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介绍了FDFCC-Ⅲ双提升管工艺在重油催化裂化(RFCC)装置上的工业应用和汽提段改造后应用效果。应用结果表明:FDFCC-Ⅲ工艺与装置改造前相比,采用多产汽油方案时,总液收提高1.67%,汽油的辛烷值(RON)未损失,改质汽油的烯烃含量由48.02%降低到21.08%,硫含量下降了39.7%,并且可以灵活调整生产方案,高效汽提技术的应用使焦炭氢含量降低1.28%,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水包油欠平衡钻井液在达2井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经室内评价实验,确定了水包油钻井液体 系配方,即由3.5%膨润土浆 0.5%~1.0%降滤失剂PAMS601A 2%~3%高温稳定剂PAMS601B 0.5%~2.0%主乳化剂A-1 0.1%~0.2%辅助乳化剂B-1 60%柴油组成.介绍了该水包油钻 井液体系在达2井实施欠平衡钻井技术中的应用,包括水包油钻井液性能日常维护措施,初 期井段应用效果,遭遇二氧化碳气体污染、地层出水等问题时的处理措施.现场应用结果表 明,该水包油钻井液体系流变性良好,高温稳定性优,携砂能力强,抗污染能力强,起下钻畅通无阻,能够满足深井欠平衡钻井工艺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BAF和MBR在石化废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AF和MBR在石化废水处理中都有应用,然而两者结合在处理此类污水中有更加优异的处理效果.对石油化工污水中浊度、COD、石油类的处理效率分别为98%~99%、86%~96%、80%~95%,而且两者结合优点更加突出,在抗冲击性、出水水质和运行成本上相对较好,有着较好的应用范围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OPTIMIX高效雾化喷嘴在重油催化裂化装置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Optimix高效雾化喷嘴结构、雾化原理、性能特点及工业应用结果。洛阳分公司加工常压渣油的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应用该喷嘴后 ,喷嘴雾化蒸汽较原喷嘴降低了 6 .4t/h ,干气产率由 3.99%降低到 2 .5 8% ,液化气收率由 11.75 %增加到 14 .10 % ,轻质油收率由 6 7.2 7%提高到6 8.4 1%。  相似文献   

5.
油田含油污泥资源化处理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介绍各种油田含油污泥处理技术,并重点介绍采用化学调质与离心分离处理的工艺路线及应用实例。应用结果表明:通过对含油污泥进行化学调质与离心分离处理,处理后的污泥含油小于2%,含水小于60%,并可回收污泥中85%~95%的原油。具备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介绍中国石油大庆炼化分公司0.12 Mt/a DCC装置进行TMP技术改造及工业应用试验情况。结果表明:丙烯收率达到20.31%,干气+焦炭+损失为14.49%,汽油烯烃体积含量34.4%,RON为96.0,达到设计指标。进一步考察TMP技术在常规催化裂化工艺条件下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丙烯收率为15.06%,干气+焦炭+损失为12.91%,汽油烯烃体积含量63.8%,RON为94.5。  相似文献   

7.
介绍LS-981多功能硫磺回收催化剂和LS-02新型氧化铝基制硫催化剂在普光净化厂200 kt/a硫磺回收装置上的工业应用试验。标定结果表明:装置分别在80%、100%和110%负荷条件下,各项参数运行正常,标定期间单程硫回收率均在95%以上,有机硫水解率均在98%以上,催化剂国产化工业应用试验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8.
《石化技术》2002,9(3):183-183
针对DCC技术的特殊性 ,北京石科院开发了DCC增产丙烯并降低汽油烯烃含量的专利技术。安庆石化分公司在今年DCC装置检修时 ,采用石科院的技术进行了装置改造 ,并进行了工业试验 ,这是目前国内首套应用DCC增产丙烯并降低汽油烯烃含量专利技术的催化裂化装置。试验结果如下 :应用汽油回炼技术后 ,丙烯收率增加了 2 69% ,液化气收率增加了 4 3 1 % ,汽油烯烃降低了 1 0 1 3 % ;应用C4 回炼技术后 ,丙烯收率增加了 2 1 6% ;应用汽油回炼以及C4 回炼技术后 ,丙烯收率增加了 3 92 % ,液化气收率增加了 4 48% ,汽油烯烃降低了 6 1…  相似文献   

9.
通过将外给电子体Donor-C和Donor-D在Spherizone工艺技术聚丙烯装置上的应用,考察了不同的外给电子体对聚合反应及产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生产均聚牌号时Donor-D作为助催化剂的使用,主催化剂活性平均提高了25%~30%、产品的弯曲模量提高20%~30%、拉伸屈服应力提高10%,改善产品刚性性能,可有效拓宽产品应用范围和领域。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扬州石油化工厂应用ADV微分浮阀塔板对气体分离装置进行改造的情况。工业应用结果表明,装置处理量从3.6×104t/a增加到5.6×104t/a,丙烯产出率由改造前的85%提高到93.52%,装置能耗下降了10.39%。  相似文献   

11.
褚程国  王海峰  张新民  郝向利 《焊管》2018,41(10):22-25
为了解决HFW钢管焊缝在线热处理不充分而导致的钢管降级问题,设计了HFW钢管焊缝离线热处理设备。介绍了该离线热处理设备的主要结构及工作过程,并对离线热处理的X65钢级Φ273 mm×14.3 mm钢管焊缝进行了相关性能检测。检测结果表明,经离线热处理的钢管焊缝冲击韧性满足标准要求,表明该离线热处理设备能有效解决因钢管焊缝在线热处理不充分而导致的钢管降级问题。该设备离线放置,为半自动控制,结构简单,调节灵活,适用热处理的钢管范围广,参数控制稳定,使用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12.
小热管换热器性能分析与结构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 3种不同结构小型热管换热器的传热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对小热管换热器结构参数进行优化 ,得到了最佳设计参数 ,并从对流换热的角度对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 ,为小热管换热器开发研究与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无机热管技术及其在常压炉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无机热管技术的核心和性能特点以及在常压炉空气预热器上的应用情况。采用无机热管代替原钢 水热管取得了较好效果 ,炉热效率约提高 5 % ,并避免了爆管现象 ,说明无机热管特别适合于在加热炉扩能改造上应用 ;但外部结构同样存在集灰难以清理的问题 ,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重力热管的传热能力,把金刚砂颗粒加入到纯工质里制成三相工质重力热管来强化传热。对12.07、9.77、8.47、7.06和6.35μm的5种不同固体颗粒粒径的三相工质重力热管的传热性能进行研究,计算三相工质重力热管的传热系数,并与纯水重力热管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三相工质重力热管的最佳充液率为55%,最佳固体颗粒质量分数为5%;与纯水重力热管相比,三相工质重力热管的等效对流换热系数提高了16%~31%,固体颗粒含量和粒径对传热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螺旋管在分离式热管中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易杰  王经  张红  庄骏 《石油化工设备》2001,30(3):36-37,53
介绍了螺旋管基础研究方面的一些成果,提出将螺旋管用于分离式热管。通过实验研究对这种换热装置的特点作了评价,认为将螺旋管用于热管可能拓展热管技术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6.
高温热管的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国内外高温热管的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进行了详细介绍,指出高温热管的研究工作已从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未来的研究重点在于工业应用与新产品的开发。  相似文献   

17.
基于前期光滑外伴管伴热系统性能的研究,对应用导热胶泥进行伴热优化的系统,利用FLUENT软件对其传热特性与节能潜力进行了数值分析.伴管下置式系统中,优化前后均存在浮力诱导的层流自然对流.应用不同夹层模型的计算表明,优化后仍需保持空气夹层以减少热损失,但可将伴管上置而基本不影响伴热效果且易于施工.应用导热胶泥可使伴管与工艺管间的热阻降低50%以上,可得到更高的物料温度或降低伴热介质的需求温度及其(火用)损失,能量利用匹配程度提高,节能潜力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宋志强 《焊管》2018,41(7):48-52
为了优化HFW焊管的感应热处理工艺,进一步提高焊管质量,针对焊管感应加热热处理的应用优势和HFW焊管制管原理及工艺,分析了HFW焊管采用中频正火热处理的工作原理、工艺和作用。以规格为Φ323.9 mm×14.3 mm、钢级为X70的 HFW焊管焊缝采用在线中频正火热处理工艺为例,通过试验得出了热处理加热温度在930 ℃、传送速度12 m/min、经96 m空冷加喷淋冷却后,焊管能够获得良好的焊缝金相组织和综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9.
谢祎 《焊管》2018,41(10):30-35
为了研究超薄壁钛焊管在蒸馏海水淡化中的应用技术,对超薄壁钛焊管的热交换性能、力学性能、腐蚀性能、防止微生物附着以及析出不可凝缩的气体等进行了研究分析,并且与铜管、不锈钢管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超薄壁钛焊管是蒸馏海水淡化装备的核心部件,其壁厚已批量用到0.4 mm,甚至更薄,产品的换热性能、力学性能、耐腐蚀性能优异,是蒸馏海水淡化换热管的首选材料。  相似文献   

20.
分离式热管换热器最佳工作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对分离式热管加热段管内流动传热的理论分析,建立了由加热段管内环膜烧干点位置确定分离式热管最小充液量的理论计算模型,并经实验证实了其正确性。通过对分离式热管管内汽水动力循环的分析,探讨了分离式热管的最佳工作状态及其最佳充液量,提出了逐排计算分离式热管换热器充液量的方法,为设计与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