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通过运用优化的方法,对不同生产工艺的草甘膦原药进行检测分析,找出了不同生产工艺间亚硝基草甘膦含量的差异,并通过对工艺的调整降低了草甘膦原药中亚硝基草甘膦的含量,有效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叶萱 《世界农药》2014,(3):12-15
随着抗草甘膦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草甘膦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农药品种。草甘膦不但具有优异的除草活性,还有一定的抗菌活性。介绍了草甘膦对5-烯醇丙酮莽草酸-3-磷酸合酶有抑制作用,对与作物抗病性有关的微营养的影响,对病原菌侵染量的影响;进而介绍了草甘膦对非抗草甘膦植物和抗草甘膦作物抗病性的影响以及抗草甘膦性状对抗草甘膦作物抗病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草甘膦水剂中草甘膦的定量检测方法,采用了核磁共振的分析方法和内标定量.该方法对样品的前处理没有特殊要求,可以达到快速、准确的定量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江苏海州湾常见微藻塔胞藻(Pyramidomonas delicatula)、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为受试藻,研究水环境中草甘膦对2种微藻的致毒胁迫效应。[方法]以叶绿素a含量、超氧化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为指标,研究2种海洋微藻的生长及细胞内抗氧化系统对草甘膦致毒胁迫的响应。[结果]草甘膦质量浓度高于6.15 mg/L,对2种微藻表现出明显抑制作用,塔胞藻、塔玛亚历山大藻10.25 mg/L组培养至7 d,分别为对照组的5.9%、6.4%;96 h培养时间内,草甘膦对塔胞藻及塔玛亚历山大藻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表现在降低叶绿素a的合成量,呈现显著的质量浓度-剂量效应;低质量浓度草甘膦对2种微藻的SOD活性均表现诱导性上升,在10.25 mg/L恢复对照组水平;草甘膦对2种微藻的CAT活性表现微弱抑制;2种微藻体内MDA含量随草甘膦处理质量浓度增加而显著增长,塔胞藻、塔玛亚历山大藻在10.25 mg/L试验组达最高值,均为对照组16倍之多。[结论]高质量浓度(≥6.15 mg/L)的草甘膦可以有效抑制海洋微藻抗氧化酶活性,对塔胞藻、塔玛亚历山大藻具有强烈的致毒效应,不同的海洋微藻对农药残留致毒胁迫的响应存在较大的种属差异性。旨在提示农药污染对水环境破坏的严重性,揭示海洋微藻作为环境毒理学评价指标的潜在应用。  相似文献   

5.
杂草对草甘膦抗性的发展及其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草甘膦以其广谱、对环境友好和低毒而成为世界最重要的除草剂,然而,对于同一作用机制除草剂的过度依赖及长期使用会导致杂草群落变迁及产生抗性,在选择压力作用下,杂草对草甘膦产生抗性,特别是随着抗草甘膦作物的扩大种植,杂草对草甘膦的抗性显著增强,为此综述了世界范围内抗草甘膦杂草的现状及预防杂草对草甘膦抗性发展的治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一种草甘膦生产过程中回收甘氨酸的方法,提高草甘膦生产中甘氨酸的利用率。[方法]以酸化剂调节反应液的pH值,使生成的烯胺化合物分解还原为甘氨酸而析出溶液,过滤后回收该部分甘氨酸并用于下一批草甘膦合成。[结果]采用浓硫酸作为酸化剂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可以将参加该副反应的甘氨酸回收55%左右。[结论]提高草甘膦生产中甘氨酸有效利用率达到87%。  相似文献   

7.
ELSD-HPLG联用测定制剂中草甘膦的含量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胡宝祥  莫卫民  孙楠 《农药》2005,44(8):365-367
通过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与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联用,可用反相C18色谱柱,以甲醇+0.1%三氟乙酸(TFA)水溶液=10+90(v+v)为流动相,分离检测草甘膦制剂中的草甘膦含量。草甘膦的相对标准偏差、平均回收率、线性范围分别为1.3%(n=9)、100.3%(n=5)、0.5-2.5mg/ml(r=0.9994).  相似文献   

8.
顾成波  李学锋  赵长山 《农药》2006,45(10):705-707,709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运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不同条件下草甘膦对苣荬菜地下部芽根的防除效果,建立了以芽根死亡长度为函数的数学模型。模型解析结果表明,草甘膦对芽根的防除长度受芽根本身长度影响最大,其次为草甘膦用药量和苣荚菜叶龄大小。当苣荚菜8叶龄,草甘膦用t2827ga.i./hm^2时,草甘膦对苣荬菜的防除效果最好,对芽根的最大防除长度为36.40cm。  相似文献   

9.
草甘膦生产中节能降耗工艺的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伟林 《现代化工》2002,22(3):43-45
对草甘膦生产中三乙胺回收工艺改进后 ,可节省三乙胺单耗 8kg ,塔顶回收率达 98%。将蒸发浓缩工艺的设备材质由不锈钢改为碳钢 ,并取消真空泵和循环泵 ,从而简化工艺、节约投资。  相似文献   

10.
草甘膦对土壤微生物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邓晓  李雅琦 《农药》2005,44(2):59-62
研究了草甘膦在5种浓度下对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及土壤中细菌、放线菌、真菌生长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供试浓度下,该除草剂对土壤微生物的种群数量及土壤中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生长速率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随药剂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加药后2~7d,对细菌种群数量的抑制率为17.5%~100%,抑菌圈直径达0.07~0.87cm;对放线菌种群数量的抑制率为2.1%~100%,抑菌圈直径达0~0.83cm;对真菌种群数量的抑制率为9.9%~100%,生长速率的抑制率达7.3%~85.7%。随着加药时间的延长,对土壤微生物的抑制作用又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1.
基于草甘膦铵盐与Fe3+可生成稳定配合物,该配合物可进一步与孔雀石绿形成三元缔合物,此缔合物易溶于异辛醇等有机溶剂,据此建立了微波辅助萃取法对草甘膦生产废水中的草甘膦铵盐分离富集的方法.考察了pH、萃取时间、有机溶剂、螯合剂及其用量以及捕捉剂及其用量等因素对草甘膦铵盐萃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微波辅助萃取,草甘膦生产废水中的草甘膦铵盐的萃取率可高达93.4%,完全满足工业化要求.  相似文献   

12.
百草枯与草甘膦对蕨类植物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燕芳  丁伟  张永强 《农药》2007,46(5):355-356,358
蕨类是一种具有特殊生理机能的植物,作为杂草很难治理。选用蕨类植物满江红作为指示植物,以测定灭生性除草剂百草枯和草甘膦对蕨类植物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该植物对草甘膦和百草枯反应灵敏,其中草甘膦对其作用的最佳观察时间为3~7d,百草枯对其作用的最佳观察时间为1~2d。以红盖鳞毛蕨和绒紫萁为指示植物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百草枯和草甘膦对这些蕨类植物都可以起到很好的防除作用,但反应时间和表现症状有差异。  相似文献   

13.
14.
草甘膦丙烯酸树脂的合成及其对微生物的抑制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丙烯酰氯对草甘膦进行化学改性,使其接枝活性双键,合成丙烯酰草甘膦,并用FT-IR、1H-NMR和13C-NMR等分析手段表征丙烯酰草甘膦的化学结构。丙烯酰草甘膦用乙二醇酯化后与其他丙烯酸酯类单体共聚,制备草甘膦丙烯酸树脂。微生物抑制毒性试验表明草甘膦丙烯酸树脂薄膜的水解产物对藤壶金星幼体具有良好的杀生作用,为将该树脂应用于新型环境友好型防污涂料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国产结核菌素对人体的免疫应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国内五个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不同效价的结素制品分别与国内标准结素H—PPD—C进行同体双臂对比观察。从阳性检出率看上海>长春>兰州>北京>成都,但是,各生研所制品相互间无显著性差异。综合结果表明,上海所生产的OT效价比较稳定,无论是结素反应阳性率还是硬结均径可与国内标准结素相媲美。  相似文献   

16.
通过添加外源铅的小麦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铅浓度下小麦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发现:在监测时间范围内,光合有效辐射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至13时左右达到最大值,相对湿度与其呈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66;试验条件下,添加一定浓度的铅会促进植株的新陈代谢,使得蒸腾作用、气孔导度相对于CK显著增大;由于受到蒸腾作用、气孔导等的综合影响,除T1、T3的小麦叶片温度显著低于CK外,T2、T4与其相差不大,但就最大叶片温度而言,添加铅后小麦叶片温度相对于CK有所降低,从而有效避免植株叶片被灼伤。  相似文献   

17.
草甘膦生产过程中温度的模糊PID复合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考虑草甘膦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温度控制问题,给出总体温度监控方案,其中恒温段应用一种带自动修正因子的模糊-PID控制器,应用JX-300进行现场实现,得到较好的应用效果,提高了产品收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降低草甘膦原药中的钠离子含量,提高产品质量。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生产过程工艺指标和洗涤方式的调整方法,并在生产中得以验证。结果:草甘膦中钠离子指标达500ppm以下的产品合格率达到90%以上。结论:控制草甘膦原药中的钠离子含量在500ppm以下,操作简单可行,可以大规模推广。  相似文献   

19.
草甘膦生产中溶剂分离回收的新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万福 《农药》2005,44(3):115-117
介绍了草甘膦生产中溶剂分离回收的工艺原理,提出了改进型组合塔板和直接蒸汽加热相结合的溶剂回收新工艺,并将此工艺应用于8000t的草甘膦生产装置的溶剂回收上。对比了新老工艺的运行效果,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新工艺具有回收效率高、节能显著及操作简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以某化工厂草甘膦母液为研究对象,采用磷酸铵镁沉淀法去除废水中的氨氮,同时合成磷酸铵镁晶体。本文通过研究反应比、pH等因素确定了磷酸铵镁沉淀法处理的最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磷酸铵镁沉淀法适用于处理含高浓度氨氮废水,最佳反应比为n(Mg(2+))∶n(NH_4(2+))∶n(NH_4+)=1.6∶1,最佳反应pH值为10。在最佳反应条件下,氨氮去除率可达9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