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有9个实验室参加的芦苇和茶叶样品中锶-90和铯-137分析比对的结果。比对结果表明,各实验室芦苇中锶-90和茶叶中铯-137的分析结果可比性良好,遵从正态分布规律;少数实验室芦苇中铯-137的分析结果偏低;茶叶中锶-90的分析结果可比性差。本文讨论了分析结果差异的原因,估计了样品中锶-90和铯-137含量的95%置信区间。  相似文献   

2.
以国家标准为基础,对环境水体中~(90)Sr和~(137)Cs的监测方法进行了技术改进:增大采样量(50~100L),选择高效沉淀剂和低水平探测器。采用改进后的方法测定了50~100L水中~(90)Sr和~(137)Cs,结果显示:~(90)Sr和~(137)Cs的浓集效率分别为(91.3±2.8)%和(97.2±1.4)%;~(90)Sr的全程回收率为81.5%±2.8%;~(90)Sr和~(137)Cs的探测下限分别为8.6×10~(-4) Bq/L和9.8×10~(-4) Bq/L。50L水中~(90)Sr的比对结果显示,4家实验室测定值与标称值的相对偏差均小于11%。以上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环境水中微量~(90)Sr和~(137)Cs的监测,可满足环境本底调查和环境监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一个测定弱放废水中铯-137的简单快速方法。在加入铯载体和络合剂柠檬酸的碱性介质中,用4-另-丁基-2-(α-甲苄基)酚(简称BAMBP)-煤油萃取,洗涤后用10∶1冰醋酸反萃,以碘铋酸铯形式沉淀铯,制源、测量β放射性。方法用于测定铯-137含量约为10~(-6)居里/升的废水,四个样品需2小时,单值相对标准偏差为±3.6%;用于测定铯-137含量约为10~(-9)居里/升的废水,两个样品需1.5小时,单值相对标准偏差为±5.3%。  相似文献   

4.
本文叙述了环境生物样品中铯-137的测定方法。经炭化灰化的样品,加入铯载体,用酸浸取,然后用亚铁氰化钴钾(KCFC)选择性吸附铯,在450℃下灼烧KCFC,用水浸取并蒸至3毫升左右,以碘铋酸铯形式沉淀铯,制源,用低本底β测量仪测定铯-137的放射性。本法最小可测限度1×10~(-13)居里/公斤鲜重,铯的化学产额为70—90%,铯的化学产额与放化产额基本一致,两产额比值的平均值为100.4%,对钾-40的去污因子大于10~4,对铷-87的去污因子约为10~4,对新、老裂变产物的去污因子达10~3以上,对放射性铯比放为10~(-12)居里/公斤鲜重的环境生物样品,精密度约为±13%。大量实验证明,适用于各种环境样品中铯-137含量的测定。方法简单快速,容易掌握,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磷钼酸铵(简称AMP)是一种杂多酸盐。在一定条件时,能在其他各种离子存在下选择性地与铯离子进行交换。 本法的基础是铯在磷钼酸铵垫上的离子交换。在我们实验条件下,磷钼酸铵对~(95)Zr-~(95)N_b,~(106)Ru-~(106)Rh,~(60)Co,~(40)K的吸附率为2×10~(-3);对天然钍及子体,~(59)Fe为5×10~(-3);对~(90)Sr-~(90)Y;~(144)Ce-~(144)Pr为2×10~(-4)。而对铯的吸附基本是定量的。我们作了水与尿中~(137)Cs的回收实验,回收率达88±9%。在有良好的低本底测量装置时,本方法能测量微微居里级的~(137)Cs。本法也适用于大体积水样,对一升水样能在1小时内完成化学操作。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土壤中锶-90快速分析方法的精密度试验结果。各实验室对4个不同放射性活度水平的参考土壤样品中锶-90的分析结果总平均值分别为230±0.23Bq/kg,12.12±0.59Bq/kg,70.33±2.52Bq/kg和318.0±6.8Bq/kg,与参考值2.52Bq/kg,12.46Bq/kg,66.24Bq/kg和314.2Bq/kg接近,相对误差各为8.7%,2.7%,6.2%和1.2%。结果表明文献[1]中推荐的土壤中锶-90的快速分析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的DLS-206型井型电离室可用于测量放射性同位素活度。它配合动电容静电计和数字电压表进行测量,其稳定性好于0.1%。该电离室可以用于测量β,γ源。γ能量响应>25keV。对~(125)I,~(241)Am,~(51)Cr,~(137)Cs,~(60)Co的γ灵敏度依次是1.6×10~(-13),1.3×10~(-13)0.3×10~(-13),3.1×10~(-13),7.0×10~(-13)A/μCi;对~(32)P的β灵敏度是0.3×10~(-13)A/μCi。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水中铁-59的分析方法。采用氢氧化物共沉淀浓集、阴离子交换分离纯化方法,在磷酸二氢铵-碳酸铵溶液中电沉积制源,最后在低本底β测量仪上测量铁-59的β放射性。研究了载体量、pH值对铁-59载带的影响以及吸附酸度、流速和6.0mol/L HCl-1%H_2O_2溶液洗涤对铁-59吸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对101水样,全程化学回收率与放化回收率均大于90%。对铬-51、钴-60、锌-65、锆-95-铌-95和铯-137等核素的去污系数均大于10~3。方法简便,易于操作,探测限为3.8×10~(-3)BqL~(-1)。  相似文献   

9.
根据数值积分原理,用有限个~(137)Cs点源模拟了两个有限大(半径为15 m)和一个无限大~(137)Cs均匀面源,对一台安装在运五飞机内的NaⅠ(T1)航测谱仪进行了地面刻度。对两个有限大~(137)Cs模拟均匀面源,NaⅠ(T1)航测谱仪的刻度因子平均值为2.98×10~(-2) m~2;对无限大~(137)Cs均匀面源,其值为3.77×10~(-2) m~2,估计其不确定度小于20%。用角响应函数方法,计算了实验条件下的刻度因子,结果与实验值在10%范围内符合。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原工作~[1]基础上,对环境样品中铯的测定作了一些改正,克服了环境样品浸取液直接滤过 AMP 垫滤速慢的缺点,同时也提高了去污系数。应用本法做了食品、水生生物、土壤及河泥等环境样品的分析,铯的回收率达93%±7%。可测生物样品中铯的灵敏度为1×10~(-12)居里/公斤,水样为1×10~(-13)居里/升。用4NHCl-0.4NHF 混合酸浸取土壤及河泥中铯,比用硝酸,盐酸浸取更为有效,绝的回收率可达94%以上。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浙江省辐射环境监测站组织实施的2009年全国辐射环境监测系统土壤中^90Sr和生物灰中^137Cs测量比对情况及其结果分析。比对结果表明,90%的测量值为满意结果,5%的测量值为有问题结果,5%的测量值为离群值。通过此次比对,基本上了解了全国辐射环境监测系统土壤中^90Sr和生物灰中^137Cs测量水平,为今后进一步开展系统内的质保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2015年度由本实验室组织的关于土壤和水中放射性核素实验室间测量比对的相关情况。土壤分为掺标土壤和实际土壤两类,水为掺标样品。掺标样品的比对项目包括3H(土壤中不分析)、90Sr、60Co、134Cs和137Cs,实际土壤的比对项目包括238U、232Th、226Ra、40K、90Sr和137Cs。8家单位(11个实验室)参加了本次比对活动,比对结果整体良好。针对比对活动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以后的比对活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一次意外事件中,五人(例Z、C、Y、Q 和 W)摄入了~(137)Cs 放射性物质。在摄入后的15至290天期间,用全身计数器进行了活体测量和尿、粪排泄物的γ谱分析。活体测量结果表明,在自然排泄期这五例的有效半减期分别为124、54、61、36和36d。在促排期间,滞留规律仍可用单指数函数来描述,他们的有效半减期分别为38、39、25、17和16d。这五例的约定剂量当量估算结果分别为4、3、4、3和11mSv。尿、粪排泄物分析与活体测量所得的结果在合理的误差范围内是一致的。自然排泄期的尿排泄分数(?)_u=0.75,促排期间的尿排泄分数(?)_(?)=0.24。  相似文献   

14.
用HDEHP萃取法从高放废液中提取了90Sr,对137Cs的去污因子约为800。以90Sr-90Y为示踪剂,在不同pH条件下对90Y在聚丙烯、聚乙烯、玻璃等材料管壁上的吸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pH=0~10范围内,3种材料的管壁吸附90Y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当pH3时,90Y在3种材料上基本不吸附;当pH3时,90Y在3种材料上均有较大的吸附,且在玻璃上的吸附远大于在聚丙烯和聚乙烯上的吸附;对于聚丙烯和聚乙烯2种材料,当pH7时,90Y在聚丙烯上的吸附大于在聚乙烯上的;pH7时,情况相反。根据实验结果,在90Sr-90Y的实验中,应尽量选用聚丙烯或聚乙烯作为容器,且溶液的pH值应小于3。  相似文献   

15.
作为1990年全国总膳食调查的放射性物质部分,本文报道了组成我国膳食的各类食品中~(90)Sr、~(137)Cs、~(226)Ra、~(228)Ra、~(210)Pb 和~(210)Po 含量的测定结果;按调查所得膳食组成和食品中核素含量,估算了我国居民(成年男子)当前这些核素经食入所致年摄入量和待积有效剂量当量。结果表明,每年食入所致总待积有效剂量当量约为0.24 mSv,贡献较大的食品是蔬菜、水产品和谷类,贡献较大的核素为~(210)Pb、~(210)Po 和~(228)Ra。这些结果更新了我国膳食中这些核素的资料,补充了来自饮水的数据。文中还讨论了我国膳食组成的地区差异及其对居民摄入量和所致内照射剂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采用连续提取法和平行提取法分析了放射性废物泥浆中90 Sr,137Cs和2 39,2 4 0 Pu的化学形态。实验结果表明 ,90 Sr主要以碳酸盐键合态和有机物键合态存在 ,137Cs主要以残渣态存在 ,2 39,2 4 0 Pu主要以有机物键合态和残渣态存在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了国内在1982年用γ谱仪对环境放射性样品中多种核素进行同时分析的比对结果。各比对实验室分析了 NBS 的 SRM4350B 河泥标准参考物质中的十种放射性核素(~(60)Co,~(137)Cs,~(152)Eu,~(154)Eu,~(226)Ra,~(40)K,~(232)Th,~(235)U,~(238)U,~(228)Th)。文中对测量结果做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8.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蚕豆苗对不同浓度133Cs和88Sr的蓄积及其辐射损伤效应。本实验利用原子吸收方法测定蚕豆苗对133Cs和88Sr的蓄积量,研究了133Cs和88Sr在蚕豆苗各部位的分布及对其生理影响。结果表明:在133Cs和88Sr所设不同浓度下,蚕豆苗地上部和根部的133Cs和88Sr蓄积量均随浓度梯度升高而增加,表现出根部含量地上部含量,133Cs含量88Sr含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蚕豆苗对溶液中133Cs和88Sr蓄积量表现出先骤升后趋于平稳的趋势;随核素浓度的上升,根系活力均表现为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蚕豆苗叶片中的丙二醛含量增加,叶片中丙二醛含量变化均较根系的大。88Sr处理组中的可溶性糖含量高于133Cs处理组。  相似文献   

19.
1982年中国计量科学院组织了国内~(152)EUγ射线发射率的测量比对。利用1979年国际比对的~(152)Eu标准源的γ射线发射率值刻度130 cm~3Ge(Li)探测器,然后测量~(22)Na等7个刻度源的九条γ射线发射率,以便和来自英国放化中心以及中国计量科学院用基准方法测量的结果相比较,反过来验证~(152)Eu标准源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