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PP/EVA-15共混物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SEM和力学性能测试研究了PP/EVA-15共混物原料配比、工艺条件和微观结构形态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对共混物的增韧机理进行了分析。与弹性体(EPDM)改性PP所作的比较显示,EVA-15对PP有良好的改性效果,其综合性能优于PP/EPDM共混物。  相似文献   

2.
阻隔性HDPE/MPE/PA1010共混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挤出法以马来酸酐(MAH)接枝高密度聚乙烯(HDPE)为增容剂(MPE),PA1010为阻隔组分,HDPE为基料,制取了HDPE/MPE/PA1010共混材料。研究了挤出温度、MPE用量、PA1010含量对其阻隔性能的影响,比较了几种不同渗透体系的吸油率和渗透损失量。  相似文献   

3.
PE—g—MAH对HDPE/PA6共混合金的增容作用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冯钠  刘俊龙 《中国塑料》2000,14(9):25-28
利用DSC研究了PE-g-MAH对HDPE/PA6共混体系的增容作用,并讨论了PE-g-MAH对HDPE/PA6共混物的混容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E-g-MAH能有效地增强HDPE/PA6共混体系两相界面的相互作用,改善HDPE和PA6的相容性,是效果较好的增容剂。适量的PE-g-MAH的加入可使HDPE/PA6共混合金的可混性能提高,并有一定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4.
改性聚氯乙烯体系的脆/韧转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缺口冲击实验研究了CPE、NBR、DOP、PMMA、PS等改性对PVC脆/韧转变变温度的影响。实验表明,PMMA、PS等脆性塑料对PVC具有不同于CPE、NBR等弹性体的改性机理,两者均可使PVC体系的脆/韧转变温度发生变化。随改性剂含量的增加,用传统改性剂(CPE、DOFF等)改性的PVC体系的脆/韧转变变温度呈下降趋势,而脆性塑料则使体系的转变温度具有一低温度。  相似文献   

5.
每期文摘的题目均按汉语拼音顺序排列,英文按其字母顺序排列在汉字之前,数字开头的题目排在最前面。  EPDM PVC和MMA g EPDM PVC共混物的动态力学分析、抗冲性及形态研究/Singh,D.(印度)/J.Appl.PolymSci1999,71(12):1959~ 196 8(英文)。进行了乙烯—丙烯—二烯三聚物/聚氯乙烯(EPDM/PVC)和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EPDM橡胶(MMA g EPDM)/PVC共混物的动态力学研究,抗冲阻抗及扫描电镜研究,MMA的接枝含量分别为 4、13、2 1和 32 %。当E″曲线出现两个…  相似文献   

6.
熔融挤出接枝法制备HDPE/PA1010增容剂MPE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用DCPO作引发剂,通过熔融挤出接枝法制备HDPE/PA1010共混体系增容剂MPE的工艺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通过熔融挤出法可将MAH单体接枝于HDPE,接枝率和MI受挤出温度、螺杆转速、DCPO和MAH用量的影响,其最佳工艺条件为:挤出温度范围180~220℃,螺杆转速25r/min,DCPO和MAH用量分别为0.3份和1.0~1.3份(树脂用量为100份)。文中还对HDPE融熔挤出接枝  相似文献   

7.
LDPE接枝马来酸锌离聚物对PP/PA6共混体系相容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林春雷 《塑料工业》1998,26(1):101-102,105
采用SEM和动态粘弹谱研究了不同接枝率的LDPE接枝马来酸锌离聚物(LDPE-g-MAZn)对PP/PA6共混体系相容性的影响。LDPE-g-MAZn采用熔融法合成,所制样品接枝率分别为1.5%(质量,下同)、4.5%和5.4%。研究结果表明,LDPE-g-MAZn能有效地改善PP/PA6共混物的相容性,其相容性随离聚物接枝率的提高而增强。在PP(90)/PA(10)体系中,加入离聚物后分散相(PA6)更均匀、粒子尺寸更小,而且随着离聚物接枝率的提高,PA6颗粒的粒径就越小,分散越匀;在PP(50)/PA(50)的体系中,离聚物的加入使两相互相贯穿,在动态粘弹谱上表现出Tg相互靠近,熔断温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8.
尼龙1010/乙丙共聚物共混体系形态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过氧化二异丙苯(DCP)的引发下,用反应挤出的方法制备了乙丙共聚物接枝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EPM-g-GMA)。用Brabender单螺杆挤出机制备了不同组成的EPM/尼龙1010及EPM-g-GMA/尼龙-1010的共混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不同共混组成的形态,与EPM/尼龙1010共混体系相比,EPM-g-GMA/尼龙1010体系中EPM在尼龙1010中分散相尺寸明显降低,EPM-g-GMA  相似文献   

9.
改性淀粉/聚乙烯共混物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玉忠  陈泽芳 《塑料工业》1996,24(3):98-100
采用5种淀粉改性剂即改性剂A,改性剂B,改性剂C,改性剂D和改性剂E,研究了改性淀粉/PE共混物与PE的相容性,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改性淀粉与PER的相容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改进,以改性剂A最为明显,接触角由未改性淀粉的29度提高到44度。电镜分析表明,聚乙烯中淀粉颗粒分散均匀,界面模糊。  相似文献   

10.
HDPE/EVA/LDPE共混物拉伸性能和流变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石山  张军  徐兢 《塑料工业》1999,27(5):24-25,38
用EVA、LDPE、CaCO3改性,填充HDPE,研究了它们的用量,品种对共混珠拉伸性能和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共混物熔体为假塑性流体。EVA、LDPE用量增加,共混物拉伸强度下降,但断裂伸长率和熔体流动性提高。  相似文献   

11.
用 E V A、 C P E及合成的 C E P D M 改性 C P V C, 并用正交优选法配制成了性能优良的硬质 P V C胶粘剂。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讨论了PVC/LLDPE共混体系中,EVA、交联剂对共混物力学性能、相形态的影响。EVA作增容剂,能与交联剂发生协同作用,改善PVC、LLDPE的两个分散性,增强两相粘接力,大幅度提高混物的强度和韧性。  相似文献   

13.
透明PVC/MBS合金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张莹  郝海涓 《中国塑料》1998,12(3):47-51
本文对不同型号的PVC与MBS进行共混改性,通过冲击,应力-应变试验,动态力学分析(DMA)、扫描电镜(SEM)和紫外可见光谱研究了PVC/MBS共混体系的性能与形态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用MBS改性PVC既能有效地提高共混物的韧性,又能保证其具有良好的透光率。  相似文献   

14.
改性硬质PVC胶粘剂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褚衡  陈绪煌 《湖北化工》1999,16(4):17-18
用EVA、CPE及合成的CEPDM改性CPVC,并用正交优选法配制成了性能优良的硬质PVC胶粘剂。  相似文献   

15.
LDPE/SBS-g-MAN增韧PA-6和增容PA-6/LDPE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MAH接枝LDPE/SBS制备复合相容剂LDPE/SBS g MAN及其对PA 6的增韧作用和对PA 6/LDPE的增容作用进行研究,并对菜混物的力学性能、微观形态结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工艺条件对HDPE/PA—6共混体系形态结构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冯钠  项素云 《中国塑料》2000,14(4):44-47
通过测试HDPE、PA-6的流变性能和对共混物进行显微镜法(PCM)分析,研究了加工温度和剪切速率等工艺条件对HDPE/PA-6共混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改变加工温度可以调节HDPE/PA-6共混组成粘度比。PA-6和HDPE的粘讧比较大时,PA-6相呈层状分布结构,剪切作用有利于共混体系两相的分散,剪切速率过低易使PA-6相区尺寸大,分散不均匀。较高的剪切速率使PA-6相尺寸减小,分散更均匀  相似文献   

17.
聚丙烯的共混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蔺艳琴  揣成智 《塑料技术》1999,19(4):13-16,6
本文对聚丙烯与EPDM、EPR、SBS等多种弹性体以及聚丙烯与聚合物如PE、PA、PVC的共混改性做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PE,EVA及LDPE/EVA共混物辐照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马三荣 《中国塑料》1995,9(4):28-35
本文在对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和聚乙烯(PE),低密度聚乙烯(L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及高密度聚乙烯(HDPE)在^60Coγ射线辐照前后的性能进行比较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LDPE/EVA共混物在^60Coγ射线辐照前后的拉伸性能和交联度的变化,以及EVA添加量、VA含量及熔体流动速率(MFR)对这些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磺化聚苯乙烯离聚体增容PA1010/HIPS体系的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磺化聚苯乙烯离体增容PA1010/HIPS共混体系,通过SEM、DMA偏光显微镜和冲击试验考究了离体对PA1010/HIPS体系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未中和的磺化聚乙烯具有最明显的增容效果,其加入量不超过HIPS量的20%时共混物的冲击性能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20.
CPE增容PVC/EPDM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聚氯乙烯(PVC)为主体材料,新型三元乙丙橡胶(EPDM)为改性剂,氯化聚乙烯(CPE)为增容剂进行共混,来改善PVC的抗冲击性能。实验结果表明,PVC和一定量的CPE、EPDM共混改性后,共混体系的冲击强度大幅度提高,PVC/CPE/EPDM在100/5/10(W/W)时,冲击强度上升值最大,可达43.7kJ/m^2,拉伸断裂强度提高近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