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华东地区矿井水的水质特征与资源化技术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针对我国煤矿区水资源短缺、矿井水利用率较低等问题,分析了华东地区主要煤矿区矿井水的充水来源和水质特征,根据水质将矿井水划分为4种类型,即洁净矿井水、高悬浮物矿井水、高矿化度矿井水和酸性矿井水,并探讨了不同类型矿井水的水资源化技术,认为实现矿井水的资源化可使矿区水环境系统免遭破坏,缓解矿井排水与水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从根本上解决矿井水对环境的污染,改善矿区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
分析辽宁城镇供水水质安全存在的问题,指出了辽宁城镇供水水质安全面临的主要威胁因素;水资源短缺与过量开发,水源受到污染与水源水质较差,落后的净水工艺和水质二次污染;影响供水水质安全的主要水源水质问题有:有机污染物,消毒副产物,病源微生物,氨氮和高含量铁锰物质;提出了城镇供水水质安全保障对策;加强水污染控制,保护水源安全;采用先进适用的安全优质水处理技术,替代传统落后,改造现有给水处理工艺和设备;强化输送蓄贮处理中的二次污染控制,保障用水点水质安全;建立城镇供水水质安全监测体系。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饮用水水源以地下水为主.目前农村饮用水水源安全形势非常严峻,主要表现为天然劣质水问题突出、农村水源地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应加强水源水质、水量、水源地气候、备用水源地建设、水源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基于公共物品理论,保障农村水源安全的措施主要有:政府承担起农村水源安全的责任;健全农村饮用水水源安全的法律法规体系;鼓励农村居民参与水源安全的供给.  相似文献   

4.
随着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再生水作为替代水源成为缓解水资源紧缺的重要措施.概述了我国的水资源现状、水资源缺乏的原因和因缺水造成的重大损失,阐释了缺水地区将城镇污水开发为稳定水源的概念和特点,并从解决缺水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确保生态需水量、严格实施污水治理政策等方面论述了新生水源开发的意义,提出了新生水源水法规政策的制定、标准的建立和处理技术的研究是目前亟需解决的几个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5.
通过CCD结合显微镜实验观察研究了沙土孔隙内水分分布形态。通过研究分析认为,除了传统上认为沙土中水分有吸附水、结合水和容积水等形态之外,相对粗糙的骨架表面还存在表面毛细水。低含湿率时,孔隙内水分形态有吸附水、结合水、表面毛细水和液桥(容积水);高含湿率时,孔隙中的水分并不是按孔隙均匀分布,而是出现大团水体中夹杂气团。对于气团中的孔隙,水分形态仍然有吸附水、结合水、表面毛细水和液桥。  相似文献   

6.
从水表的质量、现场安装条件、水表口径选择、管道水质等因素,分析了误差变化规律,研究了水表误差变化机理,并从合理选型、加强质量检验、正确安装、改善水质、对水表使用过程中的误差变化跟踪考核、加强水表强制检定工作等方面提出了所应采取的措施,控制其误差变化,为准确计量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滦河下游灌区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合理分配,采用调查问卷形式从灌区居民生活用水、农业用水和用水分配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社会调查及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居民洗漱、洗澡和做饭用水是生活用水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农业用水结构中,水稻、小麦和玉米是主要的耗水对象,三者灌溉用水量占总灌溉用水量的比重达99.4%.在保证生活用水和基本生态用水的前提下,对于工业用水优先于农业用水的分水模式,大多数农民采取了反对态度,因此在水资源分配时,应采取适当措施提高农业用水的保障程度.  相似文献   

8.
我国水资源利用中的问题与可持续利用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根据水资源研究发展进程,对水资源的概念给以界定,对我国水资源的现状进行论述,认为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较低;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水资源年内分布不均;水资源使用量逐年增加。对我国水资源利用中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水资源有效利用程度低,水资源浪费严重;供需矛盾尖锐;污染严重;污水处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地下水超采引起地质环境恶化;水资源不合理利用,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初步对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对我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应用,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粉质黏土中吸附水和自由水在冻融时的动态变化特征,探索土体冻融过程中土水之间物理过程。采用新型分层核磁测量技术,开展了含水量(质量分数)分别为21.1%,16.8%和12.0%的粉质黏土在封闭条件下的冻融试验,并采用电子显微镜扫描了冻融后不同深度土体的微观结构。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土体冻结过程持续,不同深度土体中自由水和吸附水均减少,且冻结区和非冻结区的自由水相对减少量均大于吸附水相对减少量;土样融化时不同深度土体中自由水和吸附水均增加;此外冻融作用导致冻结区吸附水减少,自由水增加;而未冻结区的吸附水和自由水均减少;冻融后冻结区的孔隙数量和孔隙体积增加,而未冻结区孔隙数量和孔隙体积减小。冻结过程中土体吸附水和自由水动态变化差异与水分子作用势的不均匀空间分布有关;冻融前后土体吸附水和自由水的重分布是水分迁移和土体微观结构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0 INTRODUCTIONFinishedwatermayundergosubstantialchangeinqualityduringtransportthroughthedistributionsystemtotheconsumer.Waterqualitymodelswereusedtopredictthespatialandtemporalvariationofwaterqualitythroughoutthewatersystem .Asignifi cantaspectofusingw…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