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本文提出了“准等效液力变矩器”的概念,以输入直分流式流力变矩器为例,同时准等效液力变矩器进行了比较研究,说明了“准等效”的判定原则及其部分物理参数和性能参数的确定方法,为液力传动机构的选择和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液力变矩器-机械无级变速器自动变速汽车综合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采用液力变矩器作为汽车起步和低速行驶时的调速装置,金属带无级变速传动为高速行驶时调速装置的双状态无级自动变速汽车,在液力变矩器台架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双状态无级自动变速汽车的动力学仿真模型和金属带无级变速传动系统的综合控制策略,分析了分段加速行驶过程中,汽车液力变矩器和金属带无级变速器速比的变化规律,为开发设计双状态无级自动变速汽车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液力变矩器性能实验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提高试验精度,加快试验周期出发,结合性能试验的要求,依靠现代信号采集、传输、处理技术,搭建了一个新型液力变矩器性能实验台。分析了实验台的扩展试验,为液力变矩器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可靠的实验平台。 相似文献
5.
6.
基于对新型牵引一制动型液力变矩减速器结构和特性的分析,为了改善其闭锁品质,设计了液力变矩器的闭环反馈控制系统,并通过试验,证明该系统可以输出稳定的PWM波和与之相对应的控制电流变量。 相似文献
7.
罗君赟 《传动技术(上海)》2014,(1):3-12
液力变矩器液力特性对车辆性能有重要的影响。本文描述了在应用项目中液力变矩器液力特性选型的过程中,除了车辆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之外的主要影响因素,比如橡皮带效应、高原因素、低温因素和爬行能力。此外,扭转减震特性的选择也做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8.
9.
目前,液力变矩器的性能试验是依照GB7680—87《液力变矩器性能试验方法》进行的,该标准只规定了变矩器的试验方法和主要性能参数的计算公式,没有说明测试数据的处理方法,而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得出的变矩器性能参数值是不相同的,给变矩器产品的质量评定工作带来不便。本文探讨对变矩器性能试 相似文献
10.
11.
12.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矩阵变换器供电的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的组合控制策略,同时实现了矩阵变换器的空间矢量调制和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磁场定向直接转矩控制.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该控制策略的调速系统有良好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13.
14.
基于一维束流理论对牵引-制动型液力变矩器进行动力学特性分析,建立它的原始特性和制动特性计算模型。利用该模型可以计算出牵引-制动型液力变矩器的制动特性,计算表明可以满足车辆高速制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传统机械自动变速器(AMT)换挡控制策略的局限性,提出基于转速/转矩内外双层的AMT动力传动一体化控制方法,即外层计算出发动机目标转速、转矩和离合器目标位置,内层通过向发动机控制单元(ECU)发送转矩请求来实现AMT的换挡控制。为验证该方法的正确性,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了全电AMT车辆动力传动一体化控制仿真系统模型,并在dSPACE系统上搭建了变速器控制单元(TCU)快速控制原型进行实车测试。仿真和试验结果都表明,应用双层动力传动一体化控制方法,能够显著改善AMT车辆换挡品质。 相似文献
16.
17.
高功率密度液力变矩器空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功率密度液力变矩器由于其内部流速高、局部压力低而易出现空化现象,导致其液力性能恶化。针对液力变矩器内空化现象进行试验及数值研究,通过对不同转速、不同速比及不同补偿油压力下液力变矩器性能测试,获得空化随工况及供油条件变化规律。构建基于Rayleigh-Plesset的全流道瞬态空化仿真模型对不同工况下液力变矩器内部两相空化流动进行预测,利用应力混合涡模拟湍流模型精确捕捉涡流状态,实现对有/无空化下液力变矩器内部流场及液力特性的计算。结果表明,液力变矩器在高泵轮转速、低速比及低补偿压力下容易发生空化,空化程度随着速比的下降而升高,在起动工况时达到最大。在空化工况下,液力变矩器导轮流道内产生大量空泡,空泡阻碍油液流动,导致循环流量降低,进而使液力变矩器传递功率的能力下降,起动工况下能容系数降低高达31%。全流道瞬态空化模型能够实现液力变矩器空化特性的精确预测,对变矩比、能容系数及效率的最大预测误差由无空化的30%降低至5%。 相似文献
18.
19.
液力变矩器叶栅系统三维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实现液力变矩器叶栅系统的完全三维设计及其优化,开发了一套包含束流初值搜索、循环圆与叶形的参数化设计、网格划分、流场分析、试验设计和优化算法在内的三维优化设计系统,并且为各环节开发了相应设计工具。快速的束流初值遗传算法搜索为三维多目标优化提供合理初值;循环圆设计工具可以快速灵活地给出平面分布和几何约束,而后叶形设计分别为泵轮、涡轮和导轮叶片指定叶片角度和加厚形式,空间三维叶片设计整合前面设计结果生成叶片空间姿态,同时在整个叶片成型过程中完全采用参数驱动的形式;为对各个参数对传动性能的影响有准确反映,对设计结果进行了自动的网格划分和数值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反馈给优化设计环节以及后续相关部件的有限元分析环节;优化设计采用试验设计与全局优化算法相结合以提高设计的稳健性,加速收敛。通过对D400型液力变矩器的三维优化,得到了一组新的优化叶片,传动特性得到提高、同时减少了设计用时和优化迭代次数,表明叶栅的三维优化设计系统是开发新型性能优良液力变矩器的更为有效和准确的工具。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