观特征:一方面画家数量在全国不占优势,缺乏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名家,且地域内部分布呈现非均衡状态.绘画技法多承袭宋元诸家以及清初四王,缺少创新之作;另一方面是民间绘画蓬勃兴起,年画艺术得到了广泛发展,壁画艺术在宗教氛围中走向世俗化和平民化.  相似文献   

15.
京杭运河特大桥连续箱梁悬臂挂篮浇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桥梁工程中连续箱梁的应用逐步向大跨度方向发展,京福高速公路跨京杭运河特大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采用了菱形桁架式悬臂挂篮浇筑.介绍了挂篮的构造及各部件的作用、挂篮的顶压试验、钢筋混凝土箱梁浇筑的工艺.  相似文献   

16.
明清时期,扬州经济发达,境内水域船宴流行。船宴的场所是游船,在明代称游湖船,清代称画舫。可以进行饮宴活动的是一些型制较大的画舫,大部分的画舫上都没有厨房,船宴由湖上专门制作饮食的沙飞船提供,也有由岸上酒家把食物送到船上。船宴的内容主要是酒、食、博弈、诗文、曲艺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