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山泓 《新食品》2011,(10):36-50
在2006-2010年的5年间,13家白酒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累计增长144.09%、净利润累计增长345.53%,其中白酒业务累计增长143.70‰在同样的增长环境之下,白酒企业感受却是冷热不均,优者跃进,庸者平平的趋势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2.
朱琴宇 《新食品》2012,(18):110-111
夏季由于天气炎热、消费者购买白酒的欲望减弱.从而被普遍认为是白酒的淡季。但是从今年上半年部分白酒上市企业的相关数据来看,就算是受经济环境低落及政策的影响,部分高端白酒品牌仍利用控货稳价等手段维护了股价的稳定.持续保持增势,其中三线品牌中的部分企业表现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3.
吉宁  洪洋 《中国酒》2010,(3):52-53
鲁酒多年来之所以一直能在中国白酒地位上拥有重要一席.业内专家认为.其一是因为山东存在着泰山、兰陵、古贝春、扳倒井等十余个山东线企业,其二是因为这块热土上还盘踞着几十个区域性的二线企业.这些二线企业在山东这块中国白酒竞争最激烈的舞台上.  相似文献   

4.
《新食品》2011,(18):52-53
在东北.拥有一定数量窖池的白酒生产企业并不多。吉林省洮儿河酒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洮儿河)是为数不多的大规模使用窖池生产原酒的东北白酒企业之一,目前拥有窖池550个。其品牌的市场影响力和知名度在吉林省内处于领先位置.产品几乎覆盖了整个吉林省。  相似文献   

5.
陈靖 《新食品》2005,(6B):19-19
与风云激荡的白酒市场相比.保健酒市场在近年来一直表现得不温不火。究其原因.一是保健酒市场还缺乏领军品牌,二是保健酒企业在战略、战术方面还不够清晰,缺少一定的杀伤力。  相似文献   

6.
刘彬 《新食品》2008,(19):47-49
从白酒行业过去十年的发展历程来看,白酒企业的发展几乎都是呈波浪式曲线,几乎所有的白酒企业都是抓住了市场机遇,通过产品成功实现高速增长,取得领先优势。然而,经过一段时间,随着企业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原有的竞争优势弱化,大多数白酒企业的发展放缓.无法实现新的突破,也就是进入人们通常说的“瓶颈”阶段。  相似文献   

7.
王惜  彭伟 《新食品》2012,(2):38-42
又是一个十年 已经过去的2011年对于中国白酒行业来说无疑具有特殊意义:首先,中国白酒行业至少有5家企业实现销售收入超百亿元;其次,中国十七大名酒销售收入超过1200亿元;第三,2011年1—10月。四川白酒实现1147.8亿元销售规模:第四,由于白酒景气指数持续向好,各种资本力量活跃于中国白酒领域——联想控股、海航集团、中信产投、平安基金、高盛基金等先后涌入:第五,中国白酒产区格局日益明显,中国白酒金三角、贵州白酒金三角、东北产区、黄淮名酒带等产区内核心企业逐渐开始引领中国白酒走向更广大市场。  相似文献   

8.
王瑛 《新食品》2012,(3):167-169
在业内,“白酒不入川”是人所周知的。可以说.除了浓香型白酒和个别的酱香型白酒,其他品类的白酒很难在四川立足。  相似文献   

9.
汪歌 《新食品》2006,(16):12-12
白酒行业的竞争关键已经由一朝一夕.一城一池的得失.提升到了常年性、全局性的战略竞争。围绕着产品力、渠道力、品牌力三大营销要素的战略创新.已经是当今白酒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尤其是名酒企业应该考虑的重要课题!单纯战术层面的创新,能够解决某个环节、某个方面的效率问题,但对系统整体效率提升有限。只有在这三个方面同时下工夫,在战略层面进行大胆的创新和资源整合,才能获得更高效灵敏的系统.支持企业持续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新食品》2013,(18):56-57
受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和限制“三公”消费、军队“禁酒令”等一系列政策的影响。从去年年底至今,中国高端白酒一片愁云惨雾。这一形势的持续,促使各大名酒企业开始放下身段,掀起“亲民潮”:茅台汉酱、仁酒降价,五粮液推出头曲、特曲……一线名酒纷纷进攻腰部价位市场,不可避免地与盘踞于各区域市场的二线白酒企业的主流产品短兵相接。“强龙”压境,“地头蛇”如何应对?作为区域强势品牌.湖北枝江酒业集团可以说是一个“地头蛇”的代表。  相似文献   

11.
董酒有三独特,即生产工艺独特,微量成分量比关系独特,风格独特。其香型特征在全国白酒中独树一帜,具有舒适优雅的药香;酯类含量较平衡,表现出复合酯香。丁酸乙酯与己酸乙酯之比高于其他名白酒数倍,乳酸乙酯约为其他名白酒的1/2~1/3;高级醇中正丙醇比其他名白酒高1倍至数倍,仲丁醇高出5~10倍;醇酯比>1,在1∶0.8~1.0,其他名白酒为1∶3以上;酸酯比>1,在1∶0.6~0.8,其他名白酒为1∶2以上。董酒是同类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应确立为“董型”。(一平  相似文献   

12.
张华柏  罗月婷 《新食品》2006,(A03):45-45
2006年元月24日,江苏双沟集团有限公司在新年工作安排大会上,提出在2005年实现销售收入6.3亿元创造历史最好水平的基础上.经过两年左右的努力,力争销售收入突破10亿元.再次跻身全国白酒行业前十强之列,实现企业“二次腾飞”.  相似文献   

13.
郭斌  向宁  廖琼  邓波 《新食品》2009,(18):62-63
在8月15日公安部展开的全国范围内集中整治酒后驾车专项行动后,中国酒类企业尤其是白酒企业迅速掀起了一场如何应对专项行动的热议:或者改变销售方式,或者改变渠道重心,却似乎从没深入思考如何改变白酒的整体形象。显然,中国的白酒企业还没有学会如何与公众打交道,还不知道如何构建健康的饮酒环境,更没有学会如何扮演好一个社会公民的角色.承担起自身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所以为期两个月的严打行动,公众叫好,酒类企业们叫苦。  相似文献   

14.
2008年9月10日,从四川省商务厅酒类监督管理处获悉,今年1~7月,四川省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共生产白酒58。94万千升,同比增长30%,占全国白酒总产量的19.6%,超过山东17.5万千升,四川白酒总产量仍居全国第一。  相似文献   

15.
苏文洋 《中国酒》2013,(10):44-44
据中国酒业协会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酿酒行业完成销售收入40424亿元,实现利润50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5%、22%,增幅较去年、前年有所减少。作为中国最大的白酒生产区.四川今年上半年305户规模以上白酒生产企业实现利税220多亿元,出现了近年来罕见的“负增长“.企业利润增幅也大幅缩减至2%。五粮液、茅台、国窑1573等一线名酒也纷纷下调今年的销售增长目标。  相似文献   

16.
许英杰 《新食品》2011,(23):94-95
在以专卖店为载体的店铺盘中盘时代。白酒企业在组织模式上应该如何发育昵?和君咨询通过对全国不同区域市场成功案例的研究。结合以专卖店为主要业态的行业(如珠宝、茶叶),对其成功企业的组织化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出了白酒渠道3.0模式下的“网型组织”。  相似文献   

17.
“微”言     
《新食品》2012,(8):45-45
孟跃策划V(方德【中国】营销咨询机构创始人兼董事长):小一些的白酒企业一年销售两千多万纯利不足两百万,大一些的白酒企业一年销售接近两个亿纯利不过两千万,再大一些的企业虽然具备一定的规模优势,但多数在利润表现上也往往不尽如人意,  相似文献   

18.
胡辉煌 《新食品》2008,(1):17-17
看了贵刊的关注《白酒开始1+N》,再看看身边,确实,从目前部分优秀白酒企业的实际操作来看.“1+N”已经成为当下比较流行的一种模式——厂家在某一市场上,投入多个品牌、多个产品、多个系列,并由多个经销商经销,形成浓厚的品牌氛围,从而获得高市场占有率。  相似文献   

19.
随着区域名酒的持续崛起。处于黄淮名酒带的苏鲁豫皖四省白酒峰会越开越有感觉。从2004年的首届峰会至今,从最初的少数企业聚会到今天的大规模联盟.苏鲁豫皖白酒峰会已经走出了口水战的包围圈.真正在制造板块背书和日益频繁的交流互助中,共同进步。这对于习惯以板块和产地划分的中国白酒行业来说,四省白酒逐步趋同的认知默契给川酒、[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张同  常芳 《新食品》2007,(33):66-67
1998年,枝江酒厂改制为枝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时候,不少人对以董事长蒋红星为核心的新一届企业领导班子,及他们制定的“枝江大曲要做湖北白酒行业的第一”的目标持怀疑态度。时间是最公正的证人,在记录他们创业的艰难曲折的同时,也给了世人最好的回答。枝江大曲要做湖北白酒行业第一的这个目标在2000年的时候实现了,而且此后七年一直稳居第一,是湖北省白酒龙头企业;2001年,枝江酒业提出做中南地区白酒销售第一的目标在2002年实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