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郭小宁 《中国电梯》2007,18(11):38-39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电梯行业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政府对于电梯生产、安装、维修及使用均成立专门部门进行监督管理,出台了一系列法规,并制定了与欧洲标准等效的GB7588-2003指导电梯的设计制造,应该说近年来电梯伤亡事故已大大降低,这也是我们电梯从业者不断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周珊珊  童岗 《中国电梯》2006,17(19):47-48
某大学教学楼内电梯满载情况下运行至1楼时,发生轿厢蹴底,乘客被困事故。因为是在1楼溜车躐底,未造成人员伤亡。现就本案例,对可能造成电梯轿厢躐底的原因,逐一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王世飞 《中国电梯》2004,15(20):17-18
电梯因故障将乘客困至轿厢内.一般情况下乘客容易紧张,限制了乘客的自由.还会引起乘客的极大不满.时间长了还可能发生其它意想不到的事情:电梯发生困人故障,降低了电梯的可靠性,对使用单位,电梯的制造和维修保养单位也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应尽量避免电梯困人故障的发生。现将我市2000~2003年度部分电梯困人故障列举如下.分析发生故障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以减少困人故障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5.
石光宁 《中国电梯》2006,17(21):34-35
2006年的4~5月间,广西南宁市连续发生了两起电梯事故:一是电梯安装人员在施工当中不注意安全防范,坠入底坑当场死亡;二是某幼儿园一工人从杂物电梯轿厢往外搬运餐具时,杂物电梯突然上行,被剪切致死。这两起电梯事故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也再次向我们敲响了警钟:这两起电梯事故的发生绝非偶然,它直接反映出我市在电梯管理、安装、使用、维保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朱广慧 《中国电梯》2005,16(21):53-54
电梯“冲顶”和“礅底”是电梯较严重的事故之一,轻则发生财产损失,重则造成人员伤亡。笔者在近10年的工作中,接触不下6起电梯“冲顶”事故,都或多或少地造成了财产损失和乘员伤害。因而,电梯设计制造中对电梯冲顶和蹴底(本文仅述及冲顶)有多种保护措施。但仍有为数不少的电梯冲顶事故在在用电梯中发生,这就需要我们深入地分析研究,进行定性、定量地评价,为避免或减少冲顶事故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王贯山 《中国电梯》2005,16(23):56-57
这是一起不多见的因曳引钢丝绳断裂而导致电梯轿厢与对重分离的电梯事故,万幸的是当时无人乘坐该电梯。  相似文献   

8.
9.
卜永刚 《中国电梯》2011,(23):70-70
1事故概况我市某工厂曾发生过一起电梯更换钢丝绳时轿厢坠落的事故,致使两人死亡,轿厢报废。事故发生后的现场情况是:轿厢由高空坠落至底坑,轿厢整体扭曲变形,近乎解体;轿顶留有被人为截断后的6根钢丝绳绳头;连接轿厢的限速器绳扭曲但未断开;导轨未见明显安全钳动作划痕;机房内的限速器机械保护装置处于动作状态。  相似文献   

10.
11.
张伟杰  屈省源 《中国电梯》2012,(17):50-51,54
GB10060-1993《电梯安装验收规范》第4.13条要求:“电梯动力与控制线路应分开敷设,从进机房电源起零线和接地线应始终分开,接地线的颜色为黄绿双色绝缘电线,除36V以下安全电压外的电气设备金属罩壳均应设有易于识别的接地端,且应有良好的接地。接地线应分别直接接至接地线柱上,不得互相串接后再接地。”GB50310--2002《电梯工程质量施工验收规范》第4.2.4条要求:“机房内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4Ω”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电梯技术的不断成熟,电梯标准的不断完善,电梯变得越来越安全可靠。但我们在电梯检验工作中也曾遇到过一些电梯设计制造方面的问题,今天虽然有些问题得到了改正,但仍有部分产品存在一些缺陷。现把这些问题提出来,希望引起电梯界相关人员的足够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3.
曹祖军 《中国电梯》2011,(21):53-53,59
1关于电梯对重运行区域刚性隔障设置要求的思考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规定:“对重(或平衡重)的运行区域应采用刚性隔障防护,该隔障从电梯底坑地面上不大于0.3m处向上延伸到至少2.5m的高度。其宽度应至少等于对重(或平衡重)宽度两边各加0.10m。”显然,该条规定对于未设补偿绳(或链)的电梯来说很容易满足要求的。  相似文献   

14.
赖跃阳 《中国电梯》2008,19(5):50-51
众所周知,在导线与导线、导线与电气设备、触点与触点等连接处,都存在着接触电阻。正常情况下,连接处的接触电阻一般都是毫欧级,不会引起线路的电气故障:而当接触电阻异常时,必会引起线路的电气故障。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中第14.1.1.1条也提到几种可能出现的电气故障:a)无电压;b)电压降低;C)导线(体)中断;d)对地或对金属构件的绝缘损坏;  相似文献   

15.
李立新 《中国电梯》2010,(23):34-38
备受业内关注的TSG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以下简称《新检规》)已于2010年4月1日正式实施。笔者作为检验机构的代表,参加了一些宣贯培训和学习,为了顺利实施((新检规》也组织了对电梯生产单位和电梯检验人员的宣讲,同时开展了编制检验细则、原始记录和检验报告等基础性技术工作。在这些学习、工作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思考,下面就电梯《新检规》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一些分析与探讨,与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16.
李志 《中国电梯》2010,(19):28-29
电梯是高层建筑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然而越来越多的建筑设计影响着电梯的运行质量和乘坐安全,而且并没有引起建筑设计师的注意。下面笔者就实际遇到的问题给电梯销售人员提出一些建议,以便在今后的电梯销售过程中与设计院能够预先沟通,避免类似问题出现。  相似文献   

17.
赵碧涛  徐忆平 《中国电梯》2009,20(23):32-34
节约能源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因此我国几乎所有的工业系统都开始提倡“绿色”产品。 据中国电梯协会提供的信息显示,截止到2008年底,全国在用电梯总量已超过115万台,成为世界上电梯总保有量最多的国家。而且,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进入快速发展期,每年都将有超过10多万台新增电梯(新增电梯数量世界第一)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18.
杨鹏  孔庆伟  李洪 《中国电梯》2014,(5):18-20,40
介绍了电梯综合防雷系统的组成和防雷设计要点,探讨了电梯综合防雷系统的实施措施以及运行维护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崔登国 《中国电梯》2011,(17):32-33
许多水坝、电站、厂房的电梯使用环境比较恶劣,常年平均相对湿度达到80%。特别是坝体内部的电梯,井道内的最大湿度可达98%,井道墙面、设备表面结露现象严重,且电梯使用频率少,可能会停运很长时间后才启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