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文章阐述了利用GNSS定位技术、数据实时传输技术实现滑坡的在线监测的方法,该方法可对滑坡进行全天候监测和及时准确预警,是有效避让滑坡地质灾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巫山县滑坡实时监测系统的建设与运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时监测就是在计算机自动化技术和通讯技术搭建的支持平台上,使处于通讯网络终端的监测仪器设施按既定程序进行数据采集和传输或使其在通讯指令干预下进行数据即时或触发采集和传输,从而达到在全天候无人值守的信息获取.滑坡实时监测系统就是充分利用计算机自动化和现代通讯技术,在各个现场监测站和中心站之间通过无线通讯网络(GSM/GPRS/CDMA)实现监测指令发布和数据实时采集和传输,监测数据在中心站服务器经过处理后存储于数据库,为滑坡监测预警分析和数据web发布共享服务.滑坡实时监测为滑坡研究和预测预报提供了基础数据资料,提高了我国滑坡监测预警水平.巫山县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示范站是实时监测的典型例子.  相似文献   

3.
以我国蒙东地区某露天煤矿为例,通过建立GPS边坡位移自动化监测系统,实时掌握边坡位移变形情况;利用边坡监测报警系统,成功地预测预报了潜在滑坡事故的发生;通过边坡监测数据分析及时掌握边坡位移变化规律及潜在滑坡模式,并采取相应地滑坡防治措施,避免了灾害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4.
滑坡监测技术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已开展大量滑坡监测工作的基础上,对现有监测技术方法进行了综述,一个智能化、信息化、实时化的监测技术方法和监测数据分析系统正在被广泛应用。为了提高监测精度及监测的可靠性,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
 边坡变形监测是有效的滑坡预报方法。论文针对黑岱沟露天煤矿矿区自然条件,并结合选煤厂排矸场的工程实际,研究开发了边坡GPS变形监测系统,实现了边坡表面变形的实时、动态、高精度监测,为滑坡预报预警提供了技术支持,也为类似条件的滑坡监测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我国国土地形地貌错综复杂,地质灾害分布广,是世界上滑坡等地质灾害多发的国家之一。滑坡、泥石流是对人类危害较大的自然灾害类型。因此对滑坡灾害的发生进行实时有效监测,对于防灾减灾十分重要。滑坡监测仪多安装在无人或少人居住的山体上,且因目前国内民众对地质灾害监测意义认识上的不足,容易造成破坏。结合丹巴县甲居滑坡及石棉前进一组滑坡的监测工程,总结了滑坡监测仪野外安装及保护方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地质装备》2013,(4):7
【本刊讯】不久前,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水环地调中心自主研发的光纤实时监测设备成功安装于加拿大汤普森河流域Ripley滑坡,实现了该滑坡的实时监测。此项工作历时半月,水环地调中心技术人员与加方技术人员进行光纤铺设、光栅传感器安装、光纤实时监测设备的安装调试,共铺设监测光纤2305m,  相似文献   

8.
曾先贵  王泽昌 《采矿技术》2018,18(1):40-41,50
针对某滑坡隐患,介绍了多路位移综合监测仪在滑坡自动监测中的应用,并利用监测数据对滑坡稳定性状态进行分析判断。根据监测数据分析,传感器位移均有变化,主要集中在4~6月,为集中降雨时期,位移变化缓慢,未达到预警值,在汛期过后,滑坡变形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该滑坡自动化监测实现了滑坡隐患的实时监测,实时预警,既经济又能弥补群测群防员专业性不足的缺陷,做到群专结合,避免或减少因地质灾害而造成的人民生命和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9.
生基包滑坡监测属于三峡库区奉节县三期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项目之一,该滑坡位于长江左岸,临近人口稠密的安坪乡集镇,地理位置重要。三峡水库175 m蓄水后,其变形破坏特征有何表现?对航道安全运营有无潜在威胁?是否会对滑坡体上的重要建筑及村民生产生活构成危害?针对这些问题,首先分析了滑坡的工程地质特征及主要的影响因素;其次,确立以4种监测手段为主、人工巡查为辅的监测方案;通过对大地变形GPS、深部位移、滑坡推力等几种监测方法的运用及对其成果进行分析研究,以实例说明其在滑坡监测中的应用;再次,结合宏观人工巡查进行对照分析,以充分说明大地变形、深部位移和滑坡推力监测在实际运用中的可行性;最后,根据监测结论提出对生基包滑坡防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平庄西露天煤矿工作帮反倾逆层边坡岩层断层构造作用明显,滑坡灾害危险程度高。为了实时掌握滑坡体变化状态,基于下滑力大于抗滑力这一滑坡发生的充分必要条件,采用具有滑坡灾害加固-监测-预警一体化功能的滑动力远程监测预警系统装备,实现了滑动力感知、传输、分析和监测预警的全过程。在该滑坡区域布设滑动力监测站点和位移监测站点,近3个月的监测结果表明:滑动力远程监测预警系统运行效果良好,实现了对“07-0118滑坡”各阶段的监测预警,且滑动力监测效果优于位移监测,验证了该系统的先进性和实用性。该系统的成功应用为其他类似边坡的监测预警提供了技术方法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的滑坡体深部位移监测中存在人工测量成本高、监测频率低、实时性不高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多点分布式深部位移实时监测方法。该方法利用低功耗微处理器、加速度传感器实现测量单元的模块化,并任意组合为测量传感器组,施工时将该传感器组垂直放入滑坡体钻孔中,实时测量滑坡体深部各单元倾斜角参数,进而利用相邻2个单元之间的倾角值计算出滑坡体内部形变值,以及确定出滑动面位置。整个测量方法具有实时性高、无人值守、可任意扩展裁剪等特点,同时能有效降低人工测量成本,实际现场应用进一步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通过研究滑坡体在突发性灾害爆发前后姿态的变化过程和规律,以及自动监测和无线传输技术,开发为地质灾害预测预报所需用的滑坡体滑动姿态、加速度自动监测仪,采用有数据采集和存储器功能的"黑匣子",对滑坡体成灾全过程进行跟踪监测。实现对滑坡体滑动三维位移的方位、速度和加速度变化情况的全程实时监测,解决以往不能对滑坡体三维姿态和滑动加速的全程实时监测的问题,推动地质灾害监测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13.
基于GPRS无线通讯网络的滑坡实时监测传输技术,该文介绍了该技术的主要构架与软件编程的实现过程,着重论述了滑坡监测的监测站和数据监控中心之间的GPRS无线传输技术,阐述了GPRS无线传输在滑坡地质灾害监测中的优势。该技术已经投入监测工程实际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5.12汶川地震触发了大量滑坡、泥石流、崩塌等次生地质灾害,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广平镇凤凰山滑坡就是1处典型的震动触发破坏。由于滑坡点距离震源点较近,地震波是导致本次滑坡的主要控制因素。首先,经现场调研,应用极限平衡计算软件对边坡在地震前后的稳定性进行了数值计算,确定地震动力响应对边坡稳态的显著影响;然后,根据稳定性分析结果,决定采用SPRM-01型滑坡远程监测系统对凤凰山滑坡体危险区域进行了长达25个月的实时监测;最后,通过对实测数据的系统分析,得出地震诱发凤凰山滑坡后,岩土体内部应力达到新的平衡,潜在滑动面上的下滑力随时间变化趋势平稳,滑坡体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5.
李琦  郑燕 《中州煤炭》2022,(10):18-24,30
为了全面实施“科技兴地”战略,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科学水平,促进国土资源科技创新与国土资源工作更加紧密地结合,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和国土资源事业发展服务。研制了滑坡地质灾害远程无线实时预警监测系统。系统由滑坡现场多点数据采集系统、智能监测终端、远程监测主机3大部分构成。现场数据采集系统采集多个传感器节点的数据信息,通过电缆传送到智能监测终端,智能监测终端通过公用无线网络将滑坡现场采集到的大范围、多点、多类别的物理参数传输到全国范围内任意地点放置的监测主机上。装在远程监测主机上的“滑坡监测数据分析与预测”软件能以数据、曲线或图形的形式实时显示滑坡现场各个参数随时间的变化以及滑坡现场的位置信息,并能对数据进行记录、分析和预测等。研究具有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安全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6.
陈孝刚  陶志刚  桂洋  张钊 《金属矿山》2011,40(12):127-131
基于滑动力大于抗滑力是滑坡发生的充分必要条件的预警原则,研发出一套滑坡远程实时监测预报系统,其对滑坡地质灾害预报预警具有重要意义。以滑坡滑动力模拟试验和滑坡室内物理模型试验为基础,初步确定出滑坡的预警模式,然后以平庄露天煤矿、西气东输(延安段)管道工程、南芬露天铁矿、朔州露天井工联合开采煤矿为现场应用研究对象,开展了滑坡监测及预警预报的现场试验研究,对前面提出的滑坡预警模式进行了充分的验证。结果显示,现场滑坡滑动力监测曲线的预警模式与室内模拟试验推断出的结果是一致的,说明这种预警模式可以用来继续分析判断其他现场边坡体的稳定性,在滑坡发生前做出准确预警预报。  相似文献   

17.
张慧慧  王茹 《金属矿山》2018,47(11):120-125
针对利用SIFT(Scale-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算法提取全色遥感影像特征点时存在数量少、分布不均、影响滑坡形变场监测效果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综合利用SIFT与CSIFT(Colored scale 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算法进行滑坡形变场标定的方法。该方法利用SIFT算法分别处理全色影像和多光谱融合影像,利用CSIFT算法处理多光谱融合影像,将3个过程提取的互不相同的特征点进行叠加,得到更多的特征点。以抚顺西露天煤矿南帮滑坡为例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新方法能够充分利用3种不同影像匹配过程的特点,大大增加了特征点数量,使得生成的滑坡形变场更加精确,所圈定的滑坡范围更加准确,且该方法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等优点,非常适合于大型滑坡的大变形形变场监测。  相似文献   

18.
曾家棚滑坡属于三峡库区较少失稳的滑坡之一,有过9年的专业监测史,包括地表变形、深部位移等多种监测手段。通过多年的监测经验,结合滑坡的实际变形失稳过程,对各种监测方法的实用性和科学性进行分析和评估,为后续同类型滑坡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使资源利用更加集中、合理,并对以后的监测方案设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