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Planning》2016,(5)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快速发展的对外贸易带动了经济的有效增长。通过分析广东省1979—2014年的相关数据,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对FDI与进出口贸易规模和贸易结构的长期均衡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FDI增长对进出口贸易有促进作用,有助于提高外贸竞争力。广东省的出口贸易属于投资推动型,因此政府应以FDI带动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大力引进FDI,择优引进FDI,引导外资投向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产业,最终长期有效地利用FDI提升广东省的外贸竞争力,同时,企业要提高FDI技术外溢的吸收能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逐步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4)
通过国际产业标准分类法将我国货物贸易商品进行分类,运用Eviews工具来研究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和外商直接投资(FDI)对出口贸易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短期内人民币汇率和FDI都会对贸易结构优化产生负面影响,长期来看汇率会促进贸易结构优化升级,FDI对贸易结构的作用更依赖于政策的导向。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7,(2)
通过进入经济新常态以来FDI对黑龙江省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得出了外商直接投资对黑龙江省制造业产业内贸易还未具体发挥出正向推动作用的结论。基于此,黑龙江省应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加大力度改善投资环境、引导FDI在黑龙江省制造业发展产业内贸易、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以提高制造业外贸竞争力,依托产业内贸易培育制造业新优势。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20,(3)
产品质量的提升可以促进一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推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本文选取2003年~2017年中国28个工业行业数据,用系统GMM模型分析贸易自由化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实证发现:贸易自由化能够促进我国出口产品质量升级,且对FDI和R&D投入较大行业具有更明显的提升作用。基于此,国家应继续稳步推进贸易自由化,并且在政策制定中,根据行业特点因时制宜。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4)
运用2008—2012年新疆生产性服务贸易的相关数据,分析新疆生产性服务贸易的现状,并且运用贸易竞争力指数对八大生产性服务产业进行了详细测算,分析结果表明:新疆生产性服务贸易水平有所提升、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存在进出口结构不合理、国家政策扶持力度不够、服务贸易管理体制不完善、贸易人才短缺等问题。提出了优化新疆生产性服务贸易结构、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特殊经济区和服务贸易产业聚集区建设、加大服务贸易人才培养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4)
<正>近年来,借助融资租赁方式扩大进出口贸易正在成为我国新兴的贸易方式,发展前景广阔。同时,也将是天津未来新的外贸增长点,对于天津优化外贸结构、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特别是对于天津外贸转型升级努力扩大进出口规模具有重大意义。通过融资租赁的模式促进外贸增长不仅能够缓解企业资金压力问题,也能够促进企业勇接大单,进而增加全市进出口贸易总量。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6,(2)
选取我国具有代表性的16个产业为研究对象,运用里昂惕夫投入产出分析法,对我国2010年进出口商品结构进行量化分析,通过检验判定我国进出口贸易是否符合国际贸易经典"H-O"理论,抑或是否存在"里昂惕夫悖论",并进一步探究其现象存在的深层次原因,从而为我国国际贸易进出口产业转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3,(4)
目前,我国乳制品进口增速快、出口规模小且进口主要来源国稳定,但进口集中度过高、出口品种和目的地单一、乳制品的出口技术贸易壁垒增加、国外乳制品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乳业产生强烈冲击及国内食品安全问题又制约了乳制品进出口贸易发展,从调整我国乳制品出口结构,完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加大政策扶持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提高我国乳制品的国际竞争力并促进我国乳制品出口。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2)
利用贸易特化系数衡量2010—2012年我国在人民币升值背景下的对外贸易结构,并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和贸易特化系数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化与贸易结构的变化存在一定的关联。因此,要充分利用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进一步优化我国贸易结构,减小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消极影响,确保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6,(7)
在阐述TPP发展历程、主要内容和未来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对TPP给我国出口贸易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TPP给成员国带来贸易创造效应,而对于非成员国则会造成贸易转移效应。通过分析我国对TPP主要成员国出口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得出结论:TPP建立后短期内对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影响十分有限,而对我国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不会有太大影响。提出我国应在加快经济结构转型步伐、优化出口产品结构的同时,通过建立自贸区加深与东盟国家的合作,以此减少TPP对我国出口贸易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主要利用1986~2006年的经济数据,对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对于我国进出口总额、进口额和出口额进行了分析,然后计算了外资企业贡献率和外资企业进出口增长拉动率,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了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对于我国进出口有着积极正向稳定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1990年代北京外商投资空间分布的产业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志强  李华 《城市规划》2005,29(9):14-21,63
以北京的全球化发展为背景,采用栅格模型(GridsSystem)对1990年代外商直接投资在北京市域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实证分析,推导了外商投资量与空间区位之间的关系。不同产业类型外商投资在城市空间分布上的差异揭示了产业类型因素对投资空间选址的影响,由此提出了第二产业领域基于生产条件、第三产业领域基于服务对象进行空间引资政策设计的“分业导向”概念。1990年代北京外商投资空间分布的产业特征反映了基于扩展模型的“大都市全球化理论”。  相似文献   

13.
The UK construction industry is characterized by its fragmented natur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has had little effect on the industry, its work practices and structure.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EDI) is a standardized technology aimed at reducing the inefficiencies of trading.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possible impact of EDI on the structure of the industry. The main finding of this analysis is that EDI is a technology that has the capability of altering organizational interfaces to such an extent that it will change the structure of the UK construction industry.  相似文献   

14.
以北京市的全球化发展为背景,等距选取1992、1995、1998三个断面年,采用栅格模型(Grids System),对1990年代前、中、后三个时期全部及第二、三产业外商直接投资在北京市域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实证分析,揭示了1990年代北京外商投资空间分布的两大动态特征:集聚-扩散-集聚的交互过程和向中心和向外围的双向同步推进.北京作为典型的发展中国家大城市,在1990年代表现出全球化以及由工业化向非工业化转变的同步进程,在空间上外资工业项目促进了在城市边缘区城市空间的定向突破,同时第三产业外资项目加速了其中心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罗鹏 《华中建筑》2014,(12):110-113
该次规划的目标是以土地空间规划为核心,以产业发展为导向,重视产业发展的基本门槛和配套设施建设,结合绿色经济和产业园生态化趋势,建立园区功能和空间形态的可持续发展框架。依托保山主城区,突出区域引领和承上启下的服务职能,形成双城联动的城市发展格局,提出"大力发展基础优势产业,特色升级产业,战略潜力产业以及配套服务产业",建设综合型工贸新城的思路,对工贸园的中长期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当今全球对外直接投资已有向服务业转移的趋势,建筑业作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外直接投资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向.文章在分析全球建筑业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趋势与兴起原因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中外建筑业发展的差异,提出了中国建筑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四川省建筑市场现状,提出了制约发展的几大问题,包括建筑企业发展不健全、建筑业结构不合理、经营秩序不规范等,并就解决办法提出一些见解,包括提高企业素质、优化产业结构,以及规范市场秩序等。  相似文献   

18.
Chinese companies are investing heavily in overseas construction and property assets. In Australia, and in many other countries such as the United States and United Kingdom, this has generated an emotive and polarized debate about the risks and opportunities posed to local industry and to wider national interests. To explore the social and cognitive mechanisms which people are using to make sense of this new global phenomenon, Kasperson’s Social Amplification of Risk Framework (SARF) was mobilized, through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with senior Australian construction industry leade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ARF is a valuable lens to explore perceptions of risk and opportunity associated with Chines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although it represents a rather linear view and underplays the importance of power, collaboration and social media in forming perceptions. They also show that senior practitioners in the Australian construction industry are taking a highly rational, commercial and pragmatic approach to increasing FDI. Despite some concerns around non-compliant materials, labour standards and safety standards, Chinese FDI is seen as inevitable and crucial to the development of Australia’s construction industry. Surprisingly, given negative media coverage of Chinese FDI in Australia and a lack of experience in working with Chinese investors, we found little evidence for the social amplification or attenuation of risk. Knee-jerk regulatory reactions which are advocated by many groups are generally seen as risky and we conclude that the nature of Chinese – Australian business experiences over the near future will have a major effect on whether those perceptions eventuate as negative or positive. It is recommended that the best way to mitigate any risks and maximize the opportunities is not to withdraw and oppose Chinese FDI but to build collaborative links to improve direct interactions between Australian and Chinese firms, underpinned by targeted risk and opportunity management protocols.  相似文献   

19.
外资驱动下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述了长江三角洲外商直接投资的基本特点,揭示了外商直接投资在该地区的区位选择及时空演变特征,分析了外资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发展及其社会经济结构转变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