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针对富春江流域经常发生大面积水葫芦灾害,严重影响富春江及下游钱塘江水体水质安全的现状,从水体营养物、水温、光照、水体流速分析水葫芦“疯”长的成因,指出从全流域对水资源进行保护,恢复良好的流域环境是防治水葫芦的根本方法。 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影响水葫芦滋生的主要水质条件,采集兴化市河道内水葫芦,经室内纯水预培养,置入7种不同氮磷浓度水质条件的培养皿中。通过定期采集水葫芦样本的生物量、叶片数、根系长度生理指标,分析不同水质对水葫芦生理指标的影响,探讨不同水质条件下水葫芦的生长发育特征,为水葫芦的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水口库湾、干流水葫芦生长情况的调查和水质监测结果,分析水葫芦的生长对水口库区南平段水质的影响,初步探讨水葫芦生长的成因,提出治理水葫芦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水葫芦在水质净化应用中的风险分析及管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葫芦对水体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显著,但是由于其极强的繁殖能力,应用水葫芦进行水体水质改善存在风险。对水葫芦应用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总结了应用水葫芦的条件及相应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水葫芦过度繁殖造成的危害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水葫芦过度繁殖后覆盖水面,不仅堵塞河道,阻碍行洪,影响航运,而且还会降低光线对水体的穿透能力,使水体富营养过程加快,影响水底生物的生长,引发新的生态灾害。根据水葫芦的生长特性及扩散入侵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了水葫芦对防洪、航运、水质及水生态的危害,并提出了近期和长远治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河道水葫芦防治对策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嘉兴市河道水葫芦疯长的情况,分析其原因和发生机理,提出水葫芦的防治对策,运用工程与非工程措施提高水质,控制富营养化。  相似文献   

7.
水质恶化是水葫芦泛滥的重要原因,应将治理水污染、减少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作为遏制水葫芦泛滥的重要措施。河道保洁带来环境效益明显、社会效益突出。通过桐乡市河道保洁长效管理工作实践,提供了不少好的经验和做法。  相似文献   

8.
为了量化鄱阳湖入江水道各监测断面的水质污染情况,探讨水质风险的变化规律,基于断面水质月际劣化速率对鄱阳湖入江水道的水质风险进行评估。选取吴城、都昌、老爷庙、星子和蛤蟆石断面的水质监测数据,推求出不同情景下水质“超标”的风险,并探讨水质风险在入江水道中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鄱阳湖水质月际劣化速率符合P-Ⅲ分布;本研究从有害事件发生概率的角度定义断面水质风险,科学描述了鄱阳湖入江水道面临的水质问题,设置的阈值能够合理刻划风险等级;导致鄱阳湖入江水道水质劣化的主要指标为TP、pH值和COD;蛤蟆石断面水质“超标”的控制指标为TP,超标概率为12.29%;吴城和老爷庙断面的控制指标为COD,超标概率分别是2.58%和2.73%;都昌和星子断面则为pH值,超标概率分别为1.82%和3.29%。基于该方法,可以预测相关水质指标的超标概率,确定断面水质风险等级,明确可能导致水质有害事件的主要指标,从而为目标水体水质的精准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调水调沙试验对小浪底水库水质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河调水调沙试验对疏通河道、减少小浪底水库泥沙淤积取得了显著效果,但研究结果表明,调水调沙试验期间,由于水库水量的减少对水库水质造成了不良影响.同时,通过试验有效清理了水库原有的淤泥,提高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对改善水库的水质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水葫芦资源化利用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水葫芦在制备能源燃料(固体燃料、液体燃料及气体燃料)、饲料、肥料和提取其中的叶蛋白和叶绿素进行食品医药加工合成或直接制成吸附剂等方面的情况。指出由于水葫芦木质素、纤维素含量高,含水率大,限制了部分资源化利用技术的推广。认为今后应重点研究如何快速降低水葫芦的含水率,提高水葫芦的产气率,筛选出更易分解纤维素的菌种,提高水葫芦资源化利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卵砾石生态河床对河流水质净化和生态修复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卵砾石生态河床在河流原位水质净化和生态修复中的效果,选择位于宜兴市大浦镇的林庄港作为试验河道进行原位观测,对比分析了卵砾石生态河床河段和自然河床河段中的生源要素变化规律和水生生物生长状况。试验结果表明:卵砾石生态河床河段对污染物质的截留效果明显好于自然河床河段,对氨氮和总磷的截留率可分别达到37%和25%,卵砾石生态河床的构建可显著提高河道的自净能力;卵砾石生态河床河段水生植被的生长密度和覆盖率均达到良好的水平,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在敏感物种数、分类单元数和生物数量密度等方面均优于自然河段的;卵砾石生态河床为水生植物、底栖动物和附着生物等水生生物提供了适宜的栖息环境,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起到了较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野外采样调查水生植物种类、种群现状和空间分布的基础上,基于湖泊形态分析法和生物空间最小需求法确定了玄武湖最低生态水位,并进一步考虑水生植物的水位需求,制定了水生植物不同生长阶段的生态水位调控方案。结果表明:玄武湖水生植物种类丰富但覆盖度不高,为13.2%,沉水植物的覆盖度很低,为2.1%;玄武湖最低生态水位为9.6 m,萌发期水位为9.9 m时,有利于水生植物尤其是沉水植物的萌发,能达成30%的水生植被覆盖度目标;夏季水位为9.8 m时,能保障湖泊防洪安全,控制过度生长的荷花等挺水植物,促进玄武湖总体水生植物的生长与修复。  相似文献   

13.
李伟 《人民长江》2020,51(1):104-113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家、社会对水环境质量的日益关注,水生植物这一小众的生态类群在我国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从水生植物多样性编目、面临的危胁(湿地退化、水体富营养化、全球气候变暖、外来物种入侵)、相关的基础性研究(遗传多样性、土壤种子库、种子活力)和保护实践(自然保护区、种质资源库)等方面,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水生植物多样性研究工作进行梳理与展望,以期为后续更好的保护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经典的湖泊生态修复理论在国内外的应用及发展现状,并总结了在该理论指导下实施城市湖泊生态修复过程中,内源及外源性营养盐、光照、浮游植物、底泥、生物扰动等因子对水生植物群落恢复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针对外源性点源、面源污染多的问题,通过修建污水管网以及人工湿地等水利设施进行控制;内源性污染如底泥,则可采用原位以及异位等处理技术进行控制;对水质产生较大影响的浮游植物可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生态学方法进行调控;人类干扰、鱼类牧食及其他水生动物、浮游植物等综合作用共同影响水生植物生长、分布。因此,在利用水生植物修复湖泊水体时,必须综合考虑多方面生态因子对其所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东太湖水环境保护迫在眉睫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东太湖是太湖水资源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 ,是重要的城市供水水源地和太湖洪水的主要排泄通道 ,也是重要的水产养殖基地。目前 ,过度围网养殖 ,大型水生植物过量繁殖及周围城镇工业、生活污废水无处理地任意排放 ,导致了东太湖水生态环境退化 ,水质变劣 ,沼泽化问题已露端倪。东太湖综合治理已迫在眉睫 ,应根据国家总体要求 ,水利、环保、水产等部门协同编制东太湖综合治理规划。当前应急措施是“清障、清污、清淤” ,成立东太湖水环境保护领导小组 ,制订必要的管理办法 ,还东太湖水清湖澈的风貌。  相似文献   

16.
陈志刚  程琳  陈宇顺 《人民长江》2020,51(1):94-103
生态调度是在兼顾水库调度的社会、经济效益的基础上重点考虑生态因素的水库调度新模式。简要介绍了生态流量、生态调度等概念,同时对世界各地生态调度实践的过去(2000年以前)和现在(2000~2019年)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生态调度研究最早于20世纪40年代从研究河流最小生态流量开始,期间提出水文学方法、水力学方法、生境模拟法等200多种生态流量计算方法。现阶段有关生态调度的探索强调将生态因子纳入传统的水库调度过程,由早期的单目标生态调度发展成多目标生态调度,包括生态水量调度、水质调度、泥沙调度和水生生物资源调度。联合调度、梯级调度、分层取水调度等方式被应用于水库调度实践中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此外,大量研究显示,通过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管理措施可以很好地解决生态调度过程中的一些难题。然而,对生态调度机制的研究仍旧匮乏,大量基于经验统计的生态调度工作难以从本质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生态效益之间的矛盾。因此,从机理层面构建生态调度模型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也将成为生态调度领域的新热点。此外,如何对生态调度的效果特别是其对水生态系统健康的效果进行量化,也是当今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作为"五水共治"首要任务的"治污水"出发,结合嘉兴河道特点,叙述了"生态浮床"的净水作用与实施方法,提出了应提高水生无土栽培技术,引导"生态浮床"从单一的净水及景观功能向水生果蔬开发方向发展,促使人们自愿养护管理"浮床"、乐于收割水生植物,从而拓展"生态浮床"发展前景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水生态红线是水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将从管理机制上为水生态安全提供更可实施的保障。本文通过对水生态系统表象特征和水生态系统演化过程的关联分析,提出了水生态保护的红线框架体系:水量红线、空间红线和水质红线,阐释了三条红线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内涵。综合生态需水、淹没面积、生态健康评价方法,嵌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相关规范,提出了兼顾自然和社会属性的水生态红线分级方法,建立了水生态红线指标体系。以淮河水系淮滨、王家坝和蚌埠断面为例,进行了水生态红线划定的示例应用。本文提出的三位一体的水生态红线框架体系和红线划定方法,弥补了水生态保护红线机制研究的空缺,为水生态保护研究与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前国内外水体污染防治针对病原菌的去除技术研究甚少,基于研究区域内已有的人工湿地和生态沟渠基本配置形式,通过室内常温盆栽试验筛选可高效去除病原菌(总大肠菌群和埃希氏大肠杆菌)的水生植物,并在自然生态沟渠(200 m)进行实地筛选。结果表明:水生植物能通过根系分泌物(降低水体pH)抑制大肠杆菌生存繁殖,并增加湿地拦截吸附能力;大部分水生植物组能有效吸附并去除埃希氏大肠杆菌,其中以水芹去除效果最佳;除香菇草、野茭白外,其他水生植物均能有效去除总大肠菌群;自然生态沟渠中再力花、美人蕉、岩菖蒲对总大肠菌群去除效率较高。总体而言,岩菖蒲、狐尾藻、再力花、水葫芦、美人蕉、水芹对大肠杆菌的去除率较高,可作为适宜的生态沟渠水生植物用于生态防治实践中。  相似文献   

20.
The management and protection of the world's major river basins have received increasing attention, and a series of related measures, including fishing bans and ecological engineering restoration, has been pioneered in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YRB). This paper provides a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research trends and hotspots in the water environment of the YRB through bibliometric means. The database period was from its inception to December 31, 2020. This review combines the changing trends in the water environment of the YRB in the form of keyword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governance of the YRB is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ater” and “sediment” as an entry point, focusing on changes in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alloc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further, when considering the problem of “eutrophication” caused by the release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from “sediments,” water quality factors such as “heavy metal pollution” and “organic pollution” are becoming more prominent; then water quality factor affects “biodiversity,” aquatic ecology becomes more and more concerned, and “ecological risk” factor is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Therefore, future management of the YRB requires consideration of all elements of the basin, including water resources, water quality, and aquatic ecology, and how to coordinate these all material elements is the obstacle and breakthrough point. In addition, further studies on research frontiers have revealed that ecological risk, emerging bioinformatics technologies, and, source apportionment will become the new and popular directions and trends in research. This review is intended to provide insights into the management of other large river basins around the worl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